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09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保持冰上性能并能够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冰上性能,例如提出有如下轮胎,即胎面部的花纹块被多个刀槽花纹划分成多个花纹块小片部的轮胎(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I )。这样的充气轮胎使得花纹块小片部的边缘成分发挥作用,能够增大与冰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驱动力以及制动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2058号公报然而,由于上述这样的花纹块由刚性大致相同的花纹块小片形成,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作用有相对较大的载荷的轮胎周向的两端侧,易产生踵趾磨损这样的不均匀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这样的情形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使设置于花纹块的刀槽花纹的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成分的长度的总和达到胎面宽度的100倍 400倍,并且使花纹块小片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越靠近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越大,以此为基本,能够保持冰上性能并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沟、和由该主沟划分而成的多个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陆地部通过设置沿着与所述主沟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条横沟,由此形成花纹块列,该花纹块列是将由所述横沟划分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至少一个所述花纹块通过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至少两条刀槽花纹,由此至少设置有三个由该刀槽花纹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所述刀槽花纹的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的长度总和为胎面宽度的100倍 400倍,所述花纹块小片部越位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其轮胎周向的长度越大,并且所述花纹块小片部的所述长度、和与该花纹块小片部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的长度之比大于1. O且小于3. O。并且,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形成于所述花纹块的刀槽花纹为3个以上,并且所述刀槽花纹越位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其深度越小。并且,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所述刀槽花纹的深度、和与该刀槽花纹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刀槽花纹的深度之比小于1. O且为O. 7以上。并且,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至3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所述刀槽花纹包括半开型刀槽,该半开型刀槽的一端在所述花纹块的侧缘开口,并且另一端在所述花纹块内形成终端。
并且,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所述半开型刀槽包括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一侧开口的第一半开型刀槽、和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另一侧开口的第二半开型刀槽,所述第一半开型刀槽和所述第二半开型刀槽在所述花纹块内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并且,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至5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所述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至少一条细沟,并且隔着所述细沟在两侧形成有所述花纹块,而且经由细沟相邻的所述花纹块小片部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并且,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隔着所述细沟而相邻的所述花纹块的所述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并且,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至7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所述花纹块小片部中的配置在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和与该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的所述长度之比,小于其它花纹块小片部。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若无特别声明,则轮胎的各部分的尺寸设为在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载的正规状态下确定的值。所述“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意味着标准轮辋,若为TRA则意味着“Design Rim",或者若为ETRTO则意味着“Measuring Rim”。