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25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动器,特别是一种将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相结合的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随着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国内制动器的产量也有明显增加,制动器行业的销售收入同步增长。

目前市场上的制动器的制动方式一般采用机械制动或液压制动,为考虑空间布局和生产成本,现有的制动器一般结构设计简单,其采用的是单独的机械制动结构或单独的液压制动系统,制动性能欠佳,制动不平稳,进而控制不方便,降低实用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布局紧凑、制动性能好的制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紧凑、制动性能好的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动器,包括:

电机,具有动力轴;

制动盘,固定套设于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

制动系统,由机械制动结构和液压制动结构构成,所述机械制动结构、液压制动结构可分别抱紧制动盘,进而实现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轴轴向插设于制动盘中部且与制动盘垂直,在电机端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制动系统的安装板,所述机械制动结构、液压制动结构可分别从制动盘周向方向抱紧制动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制动盘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抱紧制动盘的一对制动臂,该对制动臂同时与机械制动结构、液压制动结构相连,所述机械制动结构、液压制动结构可分别驱动该对制动臂从制动盘周向方向抱紧制动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盘呈圆盘状设置,两个制动臂正对设置,且制动臂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弧形制动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制动部内壁上紧贴设置有弧形制动片,所述弧形制动片的弧长小于弧形制动部的弧长,且弧形制动片的两端呈平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制动结构包括依次穿过两个第一连接部的制动拉线、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复位机构,驱动制动拉线可带动两个第一连接部靠拢并连带对应的两个弧形制动部抱紧制动盘,在制动拉线的应力撤销后,所述复位机构动作并将两个第一连接部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定位杆以及套设在定位杆外的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复位弹簧抵靠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杆中部设有安装块且安装块通过螺钉与安装板固连,所述复位弹簧由分列安装块两侧的两个子弹簧构成,每个子弹簧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块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液压制动结构包括通过连接板同时与两个第二连接部相连的制动泵,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相连,连接板的下端与另一个第二连接部相连,驱动制动泵可带动两个第二连接部靠拢并连带对应的两个弧形制动部抱紧制动盘,在制动泵的应力撤销后,所述复位机构动作并将两个第二连接部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泵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片与连接板的上端、下端相连,所述连接片与对应的连接板端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三者通过制动销铰接,所述制动销沿径向方向插设有抵靠在连接板上的开口销。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布局紧凑,采用将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相结合的制动系统,制动性能好,在需要将电机停止或降低速度时,驱动制动系统动作,控制机械制动结构或液压制动结构动作,进而抱紧制动盘,实现电机制动或减速,制动过程平稳,也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动力轴;20、制动盘;30、机械制动结构;31、制动拉线;32、定位杆;321、安装块;33、子弹簧;34、螺钉;40、液压制动结构;41、制动泵;42、连接板;43、连接片;44、制动销;45、开口销;50、制动臂;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弧形制动部;60、弧形制动片;7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制动器,具体的,该制动器是一种将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相结合的制动设备。

现有的制动器一般结构设计简单,其采用的是单独的机械制动结构或单独的液压制动系统,制动性能欠佳,制动不平稳,进而控制不方便,降低实用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制动器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制动器包括:

电机,具有动力轴10,动力轴10作为电机的动力输出部件,其工作状态为转动状态;

制动盘20,固定套设于动力轴10上且与动力轴10联动;

制动系统,由机械制动结构30和液压制动结构40构成,机械制动结构30、液压制动结构40可分别抱紧制动盘20,进而实现动力轴10的制动或减速,亦即实现了电机的制动或减速。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制动器尤其适用于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输出元件的各种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制动盘20作为与电机动力轴10联动的旋转元件,需要制动时,驱动制动系统的机械制动结构30或液压制动结构40动作,并制动电机的动力轴10,最终实现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的停止或降低速度。

本制动器在初始状态下,整体结构布局紧凑,制动盘20与电机的动力轴10对接紧密,固定牢靠,电机的动力轴10旋转时,制动盘20与动力轴10同步旋转;本制动器采用将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相结合的制动系统,其制动性能好,在需要将电机停止或降低速度时,驱动制动系统动作,其可控制机械制动结构30动作,可以切换为液压制动结构40动作,进而从周向或者轴向方向抱紧制动盘20,实现电机制动或减速,制动过程平稳,也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使得机械制动结构30和液压制动结构40安装可靠,在电机端部安装有用于安装制动系统的安装板70,机械制动结构30和液压制动结构40均安装于该安装板70上;动力轴10轴向插设于制动盘20中部且与制动盘20垂直,进一步优选安装板70与制动盘20平行,使得制动系统抱紧制动盘20时更加平稳。

为使得制动盘20被抱紧更加平稳,保证制动效果,还优选机械制动结构30和液压制动结构40从制动盘20周向方向抱紧制动盘20,且抱紧力集中于制动盘20侧边中部位置,这样的制动系统和制动盘20布局紧凑,使得制动更加有力、可靠、平稳,通风散热效果更佳,保证了电机工作的平稳性,不怕泥水侵袭。

为保证周向抱紧制动盘20更加可靠,优选地,在制动盘20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抱紧制动盘20的一对制动臂50,该对制动臂50同时与机械制动结构30、液压制动结构40相连,机械制动结构30、液压制动结构40可分别驱动该对制动臂50从制动盘20周向方向抱紧制动盘20。

