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260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尤其是,本发明涉及设置在一发动机与车体之间的减振系统,其适于降低从发动机传递给车体的噪声与振动。
日本未审结的专利申请(特开)No.9-240292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由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与振动的装置。该相关技术包括设置在一发动机与一车体之间的一隔振部件,其降低从发动机传递给车体的噪声与振动。
当在上述类型的减振系统中安装诸如动力减振器或质量块阻尼器之类的减振器时,通过使该减振器在减振系统中有相对较大的安装空间,可进一步降低噪声与振动。但是,由于发动机室较拥挤并且发动机内、外的空间有限,增大了在减振装置上安装动力减振器的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其便于将减振器安装到减振系统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其使减振器安装所需空间最小。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即使减振器的质量相对较小,其也可降低振动与相应的噪声。
简言之,上述目的通过这样的配置达到,其中为便于将减振器安装到减振装置上,该配置包括固定到隔离部件的远离发动机那一侧上的一减振器。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用于机动车辆的一减振系统,包括连接到一动力装置的一安装部件;一隔振部件,它具有一第一内筒、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筒的外表面的一第一弹性件、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表面且连接到一车体上的一第一外筒;一连接部件,其具有装配到第一内筒内的一销,并且连接到所述安装部件上;以及一减振器,其固定到所述隔振部件的远离动力装置的那一侧上。
通过结合附图的下列描述,可更清楚地明了本发明的各个目的和特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有一减振器的减振系统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于一隔振部件上的减振器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固定于一隔振部件上的减振器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固定于一隔振部件上的减振器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固定于一隔振部件上的减振器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对于两个实施例和一控制情况的销端振动的振幅与频率关系的对比的曲线图。
参照附图,图1和2表示一减振系统,在该实施例中,仅以示例的方式表示一减振系统,其设置在动力装置之间,该动力装置安装在车体上,其中该减振系统以这样的方式设置着,其位于车辆右侧发动机上并以相对于车辆的侧件呈横向的方向取向。
标号1表示一减振系统,其设置在动力装置发动机2与车体的侧件3之间。该减振系统1设有一安装部件5,其固定到发动机2上;一隔振部件9,其包括,设置在一第一外筒6与一第一内筒7之间的第一弹性件8,并且隔振部件9被固定到侧件3上;一连接部件11,其包括一销10,该销10装配在第一内筒7的内表面内;和一动力减振器12,其连接到隔振部件9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侧上。
安装部件5包括通过螺栓13沿横向连接到发动机2右侧的一基板14,和从基板14的上端沿横向向车辆右侧水平延伸的一基座15。基座15的一上表面为一平面。在该上表面内形成有多个螺栓孔(未示出),用于将连接部件11固定到基座15上。
隔振部件9包括第一外筒6和一第一内筒7,该第一内筒7同轴地设置在该第一外筒6内。第一内筒7的两端伸出于第一外筒6的相应端部之外。第一弹性件8被固结在第一内筒7的外表面与第一外筒6的内表面之间。在第一内筒7的上、下侧形成有弧形洞口或开口16a、16b。板件17设置在弹性件内,以图1所示的方式在洞口或开口16a、16b之间延伸。因此,可以使第一弹性件8在纵向比在垂直方向更强,从而降低了车辆的共振频率。
用于将隔振部件9固定到侧件3上的凸缘6a连接到第一外筒6下部的两侧上。凸缘6a通过螺栓18固定到侧件3上。隔振部件9设置在基座15的右侧并且如此取向,以使其轴线沿车辆横向延伸。
连接部件11固定到基座15的一上表面上,其中该连接部件11从平面图看形成一三角形状,其一侧面向侧件3。在连接部件11上形成有多个螺栓孔19a,这些螺栓孔对应于基座15上的上述螺栓孔,该连接部件通过拧入螺栓19b而固定到基座15上,其中这些螺栓19b插入到螺栓孔19a和基座15的螺栓孔内。
形成于面向侧件3的一表面中央的一销10沿横向延伸到隔振部件9。该销10被压入装配到第一内筒7内,其中该销10的直径略大于隔振部件9的第一内筒7的内径。然后,使销10的端部与第一内筒7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边缘差不多齐平,将动力减振器12同轴地连接到销10的端部上。
参照图3,动力减振器12具有一第二内筒21;固结到该第二内筒21的一外表面上的一第二弹性件22;固结到该第二弹性件22的一外表面上的一第二外筒20;和安装到该第二外筒20的一外表面上的一质量块23。一轴套24设置在第二内筒21内,该轴套24限定另一质量块,其呈圆柱形并具有一同轴孔。轴套24具有一凸起24a,其装入到一小直径的凹孔或孔7a内,以防止动力减振器12转动,其中该凹孔或孔7a形成于第一内筒7的背离发动机2的一端面内。
