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负压喷雾干燥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667发布日期:2019-02-19 19:20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下料负压喷雾干燥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下料负压喷雾干燥塔,属于化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喷雾干燥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干燥速度快、物料温度低、干燥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溶解度,颗粒大小及相对密度含水量等适合连续化大规模的生产,等优点。所以喷雾干燥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

喷雾干燥主要是将被干燥介质用泵打入喷雾干燥器,通过喷雾器(压力式、离心式、气流式)将液体雾化成微细的雾状液滴,进入到下部塔体内。液滴在干燥塔内与热空气接触,在一瞬间将大部分液相汽化除去,从而使物料中的固体物质干燥成粉末,落入设备底部进行回收处理。

喷雾干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他内的负压不足或偏高等问题,为保证干燥效果,需减少进料量或提高热空气进入量,相应需增加风机电能消耗及回收装置容量,而且热效率不高,热消耗较大。同时用热空气作为热源,容易把部分杂质带入物料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负压喷雾干燥塔,该装置工作性能稳定,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解决了干燥塔封真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下料负压喷雾干燥塔,包括干燥塔体、缓冲料仓、成品料仓和控制系统;所述干燥塔体位于上层,缓冲料仓位于中层,成品料仓位于下层,干燥塔体底部出料口与缓冲料仓顶部进料口密封连接,缓冲料仓底部出料口与成品料仓顶部进料口相连;所述干燥塔体、缓冲料仓、成品料仓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干燥塔体外壁设置有保温盘管,塔体中部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塔底出料口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自控下料阀;

所述缓冲料仓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成品料仓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缓冲料仓和成品料仓仓体中部均设置有压力变送器;

所述压力变送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自控下料阀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干燥塔体上下两端为锥形筒结构。

所述保温盘管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负压干燥塔,首先对干燥塔体进行热介质保温,然后通过压力变送器对干燥塔和缓冲料仓进行负压处理,这样可有效降低干燥塔所需要的热量,保证了干燥效果。干燥塔底带自控阀,当干燥塔底有物料堆积时,可通过自控阀卸料至缓冲料仓,当缓冲料仓中充满物料时,对缓冲料仓进行补正压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物料进入到成品料仓中。

此种方法既提高了产品的处理量,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保证了干燥塔的真空状态,防止空气与杂质进入塔内,满足液相为易燃介质的使用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干燥塔体、2为缓冲料仓、3为成品料仓、4为控制系统、5为保温盘管、6为压力变送器、7为第一传感器、8为自控下料阀,9为第二传感器,10为第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附图1所示,一种自动下料负压喷雾干燥塔,包括干燥塔体1、缓冲料仓2、成品料仓3和控制系统4;所述干燥塔体1位于上层,缓冲料仓2位于中层,成品料仓3位于下层,干燥塔体1底部出料口与缓冲料仓2顶部进料口密封连接,缓冲料仓2底部出料口与成品料仓3顶部进料口相连;所述干燥塔体1、缓冲料仓2、成品料仓3均与控制系统4连接;

所述干燥塔体1外壁设置有保温盘管5,塔体中部设置有压力变送器6,塔底出料口设置有第一传感器7和自控下料阀8;

所述缓冲料仓2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二传感器9,所述成品料仓3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三传感器10,所述缓冲料仓2和成品料仓3仓体中部均设置有压力变送器6;

所述压力变送器6、第一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9、第三传感器10和自控下料阀8均与控制系统4电连接,由控制系统4控制。

所述干燥塔体1上下两端为锥形筒结构。

所述保温盘管5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实际使用时,首先对干燥塔体1进行热介质保温,然后通过压力变送器6对干燥塔1和缓冲料仓2进行负压处理,这样可有效降低干燥塔所需要的热量,保证了干燥效果。干燥塔体1底部带自控阀,当干燥塔体底部有物料堆积达到系统设定的压力时,第一传感器7将压力值传送至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通过自控卸料阀8卸料至缓冲料仓2,当缓冲料仓2中充满物料时,第二传感器将压力值传送至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通过压力变送器6对缓冲料仓2进行补正压处理,达到系统设定的压力,系统自动控制物料进入到成品料仓3中。

此种方法既提高了产品的处理量,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保证了干燥塔的真空状态,防止空气与杂质进入塔内,满足液相为易燃介质的使用条件。

本实用新型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