所述“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表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 ETRTO 则表示“INFLATIONPRESSURE”。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沟、和由该主沟划分而成的多个陆地部。该陆地部通过设置有多条沿着与主沟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横沟,由此形成花纹块列,该花纹块列是将由所述横沟划分的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所述花纹块的至少一个,通过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至少两条刀槽花纹,由此至少设置有3个由该刀槽花纹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这样的花纹块小片部能够减小花纹块的刚性、增大接地面积,并且有利于它们的边缘成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在冰路面上的驱动力和制动力。进而,所述刀槽花纹的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的长度总和被设定为胎面宽度的100倍 400倍。由此,花纹块小片部能够提高在冰路面上的驱动力和制动力,并且抑制花纹块刚性的过度降低,从而能够保持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能。并且,所述花纹块小片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被设定成所述花纹块小片部越位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其轮胎周向的长度越大。由此花纹块能够使得花纹块小片部的刚性越靠近轮胎周向外侧越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经常在轮胎周向的两端侧产生的踵趾磨损这样的不均匀磨损。进而,将所述花纹块小片部的所述长度、和与该花纹块小片部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的所述长度之比设定成大于1. O且小于3. O。由此,能够越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越可靠地增大花纹块小片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并且能够抑制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间的刚性差过度增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中央陆地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1的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图5 (a)是内侧中央花纹块和外侧中央花纹块的立体图,(b)是内侧胎肩花纹块的立体图,(c)是中央胎肩花纹块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的胎面部的展开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轮胎;2…胎面部;3…主沟;4…陆地部;6…横沟;7·· 花纹块;11…花纹块小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例如示出了卡车、公共汽车等载重车辆用的无防滑钉轮胎。在该轮胎I的胎面部2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沟3、和由该主沟3划分而成的多个陆地部4。所述主沟3包括在轮胎赤道C上延伸的中央主沟3A、和相对于该中央主沟3A配置在胎面接地端2e侧的一对胎肩主沟3B、3B。其中,当从外观上根据明确的边缘能够识别时,将该边缘作为所述胎面接地端2e,当无法识别时,将对所述正规状态下的轮胎负载正规载荷并以0°的外倾角使胎面部2接地为平面时在轮胎轴向最外侧接地为平面的接地端规定为胎面接地端2e。所述“正规载荷”是指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按照每个轮胎来规定该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表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 LOAD LIMITS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 ETRTO 则表示 “LOADCAPACITY”。所述中央主沟3A以及所述胎肩主沟3B,例如形成为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直沟。这样的中央主沟3A和胎肩主沟3B能够将胎面部2与路面之间的水膜沿轮胎周向顺畅地引导,并且能够在沟内将雪压实而获得较大的雪柱剪断力,从而能够提高排水性能和雪上性倉泛。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各主沟3A、3B的沟宽度Wl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2. 5% 4%左右,沟深度Dl (图2所示)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8% 10%左右。此外,所述胎面宽度TW为所述正规状态下的胎面接地端2e、2e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所述陆地部4包括中央主沟3A与胎肩主沟3B之间的中央陆地部4A、以及胎肩主沟3B与胎面接地端2e之间的胎肩陆地部4B。
在所述中央陆地部4A以及所述胎肩陆地部4B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细沟
