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塞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609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插塞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电气的插塞连接器结构,其包括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1)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中布置第一插塞触点元件;在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中布置第二插塞触点元件,其中,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包括包围壳体(5)和触点支架嵌件(6),两者能通过增强力的器件(7)相对于彼此移动,其中,所述触点支架嵌件(6)具有用于容纳第二插塞触点元件的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壁,所述壳体壁在插塞连接器壳体相互连接时具有相互平行的区段,在这些区段之间布置有密封部(11),该密封部在插塞连接器壳体相互连接时贴靠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的相应的至少一个壳体壁上,其中,所述第二插塞触点元件相对于触点支架嵌件(6)不可移动地布置,其中,触点支架嵌件(6)能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1)锁定,并且其中,包围壳体(5)能通过转动操纵或者推移操纵增强力的器件(7)而相对于触点支架嵌件(6)移动。
【专利说明】
插塞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的插塞连接器结构,所述插塞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在所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中布置有插塞触点元件,在所述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中布置有第二插塞触点元件,其中,所述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包括包围壳体和触点支架嵌件,两者能通过增强力的器件相对于彼此移动,其中,所述触点支架嵌件具有用于容纳第二插塞触点元件的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壁,所述壳体壁在插塞连接器壳体相互连接时具有相互平行的区段,在这些区段之间布置有密封部,该密封部在插塞连接器壳体相互连接时贴靠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的相应的至少一个壳体壁上。
【背景技术】
[0002]插塞连接器结构由德国专利文献DE 102008012925B4已知。
[0003]为了连接这样的插塞连接器的插塞连接器壳体,施加由多个部分组合的接合力。首先施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气的插塞触点元件之间的接触力,其中,为了建立可靠的电连接,插塞触点元件至少在其中一个插塞连接器壳体中构造成弹簧弹性的,以及其次施加由壳体部件对密封部的压紧力,该密封部必须被压缩以便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此外,在插塞连接器壳体之间产生的机械摩擦力可以通过壳体部件的公差微小的构造保持得很小进而以下不需要进一步考虑。
[0004]因为在插塞连接器结构中,接触力的总和随着要连接的插塞触点元件的数量提高,所以特别是在多极的插塞连接器中布置有用于增强力的机械的辅助器件。因此,例如文献DE 10128183B4对于连接多极的插塞连接器部件示出一种杠杆机构。因为插塞触点元件的连接与密封部的压缩同时进行,所以在接合过程期间要施加的力相当大,从而为了舒服的操作而需要尽可能大的杠杆臂长度,但是这导致杠杆机构结构相对来说大并且相当笨重。
[0005]备选地,改进所谓的零力插塞连接器(NulIkraftsteckverbinder),正如大致在德国公开文献DE 102005040952A1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所述零力插塞连接器上,电接触力仅在接合路径的最后部分中通过张紧套筒的移动在插座触头上产生,从而在大部分接合路径上不施加接触力。密封部的径向的压缩通过将插塞连接器壳体接合在一起进行并且与张紧套筒的移动的阶段重合,从而最后的接合阶段需要巨大的操纵力,该操纵力特别是在多极的插塞连接器中很难施加。
[0006]另一种可能性在于,在插塞连接器壳体的第一接合阶段中将密封部挤压在一起并且此后才在第二接合阶段中操纵零力插塞连接器的张紧套筒。由此,对密封部的力和电气的触点元件的接触力被依次施加并且因此相互分离。在已经提到的德国专利文献D E102008012925B4中描述了这样的插塞连接器,在该插塞连接器中能通过增强力的滑块操纵张紧套筒机构。
[0007]不仅在文献DE 102005040952A1所记载的插塞连接器结构中而且在文献DE102008012925B4所记载的插塞连接器结构中,所谓的零力插塞连接器的使用是必需的并且是规定的。然而,零力插塞连接器由于其相对复杂地构建的张紧套筒机构是相当成本昂贵的。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特别简单的并且低成本的插塞连接器结构,在该插塞连接器结构中将密封力的产生和接触力的产生分离。
[0009]按照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如下方式解决,S卩,第二插塞触点元件相对于触点支架嵌件不可移动地布置,触点支架嵌件能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锁定,并且包围壳体能通过转动操纵或者推移操纵增强力的器件而相对于触点支架嵌件移动。
[0010]在此,密封部的压缩仅在电气的插塞触点元件完全接合在一起之后才进行,所述插塞触点元件在这里有利地不需要构造为零力插塞连接器并且因此能特别成本低廉地制造。因此,插塞连接器结构的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有利地应用于具有数量不太多的要连接的电器的插塞触点元件的插塞连接器。
[0011]与由德国专利文献DE102008012925B4已知的插塞连接器结构不同的是,在这里在将插塞连接器壳体接合在一起之后,触点支架嵌件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固定地连接并且包围壳体相对于剩余的结构是可动的。因此,包围壳体可以通过移置增强力的器件朝向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移动,由此,将布置在包围壳体和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之间的密封部挤压在一起。
