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128发布日期:2019-05-11 01:01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都具有车篓,但是,现有的车篓结构都比较单一,采用塑料制造的车篓虽然轻但是使用寿命短,采用铁质材料制造的车篓大多采用实心铁棒,虽然提高了车篓的使用寿命,但是车篓的重量较重,无疑增加了整体电动自行车的重量,寻找一种质量较轻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车篓迫在眉睫。

车篓中能够盛放物品,但是盛放水果时,在电动车骑行中这些水果由于颠簸容易与车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所以,能够对盛放物品起到保护作用的车篓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质量较轻,节约制造所需耗材成本,而且能够对放入车篓内的物品起到防磕碰保护作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包括车篓本体,所述电动自行车具有前货架,所述前货架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前车架上,所述车篓本体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前车架上,且车篓本体位于电动自行车的车头。

进一步的,所述车篓本体整体为矩形结构,其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矩形基架和若干平面钢丝网,所述矩形基架与前货架固定安装,若干所述平面钢丝网均匀分布在矩形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基架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和竖直段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构成若干大小相等的矩形间距,所述平面钢丝网与矩形间距一一对应并设置在其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段为水平空心钢管,所述竖直段为竖直空心钢管,所述水平空心钢管与竖直空心钢管之间焊接制作构成矩形基架。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钢丝网由若干钢丝交叉焊接构成;所述平面钢丝网的网边缘与水平空心钢管的外管壁以及竖直空心钢管的外管壁均焊接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基架和若干平面钢丝网的表面均喷涂有油漆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车篓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软质保护垫,所述软质保护垫配合矩形基架的架内壁贴合铺设。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保护垫为海绵或者橡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有以下过如下:

(1)车篓的质量较轻,从而减轻了电动自行车的整体重量,骑行方便;

(2)质量较轻的车篓受颠簸影响较小,从而提高车篓安装的稳定性;

(3)车篓具有一定的防腐蚀、生锈效果,提高了车篓的使用寿命;

(4)能够对放入车篓内的物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物品与车篓碰撞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电动自行车的前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车篓本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上的示意图;

附图3为车篓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篓结构,包括车篓本体3,所述电动自行车具有前货架2,所述前货架2固定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前车架1上,所述车篓本体3设置在电动自行车的前车架1上,且车篓本体3位于电动自行车的车头;前车架1包括外围框架10和设置在外围框架10内部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设置有锁紧孔12,车篓本体3通过锁紧孔12锁紧设置在前车架1上。

所述车篓本体3整体为矩形结构,其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矩形基架4和若干平面钢丝网6,所述矩形基架4与前货架2固定安装,若干所述平面钢丝网6均匀分布在矩形基架4上,通过矩形基架4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个车篓本体3的自身稳固性,车篓本体3更加结实。

所述矩形基架4包括水平段7和竖直段8,所述水平段7和竖直段8相互垂直设置,便于水平段7与竖直段8的连接固定,提高制造便捷性;所述水平段7与竖直段8之间构成若干大小相等的矩形间距,所述平面钢丝网6与矩形间距一一对应并设置在其内。

所述水平段7为水平空心钢管,所述竖直段8为竖直空心钢管,所述水平空心钢管与竖直空心钢管之间焊接制作构成矩形基架4,车篓本体3的质量较轻,从而减轻了电动自行车的整体重量,骑行方便,而且质量较轻的车篓本体1受颠簸影响较小,从而提高车篓本体1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平面钢丝网6由若干钢丝9交叉焊接构成;所述平面钢丝网6的网边缘与水平空心钢管的外管壁以及竖直空心钢管的外管壁均焊接制作。

所述矩形基架4和若干平面钢丝网6的表面均喷涂有油漆涂层,对矩形基架4以及平面钢丝网6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受雨淋而腐蚀、生锈。

所述车篓本体3还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软质保护垫5,所述软质保护垫5配合矩形基架4的架内壁贴合铺设,软质保护垫5能够对放入车篓本体3内的物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例如苹果、橘子,防止物品受颠簸与矩形基架4直接碰撞造成损坏。

所述软质保护垫5为海绵或者橡胶,价格低廉,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