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7469发布日期:2019-02-01 19:2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抛光棒的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操作来完成抛光棒的生产工艺。然而,人工加工方式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且加工质量不稳定。

为了提高抛光棒加工的效率及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力强度,抛光棒自动加工设备应运而生。在对抛光棒自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抛光棒自动加工设备供应抛光条,且为了满足抛光棒自动加工设备的流水线的正常运行,需要单个抛光条被逐次输送至各工位进行相应的加工。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抛光条上料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将该上料装置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时,可实现物料的集中上料,并满足单个物料逐个依次被推送至所需工位,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流水线操作。该上料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上料,作为一种辅助上料装置,给自动化设备的上料提供诸多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用于层叠堆垛物料的料盒,所述料盒的底部设有侧向开口;

用于将最底层的所述物料从所述侧向开口推出的推板;

与所述推板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推板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料盒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料盒的底部开口,所述侧向开口为所述料盒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推板通过贯穿所述让位孔的连接杆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推板导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板导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推板导轨间隔预设距离的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推板导轨,所述推板设有与所述第二推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板导轨和所述第二推板导轨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推板用于顶推所述物料的一端设有方便所述推板进入所述侧向开口的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送料气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装置,使用时,将物料层叠堆垛于料盒中,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料盒底部。推板在直线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进入料盒底部的侧向开口并将位于料盒最底层的物料推出,当物料被推出到位后,推板在直线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原路返回至初始位置。将该上料装置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并使直线驱动装置与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时,可实现物料的集中上料,并满足单个物料逐个依次被推送至所需工位,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流水线操作。该上料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上料,作为一种辅助上料装置,给自动化设备的上料提供诸多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料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料盒、2为推板、3为直线驱动装置、4为支撑板、41为让位孔、42为第一推板导轨、43为限位块、5为连接杆、6为连接板、61为第一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将该上料装置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时,可实现物料的集中上料,并满足单个物料逐个依次被推送至所需工位,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流水线操作。该上料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上料,作为一种辅助上料装置,给自动化设备的上料提供诸多便利。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料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上料装置的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料盒1、用于将料盒1中最底层的物料推出的推板2和用于带动推板2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3。推板2在直线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进入料盒1底部的侧向开口将最底层物料顶出,并在物料被推出到位后退回原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物料以层叠堆垛的形式设置在料盒1中,并依靠重力下落至料盒1的底部,料盒1用于放置物料的物料槽与物料的形状和尺寸一致,以便于物料有规则的层叠堆垛,避免其错位、倒塌等。

可以理解的是,料盒1底部的侧向开口对准最底层的物料,侧向开口的高度大于或等于一个物料的厚度,且小于两个物料的厚度之和,以使推板2一次只将一个物料推出。推板2的厚度小于侧向开口的高度,以使推板2能够顺畅地进出侧向开口。

推板2用于对料盒1最底层的物料施加一定的外力,使最底层的物料从侧向开口处移出,以便于物料移出后被输送至其它各工位。本实用新型对推板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要推板2能够进出侧向开口,能够对物料施加一定的顶推力即可。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推送物料的平稳性,需保证推板2与物料具有足够的接触面或两者的接触点需相对物料均匀分布。为此,可根据物料的具体形状和结构来确定推板2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当物料为长条状工件时,如抛光条,推板2优选为矩形板,矩形板的长度略小于物料的长度。

直线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推板2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本实施例对直线驱动装置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装置,使用时,将物料层叠堆垛于料盒1中,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料盒1底部。推板2在直线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进入料盒1底部的侧向开口并将位于料盒1最底层的物料推出,当物料被推出到位后,推板2在直线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原路返回至初始位置。将该上料装置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并使直线驱动装置3与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时,可实现物料的集中上料,并满足单个物料逐个依次被推送至所需工位,满足自动化设备的流水线操作。该上料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上料,作为一种辅助上料装置,给自动化设备的上料提供诸多便利。

