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0626发布日期:2018-06-05 18:3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车辆下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14-104976中描述了汽车的悬挂部件。该悬挂部件被构造为包括:一对左右纵梁,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横梁,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结一对左右纵梁。在悬挂部件中,并入了充电模块的加强结构设置在一对左右纵梁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在JP-A No.2014-104976中描述的构造中,描述了这样的构造:其中,悬挂部件的底面与充电模块的底面处于彼此相同的平面内。然而,如果在悬挂部件的底面和充电模块的底面的车辆下侧处流通的气流是湍气流,则存在可能降低空气动力性能使得不能提高转向稳定性的可能性。因此以上现有技术具有提升此点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情况,本公开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其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包括悬挂部件、车载装置以及整流部。悬挂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一对纵梁,该对纵梁被设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互相分离。车载装置形成为基本箱状,设置在一个所述纵梁与另一个所述纵梁之间,并且包括设置在与所述悬挂部件的底面基本相同的平面内的底面。整流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载装置的底面和所述悬挂部件的底面中的至少一者处,并且该整流部被设置为朝着车辆下侧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基本箱状的车载装置设置在悬挂部件的一个纵梁与另一个纵梁之间,并且车载装置的底面设置在与悬挂部件的底面基本相同的平面内。此外,整流部设置在所述车载装置的底面和所述悬挂部件的底面中的至少一者处,并且该整流部被设置为朝着车辆下侧突出,并且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从而,沿着基本处于彼此相同的平面内的悬挂部件的底面和车载装置的底面的气流沿着整流部朝着车辆后方流动,使得气流能够稳定,并且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

此处,关于“基本处于相同的平面”不仅是指严格地处于相同的平面内,还包含这样的构造:其中,悬挂部件和车载装置的至少一者的底面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弯曲,从而不处于彼此相同的平面内;以及这样的构造:其中,由于安装误差等,一个底面从另一个底面稍微偏移。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车载装置通过从所述车辆下侧紧固到所述悬挂部件的底面而固定到所述悬挂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所述车载装置从所述车辆下侧紧固到所述悬挂部件的底面,使得能够通过抬升车辆并且从车辆下侧进行紧固操作而安装/拆卸车载装置。即,更容易进行车载装置的安装/拆卸。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基本正交的分隔面形成在所述整流部的车辆后端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分隔面形成在整流部的车辆后端处。从而,由于在沿着整流部朝向车辆后方流动的气流中产生从分隔面的轻微分离,所以在分隔面附近产生负压。气流由于该负压而被朝向车辆侧吸引,使得气流沿着车辆朝着车辆后方而平顺地流动。即,提高对气流的整流效果,使得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

此处,“基本正交”不仅包含分隔面与车辆前后方向严格正交的构造,还包含分隔面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角度虽然不严格正交,但是使得沿着整流部流向车辆后方的气流与分隔面分离的构造。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车载装置是非接触式充电模块,该非接触式充电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非接触式充电模块内的非接触式充电器,并且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被设置在与所述悬挂部件分离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设置在非接触式充电模块内的非接触式充电器与悬挂部件分离,使得能够抑制在悬挂部件由于从路面输入的震动而摇动的情况下,非接触式充电器与悬挂部件之间的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是本公开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一对整流部在与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对应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设置在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的底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一对整流部在与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对应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设置在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的底面上。一般地,从非接触式充电模块到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的距离比从非接触式充电模块到车辆前端部或车辆后端部的距离短,并且因此,在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更可能遭受电磁波的影响。然而,在本公开中,能够通过一对整流部抑制当充电时由非接触式充电器产生的电磁波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传递。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能够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能够提高车载装置的维修容易性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能够抑制非接触式充电模块的故障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能够抑制电磁波传递到车辆外部的优良的优势效果。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出在从车辆下侧朝着车辆上侧观看的状态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悬挂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示出图1中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相关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车辆下部结构的放大截面图,图示了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状态;

图4是车辆下部结构的放大截面图,图示了沿着图2的线B-B截取的状态;

图5是车辆下部结构的放大截面图,图示了沿着图2的线C-C截取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图1至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注意,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并且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侧。

