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123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具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的第一插板、具有若干第二安装孔的第二插板、若干具有空心第一外导体的插座连接器和若干具有空心第二外导体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插头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插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插板上对应所述凸台设有凹槽,所述凸台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倒角面,所述凹槽边缘设有用于引导第一外倒角面的第二内倒角面;所述第二外导体边缘外设有第二外倒角面,所述第一外导体外边缘内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外倒角面的第一内倒角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倒角实现了连接器之间的双引导,令插头与插座更好地配接。
【专利说明】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更好配接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系统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前单纯的低频连接器,高频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等,需要整合到一个模块里,形成一个高低频模块,或者光电模块。低频接触件传输电流,高频接触件传输信号。这种模块里一般分布有多排和多列高低频接触件,每对接触件都可能存在径向浮动误差和轴向浮动误差,因此累积公差比较大。如果接触对之间没有很好的对正,轻则造成接触件的损坏,重则根本无法对接。对高频接触件来说,如果插头插座的参考界面没有可靠有效的接触,也会造成电气性能的严重下降。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更好配接的电连接器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具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的第一插板、具有若干第二安装孔的第二插板、若干具有空心第一外导体的插座连接器和若干具有空心第二外导体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插头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插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插板上对应所述凸台设有凹槽,所述凸台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倒角面,所述凹槽边缘设有用于引导第一外倒角面的第二内倒角面;所述第二外导体边缘外设有第二外倒角面,所述第一外导体外边缘内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外倒角面的第一内倒角面。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导体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导体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留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导体前端外设有凸缘,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内台阶,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内台阶之间的腔体内收容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持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内台阶上。
[00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外导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外套设有螺母,所述第二外导体后部设有外台阶,所述第二外导体通过所述螺母和所述外台阶夹持于所述第二插板上,所述螺母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留有第三空隙。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沉孔,所述螺母收容于所述沉孔内。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板上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的凹沟,所述凹沟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此,本实用新型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凸台和凹槽相对的倒角面可以进行连接器的一次导正,而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相对的倒角面可以进行连接器的二次导正,经过两次导正后插针与插孔的配合同心度更高。
[0014]2、第一外导体与第一插板之间以及第二外导体与第二插板之间皆有空隙并各自通过一个密封圈封闭,当板对板对接的时候,每对连接器能在径向浮动,因此避免了多个接触点累计公差大而无法对接的问题。
[0015]3、第一外导体的弹簧机构可以补偿连接器之间的轴向浮动,而且弹簧压缩后可以对第一外导体端面与第二插板端面施加一定的接触压力,使两者接触更牢靠。
[0016]4、第二外导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第二插板上,螺母可完全收容于第二插板的沉孔内,可以既能允许第二外导体相对于第二插板进行径向浮动,而且又不占用插接高度。