动力减振器12通过将轴套24的凸起24a装入凹孔7a内而同轴地固定到销10的外端上,并由此将轴套24与第一内筒7的同轴的端面连接在一起。这是通过经轴套24的孔设置一螺栓25并将该螺栓25拧入形成在销10的端部的螺纹孔10a内而实现的。
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2与侧件3之间的相对振动由隔振部件9的第一弹性件8与动力减振器12吸收,从而降低了在加速与减速时发动机噪声的传递。此外,由于动力减振器12设置在隔振部件9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侧,该动力减振器12设置于使振幅趋于最大的一位置,并且由此可使动力减振器12更有效地工作。
安装于第二内筒21的内表面上的轴套24充当一质量块阻尼器的功能,并且设置在这样的一位置,以至于即使质量块23较小,也能获得足够的减振与减噪。此外,轴套24的相对较小的尺寸使得动力减振器12可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隔振部件9上使得配置紧凑并节省空间。
由于动力减振器12固定在隔振部件9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侧上并几乎没有安装限制,因此可便于将动力减振器12装配到隔振部件9上并增大了设计灵活性。也可使将动力减振器12安装到隔振部件9上所需空间最小。
下面结合图4~6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中,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描述过的相似部件采用相似的标号或符号表示。
图4所示的实施例表示通过一螺栓固定到销10的端部的一动力减振器30。动力减振器30具有一第二内筒32;固结于该第二内筒32的外表面的一第二弹性件33;固结于该第二弹性件33的外表面的一第二外筒31;和安装在该第二外筒31的外表面上的一质量块34。该第二内筒32在面向销10的那一侧具有一安装部件32a。安装部件32a的中央具有一螺栓孔35。动力减振器30通过将第二内筒32的安装部件32a同轴地设置到第一内筒7上而同轴地固定在销10的端部,并且然后将一螺栓36经安装部件32a的螺栓孔35拧入形成在销10端部的螺纹孔10a内。除了由图3所示的轴套24所提供的质量块阻尼器效果外,在该实施例中,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优点。
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特征是一动力减振器40通过压入装配技术固定到隔振部件9的第一内筒7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侧上。在该例子中,动力减振器40具有一第二内筒42;固结于该第二内筒42的外表面的一第二弹性件43;固结于该第二弹性件43的外表面的一第二外筒41;和安装在该第二外筒41的外表面上的一质量块44。此外,一圆柱形质量块45压入装配到第二内筒42的内表面,其中该质量块45的直径与隔振部件9的第一内筒7的直径大致相同。质量块45具有一小直径部分46,其从第二内筒42的位于面向销47端部的一边缘伸出。该小直径部分的直径略大于隔振部件9的第一内筒7的内径。
销47的端部在发动机2侧至少缩短小直径部分46的长度。通过将小直径部分46装配到第一内筒7内,动力减振器40同轴地连接到第一内筒7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端。然后,使形成在质量块45的外径与小直径部分46之间的一轴肩45a抵靠到第一内筒7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边缘上。
在该实施例中,质量块45以图3所示的质量块24同样的方式充当一质量块阻尼器的功能,并可获得与图3所示实施例同样优异的效果。此外,通过由螺栓连接以外的连接技术,可方便地将动力减振器40连接到隔振部件9上。
图6所示另一实施例的特征是采用一装配技术将动力减振器50固定在隔振部件9的远离发动机2的那一侧的第一内筒55上。
在该配置中,动力减振器50具有一第二内筒52;固结于该第二内筒52的外表面的一第二弹性件53;固结于该第二弹性件53的外表面的一第二外筒51;和安装在该第二外筒51的外表面上的一质量块54。第二内筒52具有一帽状结构,带有一底板52a。该帽状内筒52的内径略小于隔振部件9的第一内筒55的外径。
第一内筒55的背离发动机2的那一端越过销10的端部伸向动力减振器50,并具有一底板55a。第一内筒55的底板55a与第二内筒52的底板52a相对应地形成。
通过将第二内筒52装配到第一内筒55的外表面上,直到底板52a抵靠底板55a为止,使动力减振器50同轴地固定到第一内筒55的远离发动机2的一端上。
除了质量块阻尼器效果外,在该实施例中,可获得与图3所示实施例同样的优点。此外,通过由螺栓连接以外的一连接技术,可方便地将动力减振器50连接到隔振部件9上。
图7表示在销10的端部产生的振动的幅频特性。在图7中,由装备具有图4所示结构的动力减振器30的第一实施例所得出的特性曲线标有“第一实施例”;而由装备有图3所示结构的动力减振器12的实施例所得出的特性曲线则标有“第二实施例”。未装备有动力减振器的一减振装置的特性是作为核对而被提供,并标有“对比”。第一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是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获得的,仅仅是动力减振器连接方式不同。“对比”不同于第一与第二实施例,因为没有动力减振器。