如图1所示,车辆下部结构12设置在车辆10的车辆前侧并且处于车辆下侧。车辆下部结构12被构造为包括悬挂部件14、用作车载装置的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以及整流部18。悬挂部件14设置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强化部20的车辆后方,并且设置在一对左右前轮2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前轮22由附图中未示出的悬架臂等支撑,使得前轮22能够转向。

悬挂部件14包括一对纵梁24,该对纵梁2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被设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互相分离。悬挂部件14在车辆前方处包括前横梁26,该前横梁2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将一对左右纵梁24连结在一起。悬挂部件14包括在前横梁26的车辆后方的后横梁28,该后横梁2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将一对左右纵梁24连结在一起。一对纵梁24、前横梁26和后横梁28分别由金属部件挤出成型,以形成基本一致的、矩形闭合截面的轮廓。此外,前横梁26与后横梁28被设置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互相分离。悬挂部件14因此形成为当在车辆俯视图中观看时的基本矩形框的形状。

副纵梁24A装接到一对左右纵梁24的各自的前端。各个副纵梁24A被设置为朝着车辆前方延伸,并且由金属部件挤出成型,以形成基本一致的、矩形闭合的截面轮廓。各个副纵梁24A的前端通过未示出的碰撞吸能盒紧固到前保险杠强化部20。

如图2所示,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形成为在车辆俯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并且设置在悬挂部件14的框架内部。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被构造为包括底壁30、外壳32和非接触式充电器34。底壁30被构造为在车辆俯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由树脂板部件构成,其板厚方向位于车辆上下方向上。底壁30的底面31被设定为如下尺寸:使得底面31的外周缘能够分别接触纵梁24的底面36、前横梁26的底面38以及后横梁28的底面40。多个未示出的通孔设置在底壁30中,从而间隔地隔开并且贯通底壁30的板厚方向。

外壳32形成为在车辆俯视图中具有与底壁30基本相同的尺寸的矩形形状。如图3和4所示,外壳32包括:侧壁44,其被设置为相对于沿底壁30行进的凸缘42朝着车辆上侧延伸;以及上壁46,其设置在侧壁44的上端处,并且与底壁30基本平行地延伸。从而,沿着外壳32的车辆前后方向或者车辆宽度方向截取的截面被构造为大致帽状。在与底壁30的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多个未示出的通孔形成在凸缘42中,从而贯通板厚方向。螺栓48从车辆下侧插入到底壁30的通孔以及外壳32的通孔中。通过将设置在与悬挂部件14中的通孔对应的位置处的螺母50与螺栓48紧固,底壁30以及所延及的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装接到悬挂部件14。此外,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的抵接凸缘42的部位朝着车辆上侧凹入,凹入量与凸缘42和底壁30的板厚相对应。底壁30的底面31从而被设置在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相同的平面内。注意,外壳32的侧壁44被设置于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悬挂部件14分离的位置处。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被设置在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相同的平面内。然而,不限于此。可以制成这样的构造:其中,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的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弯曲,从而在车辆下侧上凸出,使得底面31不在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相同平面内,或者可以制成这样的构造:其中,底面31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稍微偏移。

非接触式充电器34设置在由外壳32和底壁30形成的内部容纳空间S内。从而,非接触式充电器34被设置为在水平方向上与悬挂部件14分离。非接触式充电器34形成为基本矩形的箱状,并且其中容纳未示出的线圈组。非接触式充电器34通过未示出的线束等而连接到车辆的电池等。非接触式充电器34被构造为使得由例如未示出的设置在车辆外部(例如,路面上)的供电单元产生的电磁场而引起的电流在该非接触式充电器34内的线圈组中流动,从而将电力供给到电池等。

如图4所示,整流部18设置于底面31。一对整流部18在与非接触式充电器34对应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在底面31上。各个整流部18的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地截取的截面轮廓具有从底面31朝着车辆下侧突出的基本三角形形状,并且各个整流部18被设置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注意,作为实例,整流部18一体地形成于底壁30。

