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61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主要应用于露天矿的剥采工作面或排土场,输送机随着剥采工作面或排土场的推进,需随之延长或缩短,有时伴随着横向移动(作扇形推进);所以移置式输送机最重要的特点为可延长或伸缩及可移设。目前,一般的输送机每次伸长或者缩短都需要将输送带割断后增加或者缩短再硫化粘接,费时又费力,耽误生产;同时在移设方面,一般移置式输送机机头站由于自身无动力,全靠外部牵引,移设、调整困难。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071536.8,公开公告号CN 103129962 A,公开了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它包括机头站、若干个中部机架、机尾站和输送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头站与机尾站之间的若干中部机架和一排料机构;在每一中部机架的两侧设置有供排料机构形成的轨道,每一中部机架上的轨道串接起来,所述排料机构沿所述轨道在所述机头站与机尾站之间移动进行排料;所述输送带环绕在所述机头站的机头传动滚筒和机尾站的改向滚筒上且穿过所述排料机构;在所述机尾站上设置有受料装置;所述机头站的机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机头传动滚筒转动,机头传动滚筒驱动输送带运动;在每一中部机架上沿输送带运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托辊组。该发明能实现移动排料,灵活选择排料位置,且操作方便,移动灵活。但该发明存在以下不足:输送机移设时需要额外独立的牵引设备(拖曳机等),这使得调整的便捷性不足,且不能方便地选择不同的位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272948.8,授权公告号CN 203845352U,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它包括底座架体、支腿、测力油缸、张紧油缸、导向轮组件和张紧绞车,底座架体固定在支腿上,测力油缸与底座架体联接,张紧绞车置于底座架体的上方,导向轮组件与张紧绞车通过钢丝绳联接,所述张紧油缸通过油缸底座与底座架体联接,导向轮组件置于油缸底座上。采用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使带式输送机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张紧行程大、布置灵活、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但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不足:采用张紧油缸和张紧绞车实现输送带的张紧,但无法通过对输送带的松弛调整以实现输送机的整体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输送机伸缩时需割断输送带再硫化粘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增加自动张紧装置后只需启动拉紧绞车并释放或收紧每次延伸或缩短所需要的输送带量即可实现输送机整体的可伸缩,同时履带底盘的采用也提高输送机移设的工作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包括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机头站、过渡段、中间段、储带段和机尾站,其中所述的储带段包括自动张紧装置、承载辊组、储带段机架和改向滚筒,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所述的承载辊组和所述的改向滚筒均设置在所述的储带段机架上;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包括钢丝绳、拉紧滚筒、拉紧小车、第二轨道、拉紧油缸和拉紧绞车,所述的拉紧绞车和所述的第二轨道均固定在所述的储带段机架上,所述的拉紧小车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轨道上,所述的拉紧滚筒设置在所述的拉紧小车上,所述的拉紧油缸通过所述的钢丝绳分别与所述的拉紧绞车和所述的拉紧小车固定连接;输送带依次经过所述的机头站、所述的过渡段、所述的中间段、所述的储带段中所述的承载辊组、所述的机尾站、所述的储带段中所述的改向滚筒和所述的储带段中所述的拉紧滚筒并与所述的机头站的输送带首尾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托带装置,所述的拖带装置为带移动架托的辊组;所述的托带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轨道上;所述的托带装置位于所述的拉紧滚筒与所述的改向滚筒之间,所述的输送带贯穿所述的托带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机头站包括卸料装置、转向滚筒、清扫装置、机头架体和托辊组,所述的卸料装置、所述的转向滚筒、所述的清扫装置和所述的托辊组均设置在所述的机头架体上,所述的卸料装置和所述的转向滚筒位于所述的机头架体的上部并与所述的托辊组相对应,所述的清扫装置位于所述的转向滚筒与所述的托辊组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履带底盘和从动轮组,所述的履带底盘设置在所述的机头架体的底部,且所述的履带底盘包括左右两边的履带;所述的从动轮组设置在所述的机头架体的下方,其与所述的机头架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过渡段包括过渡段架体和托辊组;所述的托辊组设置在过渡段架体上,所述的过渡段架体的一端到其另一端在高度上呈过渡式递降结构;所述的托辊组为上下吊挂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中间段包括中间段机架、托辊组和第一轨道;所述的托辊组和所述的第一轨道均设置在所述的中间段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机尾站包括机尾架体、机尾段改向滚筒、受料装置和机尾段清扫装置;所述的机尾段改向滚筒、所述的受料装置和所述的机尾段清扫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尾架体上。

