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8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机械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己有产品结构都是输出轴后接传动轴,将动力传递 出去。它的不足是传动比、输出扭矩仍不够大;无法满足有特殊用 途车辆(如驾校用车、改装车、工程车等)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它结构简单、 紧凑,也易于拆装,且充分利用原有变速器的基本机构(只在原变速 器的输出轴后加传动机构,并相应改变后面用于支撑的壳体结构),有 利于节约成本,改进后整车爬坡能力增加,适合路况较差、泥路、沙 路行驶;同时低挡时各挡车速降低1倍,更适合驾校教学,按学员的 掌握程度选择使用高/低速挡(H/L挡),既符合学习的循序渐进又增加 驾驶安全性,另外,减速器壳体侧面设计有取力孔,需要时,还可以 加装动力输出器,适合改装车、工程车使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 实用新型它包含传动系统l、操纵系统2,所述传动系统l包含输入轴1- 1、前输出轴1-2、它还包含后输入轴1-3、高/低速挡齿毂1-4、高/ 低速挡齿套1-5、低速齿轮1-6、后输出轴1-7、后壳体1-8、中间齿 轮1-9、小后壳体1-10,高/低速挡齿毂1-4、高/低速挡齿套1-5、低 速齿轮1-6、后输出轴1-7、后壳体1-8、中间齿轮1-9、小后壳体1-10 安装在后输入轴l-3;所述操纵系统2包含副操纵杆总成2-l、主操纵 杆总成2-2、换挡盖机构组件2-3、换挡拨杆组件2-4,副操纵杆总成2- 1、主操纵杆总成2-2安装主操纵杆总成2-2,换挡拨杆组件2-4 —
端与换挡盖机构组件2-3相连,所述副操纵杆总成2-1包含副换挡轴 2-5、高/低速挡换挡拨叉2-6、弹性圆柱销2-7、定位钢球2-8、定位 弹簧2-9、定位嫘堵2-10,定位嫘堵2-10、定位弹簧2-9、定位钢球 2-8安装在副换挡轴2-5上,副换挡轴2-5上与高/低速挡换挡拨叉2-6 相连接,弹性圆柱销2-7插在换挡盖机构组件2-3。本实用新型采用在 原变速器输出轴后增加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也易于拆装,且 充分利用原有变速器的基本机构(只在原变速器的输出轴后加传动机 构,并相应改变后面用于支撑的壳体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改进后 整车爬坡能力增加,适合路况较差、泥路、沙路行驶;同时低挡时各 挡车速降低1倍,更适合驾校教学,按学员的攀握程度选择使用高/低 速挡(H/L挡),既符合学习的循序渐进又增加驾驶安全性,另外,减 速器壳体侧面设计有取力孔,需要时,还可以加装动力输出器,适合 改装车、工程车使用。

图1是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操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
由传动系统1、操纵系统2组 成,所述传动系统1包含输入轴1-1、前输出轴卜2、它还包含后输 入轴1-3、高/低速挡齿毂1-4、高/低速挡齿奪1-5、低速齿轮1-6、 后输出轴l-7、后壳体1-8、中间齿轮卜9、小后壳体1-10,高/低速 挡齿穀1-4、高/低速挡齿套1-5、低速齿轮卜6、后输出轴1-7、后 壳体1-8、中间齿轮1-9、小后壳体1-10安装在后输入轴1-3;所述 操纵系统2包含副操纵杆总成2-1、主操纵杆总成2-2、换挡盖机构 组件2-3、换挡拨杆组件2-4,副操纵杆总成2-1、主操纵杆总成2-2 安装主操纵杆总成2-2,换挡拨杆组件2-4 —端与换挡盖机构组件2-3 相连,所述副操纵杆总成2-1包含副换挡轴2-5、高/低速挡换挡拨
叉2-6、弹性圆柱销2-7、定位钢球2-8、定位弹簧2-9、定位螺堵 2-10,定位螺堵2-10、定位弹簧2-9、定位钢球2-8安装在副换挡轴 2-5上,副换挡轴2-5上与高/低速挡换挡拨叉2-6相连接,弹性圆 柱销2-7插在换挡盖机构组件2-3,当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入 变速器输入轴,经中间轴联接齿轮和按主操纵杆选定的挡轮(1、 2、 3、 4、 5、 R或空挡)传递给前输出轴(4挡时,输入轴与前输出轴直 接连接;空挡时,动力传递被切断;R挡时,输入的动力再经倒挡惰 轮转入前输出轴实现输出反转),前输出轴通过花键将动力传至后输 入轴,再经中间齿轮按副操纵杆选定的挡轮(L挡、H挡)传递给后 输出轴(H挡时,后输入轴与后输出轴直接连接;空挡时,动力传递 被切断),完成动力输出,挂入低(L)挡时的传动路线为动力从输 入轴输入,经各挡轮传传递至前输出轴,前输出轴通过花键传递至后 输入轴,再经中间齿轮、低速齿轮、高/低挡挡齿套、高/低速挡齿毂 至后输出轴输出,挂入高(H)挡时的传动路线为动力从输入轴输 入经各挡传传递至前输出轴,前输出轴通过花键传递至后输入轴,再 直接经高/低速挡齿套、高/低速挡齿毂传递至后输出轴输出;空挡时, 在后输入轴处,动力传递中断,后输出轴无动力输出。