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新型管式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26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新型管式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管式副车架结构是用来装载汽车驱动系统及配合后悬架导向机构的重要装置,副车架的位置安装及结构设计需要需要结合车身高度及驱动电机差速器的位置来确定,其位置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传输平稳性,作为后悬架导向机构的重要安装位置,其断点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电动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不合理的副车架结构,对电动汽车行驶的平顺性稳定性及安全性都有较大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发动机驱动装置的电动汽车的管式副车架,该装置结合后悬架导向机构及传动机构,设计结构科学合理,在副车架及电机上都运用了橡胶减震装置,采用两级减震,有效过滤电机及变速箱的运动震荡,变速箱的合理安装位置,为传动轴平稳传输提供了有效保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的新型管式副车架结构,由管式副车架悬置、管式副车架防撞梁、变速箱安装悬置、后摆臂安装支架和后横拉杆安装端点构成,所述管式副车架悬置与管式副车架防撞梁相连,在管式副车架悬置内部有橡胶减震机构,用于缓冲副车架所受的力及由电机变速箱驱动系统传来的震荡,所述管式副车架防撞梁安装在管式副车架悬置的前端,并通过底部和上部的横梁与管式副车架悬置相连接固定,在管式副车架悬置的下部安装有后摆臂安装支架,在后摆臂安装支架的中间末端位置安装设置有变速箱安装悬置,所述后摆臂安装悬置与变速箱安装悬置配合能使传动轴拥有一个很小的传动角度,能够安全平稳的传递转速转矩,所述后摆臂安装悬置为麦弗逊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动对后悬架的调校至关重要,是后悬架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式副车架为其提供了宽阔的位置空间;

在管式副车架悬置的底部横梁上还安装设置有后横拉杆安装端点,所述后横拉杆安装端点成对设置,能够作为后悬架的运动断开点,其重要性与摆臂安装点一致;

所述电动汽车的新型管式副车架结构采用65Mn圆管作为制作材料,Mn钢具有很好的强度及弹性,其强度优于方管及槽钢等工业用钢,圆形结构在力学结构上对于力的分散及缓冲优于方形,所以其强度较好;

管式副车架其与车身安装的四个连接点全部采用橡胶衬套结构,用于缓冲副车架相对于车身的震荡,并缓冲力的冲击;

管式副车架有足够的空间来对横拉杆进行布置,作为后悬架的一部分,后横拉杆断开点的位置至关重要,布置的合理与否,对于运动是否和谐,汽车操稳性有很大的影响;

管式副车架上的变速箱安装悬置,具有衬套缓冲装置,对于变速箱的运动有减震及缓冲作用,来抵消变速箱不停运动对车身的不停的运动冲击;

管式副车架上的后横梁,可以充当后防撞装置,当车身后部受到碰撞时,来后横梁通过变形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车身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结构科学合理,在副车架及电机上都运用了橡胶减震装置,采用两级减震,有效过滤电机及变速箱的运动震荡,变速箱的合理安装位置,为传动轴平稳传输提供了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式副车架悬置;2-管式副车架防撞梁;3-变速箱安装悬置;4-后摆臂安装支架;5-后横拉杆安装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的新型管式副车架结构,由管式副车架悬置1、管式副车架防撞梁2、变速箱安装悬置3、后摆臂安装支架4和后横拉杆安装端点5构成,所述管式副车架悬置1与管式副车架防撞梁2相连,在管式副车架悬置1内部有橡胶减震机构,用于缓冲副车架所受的力及由电机变速箱驱动系统传来的震荡,所述管式副车架防撞梁2安装在管式副车架悬置1的前端,并通过底部和上部的横梁与管式副车架悬置1相连接固定,在管式副车架悬置1的下部安装有后摆臂安装支架4,在后摆臂安装支架4的中间末端位置安装设置有变速箱安装悬置3,所述后摆臂安装悬置4与变速箱安装悬置3配合能使传动轴拥有一个很小的传动角度,能够安全平稳的传递转速转矩,所述后摆臂安装悬置4为麦弗逊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动对后悬架的调校至关重要,是后悬架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式副车架为其提供了宽阔的位置空间,在管式副车架悬置1的底部横梁上还安装设置有后横拉杆安装端点5,所述后横拉杆安装端点5成对设置,能够作为后悬架的运动断开点,其重要性与摆臂安装点一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