图7表示第一实施例同对比情况(由阴影线部分A表示)相比具有降低振幅的效果(由阴影线部分B表示),而第二实施例还包括质量块阻尼器的效果,具有由虚线表示的降低振幅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仅以有限数量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所附权利要求书不应受到这样的限制,而应当解释为包括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合理地落入本文所给出的基本教导中的所有的修改和替换的结构。
例如,减振器不限于动力减振器,而可采用一质量块阻尼器的配置来代替动力型的配置。转动阻止装置不限于凸起24a与凹孔7a的组合,其中凸起24a形成在轴套24的端面上,凹孔7a形成在第一内筒7的端面上,因为也可将凸起形成在第二内筒的端面上。
此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可采用替换手段来执行与所示部件相同的功能,而不至于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其便于将减振器安装到减振系统内。该减振系统能使安装减振器所需空间最小。该减振系统能减小振动和相应的噪声,即使减振器的质量块相对较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到一动力装置上的一安装部件;一隔振部件,它具有一第一内筒、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筒的外表面的一第一弹性件、和连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表面且连接到一车体上的一第一外筒;一连接部件,其具有装配到第一内筒内的一销,并且连接到所述安装部件上;以及一减振器,其连接到所述隔振部件的远离动力装置的那一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器具有与所述销同轴的一第二内筒、连接到所述第二内筒的一外表面的一第二弹性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外表面的一第二外筒、和连接到所述第二外筒的一外表面的一质量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器是通过一紧固装置连接到所述销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一螺栓和形成在销的中央的一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器还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二内筒的一内表面的一轴套,并且该减振器是通过将螺栓经形成在该轴套中央的一通孔紧固到销上的螺纹孔内而连接到销上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内筒具有一紧固部件,其形成在该第二内筒的一端,并且减振器是通过将螺栓经形成在该紧固部件中央的一通孔紧固到销的螺纹孔内而连接到销上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内筒具有一装配部件,所述减振器是通过将所述装配部件连接到第一内筒内而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筒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装配部件是由一圆柱构成,其装配到第二内筒一端的一内表面,并且所述减振器是通过将所述圆柱的另一端装配到第一内筒的一内表面而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筒上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内筒具有一底板,其形成在第二内筒的另一端,所述装配部件是由所述底板和第二内筒的内表面构成,并且所述减振器是通过将所述装配部件的一内表面装配到第一内筒的一外表面上而连接到所述第一内筒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一转动阻止装置,该装置防止隔振部件与减振器之间的相对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阻止装置由一凸起和一凹孔配对构成,它们分别形成在隔振部件与减振器的表面上。
12.一种用于具有一动力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到车体的一隔振部件;连接在动力装置与隔振部件之间的一刚性连接部件;和一减振器,其连接到所述刚性连接部件邻近于所述隔振部件的远离动力装置的那一侧,并且位于这样的一位置,那里由动力装置所产生的振幅趋于最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器包括一质量块阻尼器和一动力减振器中至少一个。
14.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用于隔离由动力装置产生并传递到车体的振动的隔振装置,其具有一第一内筒、连接到该第一内筒的一外表面上的一第一弹性件、和连接到该第一弹性件的一外表面上并且连接到车体上的一第一外筒;用于将所述隔振装置连接到动力装置上的连接装置;和用于衰减振动的阻尼装置,其连接到所述隔振装置的远离动力装置的那一侧上。
全文摘要
在一减振系统中,一隔振部件设置在发动机与车体之间。一诸如动力减振器之类的减振器固定到隔离部件的远离动力装置(即发动机和/或变速箱/传动轴)的那一侧,并且连接到从发动机伸出的一销的外端。减振器的安装使得所需空间最小并且可有效的降低振动与噪声,即使元件的质量较小也如此,因为该装置设置在使振幅趋于最大的一位置。
文档编号F16F1/387GK1220634SQ98800359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5日
发明者铃木康弘, 石津诚司, 安齐浩二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