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成型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655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式成型鞋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体式注塑成型鞋模。
背景技术
鞋一般有鞋底和鞋面,是一种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足部穿着物。鞋底部分和鞋帮部分一般为不同的材料分别制成,然后再通过机器缝合、浇水粘合、注塑或模压硫化等工艺使其结合在一起。这种制造方法需要较多的工序,耗费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会产生较多的环境污染物,生产过程中有较多材料不可以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这种连接方法制作的鞋子,鞋底和鞋面容易脱离或渗水。随着塑料、橡胶行业的发展,人们开发生产了塑料、橡胶鞋底,由专门的注塑机床和鞋模用于对其结构包括鞋底和鞋面进行一体式注塑成型,参考图6,该鞋模均需要楦头、 底模、隔色板和左、右模盖(100、101)这四部分组成一体,再经过加压或注射成型。在成型过程中,塑料、橡胶都会从鞋模结合面的缝隙处往外部溢出,从而导致产生毛刺。比如,底模和隔色板的结合面处,左、右模盖的结合面处,都会产生毛刺。其毛刺需要通过后道工序进行去除,但是都会留下加工痕迹,从而影响斜体整体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成型鞋模,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用于鞋的生产,可减少鞋底的毛刺,改善鞋子的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成型鞋模,其包括模架、楦头、底模、隔色板和模盖,所述楦头固连到所述模架上,所述隔色板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上,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到所述模架的底板上,所述模盖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上,所述模盖内部的模盖型腔为一个连续的无缝隙的并且光滑的曲面结构。所述底模和隔色板围拢出第一鞋底模腔,所述底模、模盖和楦头围拢出第二鞋底模腔。具体过程是所述隔色板绕所述第一铰链转动而扣在所述底模上,所述模架上的第一模扣和所述隔色板的第一模锁相连接并锁紧,所述底模和隔色板的型腔构造出第一鞋底模腔,通过注料口往第一鞋底模腔中注入鞋料A,从而制造出第一层鞋底;打开所述第一模锁,翻开所述隔色板,取出第一层鞋底并置于所述底模型腔中;所述盖板绕所述第二铰链转动而扣在所述模架上,所述模架上的第三模扣和所述模盖的第三模锁相连接并锁紧,所述模架上还包括第二铰链,使所述模架绕所述第二铰链转动,第二模扣和第二模锁相连接并锁紧;所述底模、模盖和楦头围拢出第二鞋底模腔,所述楦头的外部设置有织物或皮料,通过注料口往第二鞋底模腔中注入鞋料B,从而制造出第二层鞋底,并和之前制造出的第一层鞋底和所述楦头外部的织物或皮料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是较佳地,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较佳地,所述底模固连到所述模架的底板上,所述底模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隔色板和模盖上设置有和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较佳地,所述模盖的主要加工工艺过程为下料、铣削出模盖型腔、对所述模盖型腔进行打磨抛光。可替代地,所述模盖的主要工艺过程为下料、模盖型腔的初步铣削成型、热处理、 模盖型腔的二次铣削成型、模盖型腔的打磨抛光。本实用新型所述鞋料A、B的进一步分析是较佳地,成型后所述鞋料A的硬度大于和所述鞋料B的硬度。这样制作而成的斜面较软而鞋底较硬,提高鞋子的穿着舒适度。较佳地,所述鞋料A和鞋料B的材质相同。和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即一个零件。那么相较于传统的左、右模盖而言,减少了鞋模的零件数量,提高加工、装配的效率,由于不存在左、右模盖在使用过程中的开合动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模盖结构可以提高鞋模的使用寿命。2、传统的鞋模模盖分为左、右模盖,在加压或注射成型过程中,塑料、橡胶会从左、 右模盖的结合面处的缝隙间往外部溢出,从而导致所产生出来的鞋底存在毛刺。可以通过提高加工精度以减小左、右模盖结合面的缝隙,但是由于成型过程中塑料、橡胶内部的压力,驱使材料向缝隙外部流出,毛刺的产生在所难免。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所述模盖型腔为一个连续的无缝隙的并且光滑的曲面结构, 由此可以减少鞋底的毛刺,提高鞋子的外观。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处于爆炸视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在第一次合模状态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在第二次合模前状态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在第二次合模状态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技术里鞋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成型鞋模,使用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用于鞋的生产,可减少鞋底的毛刺,改善鞋子的外观。