优选地,所述的拉紧滚筒和所述的改向滚筒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且均对称设置。

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移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中所述的拉紧绞车的电机反转,所述的拉紧绞车牵引所述的钢丝绳松弛所述的输送带;

与此同时,启动所述的机头站中所述的履带底盘并带动所述的机头架体移动;

松弛所述的输送带至储带行程X距离后,同时所述的机头架体移动2倍于储带行程X距离后,然后安放所述的中间段;

安放所述的中间段后,设置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中所述的拉紧油缸张紧所述的输送带至预设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拉紧绞车牵引所述的钢丝绳松弛所述的输送带的速度为0-0.17m/s;带动所述的机头架体移动的速度为0-0.34m/s。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张紧装置的设置,只需启动拉紧绞车释放每次延伸或缩短所需要的输送带量即可,大大缩短了每次移设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启动拉紧油缸即可实现对输送带的张紧,操作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托带装置的设置,避免了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延伸或缩短时出现输送带的下垂;同时托带装置可在轨道上自由滑动,这实现了托带装置调整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中机头架体与履带底盘相结合,使机头站可自主行走,减少了在移设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带机时移设和调整机头站所占用的时间,便于灵活改变机头站的位置,且避免了反复安装和拆卸机头站;同时清扫装置的采用便于及时清扫输送带上的杂物;

(4)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段的设置,特别是过渡式递降结构的运用,实现了输送带的平稳过渡,且可避免输送带脱离托辊组的辊面,提高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运行稳定性;过渡段中的过渡段架体可单独由牵引设备进行移设,这大大方便过渡段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5)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段架体的第一轨道的设置,不仅可以作为移设用轨,还可作为通行用轨,提高中间段空间利用率;同时中间段机架通过螺栓来固定连接,这便于灵活进行中间段机架的增减;

(6)本实用新型中机尾段清扫装置的设置,便于及时对受料后的输送带进行清扫,避免输送带上残留的杂物对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影响;

(7)本实用新型中储带段中输送带的多种缠绕方式,实现输送带的多层折叠从而提高储带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带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尾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带段中输送带双层缠绕时的张紧工作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带段中输送带双层缠绕时的松弛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带段中输送带四层缠绕时的张紧工作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储带段中输送带四层缠绕时的松弛工作状态图。

图中:1-机头站;2-过渡段;3-中间段;4-储带段;5-机尾站;6-输送带;7-卸料装置;8-转向滚筒;9-清扫装置;10-履带底盘;11-机头架体;12-托辊组;13-从动轮组;14-过渡段架体;15-中间段机架;16-第一轨道;17-自动张紧装置;18-钢丝绳;19-拉紧滚筒;20-拉紧小车;21-第二轨道;22-托带装置;23-承载辊组;24-储带段机架;25-改向滚筒;26-机尾架体;27-机尾段改向滚筒;28-受料装置;29-机尾段清扫装置;30-拉紧油缸;31-拉紧绞车;S-张紧行程;X-储带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包括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机头站1、过渡段2、中间段3、储带段4和机尾站5;

其中所述的储带段4包括自动张紧装置17、承载辊组23、储带段机架24和改向滚筒25,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17、所述的承载辊组23和所述的改向滚筒25均设置在所述的储带段机架24上;所述的储带段机架2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每个所述的储带段机架24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储带段机架24的移设;

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17包括钢丝绳18、拉紧滚筒19、拉紧小车20、第二轨道21、拉紧油缸30和拉紧绞车31,所述的拉紧绞车31和所述的第二轨道21均固定在所述的储带段机架24上,所述的拉紧小车20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轨道21上,所述的拉紧小车20可以在所述的第二轨道21上滑行;所述的拉紧滚筒19设置在所述的拉紧小车20上,所述的拉紧油缸30通过所述的钢丝绳18分别与所述的拉紧绞车31和所述的拉紧小车20固定连接;

输送带6依次经过所述的机头站1、所述的过渡段2、所述的中间段3、所述的储带段4中所述的承载辊组23、所述的机尾站5、所述的储带段4中所述的改向滚筒25和所述的储带段4中所述的拉紧滚筒19并与所述的机头站1的输送带6首尾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输送带6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输送带6的延伸性导致出现输送带6发生松弛,拉紧油缸31可自动工作,及时通过钢丝绳18牵引拉紧小车20来张紧输送带6,保证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正常运行;同时当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需要延长时,储带段4通过拉紧绞车31通过钢丝绳18来释放拉紧滚筒19上的输送带6(即储存的输送带6),而不需要割断输送带6再进行粘接。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托带装置22,所述的拖带装置22为带移动架托辊组;

