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9148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优选地,在前述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防尘围护栈板234,前述的一对挡料板233的上部通过螺钉与防尘围护栈板234固定;前述的下料导管25为橡胶管即硅橡胶管。
[0039]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的下料斗24的外壁上设置一振动器242。此外还可在前述防尘围护栈板234上连接一防尘罩235(图1示),具体是:防尘罩235通过防尘罩螺钉2351与防尘围护栈板234固定。为了避免防尘罩235遭到左张袋门轴261以及右张袋门轴271的干涉,因而在防尘罩235的上部左侧开设有左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2,而在上部右侧开设有右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3,左张袋门轴261的轴头对应于左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2,而右张袋门轴271的轴头对应于右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3。前述的左张袋门26以及右张袋门27途经防尘罩235的防尘罩腔2354,即伸展到防尘罩腔2354的下方。在使用状态下由吸压吸尘管路与防尘罩235的出尘嘴2355连接。
[0040]请参见图3,在图3中还示出了设置在机架I上的并且对应于前述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左右侧的用于使敞口袋1的袋口充分张开的吸袋口作用缸15 (气缸),该吸袋口作用缸15固定在吸袋口作用缸座151上,而吸袋口作用缸座151与机架I固定,吸袋口作用缸15的作用缸吸嘴15 2朝向敞口袋1。
[0041]在图3中还示出了一用于吸取有待于灌装的空的敞口袋口10并且将吸取的空的敞口袋10喂送到前述左、右夹爪414、415之间的工位的喂袋机构7,由于喂袋机构7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仅作简单说明,该喂袋机构7包括回转架作用缸座71、回转架作用缸72(气缸)、回转架73、吸袋作用缸74(气缸)和吸袋嘴75,回转架作用缸座71固定在回转架座固定支架711上,而该回转架座固定支架711固定在机架I上,回转架作用缸72的缸体通过缸体支承连接座722支承在回转架作用缸座71上,该回转架作用缸72的回转架作用缸柱721朝向下并且与回转架73的上部连接,回转架73通过回转架支承座731并且借助于回转架座销轴7311转动地连接在即铰接在前述回转架座固定支架711上,吸袋作用缸74设置在回转架73上,吸袋嘴75与吸袋作用缸74相配合。当在吸袋作用缸74的工作下由吸袋嘴75吸取一个敞口袋10后,便由回转架作用缸72工作,由回转架作用缸柱721推动回转架73以回转架座销轴7311为回转中心转动,使整个回转架73连同吸袋作用缸74以及吸袋嘴75按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回转,以便将吸袋嘴75吸持的敞口袋10喂至前述的第一、第二夹爪414、415之间的工位,反之同例。
[0042]在图3中还示出了置袋装置8,该置袋装置8对应于敞口袋10的下方,以供敞口袋10支承其上,在下料装置总成2对敞口袋10灌装的过程中尤其在灌装结束后,可由该置袋装置8上下颤振至少一次,使袋内物料密实。
[0043]请参见图4至图6,图4示出了敞口袋10的袋口的前后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处于被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夹住并且前述的作用缸吸嘴152对应于敞口袋10的左右两侧的情形,此时的袋口处于闭合的一字形状态,在该状态下,表明双行程作用缸5处于尚未进入动作的初始状态。图5示出了敞口袋10的袋口趋于张开并呈菱形状的情形,表明双行程作用缸5作了第一个行程的动作而使一对袋口夹放作用抽4相向摆移迫使袋口的中部区域形成菱形状的开口。图6示出了左、右张袋门26、27插入敞口袋10内并且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形,即敞口袋10的袋口形成趋于矩形的开口,以利灌装,表明双行程作用缸5作了第二个行程的动作。左、右张袋门26、27彼此斥开到位以及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仍处于对袋口可靠夹住状态的情形,该情形即为敞口袋10处于待灌或称灌装的状态。
