携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14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载具装置所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携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携车架,其是将携车架以夹球式或套合柱式,固定结合于车体
后方的保险杆下,而携车架是采用固定式设置,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 使用便利性差其携车架以夹球式或套合柱式,固定结合于车体后方的 保险杆下,使携车架固定于车体后方时,后车门无法顺利开启,故其使用便利 性差。
2. 通用性不足其携车架是采用固定式设置,在欲架置不同尺寸的自行车 时,无法稳固架置固定,故其通用性不足。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问题,为改善现有携车架使用便利性差及通用性不 足的问题,乃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携车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其改善了现有携车架使 用便利性差及通用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其是包括 一支架 组,所述支架组设有一套合体及一U型栽架体,而所述U型载架体设有多个固 定孔,所述U型载架体与所述套合体穿制枢接; 一承架组,所述承架组设有多 个侧架体、 一承杆架体及多个抵持体,而所述侧架体底侧设有多个定位固定柱, 所述侧架体所设定位固定柱定位固定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载架体所设固定孔, 而所述承杆架体枢设于所述侧架体间,且所述抵持体滑动设于所述侧架体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其是由一固定架 组、 一支架组及一承架组所构成,而固定架组设有一固定结合架体及一角度调整架体,另承架组设有多个侧架体、 一承杆架体及多个抵持体,其固定结合架 体是与角度调整架体枢接结合,而支架组套合固定于固定架组的角度调整架体 一端,且承架组结合固定于支架组上,而承架组所设承杆架体枢设于侧架体内 侧,且抵持体滑动设于侧架体上,另侧架体内侧设有相对的多个移动定位孔及 多个位移孔,其枢设于侧架体内侧的承杆架体,另枢接设有多个调整杆件,通 过将角度调整架体相对于枢接的固定结合架体向前扳动,使角度调整架体与固 定结合架体呈垂直状态,而固设于角度调整架体的支架组与承架组同时前倾, 使前倾的支架组与承架组不致阻挡后车门的正常开启,而滑动设于侧架体的抵 持体,是可相对于侧架体内侧所设移动定位孔位移调整,且承杆架体所设调整 杆件在承杆架体角度调整后,可相对于侧架体内侧所设位移孔作定位卡制,使 承架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以达使用便利性及通用性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使用便利性佳其角度调整架体相对于枢接的固定结合架体向前扳动, 使角度调整架体与固定结合架体呈垂直状态,而固设于角度调整架体的支架组 与承架组同时前倾,使前倾的支架组与承架组不致阻挡后车门的正常开启,故 其使用便利性佳。
2. 通用性佳其滑动设于侧架体的抵持体,可相对于侧架体内侧所设移动 定位孔位移调整,且承杆架体所设调整杆件在承杆架体角度调整后,可相对于 侧架体内侧所设位移孔作定位卡制,使承架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故其 通用性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4A-4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参考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参考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参考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作动状态参考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架组;11-固定结合架体;110-结合部;lll-定位固定部;111A-定位固定件;112-枢接部;112A-枢接件;12-角度调整架体; 120-定位孔;121-枢接孔;122-穿制孔;122A-勾持件;122B-弹性体;123-结合孔;20-支架组;21-套合体;210-定位孔;210A-定位件;22-U型载架体; 220-固定孔;221-方向灯件;23-车牌架体;30-承架组;31-侧架体;310-移动 定位孔;311-位移孔;312-定位固定柱;32-承杆架体;320-调整杆体;33-抵 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以 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i兌明如后,^旦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是供i兌明 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请配合参阅图1-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携车架结构的立体组合及分解及 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其是包括
