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链式双前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799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绞链式双前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装置,是一种两个或多个弹性悬挂车轮的互连系统。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设备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其体积和重量也越来越大;在运输业中,发展起来的集装箱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要求运输这类设备或集装箱的运输车辆和吊装设备也越来越庞大。为适应大体积、重负荷运输,重型车辆也在向长车体多车桥方向发展。目前,在这类车辆中,除在车辆后桥增加车轮数量以减小对地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外,在车辆前桥处的车轮数量也在增加,以适应重负荷装载及行驶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具有双前桥的重型车辆,其双前桥与车架(大梁)的悬挂形式中;有一种是分开式双前悬挂结构,其两个前悬分别通过各自的钢板弹簧悬挂在大梁上。日本三菱重型汽车即为这种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解决了车辆在平坦路面上的重载和行驶问题,但当车辆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往往会出现两前桥中有一车桥的一对车轮离地悬空,则另一车桥和车轮有超载的危险。另一种是绞链滑块式双前悬挂装置,其两个前悬挂在各自的钢板弹簧上,此两钢板弹簧其纵向距离最远处的耳环通过铰接在耳环中的销轴与大梁连接,纵向距离最近的耳环通过连接在其上的滑块嵌在互连座的滑槽中,此互连座与大梁连接。波兰斯达罗娃汽车吊即为这种结构形式。该装置在工况时钢板弹簧一端的滑块只能相对于互连座的滑槽产生滑移而不能转动,因此,除在车轮转向时在互连座上的两滑块间有极小的转角从而对改善行驶性能有益外,仍不可避免载重车辆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奔驰时两对前车轮中有一对可能会离地而出现前桥和车轮的超载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重型车辆提供一种理想的绞链式双前悬挂装置,以解决双前悬挂车辆在不平路面上奔驰时前桥车轮不能同时着地的问题,从而也更好地改善了重载车辆的行驶性能。
上述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在两前悬间设置的一个互连座上设计有三根销轴,其中一根为主销轴,它使互连座和铆接在大梁上的活绞脚座绞接,其余两根为对称排布的分销轴,供前悬钢板弹簧铰接悬挂用。两前悬悬挂在各自的钢板弹簧下,钢板弹簧一端为耳环铰链结构,另一端为耳环滑块结构。安装时两钢板弹簧纵向距离最远处的耳环滑块直接架在固定在大梁上的支座的轴销上,并与位于此轴销上部的弧型滑块相接触;纵向距离最近的两耳环铰链铰接在互连座上的两分销轴上。这样的悬挂装置,互连座能绕固定在大梁上的活绞脚座摆动,两钢板弹簧的一端耳环绞链也能在互连座的分销轴上摆动。这样,当一个车悬抬高将使另一个车悬下降(耳环铰链相对分销轴摆动一个相应的角度)使所有车悬下的车轮同时接触地面。
上述这种两个或多个弹性悬挂车轮互连的本实用新型结构,使得连结在一个互连座上的各车轮能同时接触地面,双前悬上受的垂直载荷在任何路面情况下都相等,每个车轮上都承受均匀负载,因此,避免了某一个车悬或车轮的超载现象,也改善了车辆行驶中的驾驶性能。
本设计不仅适用于重型车辆的双前悬挂,也同样适用于建筑、桥梁、坦克等二力平衡机构之间的衔接,使之利于负荷均分或二力自动平衡作用。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是一种用于重型车辆前悬处的具有两个前悬的绞链式双前悬挂装置。图中1为固定在车架上的活绞脚座,其下端有一根主销轴2;3为互连座,它铰接在主销轴2上,能绕主销轴2摆动,此互连座3的下部对称装有两根分销轴4,用锁止块5锁紧,此两根分销轴4分别与两个车悬的悬挂钢板弹簧6的耳环绞链相铰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由固定在车架上的活绞脚座1、悬挂在活绞脚座上并带有滑槽的互连座3组成的绞链式双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互连座3上设置有两根与悬挂钢板弹簧6的耳环7绞接的分销轴4,用锁止块5锁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弹性悬挂车轮的互连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在互连座上装有两根分销轴,因此,车悬悬挂钢板弹簧的耳环可套在其上,车悬即可绕此分销轴摆动。重型车辆用了这种装置后,使连结在一个互连座上的各车轮能同时与地面接触,消除了现有双前悬车辆在不平路面上奔驰时可能发生的两前悬中有一前悬车轮会离地悬空而发生超载的现象。
文档编号B60G11/02GK2032954SQ8821147
公开日1989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3日
发明者赖元良 申请人:赖元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