考虑到料盒1的具体结构的实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料盒1设置在支撑板4上,料盒1的底部开口,侧向开口为料盒1的底部与支撑板4在高度方向上的间隙。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料盒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结构,料盒1放置在支撑板4上,料盒1底部与支撑板4顶部之间留有的间隙形成该侧向开口。

优选地,料盒1为长方体结构,由两两相对的四块板状件围成料盒1的四周,板状件所围区域形成物料的物料槽,其中一对板状件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料盒1放置在支撑板4上后,该凹槽的槽底与支撑板4之间的间隙即为侧向开口。

可以理解的是,推板2设置在支撑板4的顶部,并位于料盒1的一侧。考虑到直线驱动装置3的固定以及直线驱动装置3与推板2的连接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直线驱动装置3固定在支撑板4的底部,这可以节约设置空间,避免直线驱动装置3影响推板2的活动空间。为了方便推板2与直线驱动装置3的连接,在支撑板4上设置有贯穿该支撑板4厚度的让位孔41,连接推板2与直线驱动装置3的连接杆5穿设于让位孔41中,连接杆5的一端与推板2相连,另一端与直线驱动装置3相连,从而实现推板2与直线驱动装置3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让位孔41与连接杆5配合后的安装余量需要满足推板2往复运动的距离,以避免干涉推板2的移动。优选地,该让位孔41为沿推板2的运动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考虑到连接杆5与直线驱动装置3的具体连接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连接杆5通过连接板6与直线驱动装置3相连,支撑板4的底部设有第一推板导轨42,连接板6上设有与第一推板导轨4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61。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与连接板6相连,连接板6与直线驱动装置3相连,直线驱动装置3通过驱动连接板6运动来带动连接杆5移动,进而使连接杆5带动推板2移动,实现推板2的往复直线运动。

为了使连接板6能够平稳的移动,连接板6通过第一滑块61与第一推板导轨42的滑动配合实现其与支撑板4的滑动连接。也即,直线驱动装置3驱动连接板6运动时,第一滑块61沿着第一推板导轨42滑动,确保了连接板6运动的平稳性,进而使推板2平稳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推板导轨42的长度方向与推板2的推送方向一致。本实施例对第一滑块61的具体形状、长度以及数量不做限定,第一滑块61的长度越长、数量越多,其与第一推板导轨42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则第一滑块61整体相对第一推板导轨42运动的就越平稳。

为了防护直线驱动装置3,避免直线驱动装置3、连接板6、第一滑块61以及第一推板导轨42的裸露,优选地,支撑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包围直线驱动装置3、连接板6、第一滑块61以及第一推板导轨42的周向侧板和底板,支撑板4、周向侧板和底板形成封闭的盒状空间,用于容置直线驱动装置3、连接板6、第一滑块61以及第一推板导轨42。

考虑到连接板6较大时,连接板6运动的平稳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推板导轨4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第一推板导轨42间隔预设距离的平行设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两个第一滑块61分别与两个第一推板导轨42滑动连接,实现连接板6相对支撑板4的平稳运动,进而带动推板2平稳运动。

为了进一步减少推板2相对支撑板4运动时的摩擦力,同时进一步确保推板2线性运动的平稳性与准确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撑板4的顶部设有第二推板导轨,推板2设有与第二推板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推板2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推板导轨的滑动连接,将推板2与支撑板4之间的面面摩擦变为第二滑块与第二推板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小了推板2移动时的与支撑板4之间的摩擦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推板2运动的平稳性。

为了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第一滑块61从第一推板导轨42的端部滑出,第二滑块从第二推板导轨的端部滑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推板导轨42和第二推板导轨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块43。限位块43用于限定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一滑块61与第一推板导轨42脱离,第二滑块与第二推板导轨脱离。

为了使推板2更顺畅地进出料盒1的侧向开口,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推板2用于顶推物料的一端设有方便推板2进入侧向开口的倾斜面。

也就是说,推板2并不是高度处处相等的水平面,而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可确保推板2很容易的进入侧向开口,避免推板2在侧向开口处卡死。

考虑到直线驱动装置3的具体结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直线驱动装置3为送料气缸。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料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