一固定架组10,所述固定架组10设有一固定结合架体11及一角度调整架 体12,而固定结合架体ll设有一结合部110、一定位固定部lll及一枢接部112, 另角度调整架体12设有一定位孔120、 一枢接孔121、 一穿制孔122及一结合 孔123,其固定结合架体11所设结合部IIO是结合于车体的后方图中未示,另 固定结合架体11所设定位固定部111,是与角度调整架体12所设定位孔120相 对,并以一定位固定件111A穿制固定,而固定结合架体11所设枢接部112, 是与角度调整架体12所设枢接孔121相对,并以一枢接件112A枢接结合,另 穿制孔122穿制枢接一勾持件122 A ,所述勾持件122A端部勾持于固定结合架 体11;
一支架组20,所述支架组20设有一套合体21及一U型载架体22,而套合 体21设有一定位孔210,另U型载架体22设有多个固定孔220,其U型载架体 22是与套合体21穿制枢接,而套合体21套合于固定架组IO所设角度调整架体 12,且套合体21所设定位孔210,是与固定架组10的角度调整架体12所设结 合孔123相对,并以一定位件210A定位结合;
一承架组30,所述承架组30设有多个侧架体31、 一承杆架体32及多个 抵持体33,而侧架体31内侧设有多个移动定位孔310及多个位移孔311,且侧 架体31底侧设有多个定位固定柱312,另承杆架体32上枢设有多个调整杆体 320,其侧架体31所设定位固定柱312,是定位固定于支架组20的U型载架体22所设固定孔220,而承杆架体32枢设于侧架体31间,且承杆架体32所设调 整杆体320其端部是可位移调整卡制于侧架体31内侧所设多个位移孔311,另 抵持体33滑动设于侧架体31上,且抵持体33是可相对于侧架体31所设多个 移动定位孔310位移调整;
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携车架结构。
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携车架结构的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 其固定结合架体11是与角度调整架体12枢接结合,而支架组20套合固定于固 定架组10的角度调整架体12 —端,且承架组30是结合固定于支架组20上, 而承架组30所设承杆架体32枢设于侧架体31内侧,且抵持体33滑动设于侧 架体31上,另侧架体31内侧设有相对的多个移动定位孔310及多个位移孔311, 其枢设于侧架体31内侧的承杆架体32,另枢接设有多个调整杆件320,将角度 调整架体12相对于枢接的固定结合架体11向前扳动,使角度调整架体12与固 定结合架体11呈垂直状态,而固设于角度调整架体12的支架组20与承架组30 同时前倾,使前倾的支架组20与承架组30不致阻挡后车门的正常开启(图中 未示),而滑动设于侧架体31的抵持体33,是可相对于侧架体31内侧所设移 动定位孔310位移调整固定,且承杆架体32所设调整杆件320在承杆架体32 角度调整后,可相对于側架体31内侧所设位移孔311作定位卡制,使承架组30 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以达使用便利性及通用性佳的功效。
请配合参阅图4A-4D、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植携车架结构的第一至三使 用状态参考图,其固定架组10的角度调整架体12所设穿制孔122,穿制枢接一 勾持件122 A ,且所述勾持件122A下方与角度调整架体12内侧壁间设有一弹 性体122B,当角度调整架体12与固定结合架体11平行时,则勾持件122A端 部勾持于固定结合架体11,且弹性体122B提供勾持件122A —向下拉动的辅助 力,使勾持件122A端部稳定勾持于固定结合架体11,而当扳动勾持件122A, 则勾持于固定结合架体11的勾持件122A端部脱离勾持状态,而使角度调整架 体12可作下倾调整。
请配合参阅图6、 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植携车架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及其使 用状态参考图,其整体结构是与本实用新型图1至3相同,但其是在支架组20 的U型载架体22端部,结合设有多个方向灯件221,且所述方向灯件221以导 线电接至车体内控制装置(图中未示),以防止车体后方的方向灯受携车架的 阻挡而产生安全问题,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性。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植携车架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
其整体结构是与本实用新型图1-图3相同,但其是在支架组20的U型载架体 22端部,结合设有一车牌架体23,以防止车体后方的车牌受携车架的阻挡,以 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性。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
1. 使用便利性佳其角度调整架体相对于枢接的固定结合架体向前扳动, 使角度调整架体与固定结合架体呈垂直状态,而固设于角度调整架体的支架组 与承架組同时前倾,使前倾的支架組与承架组不致阻挡后车门的正常开启,故 其使用便利性佳。