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处于爆炸视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一体式成型鞋模,其包括模架80、楦头50、底模10、隔色板60和模盖70,所述楦头50固连到所述模架80上,所述隔色板60通过第一铰链57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80上,所述底模10固定连接到所述模架80的底板90上,所述模盖70通过第二铰链56 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80上,所述模盖70内部的模盖型腔71为一个连续的无缝隙的并且光滑的曲面结构。具体地,所述模盖70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即一个零件。所述底模10固连到所述模架80的底板90上,所述底模10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12,所述隔色板60上设置有和所述凹槽12相匹配的第一凸起62,所述模盖70上设置有和所述凹槽12相匹配的第二凸起72。具体地,所述模盖70的主要加工工艺过程为下料、铣削出模盖型腔、对所述模盖型腔进行打磨抛光。可替代地,所述模盖70的主要工艺过程为下料、模盖型腔的初步铣削成型、热处理、模盖型腔的二次铣削成型、模盖型腔的打磨抛光。所述鞋料A和鞋料B的材质相同但是硬度不同的材料。成型后所述鞋料A的硬度大于和所述鞋料B的硬度。这样制作而成的斜面较软而鞋底较硬,提高鞋子的穿着舒适度。以下参考图2-5,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的加工过程和工作原理。所述隔色板60绕所述第一铰链57转动而扣在所述底模10上,所述模架80上的第一模扣21和所述隔色板60的第一模锁20相连接并锁紧,所述底模10的底模型腔11和隔色板60的隔色板型腔61构造出第一鞋底模腔,通过注料口(图上没有标出,可以参考传统鞋模的注料口)往第一鞋底模腔中注入鞋料A,从而制造出第一层鞋底;打开所述第一模锁20,翻开所述隔色板60,取出第一层鞋底并置于所述底模型腔11中;所述模盖70绕所述第二铰链56转动而扣在所述模架80上,所述模架80上的第三模扣41和所述模盖70的第三模锁40相连接并锁紧,所述模架80上还包括第三铰链55,使所述模架绕所述第三铰链 55,第二模扣31和第二模锁30相连接并锁紧;所述底模型腔11、模盖型腔71和楦头底面 51围拢出第二鞋底模腔,所述楦头51的外部设置有织物或皮料,通过注料口(图上没有标出,可以参考传统鞋模的注料口)往第二鞋底模腔中注入鞋料B,从而制造出第二层鞋底, 并和之前制造出的第一层鞋底和所述楦头外部的织物或皮料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即一个零件。 那么相较于传统的左、右模盖而言,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加工、装配的效率,由于不存在左、右模盖在使用过程中的开合动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述模盖结构可以提高鞋模的使用寿命。参考图6,传统的鞋模模盖分为左模盖101、右模盖100,其包括左模盖型腔201、右模盖型腔200,在加压或注射成型过程中,塑料、橡胶会从左、右模盖101、100的结合面处的缝隙间往外部溢出,从而导致所产生出来的鞋底存在毛刺。可以通过提高加工精度以减小左、右模盖结合面的缝隙,但是由于成型过程中塑料、橡胶内部的压力,驱使材料向缝隙外部流出,毛刺的产生在所难免。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所述模盖型腔为一个连续的无缝隙的并且光滑的曲面结构,由此可以减少鞋底的毛刺,提高鞋子的外观。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式成型鞋模,其包括模架、楦头、底模、隔色板和模盖,所述楦头固连到所述模架上,所述隔色板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上,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到所述模架的底板上,所述模盖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内部的模盖型腔为一个连续的无缝隙的并且光滑的曲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成型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成型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固连到所述模架的底板上,所述底模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隔色板和模盖上设置有和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体式注塑成型鞋模。一种一体式成型鞋模,其包括模架、楦头、底模、隔色板和模盖,所述楦头固连到所述模架上,所述隔色板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上,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到所述模架的底板上,所述模盖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到所述模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内部的模盖型腔为一个连续的无缝隙的并且光滑的曲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成型鞋模所述模盖为一个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减少了鞋模的零件数量,提高加工、装配的效率和鞋模的使用寿命;并可以减少鞋底的毛刺,提高鞋子的外观。
文档编号B29L31/50GK202241842SQ20112040367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阮立聪 申请人:浙江邦赛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