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78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悬架,尤其涉及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组合悬架。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中、重型汽车中,三个悬架为三个独立的悬架组合,悬架之间无平衡,车辆通过性及悬架系统接地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三个悬架可实现平衡调节,当一桥悬空时,另外两桥悬架可自动调节悬架高度,提高车辆通过性及悬架系统接地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包括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第三悬架,所述第一悬架包括第一钢板弹簧、第一空气弹簧;所述第二悬架包括第二钢板弹簧、第二空气弹簧;所述第三悬架包括第三钢板弹簧、 第三空气弹簧;所述汽车包括第一驱动桥、第二驱动桥和第三驱动桥;所述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进一步包括第一钢板弹簧支座、悬架中间支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前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杠杆臂、后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推力杠杆、后悬架推力杠杆、第一悬架后支座、第二悬架后支座;所述第一钢板弹簧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钢板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空气弹簧的底部连接, 使得所述第一钢板弹簧支座、第一空气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上;所述第二钢板弹簧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悬架中间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第二钢板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二空气弹簧的底部连接,使得所述悬架中间支座、第二空气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二钢板弹簧上;所述第三钢板弹簧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第三钢板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三空气弹簧的底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钢板弹簧支座、 第三空气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上;所述第一钢板弹簧支座、悬架中间支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第一悬架后支座、第二悬架后支座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一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前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悬架中间支座的上部连接,所述前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中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一结合孔和第二结合孔,所述第二结合孔与所述第一结合孔具有一定间隔且位于所述第一结合孔的外侧, 所述第一结合孔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中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结合孔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后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一悬架后支座连接,所述中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二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后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后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后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二悬架后支座连接,所述后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三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0005]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横置推力杆、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第二横置推力杆、第二横置推力杆支座、第三横置推力杆、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一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第一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二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三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第三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驱动桥连接。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第三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连接并支撑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之上,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钢板弹簧连接并支撑于所述第二钢板弹簧之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三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连接并支撑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之上, 所述第三减震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板弹簧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二钢板弹簧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三钢板弹簧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驱动桥连接。优选地,所述前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杠杆臂、后悬架杠杆臂分别构造为“ L”型。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钢板弹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气弹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悬架后支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三钢板弹簧支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优选地,所述中悬架杠杆臂与后悬架杠杆臂构造为相同的构件。由于在三个悬架之间设计有平衡杠杆臂和推力杠杆组成的平衡杠杆,当一桥悬空时,另外两桥悬架可通过平衡杠杆自动调节悬架高度,提高车辆通过性及悬架系统接地性能;三个悬架系统结构型式相同,可提高总成部件的通用性,减小备件的储备及维修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前悬架杠杆臂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中、后悬架杠杆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悬架中间支座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第一、第二悬架后支座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中悬架推力杠杆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后悬架推力杠杆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la 第一钢板弹簧;lib 第二钢板弹簧;lie 第三钢板弹簧;12a 第一空气弹簧;12b 第三空气弹簧;12c 第三空气弹簧;13a 第一减震器;13b 第二减震器;13c 第三减震器;14a 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14b 第二横置推力杆支座;Hc 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15a 第一感载阀;1 第二感载阀;15c 第三感载阀;16a 前悬架杠杆臂;16b 中悬架杠杆臂;16c 后悬架杠杆臂;17a 中悬架推力杠杆;17b 后悬架推力杠杆;18a 第一钢板弹簧支座;18b 悬架中间支座;18c 第三钢板弹簧支座;19a 第一悬架后支座;19b 第二悬架后支座;20a 第一驱动桥;20b 第二驱动桥;20c 第三驱动桥;21a 第一横置推力杆;21b 第二横置推力杆;21c 第三横置推力杆;22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的中悬架推力杠杆包括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第三悬架。第一悬架包括第一钢板弹簧11a、第一空气弹簧12a ;第二悬架包括第二钢板弹簧lib、第二空气弹簧12b ;第三悬架包括第三钢板弹簧11c、第三空气弹簧12c ;汽车包括第一驱动桥20a、第二驱动桥20b和第三驱动桥20c。第一钢板弹簧Ila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钢板弹簧支座18a底部连接,第一钢板弹簧Ila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一空气弹簧12a的底部连接,使得第一钢板弹簧支座 18a、第一空气弹簧1 支撑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Ila上;第二钢板弹簧lib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悬架中间支座18b底部连接,第二钢板弹簧lib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二空气弹簧 12b的底部连接,使得悬架中间支座18b、第二空气弹簧12b支撑于第二钢板弹簧lib上;第三钢板弹簧Ilc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三钢板弹簧支座18c底部连接,第三钢板弹簧Ilc 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三空气弹簧12c的底部连接,使得第三钢板弹簧支座18c、第三空气弹簧12c支撑于第三钢板弹簧上。第一钢板弹簧支座18a、悬架中间支座18b (如图6所示)、第三钢板弹簧支座18c、 第一悬架后支座19a(如图7所示)、第二悬架后支座19b如图7所示)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前悬架杠杆臂16a的第一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一空气弹簧12a的顶部连接,前悬架杠杆臂16a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悬架中间支座18b的上部连接,前悬架杠杆臂16a 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中悬架推力杠杆17a的第一端连接。