[0012]在此,密封部优选通过参照插塞连接器壳体的插塞方向的、轴向的压缩而径向地扩张,并且相对于插塞连接器壳体的壁被压紧,由此实现了插塞连接器结构的防潮的密封。
[0013]特别有利的是,通过可以优选构造为扭杆的增强力的器件能够以相对少的力耗费实现密封部的显著的压缩。备选于此地,增强力的器件也可以构造成具有导向斜面的、能够垂直于插塞方向线性地移动的滑块,正如由文献DE 102008012925B4已知的那样。在这里未更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操纵滑块使得与包围壳体耦联的导向销在导向斜面中运动。
【附图说明】
[0014]以下借助附图示出并且更详细地阐述按照本发明的插塞连接器结构的实施例。图中:
[0015]图1示出了完成装配的插塞连接器结构;
[0016]图2示出了插塞连接器结构的分解图;
[0017]图3至图9分别示出了插塞连接器结构在不同的装配阶段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地构造的插塞连接器结构的两个相互连接的插塞连接器壳体1、2,不过其中,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在很大程度上由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覆盖并且仅能通过比如锁定凸起13和止动钩18那样的单个的元件看出。
[0019]该插塞连接器结构的细节通过图2所示的分解图说明。所述插塞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1、2和密封部11,该密封部在连接插塞连接器壳体1、2之后布置在插塞连接器壳体1、2之间并且防止湿气侵入到插塞连接器结构中。
[0020]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电气的插塞触点元件3、4,但是所述插塞触点元件能在图3和图4的剖视图中看出以及部分地在图5中看出。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具有电气的接触引脚3并且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具有电气的插座触头4。但是,这种分配是纯示例性的并且颠倒过来的分配也可以是毫无问题的。
[0021]如图2进一步示出的那样,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具有环绕地封闭的外壳面25,锁定凸起13在该外壳面的外侧上成型。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一端侧具有插入开口 24。环状的密封部11在插塞连接器壳体1、2进行连接之后贴靠在端侧的环绕的壳体棱边21上。
[0022]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由三个壳体部件组装在一起并且包括触点支架嵌件6、包围壳体5和扭杆7。在触点支架嵌件6上可看出容纳开口8,(在这里未示出的)插座触头能插入到该容纳开口中。此外,锁定杆12在触点支架嵌件6上成型,该锁定杆在插塞连接器壳体1、2连接之后与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上的锁定凸起13建立锁定连接。此外,两个彼此直线地对齐的支承销16成型到触点支架嵌件6上。
[0023]为了预装配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包围壳体5被推移到触点支架嵌件6上,此后,触点支架嵌件6的支承销16从包围壳体5的凹槽22伸出来。然后,马蹄状的扭杆7与支承销16可枢转地连接。在扭杆7的相互平行的侧面中形成导轨17,在包围壳体5上成型的导向销15嵌入到该导轨中。在扭杆7围绕支承销16枢转时,导向销15沿着导轨17运动,由此,触点支架嵌件6和包围壳体5彼此相对地移动。
[0024]环状的密封部11被推移到触点支架嵌件6的壳体主体上,然后,该密封部贴靠在触点支架嵌件6的收束的(tailliert)区段26上,其中,密封部11在朝向区段26的过渡区域中支撑在棱边28上。
[0025]为了将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与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连接,触点支架嵌件6嵌入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插入开口 24中。装配阶段的瞬时状态在图5中示出。在该剖视图中可看出,触点支架嵌件6插入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中,但是还未达到该插塞连接器壳体的底面27,从而还可看出从属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插塞触点元件3的一部分。包围壳体5利用其内表面跨接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外壳面25的一部分。在包围壳体5的内侧上可以看出密封部11。
[0026]在将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1、2进一步接合在一起时,触点支架嵌件6的下端面最后达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底面27,由此形成在图6中示出的装配状态。在此,与触点支架嵌件6连接的弹簧弹性的锁定杆12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锁定凸起13上锁定,由此,触点支架嵌件6现在固定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上。
[0027]在接合阶段期间,除了用于枢转弹簧弹性的锁定杆12的较小的力之外,仅施加第一插塞触点元件和第二插塞触点元件3、4的接触力。插塞触点元件3、4能以简略的方式在图3和图4中看出。在此,图3以另一个剖视图示出与图6相同的装配状态。
[0028]从属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插塞触点元件3在图3中作为接触引脚示出,而从属于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的插塞触点元件4构造为插座触头,所述插座触头相应地与连接导线19连接。围绕连接导线19在容纳开口 8中相应地布置密封橡胶20,该密封橡胶防止湿气通过触点支架嵌件6侵入到插塞连接器结构中。
[0029]在触点支架嵌件6插入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中期间,密封部11不引起对有待施加的接合力的贡献,因为如图5、6所示出的和图3特别明显地示出的那样,密封部11在该接合阶段中不由插塞连接器壳体1、2压缩。虽然密封部11不仅贴靠在包围壳体5的表面区段上而且贴靠在触点支架嵌件6的表面区段上;但是因为在该接合阶段中在这些部件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所以在密封部11上也不形成摩擦,该摩擦能提供对有待施加的接合力的贡献。
