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9297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配件组装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医用配件包括输液器、注射针、注射器等,是现代化医疗技术不可或缺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如今医用配件的组装都是在组装机上来完成的,这样的组装方式具有卫生、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0003]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医用配件放置在载具上组装,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是用于将组装完成的医用配件从载具上卸下,也可以用于剔除载具上存在的废品O
[0004]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针废品剔除装置(申请号:CN201220354254.X),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剔除装置,剔除装置包括气缸和叉体,气缸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叉体固定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叉体的前端对称设有两个楔形叉头,楔形叉头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楔形叉头的上表面为后高前低的倾斜平面。该装置通过气缸带动楔形叉头向注射针一侧移动,移动的同时依靠楔形叉头的斜面逐渐向上顶起注射针,直至注射针从注射针安装座上脱离,落入废料收集箱内。该装置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从该专利附图1中可以看出,该装置每个剔除装置对应一个注射针,但是注射针体积很小,这必然导致该装置每个剔除装置仅仅具有较小的安装空间,相邻两剔除装置之间紧密抵靠,使得工作台上无法再设计出限定楔形叉头移动方向的导向结构,楔形叉头在移动时,会造成楔形叉头的移动方向会产生偏差,往往导致楔形叉头的端部撞击到楔形叉头上,造成设备故障,下料不成功、注射针在被斜面向上顶起之后,注射针具有向各个方向倾倒的趋势,因此会使得注射针经常会掉落到收集箱外,使得下料可靠性变差;③、该装置在下料之前,会对每个注射针安装座上的所有注射针进行检测,并记录注射针安装座上废品的编号,在下料时依靠对应的剔除装置将对应的废品剔除。但是,该装置没有设计对楔形叉头移动以否进行检测的机构,使得当设备存在机械故障,如废品对应的剔除装置的气缸活塞杆没有正常伸出时,会造成废品下料不成功而且无法被操作人员得知,下料可靠性差,废品依旧滞留在注射针安装座上而机器继续正常运转,导致废品最后混入成品中。然而,组装机每个小时能组装上千个产品,废品混入成品中,是几乎无法再挑选出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下料过程稳定、可靠。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本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组装机机架上的载具和位于载具一侧的安装座,所述载具上具有若干供医用配件套接并定位的定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下料块,所述下料块与载具相对的一端为前端,所述下料块的前端底部具有两块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下料斜面,所述下料块向载具一侧移动时所述下料斜面能与医用配件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两块下料板之间形成下料口,在安装座上还设有能带动下料块移动的驱动源一,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导向结构,所述下料块能沿导向结构移动使所述定位柱位于下料口内,所述下料块的前端端面上还设置有下料顶杆,所述下料顶杆的长度方向位于下料块的移动方向上。
[0007]本下料装置主要用于注射针的下料,下料块与下料板为一体式结构。安装座位于载具的一侧,载具的另一侧设置有料箱。本下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组装过程中,医用配件套接定位在载具的定位柱上,当需要下料时,驱动源带动下料块向载具一侧移动,之后定位柱位于下料口内,同时下料斜面与医用配件的底部相接触,随着下料块的继续移动,由于下料斜面的高度慢慢增加,医用配件被慢慢顶起,当下料块继续移动一定距离时,下料顶杆的端部与医用配件接触,此时下料块还在继续向载具一侧移动的过程中,因此下料顶杆的运动方向为向料箱一侧运动,注射针施加给医用配件一个朝向料箱一侧的作用力,使医用配件只会向料箱一侧倾倒而不会向别的方向倾倒,使医用配件能顺利掉落料箱内,保证本下料装置下料过程稳定、可靠。另外,本下料装置在安装座上设置有限定下料块移动方向的导向结构,使得下料块移动过程稳定同时移动方向精准,在下料块向载具一侧移动的过程中定位柱能顺利地位于下料口内,不会出现下料块的端部与定位柱发生碰撞的情况,保证下料过程稳定、可靠。
[0008]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座上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与下料块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料块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滑槽沿垂直于载具长度方向开设,滑槽的宽度等于下料块底部的宽度,使下料块只能在滑槽内沿滑槽长度方向稳定滑动,而不会出现松动和移动方向的偏移,从而使下料块在向载具移动的过程中定位柱能顺利地位于下料口内,而不会出现下料块的端部与定位柱出现磕碰的情况,保证下料过程稳定、可靠。
[0009]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在安装座上沿垂直于载具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
[0010]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所述载具呈长条状,所述定位柱沿载具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下料块在安装座上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能带动安装座沿载具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下料块的数量为定位柱数量的一半,即一个下料块对应两个定位柱。假设载具上相邻两定位柱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为“X”,在下料时,载具位置固定,下料块首先对载具上奇数序列或偶数序列的医用配件进行下料,之后驱动机构带动安装座移动“X”的距离,对剩下的医用配件进行下料。通过以上的设计,在能完成正常下料工作的前提下能减少下料块的数量,使安装座上具有较大的空间来开设滑槽或其它导向结构,以保证下料块移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使下料过程稳定、可靠。
[0011]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下料块前端顶部具有一倒角斜面,所述固定板上与下料块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能感应对应下料块是否向载具一侧移动的传感器。在下料块整体位于导向槽内时,由于下料块前端顶部具有倒角斜面,传感器与下料块顶部平面距离较大,传感器不能检测到下料块。当驱动源一动作,带动下料块向载具一侧移动时,下料块顶部的平面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慢慢减小,最终被传感器检测到。通过这样的设计,使传感器能间接判断驱动源一的是否动作,在载具上存在废品需要进行踢废下料时,假如废品对应的驱动源一出现机械故障,没能带动对应的下料块进行正常下料,那么便会被传感器一检测到而产生报警,因此避免了废品下料不成功而混入成品中的现象,使下料过程可靠。
[0012]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靠近载具一侧的边缘部向下弯折形成板状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上开设有若干与下料块一一对应并能供下料块穿过的让位槽。遮挡部的下边缘向下延伸并靠进安装板的上板面,让位槽保证下料块能够向载具一侧伸出进行下料,而挡板能够避免异物进入安装板上,避免异物对下料块的移动造成干涉,保证下料块移动过程顺畅,使下料过程稳定可靠。
[0013]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两块下料板均竖直设置,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下料口的开口宽度略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所述下料板前端的边角处为弧面。弧线具有导向作用,当下料板向载具一侧移动到下料板的前端边角处与医用配件接触时,医用配件能顺着弧面向上移动,而不会出现医用配件与下料板边角处发生抵触、卡死的现象,保证下料过程稳定、可靠。
[0014]在上述的医用配件组装机的下料装置中,所述下料顶杆水平设置,下料顶杆位于所述下料口的正上方。下料顶杆自由端延伸至下料斜面的中部位置。通过这样的设计,在下料的过程中,先是通过下料板向上顶起医用配件,顶起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通过下料顶杆的推力将医用配件推送至料箱内,下料顶杆起到导向和辅助下料的作用,能保证每次下料成功并且医用配件均能掉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