5、以及沿着与主沟3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的多条横沟6。由此,在各陆地部4A、4B形成花纹块列8,该花纹块列8是将由细沟5及横沟6划分的花纹块7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所述细沟5包括在中央主沟3A与胎肩主沟3B之间延伸的中央细沟5A、以及在胎肩主沟3B与胎面接地端2e之间延伸的胎肩细沟5B。进而,胎肩细沟5B包括配置在胎肩主沟3B侧的内侧胎肩细沟5B1、和配置在该内侧胎肩细沟5Bi的胎面接地端2e侧的外侧胎肩细沟5Bo。这些中央细沟5A、内侧胎肩细沟5Bi以及外侧胎肩细沟5Bo也与所述主沟3同样形成为直沟,从而能够保持各陆地部4A、4B的刚性并提高排水性能以及雪上性能。此外,该各细沟5A、5Bi以及5Bo的沟宽度W2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O. 5% 2%左右,沟深度D2(图2所示)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4% 6%左右。所述横沟6包括在中央主沟3A与中央细沟5A之间延伸的内侧中央横沟6Ai ;在中央细沟5A与胎肩主沟3B之间延伸的外侧中央横沟6Ao ;在胎肩主沟3B与内侧胎肩细沟5Β 之间延伸的内侧胎肩横沟6Bi ;以及在内侧胎肩细沟5Bi与胎面接地端2e之间延伸的外侧胎肩横沟6Bo。这些内侧中央横沟6A1、外侧中央横沟6Ao、内侧胎肩横沟6Bi以及外侧胎肩横沟6Bo能够将各陆地部4A、4B与路面之间的水膜沿轮胎轴向引导,并且能够在沟内将雪压实而获得雪柱剪断力,从而有助于提高排水性能以及雪上性能。此外,这些横沟6A1、6Ao、6Bi以及6Bo的沟宽度W6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2% 3%左右,沟深度D6 (图2所示)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5% 8%左右。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内侧中央横沟6A1、外侧中央横沟6Ao、内侧胎肩横沟6Bi以及外侧胎肩横沟6Bo与在轮胎轴向上相邻的横沟,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由此,由于遍及轮胎周向均匀地配置各横沟6A1、6Ao、6Bi以及6Bo,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排水性能以及雪上性能,并能够使行驶过程中的间距噪声分散。在所述中央陆地部4A设置有由中央主沟3A、中央细沟5A以及内侧中央横沟6Ai划分而成的内侧中央花纹块7Ai ;以及由中央细沟5A、胎肩主沟3B以及外侧中央横沟6Ao划分而成的外侧中央花纹块7Ao。由此,在中央陆地部4A上形成将内侧中央花纹块7Ai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内侧中央花纹块列8A1、和将外侧中央花纹块7Ao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外侧中央花纹块列8Ao。如图3放大所示,所述内侧中央花纹块7Ai和所述外侧中央花纹块7Ao形成为周向长度L3a大于轮胎轴向的宽度W3a的纵长矩形状。这样的各中央花纹块7A1、7Ao能够提高轮胎周向上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牵引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此外,这些花纹块7A1、7Ao的所述宽度W3a优选为胎面宽度TW(图1所示)的8% 12%左右,所述周向长度L3a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12% 16%左右。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内侧中央花纹块7Ai与外侧中央花纹块7Ao隔着中央细沟5A而形成于两侧。由此,各花纹块7A1、7Ao在因作用有较大的横向力而转弯时,各花纹块7A1、7Ao相互接触并互相支承,由此能够提高中央陆地部4A的横向刚性,从而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
如图1所示,在所述胎肩陆地部4B设置有由胎肩主沟3B、内侧胎肩细沟5Bi以及内侧胎肩横沟6Bi划分而成的内侧胎肩花纹块7Bi ;由内侧胎肩细沟5B1、外侧胎肩细沟5Bo以及外侧胎肩横沟6Bo划分而成的中央胎肩花纹块7Bc ;由外侧胎肩细沟5Bo、胎面接地端2e以及外侧胎肩横沟6Bo划分而成的外侧胎肩花纹块7Bo。由此,在胎肩陆地部4B形成有将内侧胎肩花纹块7Bi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内侧胎肩花纹块列8B1、将中央胎肩花纹块7Bc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中央胎肩花纹块列8Bc、将外侧胎肩花纹块7Bo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外侧胎肩花纹块列8Bo0如图4放大所示,所述内侧胎肩花纹块7Bi与内侧、外侧中央花纹块7A1、7Ao相同,形成为周向长度L3b大于轮胎轴向上的宽度W3b的纵长矩形状。这样的内侧胎肩花纹块7Bi也能够提高轮胎周向上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牵引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优选地,该内侧胎肩花纹块7Bi的宽度W3b以及周向长度L3b是与图3所示的内侧、外侧中央花纹块7A1、7Ao的宽度W3a以及周向长度L3a相同的范围。所述中央胎肩花纹块7Bc形成为周向长度L3c略大于轮胎轴向的宽度W3c的纵长矩形状。这样的中央胎肩花纹块7Bc也能够提高牵引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此外,该中央胎肩花纹块7Bc的所述宽度W3c优选为胎面宽度TW (图1所示)的9% 13%左右,所述周向长度L3c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10% 14%左右。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胎肩花纹块7Bi和中央胎肩花纹块7Bc隔着内侧胎肩细沟5Bi而形成于轮胎轴向的两侧。由此,当在各花纹块7B1、7Bc作用有较大的横向力而转弯时,能够相互接触并互相支承,从而能够提高胎肩陆地部4B的横向刚性。所述外侧胎肩花纹块7Bo形成为周向长度L3d大于轮胎轴向的宽度W3d的纵长矩形状。这样的外侧胎肩花纹块7Bo能够有利于发挥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从而提高在冰雪上的性能,并且能够降低轮胎轴向的刚性而有效地提高抗偏驶(wandering)性能。该外侧胎肩花纹块7Bo的所述宽度W3d优选为胎面宽度TW (图1所示)的1. 5% 4%左右,周向长度L3d优选为胎面宽度TW的8% 12%左右。如图3及图4所示,在所述花纹块7的至少一个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内侧中央花纹块7A1、外侧中央花纹块7Ao、内侧胎肩花纹块7Bi以及中央胎肩花纹块7Bc上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至少2条刀槽花纹S。由此,在所述各花纹块7A1、7Ao、7Bi以及7Bc上设置有至少3个由刀槽花纹S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11。