2. 通用性佳其滑动设于侧架体的抵持体,可相对于侧架体内侧所设移动 定位孔位移调整,且承杆架体所设调整杆件在承杆架体角度调整后,可相对于 侧架体内侧所设位移孔作定位卡制,使承架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故其 通用性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应 符合专利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 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一支架组,所述支架组设有一套合体及一U型载架体,而所述U型载架体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U型载架体与所述套合体穿制枢接;一承架组,所述承架组设有多个侧架体、一承杆架体及多个抵持体,而所述侧架体底侧设有多个定位固定柱,所述侧架体所设定位固定柱定位固定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载架体所设固定孔,而所述承杆架体枢设于所述侧架体间,且所述抵持体滑动设于所述侧架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载 架体端部,结合设有多个方向灯件,所述方向灯件以导线电接至车体内控制装 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载 架体端部结合设有一车牌架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组的侧架 体内侧设有多个移动定位孔,而滑动设于所述侧架体上的抵持体是相对于所述 侧架体所设多个移动定位孔位移调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组的侧架 体内侧设有多个位移孔,而所述承杆架体上枢设有多个调整杆体,所述承杆架 体所设调整杆体其端部是可位移调整卡制于侧架体内侧所设多个位移孔。
6. —种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一固定架组,所述固定架组设有一固定结合架体及一角度调整架体,而所 述固定结合架体设有一结合部、 一定位固定部及一枢接部,另所述角度调整架 体设有一定位孔、 一枢接孔及一结合孔,所述固定结合架体所设结合部结合于 车体的后方,另所述固定结合架体所设定位固定部是与角度调整架体所设定位 孔相对,并以一定位固定件穿制固定,而所述固定结合架体所设枢接部是与所 述角度调整架体所设枢接孔相对,并以一枢接件枢接结合;一支架组,所述支架组设有一套合体及一U型载架体,而所述套合体设有一定位孔,另所述U型载架体设有多个固定孔,其所述U型载架体是与所述套合体穿制枢接,而所述套合体是套合于所述固定架组所设角度调整架体,且所 述套合体所设定位孔是与所述固定架组的角度调整架体所设结合孔相对,并以一定位件定位结合;一承架组,所述承架组设有多个侧架体、 一承杆架体及多个抵持体,而所 述侧架体底侧设有多个定位固定柱,所述侧架体所设定位固定柱定位固定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载架体所设固定孔,而所述承杆架体枢设于所述侧架体间,且所述抵持体滑动设于所述侧架体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合架体 设有一穿制孔,所述穿制孔穿制枢接一勾持件,所述勾持件端部勾持于固定结 合架体,且所述勾持件下方与所述角度调整架体内侧壁间设有一弹性体,当所 述角度调整架体与所述固定结合架体平行时,则所述勾持件端部勾持于所述固 定结合架体,且所述弹性体提供勾持件一向下拉动的辅助力,使所述勾持件端 部稳定勾持于所述固定结合架体,而当扳动所述勾持件,则勾持于所述固定结 合架体的勾持件端部脱离勾持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 载架体端部结合设有多个方向灯件,所述方向灯件以导线电接至车体内控制装 置。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的U型 载架体端部结合设有一车牌架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组的侧架 体内侧设有多个移动定位孔,而滑动设于所述侧架体上的抵持体是相对于所述 侧架体所设多个移动定位孔位移调整。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组的侧架 体内侧设有多个位移孔,而所述承杆架体上枢设有多个调整杆体,所述承杆架 体所设调整杆体其端部是可位移调整卡制于所述侧架体内侧所设多个位移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携车架结构,其角度调整架体相对于枢接的固定结合架体向前扳动,使角度调整架体与固定结合架体呈垂直状态,而固设于角度调整架体的支架组与承架组同时前倾,使前倾的支架组与承架组不致阻挡后车门的正常开启,而滑动设于侧架体的抵持体,是可相对于侧架体内侧所设移动定位孔位移调整,且承杆架体所设调整杆件于承杆架体角度调整后,可相对于侧架体内侧所设位移孔作定位卡制,使承架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以达使用便利性及通用性佳的功效。
文档编号B60R7/02GK201371779SQ20092000647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3日
发明者王秋桂 申请人: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