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路在基板上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63907阅读:来源:国知局
面”。
[0052]在基板12的内部埋入布线导体及接地导体(均未图示)。此外,在基板12的上表面设有与布线导体电连接的单个信号端子14,并且还设有与接地导体电连接的2个接地端子16a以及16b。信号端子14、接地端子16a、16b都具有长方形主面,并且形成为板状。
[0053]此处,信号端子14、接地端子16a、16b以形成各主面的长方形的长边沿X轴延伸,并且接地端子16a及16b在Y轴方向上夹住信号端子14的形态设置在基板12的上表面的既定位置。
[0054]参照图2(A)及图2(B),连接器20以具有可挠性的绝缘体(电介质体)22作为坯体,具有沿X轴的长度L1、沿Y轴的宽度Wl以及沿Z轴的高度Tl。绝缘体22上还形成有贯通孔HLl,该贯通孔HLl贯穿朝向X轴方向的两侧面的中央。贯通孔HLl具有沿X轴的长度L1、沿Y轴的宽度W2、以及沿Z轴的高度T2。另外,宽度W2小于宽度W1,高度T2小于高度Tl。
[0055]在贯通孔HLl的底面设有单个信号端子24以及2个接地端子26a及26b。信号端子24、接地端子26a、26b均具有长方形主面,并且形成为板状。此外,信号端子24、接地端子26a、26b以形成各主面的长方形的长边沿X轴延伸,并且接地端子26a及26b在Y轴方向上夹住信号端子24的形态设置在贯通孔HLl的底面。
[0056]形成信号端子24、接地端子26a、26b各主面的长方形的短边长度远小于贯通孔HLl的宽度即“W2”,并且这些短边的长度和也小于宽度W2。因此,信号端子24、接地端子26a,26b以互不接触的方式设置在贯通孔HLl的底面。
[0057]绝缘体22的下表面设有单个信号端子28以及2个接地端子30a及30b。信号端子28、接地端子30a、30b也都具有长方形的主面,并且形成为板状。此外,信号端子28设置在信号端子24的正下方,接地端子30a设置在接地端子26a正下方的Y轴方向的正侧,而且接地端子30b设置在接地端子26b正下方的Y轴方向的负侧。
[0058]参照图3,在绝缘体22的内部埋入有板状导体32a及32b。从Z轴方向观察,板状导体32a埋入在与接地端子26a及30a部分重叠的位置。此外,从Z轴方向观察,板状导体32b埋入在与接地端子26b及30b部分重叠的位置。
[0059]信号端子24及28经由通孔导体36相互连接。此外,接地端子26a经由通孔导体341a与板状导体32a连接,板状导体32a经由通孔导体342a与接地端子30a连接。并且,接地端子26b经由通孔导体341b与板状导体32b连接,板状导体32b经由通孔导体342b与接地端子30b连接。
[0060]连接器20的分解图如图4所示。绝缘体22通过将具有可挠性的绝缘片材(电介质片材)SH1、SH2、SH3a、SH3b以及SH4层叠而制成。绝缘片材SHl及SH2分别具有沿X轴的长度L1、沿Y轴的宽度Wl以及沿Z轴的高度T3。此外,绝缘片材SH3a及SH3b分别具有沿X轴的长度L1、沿Y轴的宽度W3以及沿Z轴的高度T2。并且,绝缘片材SH4具有沿X轴的长度L1、沿Y轴的宽度Wl、以及沿Z轴的高度T4。
[0061]此处,高度T3相当于“(Tl-T2)/4”,高度T4相当于“(Tl-T2)/2”。宽度W3相当于“ (Wl-W2)/2”。信号端子28、接地端子30a、30b形成于绝缘片材SHl的下表面,板状导体32a,32b形成于绝缘片材SHl的上表面,信号端子24、接地端子26a、26b形成于绝缘片材SH2的上表面。并且,通孔导体341a?341b以及342a?342b形成在以虚线表示的位置。
[0062]绝缘片材SH2层叠在绝缘片材SHl上,绝缘片材SH3a及SH3b层叠在绝缘片材SH2上,绝缘片材SH4层叠在绝缘片材SH3a及SH3b上。
[0063]此处,构成绝缘片材SH2的4个侧面分别与构成绝缘片材SHl的4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此外,绝缘片材SH3a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面与绝缘片材SH2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绝缘片材SH3a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与绝缘片材SH2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绝缘片材SH3b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面与绝缘片材SH2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绝缘片材SH3b在Y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与绝缘片材SH2在Y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0064]并且,绝缘片材SH4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与绝缘片材SH3a及SH3b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绝缘片材SH4在X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与绝缘片材SH3a及SH3b在X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此外,绝缘片材SH4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与绝缘片材SH3a在Y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绝缘片材SH4在Y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与绝缘片材SH3b在Y轴方向上的负侧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0065]连接器20通过在将绝缘片材SH1、SH2、SH3a、SH3b以及SH4按上述方式层叠的状态下进行热压接而制成。
