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77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向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轴。
背景技术
转向轴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轴的设计必须保证其能够可靠的传递扭矩,使方向盘位于符合驾驶员驾驶姿态的位置,并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保护驾驶员安全,故转向轴的设计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轴,能够可靠的传递扭矩,并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保护驾驶员安全。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轴,包括依次衔接的前端管、较前端管粗的次端管、较次端管粗的再次端管、较再次端管粗的次末端管以及较次末端管细的末端管,在前端管内设置内花键,在末端管外设置外花键。前端管与次端管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次端管与再次端管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再次端管与次末端管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次末端管与末端管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在次末端管的壁上开设衔接凹槽。在再次端管的壁上开设两组平行的圆周凹槽。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向轴,能够可靠的传递扭矩,并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保护驾驶员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花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花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管;2、次端管;3、再次端管;31、圆周凹槽;4、次末端管;41、衔接凹槽;5、末端管;51、外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提出一种转向轴,包括依次衔接的前端管1、较前端管I粗的次端管2、较次端管2粗的再次端管3、较再次端管3粗的次末端管4以及较次末端管4细的末端管5,在前端管I内设置内花键11,在末端管5外设置外花键51。前端管I与次端管2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次端管2与再次端管3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再次端管3与次末端管4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次末端管4与末端管5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在次末端管4的壁上开设衔接凹槽41。在再次端管3的壁上开设两组平行的圆周凹槽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衔接的前端管(I)、较所述前端管(I)粗的次端管(2)、较所述次端管(2)粗的再次端管(3)、较所述再次端管(3)粗的次末端管(4)以及较所述次末端管(4)细的末端管(5),在所述前端管(I)内设置内花键(11),在所述末端管(5)外设置外花键(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管(I)与所述次端管(2)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所述次端管(2)与所述再次端管(3)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所述再次端管(3)与所述次末端管(4)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所述次末端管(4)与所述末端管(5)之间流线型过渡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次末端管(4)的壁上开设衔接凹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次端管(3)的壁上开设两组平行的圆周凹槽(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向轴,包括依次衔接的前端管、较所述前端管粗的次端管、较所述次端管粗的再次端管、较所述再次端管粗的次末端管以及较所述次末端管细的末端管,在所述前端管内设置内花键,在所述末端管外设置外花键。能够可靠的传递扭矩,并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保护驾驶员安全。
文档编号B62D1/19GK202896660SQ2012205061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程云兵 申请人:安徽省宁国市晨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