换挡原理在换l、 2、 3、 4、 5和R挡时,由主操纵杆操纵,其 换挡动作原理与原变速器相同;在高/低速挡切换操作时驾驶员在 副操纵杆手球前后方向上施加换挡力,此力通过副操纵杆1传递至高 /低速挡换挡拨叉6,从而推动高/低速挡齿套前后移动',完成高低挡 切换操作;副操纵杆l向后移动,高/低速挡换挡拨叉6向前移动, 挂入高挡;反之副操纵杆1向前移动,高/低速挡换挡拨叉6向后移, 挂入低挡;副操纵杼在中间位置不动,则为空挡位。另外,髙/低速 挡换挡拨叉通过弹性圆柱销与副换挡轴刚性连接,换挡时高/低速挡 换挡拨叉带动副换挡轴一起移动,副换挡轴开有三个定位槽,分别对
应为高、空、低三挡的位置,副换挡轴随高/低速挡换挡拨叉一起移 动时,被定位弹簧紧压的定位钢球在三个定位槽的作用下移动,起到定位和加强换挡手感的作用。副换挡轴另外的2个槽,起到指示空挡 位置的作用,由它推动空挡开关,从而引起空挡指示灯的亮灭。以指 示变速器的副换挡是否在空挡位置。本实用新型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也易于拆装,且充分利用原有 变速器的基本机构(只在原变速器的输出轴后加传动机构,并相应改 变后面用于支撑的壳体结构),有利于节约成本。其原理是在正常 变速器基础上增加一级减速,使变速器挡位数量增加1倍,输出转矩 和转速的变化范围扩大1倍。增加副操纵杆并与主换挡杆平行布置完 成高/低速挡(H/L挡)挡切换;此产品不改变现有整车布置及驾驶 习惯,仅縮短传动轴长度即可在现有车型上装配。当副操纵杆挂入高 速挡(H挡)时,整车按正常行驶适合进行正常客货运输;当副操纵 杆挂入低速挡(L挡)时,各挡输出扭矩增大l倍,整车爬坡能力增 加,适合路况较差、泥路、沙路行驶;同时低挡时各挡车速降低1 倍,更适合驾校教学,按学员的掌握程度选择使用高/低速挡(H/L 挡),既符合学习的循序渐进又增加驾驶安全性另外,减速器壳体 側面设计有取力孔,需要时,还可以加装动力输出器,适合改装车、 工程车使用。
权利要求1、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它包含传动系统(1)、操纵系统(2),所述传动系统(1)包含输入轴(1-1)、前输出轴(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后输入轴(1-3)、高/低速挡齿毂(1-4)、高/低速挡齿套(1-5)、低速齿轮(1-6)、后输出轴(1-7)、后壳体(1-8)、中间齿轮(1-9)、小后壳体(1-10),高/低速挡齿毂(1-4)、高/低速挡齿套(1-5)、低速齿轮(1-6)、后输出轴(1-7)、后壳体(1-8)、中间齿轮(1-9)、小后壳体(1-10)安装在后输入轴(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操纵系统(2)包含副操纵杆总成(2-l)、主操纵杆总成(2-2)、换 挡盖机构组件(2-3)、换挡拨杆组件(2-4),副操纵杆总成(2-1)、主操 纵杆总成(2-2)均安装在换挡盖机构组件(2-3)上,换挡拨杆组件(2-4) 一端与换挡盖机构组件(2-3)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操纵杆总成(2-1)包含副换挡轴(2-5)、高/低速挡换挡拨叉 (2-6)、弹性圆柱销(2-7)、定位钢球(2-8)、定位弹簧(2-9)、定位螺堵 (2-10),定位螵堵(2-10、定位弹簧(2-9)、定位钢球(2-8)安装在副换 挡轴(2-5)上,副换挡轴(2-5)上与高/低速挡换挡拨叉(2"6)相连接,弹 性圆柱销(2-7)插在换挡盖机构组件(2-3)。
专利摘要新型低速轻型车变速器,它涉及一种汽车机械工程领域,传动系统(1)包含输入轴(1-1)、前输出轴(1-2)、它还包含后输入轴(1-3)、高/低速挡齿毂(1-4)、高/低速挡齿套(1-5)、低速齿轮(1-6)、后输出轴(1-7)、后壳体(1-8)、中间齿轮(1-9)、小后壳体(1-10),高/低速挡齿毂(1-4)、高/低速挡齿套(1-5)、低速齿轮(1-6)、后输出轴(1-7)、后壳体(1-8)、中间齿轮(1-9)、小后壳体(1-10)安装在后输入轴(1-3);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原变速器输出轴后增加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也易于拆装,更适合驾校教学,另外,减速器壳体侧面设计有取力孔,需要时,还可以加装动力输出器,适合改装车、工程车使用。
文档编号F16H63/30GK201027916SQ20062013829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1日
发明者张春明, 栾奥天, 牛瑞春, 范巨兴 申请人:浙江中马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