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824发布日期:2019-12-24 20: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前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



背景技术:

相对汽车而言,电动车的停放更加便捷,相当摩托车而言,电动车行驶的更加稳定和安全,相对自行车而言,电动车更加省力,综合起来,电动车具有轻便、经济环保等特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车出行,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种电动车前挡,现有的电动车前挡的规格都大同小异,主要作用只能用来阻挡迎面吹来的风,不能够起到挡雨的作用,紧接着出现了一种电动车车棚,这种电动车车棚则是对电动车进行全面覆盖,在使用时,会让使用人员觉得自己处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使用体验感较差,并且现有的前挡以及电动车车棚不能够进行高度调整,前后位置也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调节前挡高度以及前后位置且连接牢固,使用舒适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包括前挡,前挡上设置有与电动车连接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前挡后侧的左前杆和右前杆,所述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部分别螺接有与电动车连接的固定杆,通过旋转固定杆可调整前挡在电动车上的高度。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每个所述固定杆上螺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成型有用于连接电动车的连接孔。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固定杆上至旋设有两个用于限制连接件移动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且两个定位件分别抵靠在连接件的两侧面上。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固定杆基本为l形。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基本为l形,其包括前挡板和上挡板,所述前挡板与上挡板为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板与上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板和上挡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左前杆和右前杆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左前杆和右前杆适配的安装卡槽。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板和上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帽沿。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的后端部设置有后挡装置,所述后挡装置包括蓬体,所述蓬体内至少穿设有一根用于撑开蓬体的撑杆。

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的后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撑杆的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够调整前挡的高度以及前后距离,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孔,固定杆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通过旋转固定杆来调整前挡的高度,设计的连接件同样也是螺接在固定杆上,通过旋转连接件可以调整前挡的前后位置,连接件上设计的连接孔是用来固定在电动车上的后视镜上,固定方便,每个连接件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定位件是为了防止连接件松动,保证前挡使用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前挡是前挡板和上挡板拼装而成,并且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螺栓方式连接简单且方便,将前挡分成两个部分,是为了方便成型,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减少运输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前帽沿和后挡装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挡雨遮阳效果,后挡装置是可拆卸安装在前挡上,需要时安装,不需要时拆下即可,使用方便,同时不会让使用者感受到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后挡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前挡;2-调节装置;3-连接座;4-后挡装置;11-前挡板;12-上挡板;

13-前帽沿;21-左前杆;22-右前杆;23-固定杆;24-连接件;25-连接孔;

26-定位件;31-安装卡槽;41-蓬体;42-撑杆;4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包括前挡1,l形的前挡能够阻挡住迎面吹来的风以及能够阻挡阳光和雨水,前挡1上设置有与电动车连接的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固定在前挡1后侧的左前杆21和右前杆22,所述左前杆21和右前杆22的下端部分别螺接有与电动车连接的固定杆23,通过旋转固定杆23可调整前挡1在电动车上的高度,每个所述固定杆23上螺接有连接件24,所述连接件24上成型有用于连接电动车的连接孔25。所述固定杆23上至旋设有两个用于限制连接件24移动的定位件26,所述定位件26分别位于连接件24的两侧,且两个定位件26分别抵靠在连接件24的两侧面上,所述固定杆23基本为l形,通过旋转固定杆来调整前挡的高度,l形的固定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连接电动车,其次是为了方便固定杆旋转,设计的连接件同样也是螺接在固定杆上,通过旋转连接件可以调整前挡的前后位置,连接件上设计的连接孔是用来固定在电动车上的后视镜上,固定方便,每个连接件的两侧分别有两个定位件是为了防止连接件松动,保证前挡使用稳定性。

如图3-4所示:所述前挡1基本为l形,其包括前挡板11和上挡板12,所述前挡板11与上挡板1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前挡板11与上挡板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螺栓方式连接简单且方便,将前挡分成两个部分,是为了方便产品成型,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减少运输成本。

如图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可调节前挡结构中,所述前挡板11和上挡板12上分别设置有四个用于连接左前杆21和右前杆22的连接座3,前挡板和上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都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相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座3上设置有与左前杆21和右前杆22适配的安装卡槽31,安装卡槽用于安置左前杆和右前杆,能够将左前杆和右前杆限制住,防止其移动。

如图5所示:所述前挡板11和上挡板12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帽沿13,所述前挡1的后端部设置有后挡装置4,所述后挡装置4包括蓬体41,所述蓬体41内至少穿设有一根用于撑开蓬体41的撑杆42,前帽沿和后挡装置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挡雨遮阳效果,后挡装置是可拆卸安装在前挡上,需要时安装,不需要时拆下即可,使用方便,同时不会让使用者感受到不适。

如图5所示:所述前挡1的后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撑杆42的固定块43,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撑杆的连接孔,在使用时只需将撑杆插入连接孔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