在本实施方式的内侧中央花纹块7A1、外侧中央花纹块7Ao以及内侧胎肩花纹块7Β 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4条刀槽花纹S。由此,在各花纹块7A1、7Ao及7Bi上设置有5个由刀槽花纹S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11。另一方面, 在所述中央胎肩花纹块7Bc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3条所述刀槽花纹S。由此,在中央胎肩花纹块7Bc上设置有4个由刀槽花纹S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11。这些所述花纹块小片部11形成为轮胎轴向的宽度W5(图3所示)大于轮胎周向的长度L5的横长矩形状。这样的花纹块小片部11能够减小各花纹块7A1、7Ao、7Bi以及7Bc的刚性、增大接地面积,并且能够有利于发挥其边缘成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冰路面上的驱动力以及制动力。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优选地,将刀槽花纹S的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的长度总和SI与胎面宽度TW之比S1/TW设定为100倍 400倍。此外,若所述比S1/TW小于100倍,则有可能无法充分提高冰上性能。相反,若所述比S1/TW超过400倍,则花纹块刚性有可能过度降低,从而无法充分保持操纵稳定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S1/TW优选为150倍以上,另外优选为300倍以下。进而,所述花纹块小片部11的复弹性模量E 优选为6MPa lOMPa。此外,若所述复弹性模量E *小于6MPa,则无法充分保持花纹块小片部11的刚性,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保持操纵稳定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相反,若所述复弹性模量E *超过IOMPaJlJ花纹块小片部11的刚性过度增大,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保持冰上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复弹性模量E *更优选为7MPa以上,另外更优选为9MPa以下。所述复弹性模量E *是以JIS-K6394的规定为基准,且在如下所示的条件下利用(株)岩本制作所制造的粘弹性分光计测量得到的值。初始形变10%振幅±2%频率10Hz变形模式拉伸温度70°C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侧中央花纹块7A1、外侧中央花纹块7Ao、内侧胎肩花纹块7Bi以及中央胎肩花纹块7Bc上,将所述花纹块小片部11的所述长度L5设定为越位于轮胎周向外侧越大。由此,内侧中央花纹块7A1、外侧中央花纹块7Ao、内侧胎肩花纹块7Bi以及中央胎肩花纹块7Bc,能够使花纹块小片部11的刚性越位于轮胎周向外侧越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经常在轮胎周向的两端侧产生的踵趾磨损这样的不均匀磨损。进而,所述花纹块小片部11的所述长度L5 (X)、和与该花纹块小片部11在所述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11的所述长度L5 (x-1)之比L5 (x)/L5(x-1),被设定为大于1. O且小于3. O。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侧中央花纹块7A1、外侧中央花纹块7Ao以及内侧胎肩花纹块7Bi的花纹块小片部11的情况下,设定为X = 2、3,在中央胎肩花纹块7Bc的花纹块小片部11的情况下,设定为X = 2。由此,内侧中央花纹块7A1、外侧中央花纹块7Ao、内侧胎肩花纹块7Bi以及中央胎肩花纹块7Bc,能够可靠地使得花纹块小片部11的刚性越位于轮胎周向外侧越大,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踵趾磨损这样的不均匀磨损。并且,各花纹块7A1、7Ao、7B1、7Bc能够抑制轮胎周向上与其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11、11间的刚性差过度增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耐不均勻磨损性能。此外,若所述比L5 (x)/L5 (x_l)为1. O以下,则有可能无法充分防止上述的踵趾磨损。相反,若所述比L5 (x)/L5 (x-1)为3. O以上,则轮胎周向上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11、11间的刚性差变得过大,从而有可能在刚性较小的花纹块小片部11产生不均匀磨损。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L5 (x)/L5 (x-Ι)更优选为大于1.1,另外更优选为2. O以下。进而,优选地,花纹块小片部11中、配置在轮胎轴向的最外侧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IIo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中央胎肩花纹块7Bc的花纹块小片部11)的轮胎周向的长度L5o (x)、和与该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Ilo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Ilo的所述长度L5o (x-1)之比L5o (x)/L5o (x_l),小于其它花纹块小片部11的所述比 L5 (X)/L5 (x-1)。由此,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Ho,能够使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IloUlo间的刚性差小于其它花纹块小片部11,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转弯时接地压力相对较大的花纹块7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中央胎肩花纹块7Bc)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优选所述比L5o (x) /L5o (x_l)大于1. 0且为2.0以下。此外,若所述比L5o (x)/L5o (x_l)超过2. 