所述的托带装置22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轨道21上,所述的托带装置22可在所述的第二轨道21上滑行;所述的托带装置22位于所述的拉紧滚筒19与所述的改向滚筒25之间,所述的输送带6贯穿所述的托带装置22。

本实施例中托带装置22横跨在第二轨道21上,其自身无动力且可锁定在第二轨道21的某个位置上,用于防止输送带6的下垂。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机头站1包括卸料装置7、转向滚筒8、清扫装置9、机头架体11和托辊组12,所述的卸料装置7、所述的转向滚筒8、所述的清扫装置9和所述的托辊组12均设置在所述的机头架体11上;

所述的卸料装置7和所述的转向滚筒8位于所述的机头架体11的上部并与所述的托辊组12相对应,所述的清扫装置9位于所述的转向滚筒8与所述的托辊组12之间,所述的输送带6经过所述的清扫装置9。

本实施例中清扫装置9的设置便于输送货物后的输送带6上的杂物被清扫装置9所清除。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履带底盘10和从动轮组13,所述的履带底盘10设置在所述的机头架体11的底部,且所述的履带底盘10包括左右两边的履带,可通过分别调节左右两边履带的速度,实现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转弯行走,同时整个行走过程可通过遥控器在现场完成;

所述的从动轮组13设置在所述的机头架体11的下方,其与所述的机头架体11固定连接,从动轮组13起到支撑机头架体11的作用及辅助履带底盘10行驶。

本实施例中当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需要移设时,启动履带底盘10,即可带动机头站1整体行走。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的过渡段2包括过渡段架体14和托辊组12;所述的托辊组12设置在过渡段架体14,所述的过渡段架体14的一端到其另一端在高度上呈过渡式递降结构;所述的托辊组12为上下吊挂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过渡段2的设置使输送带6在机头站1到中间段3之间实现平稳过渡,不至于输送带6脱离托辊组12的辊面甚至出现飘带,同时每个过渡段架体14之间可单独由牵引设备进行移设,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施例6

如图3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的中间段3包括中间段机架15、托辊组12和第一轨道16;所述的托辊组12和所述的第一轨道16均设置在所述的中间段机架15上,第一轨道16为带钢轨或不带钢轨两种形式,其中钢轨可作为移设用轨,也可作为卸料车、漏斗车等卸料设备的通行用轨。

本实施例中中间段机架15之间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移设。

实施例7

如图5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的机尾站5包括机尾架体26、机尾段改向滚筒27、受料装置28和机尾段清扫装置29;所述的机尾段改向滚筒27、所述的受料装置28和所述的机尾段清扫装置29设置在所述的机尾架体26上。

本实施例中机尾段清扫装置29用于清扫输送带6上的杂物,同时如果输送带6的张力过大,机尾架体26上可安装沉箱,防止机尾站5在输送带6运行时发生位移。

实施例8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述的拉紧滚筒19和所述的改向滚筒25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且均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输送带6经过拉紧滚筒19和改向滚筒25的缠绕方式可以分为双层缠绕和四层缠绕,这种多层折叠(输送带6在多个拉紧滚筒19和多个改向滚筒25之间往复缠绕)的形式便于储带段4实现更大容量的储带功能。

实施例9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具体展现了输送带6的双层缠绕和四层缠绕方式;一种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移置方法,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带松弛工作方法具体如下:启动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17中所述的拉紧绞车31的电机反转,所述的拉紧绞车31牵引所述的钢丝绳18以0.17m/s的速度松弛所述的输送带6,此时拉紧小车20反向运动,拉紧滚筒19与机尾站5之间的相对位置逐渐缩短,从而松弛的输送带6进入到机头站1中;

与此同时,启动所述的机头站1中所述的履带底盘10并带动所述的机头架体11以0.34m/s的速度移动;

松弛所述的输送带6至储带行程30m距离(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后,所述的机头架体11移动60m后,然后安放所述的中间段3,储带式履带移置输送机的伸长或者缩短都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中间段3来实现的;

输送带张紧工作方法具体如下:安放所述的中间段3后,设置所述的自动张紧装置17中所述的拉紧油缸30张紧所述的输送带6至预设的位置(例如张紧行程S为最大的张紧位置);

为防止机尾站移动,对所述的机尾站5配置沉箱进行平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