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催化、裂化加工生物柴油的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752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相催化、裂化加工生物柴油的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利用动植物油脂加工燃料油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加工一种生物柴油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利用动植物油脂和甲醇反应加工生物柴油的技术中,普遍使用的是液相催化工艺,即在液体原料中加入液态型催化剂,例如硫酸等。这种单一的催化反应方法很难将中性油及某些大分子油脂充分断键裂化,从而影响生物柴油的收率和油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某些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进行液相催化又可进行气相催化裂化的新工艺,可进一步提高生物柴油的收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油脂和甲醇酯化反应过程中一方面选用液相催化剂,例如苯磺酸或硫酸等投入装有油脂和甲醇原料的酯化釜中于70℃温度回流反应3小时左右,进行醇解和酯化反应;另一方面选择一种非临氢催化剂例如ZSM-5分子筛将其置于精制分馏反应釜上部的催化塔内对被蒸发的油气在200-270℃温度下进一步进行裂化反应。这样,由于双相催化、裂化的作用,可更有效地增强催化效果,进而提高收率。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液体催化剂对油脂和甲醇进行醇解和酯化反应;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固相颗粒催化剂通过催化塔对蒸馏时的油气进一步进行裂化反应,将一部分未能酯化物或较大分子量的甲酯断链,使之更接近柴油分子结构,成为可充分燃烧的液体燃料,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植物油脂例如酸价在20的菜子油850公斤和150公斤含量为99%的甲醇投入酯化釜中,加入液相催化剂硫酸15公斤,升温至70℃进行醇解、酯化、回流反应3小时;停止加温后静止2-4小时放出沉淀物;将上部液体泵入安装有催化塔和真空减压装置精制蒸馏反应釜中,加温至200-270℃让油气经过催化塔内的ZSM-5型催化剂进行裂化反应;被催化、裂化的油气经过冷却收集,得到精制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相催化、裂化加工生物柴油的新工艺,其特征是在油脂与甲醇进行醇解和酯化反应时在酯化釜中加入苯磺酸和硫酸,于70℃温度下进行液相催化,得到粗脂肪酸甲酯;然后于200-270℃温度下进行蒸馏精制,让油气经过装有非临氢ZSM-5型颗粒催化剂的催化塔,进一步对较大分子量的粗甲酯以及未能酯化的油脂进行气相裂化,使之最大限度的获得符合要求的生物柴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催化、裂化加工生物柴油的新工艺,其特征是减压蒸馏时,温度控制在180-270℃,负压控制在0.098兆帕/平方厘米。
全文摘要
一种两相催化、裂化加工生物柴油的新工艺,提供了一种在液相催化的基础上再进行裂化反应,得到更优质的油品的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油脂与甲醇进行醇解和酯化反应时,在酯化釜中加入苯磺酸或硫酸,于70℃温度下进行液相催化,得到粗脂肪酸甲酯;然后于200-27℃0温度下进行蒸馏精制,让油气经过装有非临氢ZSM-5型颗粒催化剂的催化塔,进一步对较大分子量的粗甲酯以及未能酯化的油脂进行气相裂化,使之最大限度的获得符合要求的生物柴油。本发明是对生物柴油现有工艺的一大改进,可大大提高油品的转化率和质量,且实施简单易行,只要在蒸馏釜上增加一个催化塔并装上催化裂解剂即可。
文档编号C10G3/00GK101074388SQ20061008142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艺, 周鼎力 申请人:李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