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结构可控的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9241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别称取 65.00 g Fe2SO4.7Η20、26.97 g H3PO4 (85%),加入到 112 mL 丙三醇和 70 mL水的混合溶液中,边通氩气边搅拌混合;称取29.73 g L1H.H2O (99%)加入100 mL丙三醇和93 mL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氩气氛下搅拌溶解,然后缓慢加入到前溶液中,调节体系pH=7.20,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将反应釜密封,200°C反应2小时。待反应体系降至室温,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于105°C真空干燥I小时,即得到灰白色磷酸铁锂材料。
[0028]图1为本实施例所得的LiFePOd^S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LiFePO4晶体沿特定的方向生长,所得磷酸铁锂晶体呈米粒状,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尺寸为300~500纳米,长轴尺寸为1~2微米。图2为实施例1所得的LiFePOjP LiFePO4标样的XRD图。本发明技术方法所得的复合材料与LiFePO4标准样比较,复合材料29.8°处的衍射峰(020)比25.6°
的衍射峰(111)要强,这是由于丙三醇的加入,丙三醇分子优先吸附在{010}面,限制了LiFePO4分子在{010}方向上生长,因此LiFePO 4晶体在{010}方向的厚度较小,位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方向。由于Li+的嵌入与脱嵌是沿着{010}方向进行的,所以Li+通过的路径就较短,从而改善了 Li+的迀移能力这将有利于材料的大倍率充放电。
[0029]将所得的材料,以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合剂制成电极片,金属锂作为负极,组装成2032扣式电池在2.2-4.2V电压范围内测试其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结果见附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0.1C的比容量为157 mAh/g,充放电电位差为0.12V,1C的比容量为146 mAh/g,充放电电位差为0.15V。
[0030]实施例2
分别称取 65.00 g Fe2SO4.7Η20、26.96 g H3PO4(85%),加入到 62.5 mL 丙三醇和 112.5mL水的混合溶液中,边通氩气边搅拌混合;称取29.73 g L1H.H2O (99%)加入50 mL丙三醇和150 mL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氩气氛下搅拌溶解,然后缓慢加入到前溶液中,调节体系pH=7.15,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将反应釜密封,200°C反应2小时。待反应体系降至室温,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于100°C真空干燥1.5小时,即得到灰白色磷酸铁锂材料。
[0031]与实施例1相似,LiFePO^aB体沿特定的方向生长,所得磷酸铁锂晶体呈米粒状,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尺寸为300~500纳米,长轴尺寸为1~2微米,因此LiFePO4晶体在{010}方向的厚度较小,位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方向。
[0032]将所得的材料,以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合剂制成电极片,金属锂作为负极,组装成2032扣式电池在2.2-4.2V电压范围内测试其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0.1C的比容量为156 mAh/g, IC的比容量为145 mAh/g。
[0033]实施例3:
分别称取 65.00 g Fe2SO4.7H20、26.96 g H3PO4 (85%),加入到 93 丙三醇和 94.5 mL水的混合溶液中,边通氩气边搅拌混合;称取29.73 g L1H.H2O (99%)加入94.5 mL丙三醇和93 mL水的混合溶液中,在氩气氛下搅拌溶解,然后缓慢加入到前溶液中,调节体系pH=7.25,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将反应釜密封,200°C反应2小时。待反应体系降至室温,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于90°C真空干燥2小时,即得到灰白色磷酸铁锂材料。
[0034]与实施例1相似,LiFePO^aB体沿特定的方向生长,所得磷酸铁锂晶体呈米粒状,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尺寸为300~500纳米,长轴尺寸为1~2微米,因此LiFePO4晶体在{010}方向的厚度较小,位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方向。
[0035]将所得的材料,以乙炔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合剂制成电极片,金属锂作为负极,组装成2032扣式电池在2.2-4.2V电压范围内测试其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0.1C的比容量为158 mAh/g, IC的比容量为146 mAh/g。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变更,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晶体结构可控的磷酸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晶体呈米粒状,其中磷酸铁锂晶体的C轴方向,S卩[010]晶向,位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结构可控的磷酸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尺寸为300~500纳米。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晶体结构可控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丙三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采用水/溶剂热法进行制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铁源、磷源和锂源加入丙三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在保护气氛中180-220°C反应1-3小时;待反应物冷却后,分离、洗涤、干燥即得到磷酸铁锂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源、磷源和锂源按化学计量比1:1:3加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中丙三醇/水的体积比为 1:9-2: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前调节体系PH在7.10-7.30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锂源前,先使用保护气体排出反应体系中的氧。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源为七水合硫酸亚铁,所述磷源为磷酸,所述锂源为一水氢氧化锂。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氛为采用氮气或氩气进行保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体结构可控的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磷酸铁锂晶体呈米粒状,其中磷酸铁锂晶体的C轴方向,即[010]晶向,位于所述米粒状结构的短轴方向。所述制备方法以丙三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采用水/溶剂热法进行制备。本发明基于丙三醇/水混合溶剂液相法的工艺设计合成磷酸铁锂,实现了磷酸铁锂晶体生长方向的控制。本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得到的磷酸铁锂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H01M4/1397, H01M4/58
【公开号】CN104900874
【申请号】CN201510236964
【发明人】张永志, 肖丹, 郭勇, 王强, 黄建新, 王隽, 李玲琛
【申请人】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