[0017]5、组装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受到压缩,能提供防尘防水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第一插板的内表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第二插板的内表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刚插接时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的完全插接时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中:100、第一插板,101、凸台,1011、第一外倒角面,102、第一安装孔,1021、第一内台阶,103、凹沟;200、第二插板,201、凹槽,2011、第二内倒角面,202、第二安装孔,2021、沉孔;10、插座连接器,11、第一外导体,111、中心空腔,1111、第一内倒角面;112、凸缘,113、第一空隙,12、插孔;20、插头连接器,21、第二外导体,211、中心空腔,212、第二外倒角面,213、外螺纹,214、外台阶,215、第二空隙,216、第三空隙,22、插针;30、第一密封圈,40、螺母,50、弹簧,60、第二密封圈,70、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插板100、第二插板200、若干10插座连接器和若干20插头连接器。第一插板100上设有凸台101,凸台101内设有若干穿透第一插板100的第一安装孔102,用于固定插座连接器10。第二插板200上设有凹槽201,凹槽201内设有若干穿透第二插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02,用于固定插头连接器20,凸台101可穿入凹槽201内,同时插座连接器10可分别与插头连接器20对接。
[0024]参照图3,插座连接器10包括具有中心空腔111的第一外导体11和设于第一外导体11中心空腔111内的插孔12。第一外导体11前端设有凸缘112。中心空腔111的外侧设有第一内倒角面1111。
[0025]参照图1、图3,第一插板100内的每个第一安装孔102内设有第一内台阶1021,第一内台阶1021与凸缘112之间的空腔内收容有弹簧50。第一安装孔102与第一外导体11之间留有第一空隙113,通过第一密封圈30密封。凸台101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到角面1011。第一插板100上还设有环绕凸台101的凹沟103,凹沟103内设有第三密封圈70。
[0026]参照图3,插头连接器20包括具有中心空腔211的第二外导体21和设于第二外导体21中心空腔211内的插针22。插针22可以插入插孔12内构成内导体连接。第二外导体21前端外壁设有第二外倒角面212,第一内倒角面1111可以对第二外倒角面212进行引导,使第二外导体21顺利穿入第一外导体11的中心空腔111,构成外导体连接。第二外导体21外壁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螺母40的外螺纹213,后部设有外台阶214。
[0027]参照图2、图3,第二安装孔202内设有沉孔2021,第二外导体21通过套接在外螺纹213上的螺母40固定于第二插板200上,螺母40被完全收容于第二插板200端面内,螺母40与第二安装孔202侧壁之间留有第三空隙216,第二插板200被夹持于螺母40与外台阶214之间。第二插板200与第二外导体21之间留有第二空隙215并通过第二密封圈60密封。第二插板200在凹槽201边缘设有第二内倒角面2011,第二内倒角面2011可对第一外倒角面1011进行引导,使凸台101可顺利穿入凹槽201内。
[0028]参照图3、图4,当插头插座对接时,第一插板100上的第一外倒角面1011与第二插板200上的第二内倒角面2011配合,会引导凸台101进入凹槽201,进行各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20位置的初步校准。如果此时各连接器的中心线还未对正,那么第一外导体11上的第一内倒角面1111会引导第二外导体21上的第二外倒角面212,进行二次校准。同时,第一密封圈30和弹簧50具有径向浮动功能,可促使插座连接器10和插头连接器20的中心线对正。此时,插针22才会进入插孔12。如此“双引导”及浮动结构,避免了误差对连接性能的影响,可确保模块内多组插针22与插孔12的正确插合,防止插入不正确将插针22或插孔12变形或折断,造成产品性能下降甚至报废。在自由状态下,当第一外导体11的端面与第二插板200的端面接触时,由于弹簧50的轴向浮动功能,第一外导体11会沿轴向后退,直至第一外导体11的端面与第二插板200的端面齐平。在弹簧50压缩力的作用下,第一外导体11的端面与第二插板200的端面会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保证了连接界面间的可靠接触。与此同时,第一密封圈30、第二密封圈60和第三密封圈70会受到压缩,提供防尘防水功能。
[002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具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的第一插板、具有若干第二安装孔的第二插板、若干具有空心第一外导体的插座连接器和若干具有空心第二外导体的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插头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二插板上对应所述凸台设有凹槽,所述凸台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倒角面,所述凹槽边缘设有用于引导第一外倒角面的第二内倒角面;所述第二外导体边缘外设有第二外倒角面,所述第一外导体外边缘内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外倒角面的第一内倒角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导体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留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导体前端外设有凸缘,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内台阶,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内台阶之间的腔体内收容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持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内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导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外套设有螺母,所述第二外导体后部设有外台阶,所述第二外导体通过所述螺母和所述外台阶夹持于所述第二插板上,所述螺母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留有第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沉孔,所述螺母收容于所述沉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导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上还设有环绕所述凸台的凹沟,所述凹沟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文档编号】H01R13/631GK203983620SQ201420342472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陈刚, 邵继武 申请人:昆山安胜达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