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骨架导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4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骨架导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的骨架导正结构。
以直接左、右扳动前支杆及骨架并取得转向效果的滑板车结构设计,是此类产品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转向技术,其使操作者仅需以单手便能轻易操控滑板车的转向,因此,其是有别于习用同类产品以类似脚踏车龙头的旋动转向手法。于是,如何以最为简易的结构使前支杆及骨架在完成转向动作后能自动且迅速地归复原位置,是目前所必须着重的设计要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板车的骨架导正结构,其可迅速地获取导正归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板车骨架导正结构,其是由前支杆、前轮组件、骨架、踏板及后轮组件所组成,其特点是所述骨架前端两侧各延伸一板片,所述前轮组件的纵轴上端两侧对应位置也延设有两对应板片,再将两软质导正用弹性体分别固设在上述两组板片之间。
由于在骨架及前轮组件之间加设了弹性体,使其在完成转向动作后能自动且快速地归复原位置,而并不因此增加过多的制造成本。
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现配合图式详述于后。
图式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前视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前支杆 12-握柄14-穿轴 20-前轮组件22-纵轴24-前轮241-定位件26-转向组件
28-板片30-骨架32-前端34-拨杆36-板片40-踏板42-后端50-后轮组件52-后轮60-弹性体。
首先,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板车结构包括有如下的基本组件一前支杆10,顶端具有一握柄12,前支杆10利用一穿轴14而与骨架30枢结定位,以供可扳转骨架30向左、右两侧偏转;一前轮组件20,包括有纵轴22、前轮24及转向组件26,且前轮24利用定位件241而与纵轴22成枢接状态;一骨架30,前端32与前轮组件20的纵轴22枢接,该前端32的底部向下延设有一拨杆34以供转向组件26穿置达到预期的转向目的;一踏板40,跨置并枢设在骨架30的端面上,其后端42略为高起,并罩覆于后轮52的上方,并与后轮52保持一适当间距;一后轮组件50,枢设在骨架30末端,并具有后轮52。
再如图3、图4所示,其主要是在骨架30前端32两侧各延伸一板片36,前轮组件20的纵轴22上端两侧对应位置也延设有两对应板片28,再将两软质导正用弹性体60分别固设在上述两组板片36、28之间。当骨架30随前支杆10的偏摆而倾斜并使前轮24产生转向作用时,位于骨架30两侧的二板片36将分别挤压或拉伸弹性体60;当外力消除后,则可由弹性体60的归复作用而使骨架30、前支杆10及前轮24导正归位。
前述的转向组件26是供与前支杆10及骨架30拨杆34相互配合以获取使前轮组件20左、右转向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骨架导正结构,其是由前支杆、前轮组件、骨架、踏板及后轮组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前端两侧各延伸一板片,所述前轮组件的纵轴上端两侧对应位置也延设有两对应板片,再将两软质导正用弹性体分别固设在上述两组板片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滑板车骨架导正结构,其是由一前支杆、一前轮组件、一骨架、一踏板及一后轮组件所组成,其主要是在骨架前端两侧各延伸一板片,前轮组件的纵轴两侧对应位置也延设有两对应板片,再将两软质导正用弹性体分别固设在上述两组板片之间。当骨架随前支杆的偏摆而倾斜并使前轮产生转向作用时,位于骨架两侧的二板片将分别挤压或拉伸弹性体;当外力消除后,则可由弹性体的归复作用而使骨架、前支杆及前轮导正归位。
文档编号B62K17/00GK2439994SQ0024915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
发明者王国梁, 吴凉舟 申请人:王国梁, 吴凉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