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16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SERS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



背景技术:

拉曼光谱是一种散射光谱,只要伴有极化率变化的振动都是拉曼活性振动,因此拉曼光谱能够提供丰富的分子振动的结构信息。但是,拉曼散射光的强度只有原入射光的10-9-10-12,拉曼信号很弱,所以采用拉曼光谱很难实现物质的低浓度检测,这大大制约了拉曼光谱的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一种表面光谱技术,是指分子或者官能团必须吸附(物理或者化学吸附)或者接近于某些粗糙的金属电极或者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其拉曼散射信号强度会增加的一种奇特的光谱现象。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由于能够提供分子的指纹信息、非破坏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可应用于化学、生物以及环境分析。

本课题组提出的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相对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超灵敏性、重现性。“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指的是溶胶由湿态转变为干态过程中进行光谱采集的动态检测方法。在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过程中,纳米粒子起初是无规则的做布朗运动,随着溶剂的蒸发,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并形成三维热点矩阵,随后该三维热点矩阵中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继续缩小直至聚集。在动态采集过程中,热点经历了“无热点-三维热点出现-热点减少”的过程。热点指的是当两个纳米颗粒非常接近时,两个纳米结构上的表面等离激元会发生强烈的耦合,间隙会产生增强的电磁场,分子的信号得到剧烈的增强。纳米颗粒间隙小于10nm的可以称为热点,SERS强度和电磁场的四次方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间距越小电磁场越强。热点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SERS强度的巨大变化。在SERS领域中,对于给定的分析物,SERS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的获取最大的SERS信号,而这种目标的实现最本质方法是实现对热点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包括:基片主体、窗体盖片;

基片主体上设有容纳槽和贯穿通槽,所述容纳槽从基片主体顶部向下凹陷,所述容纳槽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窗口部、盖片安装部、容纳部,所述贯穿通槽从所述盖片安装部侧壁向外延伸,窗体盖片一端穿过所述贯穿通槽插入所述盖片安装部内。

优选地,基片主体具有矩形结构。

优选地,基片主体上设有多个容纳槽和多个贯穿通槽,多个容纳槽沿基片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个贯穿通槽与一个容纳槽连通。

优选地,多个贯穿通槽位于多个容纳槽的同一侧。

优选地,基片主体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

优选地,窗体盖片采用石英片、玻璃薄片、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乙烯膜中的一种制成。

优选地,所述盖片安装部侧壁分别设有与窗体盖片两端配合的第一盖片滑槽和第二盖片滑槽,第一盖片滑槽和第二盖片滑槽平行于所述贯穿通槽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贯穿通槽延伸方向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基片主体上设有容纳槽和贯穿通槽,所述容纳槽从基片主体顶部向下凹陷,所述容纳槽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窗口部、盖片安装部、容纳部,所述贯穿通槽从所述盖片安装部侧壁向外延伸,窗体盖片一端穿过所述贯穿通槽插入所述盖片安装部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结构设计优化合理,在检测过程中,分别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下用窗体盖片密封,已达到对不同溶胶挥发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对D-SERS热点的控制,调节平台的位置对目标窗体盖片下的溶胶进行D-SERS采集,最终实现多种方式的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机票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机票主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包括:基片主体1、窗体盖片2;

基片主体1上设有容纳槽11和贯穿通槽12,所述容纳槽11从基片主体1顶部向下凹陷,所述容纳槽1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窗口部、盖片安装部、容纳部,所述贯穿通槽12从所述盖片安装部侧壁向外延伸,窗体盖片2一端穿过所述贯穿通槽12插入所述盖片安装部内。

本实施例的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在容纳槽的容纳部内分别嵌入硅片,然后将基片主体插入到检测仪器中并且固定好位置,分别在每个容纳槽内滴加溶胶,然后调节聚焦,分别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下用窗体盖片密封容纳槽,以达到对不同溶胶挥发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对D-SERS热点的控制,调节平台的位置对目标窗体盖片下的溶胶进行D-SERS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基片主体上设有容纳槽和贯穿通槽,所述容纳槽从基片主体顶部向下凹陷,所述容纳槽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窗口部、盖片安装部、容纳部,所述贯穿通槽从所述盖片安装部侧壁向外延伸,窗体盖片一端穿过所述贯穿通槽插入所述盖片安装部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插入式圆网动态表面增强拉曼样品池,结构设计优化合理,在检测过程中,分别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下用窗体盖片密封,已达到对不同溶胶挥发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对D-SERS热点的控制,调节平台的位置对目标窗体盖片下的溶胶进行D-SERS采集,最终实现多种方式的调控。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基片主体1具有矩形结构。

在容纳槽和贯穿通槽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基片主体1上设有多个容纳槽11和多个贯穿通槽12,多个容纳槽11沿基片主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个贯穿通槽12与一个容纳槽11连通,便于检测时检测位置的切换。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贯穿通槽12位于多个容纳槽11的同一侧。

在基片主体的具体材料选择中,基片主体1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较弱的拉曼散射信号,并且容易加工。

在窗体盖片的具体材料选择中,窗体盖片2采用石英片、玻璃薄片、聚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乙烯膜中的一种制成,这种材料具有较弱的拉曼散射信号、透光性好、容易加工、厚度极薄。

为了便于窗体盖片在基片主体上的安装且保证安装稳定性,所述盖片安装部侧壁分别设有与窗体盖片2两端配合的第一盖片滑槽13和第二盖片滑槽,第一盖片滑槽13和第二盖片滑槽平行于所述贯穿通槽12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贯穿通槽12延伸方向两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