[0044]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对敞口袋10的灌装过程:首先由前述的喂袋机构7喂袋(也可称上袋),由喂袋机构7将空的敞口袋10喂送至下料装置总成2的下方(前述的防尘罩235的中心下方),更确切地讲使敞口袋1的袋口对应到左、右夹爪块4141、4151之间的工位。此时本发明的夹袋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工作,由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袋口夹放作用缸柱42带动第一、第二夹爪连片4142、4152,由第一、第二夹爪连片4142、4152同步带动第一、第二夹爪414、415相向位移,由第一、第二夹爪块4141、4151合拢而将敞口袋10的袋口的两端夹住。接着双行程作用缸5工作,双行程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即向下伸出一段,也就是说双行程作用缸5作第一个行程的动作,由双行程作用缸柱51带动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由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通过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611带动同步摇杆62逆时针运动,由同步摇杆62带动后连杆64向前位移,同时带动前连杆63向后位移,由后连杆64带动后摆动杆65b顺时针运动,同时由前连杆63带动前摆动杆65a逆时针运动,后摆动杆轴套67也作顺时针运动,同时前摆动杆轴套66作逆时针运动。由于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分别与前、后摆动杆轴套66、67固定,因而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相向运动,即向着下料中心摆动一段距离或称摆动一个幅度。与此同时,由于此时的敞口袋10的左右两侧处于由前述的作用缸吸嘴152(图3示)吸住的状态并且敞口袋10的袋口单边向外开口约3cm(两边合计约6cm),即开口程度约6cm。
[0045]在前述状态下,下料装置总成2的结构体系的臂架致动作用缸29工作,臂架致动作用缸柱29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推动臂架21的右侧下倾。由于下联架22与臂架21连接,同时由下联架前、后连杆222、224与连杆连接销轴1112连接,因而在臂架21的右侧下倾时带动整个下联架22下行,以下联架22为载体的前述下料斗支承底板23、下料斗24、下料导管25、左、右张袋门26、27、张袋门启闭机构28等均下行。此时,左、右张袋门26、27插入敞口袋10内(插入程度约为5-8cm),并且一对挡料板233的下部也探入敞口袋10内,下料导管25同样进入敞口袋10内。接着前述的作用缸吸嘴152回复到下一动作的初始待机状态。再接着,双行程作用缸5再次运动,使双行程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即向下继而伸出一段,也就是说双行程作用缸5实现第二个行程的动作,与前述相同的动作过程而由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使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再相向位移一个距离,与此同时,左、右张袋门26、27在张袋门启闭机构28的工作下打开,使敞口袋1的袋口呈由图6所示的口字形的状态。
[0046]在上述状态下,经定量称重装置完成了称重的物料引入下料斗24,经下料导管25灌入敞口袋10内,在灌装过程中,振动器242振动,以使下料斗24内的物料顺畅地经下料导管25灌入敞口袋10。灌装完成后,张袋门启闭机构28反向工作,使左、右张袋门26、27相互闭合,再按前述相反动作如臂架致动作用缸29反向工作,使先前下行的下联架22向上回复至初始状态,此时的左、右张袋门26、27、一对挡料板233以及下料导管25均退出敞口袋10,同时前述双行程作用缸5反向工作两个行程,直至恢复到下一次工作的待机状态,此时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也彼此与前述相悖的方向位移即摆动到初始状态,使完成了灌装的敞口袋10的袋口上沿闭合成一字形,同时防尘罩235的出尘嘴2355被负压吸尘装置吸尘一次,以便将袋口闭合时的瞬间产生的并且自左、右张袋门26、27之间的配合缝隙中弥散而出的料尘吸除。当然,如果灌装的物料为颗粒物而非粉末状的物料,那么可以省去下料导管。当由另行配置的抱袋小车将灌装完物料的敞口袋抱住后,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工作,第一、第二夹爪414、415斥开,对袋口释放,并且由前述的抱袋小车抱离。
[0047]前述的张袋门启闭机构28是这样来工作的: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工作,张袋门启闭作用缸柱2811向缸体外伸出,推动作用缸柱连杆283,由于铰接臂284既与作用缸柱连杆283连接又与右摆杆2823连接,因而由作用缸柱连杆283通过铰接臂284带动右摆杆2823,进而由右摆杆2823带动曲臂连杆285,由曲臂连杆285带动曲臂286,由于曲臂286与右张袋门轴271焊固,因而由曲臂286带动右张袋门轴271逆时针运动,使右张袋门27相对于左张袋门28斥开(开门)。左张袋门26的开启由同步轴套282的连动实现,并且左张袋门轴261表现为顺时针转动,左张袋门26相对于右张袋门27斥开,使敞口袋10的袋口形成由图6所示的状态。左、右张袋门26、27闭合即关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