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906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发动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整车动力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发动机在 中低转速下提供大的平稳扭矩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发动机中低转速的 扭矩,在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对进气歧管的设计不断增长。但在有限的空间内 合理的布置较长的气道一直是长气道进气歧管设计的难点,尤其是对于铝合 金进气歧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在有限的空间内对多气道进气
歧管且气道长度在340mm-440mm的长气道进气歧管进行合理的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由谐振腔和与谐振腔连接的多根气道构成,气道
长340mm到440mm。气道为倒S形,以大小两个圆弧Rl和R2相切的形式 布置,其中大圆弧R1为70-150 mm,较优的范围是90-120 mm,小圆弧R2为 35-65mm,较优的范围是40-60mm。通过对气道的倒S型布置,艮卩通过大 圆弧Rl布置进气歧管以满足长度方面的要求,再通过小圆弧R2与大圆弧Rl 相切的方式来调节谐振腔位置以满足空间方面的要求。
为了提高进气歧管的进气均匀性,所有气道沿中间线左右对称布置,并 且各气道等长。
另外,进气歧管气道在接近谐振腔时,采用了相邻气道共壁的结构,以 增加进气歧管强度,减轻进气歧管整体重量。
还有,在谐振腔前部增加砂芯工艺定位支撑,在铸造时增加砂芯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
对340mm-440mm的长气道进气歧管的合理布置,增加进气歧管的强度,为 发动机在中低转速下提供较大和更平稳的扭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3是谐振腔的砂芯工艺定位支撑结构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1、 2、 3、 4为四个气道;5、谐振腔;6、砂芯工艺定位支撑;7、
工艺孔;8、碗形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针对340mm-440mm长气道进气歧管的布置 设计,由谐振腔5和与谐振腔连接的四根气道1、 2、 3和4构成。
如图1所示,四根气道l、 2、 3和4均倒S型布置,大小两个圆弧R1和 R2相切,其中大圆弧R1为90-120 mm,小圆弧R2为40-60mm,满足在有 限空间下进气歧管长度的要求。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进气歧管的进气均匀性,采用各气道等长且气道1, 2和气道3, 4分别通过中心线X对称的方式布置。进气歧管的气道在接近谐 振腔5的部分采用相邻气道共壁的结构,以增加进气歧管强度,减轻进气歧 管整体重量。
再结合图2和图3,在谐振腔5正前方中心位置增加砂芯工艺定位支撑6, 该砂芯工艺定位支撑6在进气歧管铸造完成后,再通过机加使用碗形堵盖8 密封铸造工艺孔7。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谐振腔和与谐振腔连接的多根气道构成,气道长340mm到440mm;其特征在于气道为倒S形,以大小两个圆弧R1和R2相切的形式布置,其中大圆弧R1为70-150mm,小圆弧R2为35-65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的 大圆弧R1为90-120 mm,小圆弧R2为40-6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有气 道沿中间线左右对称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 道在接近谐振腔一端采用相邻气道共壁的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前部具有砂芯工艺定位支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由谐振腔和与谐振腔连接的多根气道构成,气道长340mm到440mm,气道为倒S形,以大小两个圆弧R1和R2相切的形式布置,其中大圆弧R1为70-150mm,小圆弧R2为35-65mm,所有气道沿中间线左右对称布置,并且各气道等长。进气歧管气道在接近谐振腔时,采用了相邻气道共壁的结构,在谐振腔前部增加砂芯工艺定位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对340mm-440mm的长气道进气歧管的合理布置,增加进气歧管的强度,为发动机在中低转速下提供较大和更平稳的扭矩。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1007247SQ20072012352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训 余, 向以轩, 伟 郑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