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侧围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87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式侧围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部件领域,特别涉及隐藏式侧围外板。
背景技术
侧围外板10与门槛加强板20、门槛内板30采用焊接固定,为了满足焊接强度要求需要足够长的焊接边,因此侧围外板10等车身件的底部均向车底方向进行翻边形成焊接边,在侧围外板10与门槛加强板20、门槛内板30的翻边处贴合焊接,如图1所示。但是人眼在七八米远处可以观察到焊接处,影响了车辆的美观,为了避免该缺点需要在侧围外板10的外侧增设侧裙护板40进行遮挡焊接处,如图1所示。但是车身上有些地方需要长度较长的侧裙护板40,比如从车身前翼子板到后翼子板处,该长度大约有1.5米,由于侧裙护板40为塑料件,单件制造很难保证公差,尺寸精度较差,容易造成与侧围外板10的匹配间隙和平整度不满足要求。而且增加侧裙护板40就是增加车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侧裙外板,成本较低的隐藏式侧围外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侧围外板,侧围外板的底部设有朝向车底的翻边,所述的侧围外板的门槛段与翻边之间的板体向车内方向凸起。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门槛段后方的侧围外板先向车内侧凸起后再向车底部进行翻边,相当于是将翻边的向上提升一段距离,利用侧围外板自身的结构遮挡焊接处,无需增设侧裙护板,在保证翻边长度的同时解决美观问题,节约成本,减轻车身重量。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侧围外板和侧裙护板的装配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一种隐藏式侧围外板,侧围外板10的底部设有朝向车底的翻边11,所述的侧围外板10的门槛段12与翻边11之间的板体向车内方向凸起,换句话说就是将门槛段12后方的侧围外板10板体先向车内侧凸起后再向车底部进行翻边11,该凸起高度保证在七八米远处看不到焊接处即可,该结构相当于是将翻边11向上提升了一段距离,利用侧围外板10自身的结构遮挡焊接处,无需增设侧裙护板,在保证翻边11长度的同时解决美观问题,节约成本,减轻车身重量。所述的侧围外板10的门槛段12的底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弯折形成过渡段13,所述的过渡段13水平弯折且向前延伸形成连接段14,该连接段14向车底方向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翻边11,过渡段13和连接段14构成凸起,该结构可采用冲压成型,加工方便。所述的翻边11的底部位于门槛段12下方8mm以上,进一步的解释是翻边11的底部位于门槛段12的上方或者是翻边11的底部比门槛段12的最低处低8mm以内,该结构能够保证在七八米远处人眼观察不到翻边11,同时翻边11需要具有足够的焊接长度。所述的过渡段1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翻边11的高度为10-15臟,翻边11的高度在10_15mm的范围内便可以满足焊接要求,本发明中优选翻边高度为12mm。所述的过渡段1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15°,过渡段13的倾斜角度可以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同时凸起结构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增强侧围外板10的强度。所述的连接段14和翻边11之间圆角过渡,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侧围外板10的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侧围外板(10)的底部设有朝向车底的翻边(11),所述的侧围外板(10 )的门槛段(12 )与翻边(11)之间的板体向车内方向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围外板(10)的门槛段(12)的底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弯折形成过渡段(13),所述的过渡段(13)水平弯折且向前延伸形成连接段(14),该连接段(14)向车底方向竖直向下弯折形成翻边(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11)的底部位于门槛段(12)下方8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段(1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11)的高度为10-15mmo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段(1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15°。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或6所述的隐藏式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段(14)和翻边(11)之间圆角过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部件领域,特别涉及隐藏式侧围外板,侧围外板的底部设有朝向车底的翻边,所述的侧围外板的门槛段与翻边之间的板体向车内方向凸起,门槛段后方的侧围外板先向车内侧凸起后再向车底部进行翻边,相当于是将翻边的向上提升一段距离,利用侧围外板自身的结构遮挡焊接处,无需增设侧裙护板,在保证翻边长度的同时解决美观问题,节约成本,减轻车身重量。
文档编号B62D25/02GK103085883SQ20131001285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席艳秋, 豆忠颖, 马保林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