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004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板载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基板载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于不同尺寸物品自动化作业及包装运输的基板载具。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或光电产业上,大量产出各种基板,如晶圆片、玻璃基板、显示面板以及 背光板(backlight)等,在生产过程的许多阶段,如加工、检测、储运等,必须将各种基板搬 运、堆放。以平板电视领域为例,随着电视尺寸逐渐变大,所需的背光板体积和重量都越来 越大,人工搬运作业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基板载具一般包含托盘和外包装,托盘具有间隔排列的容置槽,基 板放置于这些容置槽内,外包装(例如包装袋和纸箱)包裹住托盘和这些基板。但现有技术 中的基板载具无法以机器手臂等设备自动化作业,需要人工包装入箱以及人工拆箱取货。 而且,针对不同大小的基板,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托盘和外包装,给生产带来不便,且较易 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基板载具,达到既便于自动化作业,又适 用于多种尺寸基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板载具包含主支架、副支架、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主支架包含第 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底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三侧面与 第四侧面相对设置,底面与第一侧面相交于第一底边,底面与第二侧面相交于第二底边,第 一底边与第二底边之间包含连接部,连接部具有伸缩机构。副支架设置于第三侧面和第四 侧面,用以支撑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分别设置于主支架内,且具有对 应的容置槽,用以承载基板,其中,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分设于伸缩机构的两侧,伸缩机构 用以调整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伸缩机构为金属伸缩管。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连接部与第一底边及第二底边形成四边框架。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第一托盘靠近第一底边,第二托盘靠近第二底边。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第一托盘固定于第一侧面,第二托盘固定于第二侧 面。或者,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固定于底面。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主支架和副支架为金属材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 为塑料材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容置槽为并排设置的“L”形槽。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基板载具还包含卡钩,设置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本发明,便于基板载具的循环使用,且其适用范围更广,从而减少传统载具中 耗材的浪费;另外,可方便机器手臂或其它设备自动化夹取基板,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作业,同时,方便多层堆叠运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图1A、图IB和图IC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载具的不同方向的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支架与副支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 说明如下。请参见图IA至图2,图1A、图IB和图IC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载具1的 不同方向的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支架与副支架的示意图。基板载具1包含主 支架11、副支架12、第一托盘13和第二托盘14。主支架11包含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第三侧面113、第四侧面114和底面 110,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相对设置,第三侧面113与第四侧面114相对设置,底面 110与第一侧面111相交于第一底边1101,底面110与第二侧面112相交于第二底边1102, 第一底边1101与第二底边1102之间包含连接部1100,连接部1100具有伸缩机构1103。副支架12设置于第三侧面113和第四侧面114,用以支撑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 面112。在实际应用中,副支架12可以螺丝锁固或焊接于主支架上11。第一托盘13和第二托盘14分别设置于主支架11内,且具有对应的容置槽134,用 以承载基板10 (如图IB或图IC中的虚线所示,图中仅绘示一个),其中,第一托盘13和第 二托盘14分设于伸缩机构1103的两侧,伸缩机构1103用以调整第一托盘13与第二托盘 14之间的距离。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托盘13靠近第一底边1101,第二托盘14靠近第二底 边1102。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托盘13可以固定于第一侧面111,第二托盘14可以固定于第 二侧面112 ;或者,第一托盘13和第二托盘14可以固定于底面110。第一托盘13和第二托 盘14的材质可以为塑料,如聚乙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托盘的固定方式和材质并不以此 为限,而且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固定方式及材质也并非限制为相同。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134为并排设置的“L”形槽。具体地,如图IA所示,容置槽 134分为左右两部分,基板10的两边角可以对应地直立式放入容置槽134内。需要说明的 是,容置槽13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并不以图示数量为限。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部1100与第一底边1101及第二底边1102形成 四边框架。利用该框架结构,便于本发明的基板载具多层堆放,并减轻载具自身的重量。在上述实施例中,伸缩机构1103可以为金属伸缩管。为了满足强度要求,主支架 11和副支架12优选为金属材质。基板载具的整体结构应可承受多层载具的重量,并利用上 述框架结构的辅助实施多层堆栈运输。请继续参见图1A,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载具还可以包含卡钩15,设置于第一侧 面111和第二侧面112。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12可以为平板结构,也 可以为框架结构。机器手臂或其它设备可以通过夹取基板载具的卡勾15或该框架的顶边, 用以搬运或堆放基板载具。下面以液晶模组中的背光模块的自动化包装与运输为例,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基板载具的使用原理。首先,利用机器手臂自动化夹取背光模块,放入基板载具内。装载满背光模块后,可用机器手臂夹取基板载具的卡勾堆放于栈板,并多层堆放。背光模块供货商堆放 满栈板后可利用堆高机运送至货柜车运输。液晶模组厂利用同样手段运送栈板并卸载基板 载具至液晶模组产线。最后,可利用机器手臂夹取出背光模块放入工作台。背光模块取完 后,基板载具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当需要承载面积大小不同的背光模块时,只需要调节基板 载具上的伸缩机构,即可适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基板载具可以承载任意类似板状的 物体,只需要更换托盘或微调容置槽的容置空间大小即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通过本发明,便于基板载具的循环使用,且其适用范围更广,从而减少传统载具中 耗材的浪费;另外,可方便机器手臂或其它设备自动化夹取基板,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作业, 同时,方便多层堆叠运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 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支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底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相对设置,该第三侧面与该第四侧面相对设置,该底面与该第一侧面相交于第一底边,该底面与该第二侧面相交于第二底边,该第一底边与该第二底边之间包含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伸缩机构;副支架,设置于该第三侧面和该第四侧面,用以支撑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分别设置于该主支架内,且具有对应的容置槽,用以承载基板,其中,该第一托盘和该第二托盘分设于该伸缩机构的两侧,该伸缩机构用以调整该第一托盘与该第二托盘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机构为金属伸缩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与该第一底边及该第二底边 形成四边框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托盘靠近该第一底边,该第二托 盘靠近该第二底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托盘固定于该第一侧面,该第二 托盘固定于该第二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托盘和该第二托盘固定于该底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主支架和该副支架为金属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托盘和该第二托盘为塑料材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为并排设置的“L”形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卡钩,设置于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板载具,包含主支架、副支架、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主支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底面,底面与第一侧面相交于第一底边,底面与第二侧面相交于第二底边,第一底边与第二底边之间包含连接部,连接部具有伸缩机构,副支架设置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用以支撑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分别设置于主支架内且具有对应的容置槽,用以承载基板,其中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分设于伸缩机构的两侧,伸缩机构用以调整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之间的距离。通过本发明,便于循环使用且适用范围更广,还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作业及方便多层堆叠运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D19/44GK101844636SQ20091020514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杨庭杰 申请人: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