如图5所示,分隔面52形成在一对左右整流部18的各自的后端处。各个分隔面52形成为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

<作用和优势效果>

下面将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作用和优势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基本箱状的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设置在悬挂部件14的一个纵梁24与另一个纵梁24之间。即,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设置在悬挂部件14内部的空间中,使得当车辆10经过路面上的碰撞体时,由于悬挂部件14的存在,碰撞体不易于直接接触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这能够提高对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保护性能。

基本箱状的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设置在悬挂部件14的一个纵梁24与另一个纵梁24之间,使得底面31设置在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基本相同的平面内。整流部18被设置为在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或者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中的至少一个底面上朝着车辆下侧凸出,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从而,沿着处于基本彼此相同的平面内的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以及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流通的气流沿着整流部18朝着车辆后方平顺地流动。这能够稳定气流,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这能够提高车辆10的转向稳定性。

此外,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从车辆下侧紧固到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这实现了如下构造:其中,能够通过抬升车辆10并且从车辆下侧进行紧固操作或解除紧固操作来安装/拆卸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即,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安装/拆卸变得更加容易。这能够提高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维修容易性。

此外,如图5所示,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分隔面52形成在整流部18的车辆后端处。从而,由于在沿着整流部18而朝向车辆后方流动的气流中产生与分隔面52的轻微分离,所以产生了在分隔面52附近的负压。气流由于该负压而被朝向车辆侧吸引,使得气流沿着车辆10朝着车辆后方而平顺地流动。即,提高对气流的整流效果,使得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10的空气动力性能。这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10的转向稳定性。还能够通过提高空气动力性能而改善燃料消耗(电力消耗)。

设置在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中的非接触式充电器34与悬挂部件14分离。这使得在悬挂部件14由于从路面输入的震动而摇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非接触式充电器34与悬挂部件14之间的接触。这能够抑制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故障。

一对整流部18在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上设置在与非接触式充电器34对应的位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一般地,从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到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的距离小于从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到车辆10的车辆前端部的距离,并且因此,在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更可能遭受电磁波的影响。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一对整流部18抑制当充电时由非接触式充电器34产生的电磁波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传递。这使得能够抑制电磁波传递至车辆外部。

注意,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整流部18设置在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面31,但是不限于此。被设置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整流部可以设置在悬挂部件14的纵梁24的底面36、前横梁26的底面38或者后横梁28的底面40中的至少一个底面上。整流部可以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制成作为分离体的整流部装接到底面36、38和40的构造。可以制成这样的构造:其中,在与非接触式充电器34的车辆前方或车辆后方相对应的位置处,多个整流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于悬挂部件14的底面36、38和40中的至少一个底面。此外,可以制成这样的构造:其中,整流部18设置于悬挂部件14和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两者。此外,设置于悬挂部件14的整流部和设置于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整流部18可以被设置于在车辆前视图中互相重叠的位置,或者可以被设置于在车辆前视图中不重叠的位置处。

此外,虽然构造为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被装接到悬挂部件14,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其中其它车载装置被装接到悬挂部件14的构造。

此外,虽然整流部18一体地形成于非接触式充电模块16的底壁30,但是不限于此。整流部18可以由分离体构成。整流部18不限于由树脂构成,并且可以由诸如金属这样的其他材料构成,以实现其中电磁波更不易于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传递的构造。与此类似地,可以制成这样的构造:其中,具有更好的电磁波吸收性的另一个屏蔽部件被装接到整流部18的表面。

此外,虽然车辆下部结构12被构造为设置在车辆10的车辆前侧且处于车辆下侧,然而不限于此。车辆下部结构12可以被构造为设置在车辆10的车辆后侧且处于车辆下侧。

虽然分隔面52形成为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但是不限于此。分隔面52可以被构造为以除了与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角度之外的角度倾斜,只要其使得气流沿着整流部朝着车辆后方流动以与分隔面分离即可。具体地,分隔面52可以被设置为处于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成45°至90°的范围内。然而,从有助于气流的分离的角度出发,分隔面优选地与车辆前后方向基本正交。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明显地,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实施除了以上之外的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