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居车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73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居车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居车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段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最常见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由于旅居车的功能齐全,集吃、住、行等于一体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所青睐。为了满足人们不段对休闲娱乐质量提升的需求,现有的旅居车不仅在行的方面要做到安全、舒适、快捷,在住的方面越来越追求居家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旅居车的副车架结构,以合理地利用原旅居车底盘车架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旅居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为框架结构,包括承载横梁及纵梁、垂直立柱及斜支撑连系梁,置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的上部空间;所述副车架框架的下平面焊装有10根垂直立柱,在副车架框架下平面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间,形成了一个195-200mm高度落差的空间;所述垂直立柱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通过L型构件,经紧固件安装在原旅居车底盘车架的纵梁上;所述副车架框架上平面的承载横梁通过斜支撑连系梁与垂直立柱焊装形成封闭的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强度为8.8级的M12×25mm螺栓。

所述副车架框架下平面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间为197mm的高度落差。

所述承载横梁及纵梁、垂直立柱采用40×40×3mm镀锌方管。

所述斜支撑连系梁采用40×20×3mm镀锌方管。

所述副车架内设有清水箱。

所述副车架内设有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合理利用原旅居车车底盘车架空间,副车架结构设计采用挑高结构形式。副车架框架下平面设计焊装了若干根垂直立柱,在副车架框架下平面与原车底盘车架间,形成了一个197mm左右高度落差的空间。将旅居车的净水箱安装在这个空间内,不仅节省旅居车车厢的有效空间,且旅居车的携带水量增加了约50Kg。同时整车的质心高度有所降低,经计算整车侧倾稳定角β≥55%(φ),满足汽车侧倾翻安全设计标准。

副车架垂直立柱与底盘车架通过L型构件,用紧固件安装在原车纵梁上,使副车架框架与原车底盘形成一个刚性的结构框架。副车架框架承载横梁通过斜支撑连系梁,与垂直立柱焊装形成封闭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承载横梁的刚度,极大的克服了悬臂的下扰。

旅居车车身厢体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副车架底框上,结构强度、刚度及抗扭转性均得到极大保证。厢体及车载设备的荷载通过副车架框架,均匀的分配在原车底盘的车架上,提高了车身厢体的结构可靠性和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旅居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设计,整个车身厢体增大了有效空间,旅居车的布局更加合理,拓宽了搭载设备的选择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旅居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副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副车架底部承载横梁与垂直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紧固件;2-承载横梁;3-清水箱;4-黑水箱;5-灰水箱;6-逆变器;7-副车架纵梁;8-垂直立柱;9-斜支撑连系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副车架结构用于NJ5048XLJ51型号的旅居车。

旅居车副车架结构参考附图1和2,副车架为框架结构,包括承载横梁2及副车架纵梁7、垂直立柱8及斜支撑连系梁9,置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的上部空间;副车架框架的下平面焊装有10个垂直立柱8,在副车架框架下平面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间,形成了一个197mm高度落差的空间;垂直立柱8与原旅居车底盘车架通过L型构件,经紧固件1安装在原旅居底盘车架的纵梁上;副车架框架上平面的承载横梁2通过斜支撑连系梁9与垂直立柱8焊装形成封闭的三角形结构。

实施例中:

1、采用40×40×3mm镀锌方管作为垂直立柱、承载横梁及副车架纵梁;40×20×3mm镀锌方管作为斜支撑连系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下料。

2、采用专用工装夹具进行定位装夹。

3、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密封焊接。

4、采用10只强度为8.8级的M12×25mm螺栓将副车架与原车底盘车架连接。

实施例的结构特点

1、将占用空间较大的设施移出车厢,(如清水箱3放在车架与底盘大梁之间),使车厢内橱柜的利用率最大化;

2、将工作噪音较大的设施移出车厢,(如逆变器6放在车架与底盘大梁之间),既节约车厢内储物空间,又保证了使用者有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由于车架高于底盘197mm,安置在底盘下部的灰水箱5、黑水箱4、储物舱的容积相应的增大(净高同时增加了197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