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766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倒料装置,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中经常需要将添加、收集颗粒或粉末状的物料,这种物料的添加或收集一般是少量多次,为此需要用到倒料车。所述倒料车包括一个用于盛装物料的箱体,在倾倒过程中,该箱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翻转并最终将物料倒入特定的位置,所述外力一般由人力提供。为了将物料倾倒干净,所述翻转角度应当较大,但是较大的倾倒角度会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在倾倒完成后外力突然消失,所述倒料车会直接撞击地面,导致剩余物料溅到地面上甚至损坏车体。为此有发明人提出了通过机械力实现自动化的倾倒物料,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192286. 2所披露的船型桶倒料机。所述船型桶倒料机包括一个底座,所述支撑体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上,底部可转动的固定推力机构,上端设有用于卡接箱体的卡接机构。所述推力机构向支撑体底部提供推力,所述支撑体实现翻转,从而使卡接在支撑体上的箱体随同翻转,并最终实现物料的倾倒。所述船型桶倒料机实现的机械自动化, 但是由于在整个支撑体翻转过程中,所述推力机构在伸长过程中受力逐渐增大,并在使得推力机构与支撑体的铰接点同底座与支撑体的铰接点在同一平面时,受力达到最大。但是推力机构伸长过程中,柔度逐渐增大,稳定性降低,即在推力增大的过程中,柔度也逐渐增大。在工业生产的安全性被一再强调的今天,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倒料装置,能在整个倾倒过程中,防止在推杆柔度降低的过程中其压力反而增大,减小了对推杆的柔度要求、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使倾倒过程更加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倒料装置,包括底座、推杆、支撑板、物料车以及给推杆提供推力的动力源,所述推杆的一个端头通过第一铰接部与底座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个端头通过第二铰接部与支撑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端头通过第三铰接部与底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设有卡接所述物料车的卡接槽。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三铰接部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所在的垂线的两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与地面朝向右侧的夹角小于九十度,在这种情况下, 在推杆推动支撑板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杆受力逐渐减小,受力最大的位置即为推杆最短的位置。所以受力较大时柔度较低,受力较小时柔度较大,防止受力大而柔度大的情况出现,很好的保证了推杆的稳定性,使操作过程更加安全。优选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挂接机构,所述挂接机构包括连杆、压杆、挂钩和挂环,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铰接在压杆上,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压紧所述挂钩的尾部,所述挂钩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旋转轴上,所述挂环位于该挂钩旋转的轨迹内,该挂环固定在物料车上。该压杆所施加的扭矩方向与所述扭力构件提供的转矩方向相反。优选于所述物料车包括车架、箱体,所述箱体放置在车架上,所述箱体的底面和前端面的交汇处铰接在车架上。为了保证所述支撑板转动到最大位置后,物料车内的物料能完全倒出,所述物料车在最高点时,其侧面应当具较大的倾斜角度。所述物料车盛装物料,在倾倒过程中应当保证物料车很好的固定在支撑板上,优选的采用该结构。前述结构无需额外的操作步骤,在推杆推起支撑板的时候,物料车依靠卡接槽卡住,确保物料车翻转后不会掉落,挂钩自行勾住物料车,作用力与物料车重力方向相反,从而减轻了卡接槽的负荷,进一步保证了安全。优选于所述推杆为液压油缸,所述动力源包括液压动力系统。物料车的重力较大,需要推杆提供较大的推力,由于气体容易压缩,所以优选的采用液压油缸,液压缸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力大、性能稳定可靠。优选于所述底座设有一个容置腔,所述支撑板跨设在该容置腔上,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该容置腔的底面。腔内可容纳所有的油路和电控管路,能很好的降低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而且在装置不工作的时候,所述容置腔能代替推杆承受支撑板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三铰接部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所在的垂线的两侧,能使推杆在伸长过程中,其推力逐渐减小,防止由于推杆的柔度的降低导致物料车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提高安全性能和降低成本;在推杆伸长过程中,所述压杆停止对挂钩的挤压,所述挂钩自动弹起,并最终钩住所述物料车,这种结构能自动的实现对物料车的固定,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箱体铰接在车架上,箱体的自重能使箱体转动,提高了箱体倾斜角度, 使物料更容易倾倒出来。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倒料装置的整体图;图2为图1另一状态下的整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倒料装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图;图4为图1的机构简图,主要展示了以支撑体和物料车作为整体的受力情况;图5为图1所述物料车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挂接机构的优选结构;图7为图6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挂钩的优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做一详述结合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倒料装置优选的结构,包括设有容置腔的底座 1、推杆4、支撑板2、物料车3以及给推杆提供推力的动力源,所述推杆4 一个端头通过第一铰接部5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另一个端头通过第二铰接部6与支撑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一个端头通过第三铰接7部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容置腔的侧边, 所述支撑板对应于该端头的上表面设有卡接所述物料车的卡接槽21,所述支撑板2另一个端头盖在所述容置腔的另一个侧边上。所述第一铰接部5和第三铰接部分7别位于第二铰接部6所在的垂线的两侧。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铰接部5固定位置有所变化,该变化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物料车3能做更大角度的倾斜,并最终使物料倾倒的更加干净。