制动时,驱动机械制动结构30或液压制动结构40动作,进而带动两个制动臂50向内收紧并与制动盘20侧壁接触,最终实现制动盘20制动或减速,同时电机的动力轴10也被制动或减速,制动效果理想,且优选两个制动臂50对称分布在制动盘20两侧。

进一步的,优选制动盘20呈圆盘状设置,两个制动臂50正对设置,且制动臂50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2、位于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弧形制动部53,机械制动结构30、液压制动结构40可分别驱动两个弧形制动部53沿制动盘20周向方向抱紧制动盘20;且优选弧形制动部53的弧形弯曲程度与制动盘20对应扇形部位的弧形弯曲程度相同,使得制动时弧形制动部53可以更加紧贴地抱紧制动盘20,制动臂50的连接部用于与机械制动结构30或液压制动结构40对接,而中部的弧形制动部53的结构则可以更可靠地抱紧制动盘20,使得制动过程平稳,保证制动性能。

制动时,制动臂50实现的是制动盘20径向方向的直线位移,两个第一连接部51、两个第二连接部52、两个弧形制动部53分别相互靠拢,且各连接部与制动盘20之间间隙配合,其并未与制动盘20接触,而弧形制动部53可直接与制动盘20接触也可通过摩擦元件与制动盘20间接接触。

进一步的,为使得制动臂50抱紧制动盘20更加可靠,优选制动臂50通过摩擦元件抱紧制动盘20,且后续摩擦元件磨损后更换也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弧形制动部53内壁上紧贴设置有弧形制动片60,弧形制动片60就是上述的摩擦元件,其与旋转元件制动盘20紧密配合,工作时,摩擦元件从两侧夹紧制动盘20而产生制动力;弧形制动片60的弧长小于弧形制动部53的弧长,使得制动臂50制动的应力向圆心处呈弧形汇聚,且集中于弧形制动片60上,而且这样的弧形制动片60、制动臂50、制动盘20的结构布局,也可避免因为制动应力过大而马上将电机制动,进而产生顿挫效果,影响电机等部件的正常运作,保证了整体制动过程的平稳性;弧形制动片60的两端呈平滑设置,以避免尖锐的端部设置而划伤制动盘20或其他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使得机械制动结构30工作可靠,布局紧凑且保证制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制动结构30包括依次穿过两个第一连接部51的制动拉线31、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部51之间的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复位制动后的制动臂50;驱动制动拉线31可带动两个第一连接部51靠拢并连带对应的两个弧形制动部53抱紧制动盘20,在制动拉线31的应力(该应力为拉应力)撤销后,复位机构动作并将两个第一连接部51复位。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制动结构30尤其适用于与运动机械的手刹结构相连,拉动制动拉线31,使得两个制动臂50的第一连接部51拉紧,此时两个制动臂50的中部(即弧形制动部53)靠拢并压紧制动盘20,并最终实现了电机(即运动机械的驱动系统)的制动或减速工作,制动过程平稳,控制方便;并在制动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两个制动臂50自动复位,保证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包括定位杆32以及套设在定位杆32外的复位弹簧,定位杆32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连接部51上,本案中定位杆32的设置一方面是用于工装复位弹簧,另一方面是用于定位两个制动臂50和制动拉线31,保证对接和制动过程的可靠性;复位弹簧抵靠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部51之间。

制动时,拉动制动拉线31并拉紧两个第一连接部51,此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定位杆32与电机保持相对静止;制动后,制动拉线31的应力撤销,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回复力作用下,两个制动臂50复位,复位机构工作可靠且安装和维护方便。

更进一步的,为使得复位机构工作更加的可靠,优选定位杆32中部设有安装块321且安装块321通过螺钉34与安装板70固连,这样的定位杆32结构布局,保证了其与电机相对静止的稳定布局,使得定位精准;而复位弹簧由分列安装块321两侧的两个子弹簧33构成,每个子弹簧33一端与第一连接部51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块321相抵。

制动时,两个第一连接部51靠拢,此时两个子弹簧33同时被压缩,定位杆32与电机保持相对静止,安装块321的设置使得子弹簧33支撑更加平稳;制动后,制动拉线31的应力撤销,此时在子弹簧33的弹簧回复力作用下,两个制动臂50复位,制动过程平稳,制动臂50复位工作也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使得液压制动结构40工作可靠,布局紧凑且保证制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制动结构40包括通过连接板42同时与两个第二连接部52相连的制动泵41,连接板42的上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52相连,连接板42的下端与另一个第二连接部52相连,驱动制动泵41可带动两个第二连接部52靠拢并连带对应的两个弧形制动部53抱紧制动盘20。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案中将机械制动和液压制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制动泵41的应力撤销后,复位机构动作并将两个第二连接部52复位,保证了制动的平稳性和工作的可靠性,上述复位机构的具体结构布局同样与液压制动结构40紧密配合。

进一步的,为使得制动泵41和连接板42、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部52连接更加紧密,优选制动泵4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片43与连接板42的上端、下端相连,连接片43与对应的连接板42端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52三者通过制动销44铰接,制动销44沿径向方向插设有抵靠在连接板42上的开口销45,开口销45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制动销44的工装,也用于限位制动销44的端部,防止其脱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