0,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相反,若所述比L5o (x)/L5o (x-1)为1.0以下,则有可能无法充分防止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Ilo的踵趾磨损。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L5o (x)/L5o (x_l)更优选为1. 5倍以下。并且,优选地,隔着中央细沟5A或内侧胎肩细沟5Bi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11、11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由此,轮胎周向上的长度L5不同的花纹块小片部11、11能够相互接触并互相支承,抑制花纹块小片部11朝轮胎周向的运动,提高前后方向上的花纹块刚性,从而能够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进而,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优选地,隔着中央细沟5A或者内侧胎肩细沟5Bi相邻的各花纹块7的刀槽花纹S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如图5 Ca) (C)所示,优选地,将所述刀槽花纹S的深度D4设定为越位于轮胎周向外侧越小。由此,各花纹块7A1、7Ao、7Bi以及7Bc,能够使各花纹块小片部11的刚性越位于轮胎周向外侧越大,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踵趾磨损。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这样的作用,将刀槽花纹S的深度D4 (y)、和与该刀槽花纹S在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刀槽花纹S的深度D4 (y-Ι)之比D4 (y)/D4 (y_l)设定为小于1. O且为O. 7以上。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y = 2。此外,若所述比D4 (y)/D4 (y_l)超过1. 0,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上述作用。相反,若所述比D4 (y)/D4 (y_l)小于O. 7,则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11、11间的刚性差过大,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提高冰上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D4 (y)/D4 (y-Ι)更优选为0.95以下,另外更优选为0.80以上。图6中示出了其它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S。 该实施方式的刀槽花纹S可以包括半开型刀槽S0,该半开型刀槽SO的一端在所述花纹块的侧缘开口、且另一端在花纹块7内形成终端。这样的半开型刀槽SO能够保持花纹块小片部11的边缘成分,并且提高花纹块7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能以及耐不均勻磨损性能。此外,在包括这样的半开型刀槽SO的情况下,花纹块小片部11的周向上的长度L5为包括半开型刀槽SO的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刀槽花纹S、S间、或者刀槽花纹S与各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的两端间的最短距离。优选地,所述半开型刀槽SO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7与花纹块7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之比L7/W3为50% 80%。此外,若所述比L7/W3超过80%,则有可能无法充分提高花纹块7的刚性。相反,若所述比L7/W3小于50%,则无法充分保持所述边缘成分,并且会使花纹块小片部11之间产生刚性差,从而有可能无法充分保持冰上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所述比L7/W3更优选为80%以下,另外更优选为70%以上。进而,优选地,所述半开型刀槽SO包括在花纹块7的轮胎轴向的一侧开口的第一半开型刀槽SOa、以及在花纹块7的轮胎轴向的另一侧开口的第二半开型刀槽SOb。这样的第一、第二半开型刀槽SOa、SOb能够遍及轮胎轴向的两侧均匀地形成花纹块小片部11的边缘成分,使得花纹块刚性在轮胎轴向上大致均匀,从而能够提高冰上性能以及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这样的作用,优选地,第一半开型刀槽SOa以及第二半开型刀槽SOb在花纹块7内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还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实施例制造了形成为图1所示的基本构造、且具有表I所示的花纹块小片部以及刀槽花纹的轮胎,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此外,共同规格如下。轮胎尺寸11R22.514PR轮辋尺寸22.5X7. 50胎面宽度TW:260_主沟沟宽度Wl :9· Imm沟深度Dl:2Omm比W1/TW:3.5%比D1/TW:7.7%细沟沟宽度W2 :2mm 2. 6mm沟深度D2 :1Omm 15mm比W2/TW 0. 75% 1%比D2/TW:3. 8% 5. 8%横沟沟宽度W6 7. 15mm 16. 9mm沟深度D6 :14. 5mm比 W6/TW :2. 75% 6. 5%tt D6/TW 5. 5%内侧中央花纹块、外侧中央花纹块宽度W3 (W3a) :26mm周向长度L3a :36. 4mm比W3a/TW:10%比L3a/TW:14%内侧胎肩花纹块宽度W3 (W3b) :26mm周向长度L3b :36. 4mm
