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08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衬套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衬套类产品一般包括衬套骨架和橡胶体,现有技术中,衬套类产品一直采用手工方式进行骨架上料和产品脱模,该手工方式进行骨架上料和产品脱模降低了衬套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衬套成型模具,以提高衬套类产品的骨架上料和产品脱模效率,并而提高产品质量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承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衬套成型模具,以提高衬套类产品的骨架上料和产品脱模效率,并提高了产品质量。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衬套成型模具,所述衬套包括衬套骨架和橡胶体,所述衬套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在上模板、下模板上分别设置多个型腔组,每个型腔组包括多个沿同一轴线布置的衬套型腔;所述衬套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骨架上料和衬套脱模的衬套杆,衬套杆布置在每个型腔组的轴线上,在上模板、下模板的每个型腔组中相邻两个衬套型腔之间沿其轴线设置模槽。优选的,在上模板、下模板的每个型腔组中位于边缘的两个衬套型腔的两侧沿轴线设置模槽。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衬套形成模具,通过设置衬套杆,进行衬套骨架的上料和衬套的脱模,提高了衬套上料和脱模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了衬套的成型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进行骨架上料和衬套脱模的技术缺陷,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工业需求。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衬套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衬套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衬套成型模具,所述衬套包括衬套骨架和橡胶体,该衬套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在上模板I、下模板2上分别设置多个型腔组,每个型腔组包括多个沿同一轴线布置的衬套型腔3 ;所述衬套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骨架上料和衬套脱模的衬套杆4,衬套杆4布置在每个型腔组的轴线上,在上模板I、下模板2的每个型腔组中相邻两个衬套型腔3之间沿其轴线设置模槽5。在上模板I、下模板2的每个型腔组中位于边缘的两个衬套型腔3的两侧沿轴线设置模槽5。采用上述衬套成型模具进行衬套类产品的成型过程中,在开模状态下,首先按照一个型腔组中衬套型腔的数量,将相应数量的衬套骨架套在衬套杆上,然后将衬套骨架安装在下模板上相应的衬套型腔中;合上上模板,进入进行橡胶体的硫化成型阶段;完成衬套的橡胶体成型后,打开上模板,取下衬套杆,衬套套在衬套杆上一起取下,完成衬套的脱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衬套杆进行衬套骨架的上料和衬套的脱模,提高了衬套上
料和脱模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了衬套的成型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衬套成型模具,所述衬套包括衬套骨架和橡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在上模板(I)、下模板(2)上分别设置多个型腔组,每个型腔组包括多个沿同一轴线布置的衬套型腔(3);所述衬套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骨架上料和衬套脱模的衬套杆(4),衬套杆(4)布置在每个型腔组的轴线上,在上模板(I)、下模板(2)的每个型腔组中相邻两个衬套型腔(3)之间沿其轴线设置模槽(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衬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I)、下模板(2)的每个型腔组中位于边缘的两个衬套型腔(3)的两侧沿轴线设置模槽(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衬套成型模具,所述衬套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在上模板(1)、下模板(2)上分别设置多个型腔组,每个型腔组包括多个沿同一轴线布置的衬套型腔(3);所述衬套成型模具还包括用于骨架上料和衬套脱模的衬套杆(4),衬套杆(4)布置在每个型腔组的轴线上,在上模板(1)、下模板(2)的每个型腔组中相邻两个衬套型腔(3)之间沿其轴线设置模槽(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衬套成型模具,以提高衬套类产品的骨架上料和产品脱模效率,并提高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9C33/44GK202572713SQ20122010425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徐国民 申请人: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