[0066]参照图5 (A)?图5 (B),高频传输线路40以具有可挠性的薄板状绝缘体(电介质体)42作为坯体,具有沿X轴的任意长度、沿Y轴的宽度W4以及沿Z轴的高度T5。宽度W4与上述宽度W2基本一致,高度T5与上述高度T2基本一致。
[0067]在绝缘体42的上表面设有宽度略小于宽度W4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抗蚀层48。在绝缘体42的下表面也设有宽度略小于宽度W4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抗蚀层50。其中,抗蚀层48延伸至绝缘体42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端部,而抗蚀层50仅延伸至绝缘体42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端部的偏内侧。因此,绝缘体42的下表面中,从抗蚀层50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端部至绝缘体42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端部的区域露出至外部。
[0068]在该露出区域中,设有信号端子44以及接地端子46a及46b。信号端子44、接地端子46a、46b也都具有长方形的主面,并且形成为板状。此外,信号端子44、接地端子46a、46b以形成各主面的长方形的长边沿X轴延伸且接地端子46a及46b在Y轴方向上夹住信号端子44的形态设置在露出区域。
[0069]在绝缘体42的X轴方向上正侧的端部附近,形成有从Y轴方向正侧的侧面突出的板状的凸部CV1、以及从Y轴方向负侧的侧面突出的板状的凸部CV2。凸部CVl及CV2也是具有可挠性的绝缘体(电介质体),与绝缘体42成形为一体。
[0070]凸部CVl及CV2都具有矩形的主面,矩形的各边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延伸。此夕卜,凸部CVl及CV2的各厚度相当于“T5”,凸部CVl及CV2的上表面与绝缘体4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凸部CVl及CN2的下表面与绝缘体42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0071]从凸部CVl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到绝缘体42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的距离相当于“L2”。从凸部CV2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到绝缘体42在X轴方向上的正侧的侧面的距离也相当于“L2”。另外,距离L2略长于上述长度LI。
[0072]高频传输线路40的分解图如图7所示。绝缘体42、凸部CV1、CV2通过层叠具有可挠性的绝缘片材(电介质片材)SHll?SH13而制成。绝缘片材SHll?SH13彼此具有相同的尺寸,从Z轴方向观察,各绝缘片材的端部附近形成为大致十字形。
[0073]其中,在绝缘片材SHll的下表面形成有信号端子44及第I接地层46,在绝缘片材SHll的上表面形成有增强层58、62a?62b。此外,在绝缘片材SH12的上表面形成有用来传输信号的信号导体52,并且还形成有增强层56a?56b、60a?60b。此外,在绝缘片材SH13的上表面形成有第2接地层54。
[0074]第I接地层46由上述接地端子46a及46b、以及主面为长方形且向X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接地导体46c形成为一体。接地导体46c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与接地端子46a及46b各自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一致,接地导体46c的上表面与接地端子46a及46b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接地导体46c的下表面与接地端子46a及46b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0075]接地导体46c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相当于从Y轴方向上正侧的接地端子46a的端部至Y轴方向上负侧的接地端子46b的端部的距离。此外,形成接地导体46c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长方形的一条长边(Y轴方向上正侧的长边)与形成接地端子46a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长方形的一条长边(Y轴方向上正侧的长边)相连续。
[0076]并且,形成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