图4所示的为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板2与物料车3组成的整体为对象所做的受力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该整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G,该力作用于该整体的重心;推杆的推力F,该力作用于第二铰接部6,方向与推杆轴向相同;底座1施加的支持力f,该力作用于第三铰接部7。由于支撑板2转动的过程较为缓慢,我们可以视为其角加速度为零,也就是说该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合力均为零并且绕第二铰接部的合力矩也为零。结合图2,可以得到在α处于0度至90度的范围内,随着角度的增加,推杆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在α处于90度至180度的范围内,随着角度的增加,推杆承受的压力逐渐降低。在背景技术中,该角度是从180度向90度方向变化的,即推杆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加;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角度从90度向0度方向变化,即推杆4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由于推杆4在逐渐撑开的过程中,稳定性是逐渐降低的,若此时推杆4的压力同时增大的话,会增加危险性。而需要弥补该问题只能增加推杆4的横截面积,但是这是很不利于对的成本控制。如图5所示的物料车的优选具体结构。所述物料车3包括车架32、箱体33,所述箱体放置在车架32上,低面和前端斜面的交汇处34铰接在车架上。在所述支撑板2倾斜到最大位置后,箱体33的自身重力会产生沿图示方向的力矩,该力矩能使箱体33翻转,以便最大程度的提高箱体倾斜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的方案的宗旨是通过箱体33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使其自行翻转,也就是说只要能使箱体在最大翻转角度的状态下,其自身重力能产生使其提高倾斜角度的力矩,至于该力矩的铰接点距离重心的距离不是本优选方案所必须限制的。根据图6,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自动倒料装置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挂接机构,所述挂接机构包括连杆81、压杆82和挂钩83,所述挂钩83在扭力构件84的作用下可以绕设置在支撑板2上的旋转轴85转动,转动过程中所述挂钩83的头部可以扣接在物料车底部设置的挂环31上;所述连杆81 —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铰接在压杆82上, 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在支撑板2上,另一端压紧所述挂钩83的尾部,该压杆所施加的扭矩方向与所述扭力构件84提供的转矩方向相反。本优选方案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物料车3施加拉力的方式保证其在支撑板2上的稳定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在支撑板2和物料车3之间设置固接装置。但是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较佳的方案,该方案同时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参照图7。扭力构件84 —端卡接在挂钩83上,另一端卡接在支撑板2上。所述挂钩83尾部有一弧形斜面,该斜面被压杆82挤压,该压杆的位置又被81连杆所限定,当连杆将压杆拉开后,所述挂钩83能在扭力构件84的作用下旋转,并最终挂在所述挂环31上。本方案对所述扭力构件具体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的使用扭力弹簧。目前的翻转机构对固定物料车的方法一般是卡接槽21和箱体33是一对一的,即不同方式的卡接槽21对箱体33的要求不同。由于大多数物料车轮子的高度差别不大,即固定轮子的车架32高度基本一致,介于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对车架32的固定实现对物料车3的固定,参照图2。该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挂钩83和卡接槽21无法通用的问题。所述挂钩83是对卡接槽21的一种保护,即防止物料车3掉落,又减轻了卡接槽21的负荷,同时增加了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倒料装置,包括底座、推杆、支撑板、物料车以及给推杆提供推力的动力源, 所述推杆的一个端头通过第一铰接部与底座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个端头通过第二铰接部与支撑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端头通过第三铰接部与底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设有卡接所述物料车的卡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三铰接部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所在的垂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挂接机构,所述挂接机构包括连杆、压杆、挂钩和挂环,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铰接在压杆上,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压紧所述挂钩的尾部,所述挂钩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旋转轴上,所述挂环位于该挂钩旋转的轨迹内,该挂环固定在物料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车包括车架、箱体,所述箱体放置在车架上,所述箱体的底面和前端面的交汇处铰接在车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为液压油缸,所述动力源包括液压动力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一个容置腔,所述支撑板跨设在该容置腔上,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该容置腔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倒料装置,包括底座、推杆、支撑板、物料车以及给推杆提供推力的动力源,所述推杆的一个端头通过第一铰接部与底座可转动的连接,另一个端头通过第二铰接部与支撑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端头通过第三铰接部与底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板设有卡接所述物料车的卡接槽。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三铰接部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所在的垂线的两侧。所述推杆在推动支撑板转动的过程中,受力逐渐减小,受力最大的位置即为推杆最短的位置。所以受力较大时柔度较低,受力较小时柔度较大,防止受力大而柔度大的情况出现,很好的保证了推杆的稳定性,使操作过程更加安全。
文档编号B65G65/23GK202038731SQ20112011287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孙亚东 申请人:孙亚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