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舍自动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686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禽舍自动投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禽舍用饲养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禽舍自动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禽养殖多采用集约化模式,现有大规模集中养殖仍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尤其禽舍投喂饲料主要依靠人工投喂,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禽舍短期内也不能离开饲料投喂人员。因此,如何省时省力,提高家禽养殖的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成本,是目前集约化大规模养殖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投料、省时省力的禽舍自动投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禽舍自动投料装置,包括支撑架、若干个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储料斗和驱动所述储料斗倾斜的出料驱动机构;所述储料斗的横截面为梯形且前端开口为出料口,所述储料斗包括底面、与所述底面固定连接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储料斗的后端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储料斗底面中间部位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储料斗底面前端与所述出料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柱和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长横梁;所述长横梁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长横梁平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两端的部位均向上突出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内开设有腔体,位于两个所述凸台之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所述储料斗的储料斗缺口,所述储料斗放置在所述储料斗缺口内,所述储料斗中间部位与所述储料斗缺口端部铰接。

所述凸台的腔体为下端和内侧(即所述储料斗缺口一侧为内侧)敞开,所述出料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腔体顶面的电磁铁和与所述电磁铁拉杆铰接的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另一端通过一连杆与所述储料斗底面前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杆中部与一固定在所述凸台腔体顶面的吊杆铰接。

或,所述凸台的腔体为上端和内侧(即所述储料斗缺口一侧为内侧)敞开,所述出料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腔体底面的气缸和与气缸推杆铰接的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另一端通过一连杆与所述储料斗底面前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杆中部与一固定在所述凸台腔体底面的固定杆铰接。其中,所述电磁铁或气缸可与一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或气缸动作时间及每次动作的间隔时间来实现储料斗投料的时间及投料量。

所述储料斗底面前端设置有固定套筒,位于同一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储料斗的固定套筒均与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杆铰接。

所述储料斗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由前向后逐渐增高,所述储料斗缺口底面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储料斗缺口底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储料斗左侧壁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夹角;这样能够保证在不需要投料时,储料斗内的饲料不会从出口排出。

靠近所述储料斗出料口处所述储料斗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铰接一挡板。

所述储料斗出料口的下端面铰接一倾斜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上端面敞开,所述导料槽的宽度与储料斗出口宽度相同,所述导料槽下端与所述饲料盘的内壁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次自动投料,省时省力,节约劳动成本,同时也实现了禽舍的统一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支撑架;

2、支撑板;21、凸台;22、腔体;23、储料斗缺口;24、固定套筒;

3、储料斗;31、挡板;32、右侧壁;33、底面;34、后侧壁;35、固定套筒;36、铰接轴;

4、出料驱动机构;41、电磁铁;42、拉杆;43、中间连杆;44、连杆;45、连接杆;46、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禽舍自动投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若干个活动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储料斗3和驱动储料斗3倾斜的出料驱动机构4;参见图3,储料斗3的横截面为梯形且前端开口为出料口,储料斗3包括底面33、与底面33固定连接的左侧壁、右侧壁32和后侧壁34;储料斗3的后端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支撑架1上,储料斗3底面中间部位与支撑架1铰接,储料斗3底面前端与出料驱动机构4连接。其中,饲料盘设置在储料斗的出料口下方。

支撑架1包括两个立柱和设置在两个立柱上端的长横梁;长横梁一侧设置有与长横梁平行的支撑板2,支撑板2靠近两端的部位均向上突出形成凸台21,凸台21内开设有腔体22,位于两个凸台21之间支撑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储料斗3的储料斗缺口23,储料斗3放置在储料斗缺口23内,储料斗3中间部位与储料斗缺口23端部铰接,即储料斗3底面中间部位设置有铰接轴36,储料斗缺口23开口处设置有固定套筒24,铰接轴36套接在固定套筒24内。其中,两个立柱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梁,立柱下端可设有地面辅助支撑结构,可将支撑架1稳固的放置在禽舍底面上,或直接将立柱下端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固定在禽舍底面上,上述固定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凸台的腔体22为下端和内侧(即所述储料斗缺口一侧为内侧)敞开,出料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凸台腔体22顶面的电磁铁41和与电磁铁41拉杆42铰接的中间连杆43,中间连杆43另一端通过一连杆44与储料斗3底面前端连接,中间连杆43中部与一固定在凸台腔体22顶面的吊杆46铰接;(或,凸台的腔体22为上端和内侧(即所述储料斗缺口一侧为内侧)敞开,出料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凸台腔体22底面的气缸和与气缸推杆铰接的中间连杆43,中间连杆43另一端通过一连杆44与储料斗3底面前端连接,中间连杆43中部与一固定在凸台腔体22底面的固定杆铰接)。

储料斗3底面33前端设置有固定套筒35,位于同一支撑板2上的储料斗3的固定套筒35均与一连接杆45固定连接,连接杆45的两端与连杆44铰接。同一连接杆45两端的出料驱动机构同步运动。

储料斗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32由前向后逐渐增高,储料斗缺口23底面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储料斗缺口23底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储料斗3右侧壁32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夹角;这样能够保证在不需要投料时,储料斗3内的饲料不会从出口排出。靠近储料斗3出料口处储料斗3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铰接一挡板31,当储料斗3倾斜出料时,挡板31下端自由端保持竖直,避免饲料呈弧形下落不能顺利进入饲料盘;若禽舍养殖密度高,可在储料斗3出口处的下端面连接一倾斜的导料槽,导料槽为上端敞开(包括底面和两个侧壁),其宽度与储料斗出口宽度相同。导料槽下端固定在饲料盘的盘体上,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饲料顺利进入饲料盘中。

其中,电磁铁41可通过一控制器与一电源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时间及每次通电的间隔时间来实现储料斗投料的时间及投料量;或电磁铁41通过一触发开关和延时器与电源连接,按下触发开关后,电磁铁41拉杆向上运动,储料斗3倾斜,物料下落,待延迟一定时间后电磁铁41断电,储料斗3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物料停止下落;或在饲料盘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电磁铁41、称重传感器均与一控制器连接,当到达预设投料时间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41通电,储料斗3倾斜出料,待饲料盘的称重传感器检测到饲料到达一定预设重量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储料斗复位停止出料。出料驱动机构4的电气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投料时,电磁铁41通电,拉杆42向上运动,中间连杆43与拉杆42铰接一端向上运动,中间连杆43另一端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44带动连接杆45向下运动,储料斗3出口向下倾斜物料落下且刚好落入相对应的饲料盘4内,待饲料盘4内的饲料足够时,电磁铁41断电,拉杆42被电磁铁41释放,储料斗3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落入储料斗缺口23内,投料结束。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