比W3b/TW:10%比L3b/TW:14%中央胎肩花纹块宽度W3 (W3c) :26mm周向长度L3c :32. 5_比W3c/TW:10%比L3c/TW :12. 5%外侧胎肩花纹块7Bo宽度W3d :5.2mm周向长度L3d :27. 3_比W3d/TW:2%比L3d/TW :10. 5%测试方法如下。<冰上性能>将各供试轮胎轮辋安装于上述轮辋并填充800kPa的内压,进而将其安装于8. 5吨积载量的2-D车的全部车轮,在半积载(前轮载荷26. 72kN、后轮载荷11. 38kN)状态下,根据专业的测试驾驶员的感官来评价在冰路(路面温度-2度 O度)的测试路线上从车辆停止状态开始起步加速时的感觉。结果以实施例1为100的评分来表示。数值越大越好。<在干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在上述条件下对各供试轮胎进行轮辋组装将其安装于上述车辆的全部车轮,使一名驾驶员驾车以80km/h在干柏油路面的测试路线上行驶,并根据驾驶员的感官来评价直行性、操纵转向性以及响应性等相关特性。结果以实施例1为100的评分来表示。数值越大越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将各供试轮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轮辋组装,并安装于上述车辆的全部车轮,在干柏油路面上行驶至磨损40%的程度,在轮胎周向上的3个各花纹块上,测量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两边缘处的最大磨损量与花纹块中央侧处的最小磨损量之差,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以实施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越好。<耐磨损性能>将各供试轮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轮辋组装,并将其安装于上述车辆的全部车轮,在干柏油路面上行驶至磨损40%,对于轮胎周向上的3个各花纹块,测量了磨损指数(行驶距离/磨损量)并计算了其平均值。结果以实施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各平均值。数值越大越好。表I中示出了测试结果。表I0138
权利要求
1.ー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主沟、和由该主沟划分而成的多个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陆地部通过设置沿着与所述主沟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条横沟,由此形成花纹块列,该花纹块列是将由所述横沟划分的花纹块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而成的, 至少ー个所述花纹块通过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至少两条刀槽花纹,由此至少设置有三个由该刀槽花纹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 所述刀槽花纹的轮胎轴向的边缘成分的长度总和为胎面宽度的100倍 400倍, 所述花纹块小片部越位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其轮胎周向的长度越大,并且 所述花纹块小片部的所述长度、和与该花纹块小片部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花纹块小片部的长度之比大于1. 0且小于3. 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干, 形成于所述花纹块的刀槽花纹为3个以上,并且所述刀槽花纹越位于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外侧其深度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槽花纹的深度、和与该刀槽花纹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刀槽花纹的深度之比小于1. 0且为0. 7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ー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干, 所述刀槽花纹包括半开型刀槽,该半开型刀槽的一端在所述花纹块的侧缘开ロ,并且另一端在所述花纹块内形成終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干, 所述半开型刀槽包括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一侧开ロ的第一半开型刀槽、和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另ー侧开ロ的第二半开型刀槽, 所述第一半开型刀槽和所述第二半开型刀槽在所述花纹块内沿轮胎周向交替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ー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至少一条细沟,并且隔着所述细沟在两侧形成有所述花纹块,而且经由细沟相邻的所述花纹块小片部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隔着所述细沟而相邻的所述花纹块的所述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错位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ー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干, 所述花纹块小片部中的配置在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的轮胎周向的长度、和与该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在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内侧相邻的最外侧花纹块小片部的所述长度之比,小于其它花纹块小片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既能保持冰上性能又能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2)具有多条主沟(3)、和由该主沟(3)划分而成的多个陆地部(4)。陆地部(4)形成有将由多条横沟(6)划分的花纹块(7)在轮胎周向上间隔设置而成的花纹块列(8)。至少一个花纹块(7)设置有至少两条刀槽花纹(S),由此至少设置有3个被该刀槽花纹(S)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小片部(11)。将设置于花纹块(7)的刀槽花纹(S)的边缘成分的长度总和设定为胎面宽度(TW)的100倍~400倍。进而,将花纹块小片部(11)设定为越位于花纹块(7)的轮胎周向外侧,其轮胎周向的长度越大。
文档编号B60C11/03GK103029525SQ20121036997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7日
发明者鸢野义之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