如图8所示,中悬架推力杠杆17a的第二端具有第一结合孔和第二结合孔。第二结合孔与第一结合孔具有一定间隔且位于第一结合孔的外侧。第一结合孔通过螺栓或销轴与中悬架杠杆臂16b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结合孔通过螺栓或销轴与后悬架推力杠杆17b的第一端连接。中悬架杠杆臂16b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一悬架后支座19a连接。中悬架杠杆臂16b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二空气弹簧12b的顶部连接。后悬架推力杠杆17b (如图9所示)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后悬架杠杆臂16c的第一端连接,后悬架杠杆臂16c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二悬架后支座1%连接,后悬架杠杆臂16c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三空气弹簧12c 的顶部连接。如图1、2、3所示,第一横置推力杆21a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 14a连接,第一横置推力杆21a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一驱动桥20a连接。第二横置推力杆21b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横置推力杆支座14b连接,第二横置推力杆21b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二驱动桥20b连接。第三横置推力杆21c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14c连接,第三横置推力杆21c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三驱动桥20c连接。第一减震器13a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钢板弹簧1 Ia连接并支撑于第一钢板弹簧Ila之上,第一减震器13a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第二减震器13b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钢板弹簧lib连接并支撑于第二钢板弹簧12b之上,第二减震器13b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第三减震器13c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三钢板弹簧12c连接并支撑于第三钢板弹簧12c之上,第三减震器13c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第一钢板弹簧Ila的中部通过螺栓22与第一驱动桥20a连接。第二钢板弹簧lib 的中部通过螺栓与第二驱动桥20b连接。第三钢板弹簧Ilc的中部通过螺栓与第三驱动桥 20c连接。如图4、5所示,前悬架杠杆臂16a、中悬架杠杆臂16b、后悬架杠杆臂16c分别构造为“L”型。其中中悬架杠杆臂16b与后悬架杠杆臂16c构造为相同的构件。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板弹簧11a、第二钢板弹簧lib、第三钢板弹簧Ilc可构造为相同的构件,第一空气弹簧12a、第二空气弹簧12b、第三空气弹簧12c可构造为相同的构件,第一悬架后支座19a、第二悬架后支座19b可构造为相同的构件,第一钢板弹簧支座 18a、第三钢板弹簧支座18c构造为相同的构件。由于在三个悬架之间设计有平衡杠杆臂和推力杠杆组成的平衡杠杆,当一桥悬空时,另外两桥悬架可通过平衡杠杆自动调节悬架高度,提高车辆通过性及悬架系统接地性能;三个悬架系统结构型式相同,可提高总成部件的通用性,减小备件的储备及维修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包括第一悬架、第二悬架和第三悬架,所述第一悬架包括第一钢板弹簧、第一空气弹簧;所述第二悬架包括第二钢板弹簧、第二空气弹簧;所述第三悬架包括第三钢板弹簧、第三空气弹簧;所述汽车包括第一驱动桥、第二驱动桥和第三驱动桥;所述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钢板弹簧支座、悬架中间支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前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杠杆臂、后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推力杠杆、后悬架推力杠杆、第一悬架后支座、第二悬架后支座;所述第一钢板弹簧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钢板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空气弹簧的底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钢板弹簧支座、 第一空气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上;所述第二钢板弹簧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悬架中间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第二钢板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二空气弹簧的底部连接, 使得所述悬架中间支座、第二空气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二钢板弹簧上;所述第三钢板弹簧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支座底部连接,所述第三钢板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第三空气弹簧的底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钢板弹簧支座、第三空气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上;所述第一钢板弹簧支座、悬架中间支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第一悬架后支座、 第二悬架后支座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第一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前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悬架中间支座的上部连接,所述前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中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一结合孔和第二结合孔,所述第二结合孔与所述第一结合孔具有一定间隔且位于所述第一结合孔的外侧,所述第一结合孔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中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结合孔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后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中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一悬架后支座连接,所述中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二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后悬架推力杠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后悬架杠杆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后悬架杠杆臂的中部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二悬架后支座连接,所述后悬架杠杆臂的第二端通过螺栓或销轴与所述第三空气弹簧的顶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横置推力杆、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第二横置推力杆、第二横置推力杆支座、第三横置推力杆、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一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第一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二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三横置推力杆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横置推力杆支座连接,所述第三横置推力杆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驱动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第三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连接并支撑于所述第一钢板弹簧之上,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钢板弹簧连接并支撑于所述第二钢板弹簧之上,所述第二减震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三减震器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连接并支撑于所述第三钢板弹簧之上,所述第三减震器的第二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板弹簧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二钢板弹簧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三钢板弹簧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驱动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杠杆臂、后悬架杠杆臂分别构造为“L”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钢板弹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气弹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悬架后支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三钢板弹簧支座构造为相同的构件。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悬架杠杆臂与后悬架杠杆臂构造为相同的构件。
专利摘要汽车用三联桥空气弹簧钢板弹簧平衡悬架,其包括三个悬架,每个悬架均包括钢板弹簧和空气弹簧,该平衡悬架还包括第一钢板弹簧支座、悬架中间支座、第三钢板弹簧支座、前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杠杆臂、后悬架杠杆臂、中悬架推力杠杆、后悬架推力杠杆、第一悬架后支座、第二悬架后支座;钢板弹簧支座或悬架中间支座、钢板弹簧、空气弹簧相互连接;三个悬架通过前、中、后悬架杠杆臂及推力杠杆连为一体,前悬架杠杆臂通过销轴或螺栓与悬架中间支座连接,中、后悬架杠杆臂通过销轴或螺栓与悬架后支座连接,悬架中间支座及悬架后支座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由于三悬架之间设计有推力杠杆,当一桥悬空时,另外两桥悬架可通过推力杠杆自动调节悬架高度。
文档编号B60G21/045GK202213465SQ20112034565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缪菊平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