[0030]以力对密封部11加载仅在两个插塞连接器壳体1、2和与其连接的插塞触点元件插接结束之后才进行。该加载通过扭杆7的移置(Umlegen)进行,该移置的过程在图7至图9中在不同的时刻示出。
[0031]通过在包围壳体5上成型的导向销15运动到扭杆7的导轨17中,包围壳体5相对于触点支架嵌件6移动。在此,由于通过锁定杆12和锁定凸起13将触点支架嵌件6固定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上,包围壳体5相对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移动,由此,密封部11轴向地、亦即沿插塞连接器壳体1、2的连接方向被压缩。轴向的压缩同时引起密封部11的径向的偏移,由此,密封部11相对于两个插塞连接器壳体1、2的内部壳体壁9、10牢固地压紧。
[0032]这在图4中能特别明显地看出。与包围壳体在图3中的位置相比,包围壳体5在这里向下相对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移动,由此,密封部11平放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的壳体棱边21上并且压靠到包围壳体5的至少一个内部的壳体壁9上和压靠到触点支架嵌件6的至少一个外部的壳体壁10上。
[0033]用于扭杆7的运动的、有待舒适地施加的操纵力通过扭杆的增强力的效果转换成对密封部11上的相对大的压紧力,以便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此外有利的是,该过程与插塞连接器壳体1、2的接合在一起的过程和产生插塞接触力的过程分离。
[0034]在移置扭杆7之后,扭杆的操纵区段14形状配合地在止动钩18上锁定,由此,插塞连接器壳体1、2对密封部11的力作用也通过扭杆运动向外持续保持。
[0035]如图7至图9进一步示出的那样,从属于包围壳体5的凸缘29在该包围壳体的内侧上具有成型的突出部30,该突出部在包围壳体5的在图9中示出的最终位置中确保在锁定杆12和锁定凸起13之间(圈出的区域A)的锁定连接以防止意外的分离。扭杆7的卡锁在止动钩18上的操纵区段14同时锁止锁定杆12的抓取区段31(圈出的区域B)。通过锁定杆12的双重闭锁可靠地防止插塞连接部的无意的脱开。
[0036]为了分离插塞连接器壳体1、2,首先止动钩18由扭杆7的操纵区段14脱开。仅在包围壳体5通过扭杆7的回转发生移动之后,突出部30才释放存在于锁定杆12和锁定凸起13之间的锁定连接,然后,该锁定连接可以通过对锁定杆12的抓取区段31的压力脱开。
[0037]附图标记列表:
[0038]I 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
[0039]2 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
[0040]3 第一插塞触点元件[0041 ] 4 第二插塞触点元件
[0042]5 包围壳体
[0043]6 触点支架嵌件
[0044]7 扭杆(增强力的器件)
[0045]8 容纳开口
[0046]9壳体壁
[0047]10壳体壁
[0048]11密封部
[0049]12锁定杆
[0050]13锁定凸起[0051 ]14操纵区段
[0052]15导向销
[0053]16支承销
[0054]17导轨
[0055]18止动钩
[0056]19连接导线
[0057]20密封橡胶
[0058]21壳体棱边
[0059]22凹槽
[0060]23凹槽[0061 ]24插入开口
[0062]25外壳面
[0063]26区段
[0064]27底面
[0065]28棱边
[0066]29凸缘
[0067]30突起部
[0068]31抓取区段
[0069]A、B区域
【主权项】
1.一种电气的插塞连接器结构, 其包括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在所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中布置有第一插塞触点元件(3); 并且包括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在所述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中布置有第二插塞触点元件(4), 其中,所述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2)包括包围壳体(5)和触点支架嵌件(6),两者能通过增强力的器件(7)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中,所述触点支架嵌件(6)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插塞触点元件(4)的容纳开口(8), 其中,所述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1、2)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壁(9、10),所述壳体壁在插塞连接器壳体(1、2)相互连接时具有相互平行的区段,在这些区段之间布置有密封部(U),该密封部在插塞连接器壳体(1、2)相互连接时贴靠在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和第二插塞连接器壳体(1、2)的相应的至少一个壳体壁(9、1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插塞触点元件(4)相对于触点支架嵌件(6)不可移动地布置, 所述触点支架嵌件(6)能与第一插塞连接器壳体(I)锁定,并且 所述包围壳体(5)能通过转动操纵或者推移操纵增强力的器件(7)而相对于所述触点支架嵌件(6)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力的器件(7)是扭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力的器件(7)是垂直于所述插塞连接器壳体(1、2)的插塞方向可动的滑块,该滑块具有成型的导向销或者倾斜于插塞方向定向的导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塞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包围壳体(5)相对于所述触点支架嵌件(6)的移动,所述密封部(11)在所述插塞连接器壳体(1、2)之间轴向地被压缩并且由此径向地扩张并且被压靠到壳体壁(9、10)上。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5830285SQ201480069611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发明人】克里斯迪安·雅沃克
【申请人】科世达接触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