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33065阅读:来源:国知局
组22与金属接地板3形成隔离与绝缘的效果,且金属接地板3的垫高部31与固定片32穿出于第一端子座23与第二端子座24周边处,再于电气模块2的第一端子座23、第二端子座24与金属接地板3的固定片32外部利用塑料以镶嵌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绝缘本体I后,便可将第一端子座23与第二端子座24结合于对接部12的定位空间120内,并使第一端子组21的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端子组22的第二接触部221分别穿出且外露于对接部12的舌板121上下二侧处,以及第一连接部212、第二连接部222与金属接地板3的垫高部31分别外露于基座11的容置空间110处,而金属接地板3也可通过二侧处的垫高部31与固定片32间的缺槽321,使垫高部31位于基座11的容置空间110处形成悬空状态,且第一端子座23与第二端子座24外部所罩覆的上盖板25、下盖板26分别结合于对接部12的嵌扣槽111内呈一定位。
[0044]续将传输线缆4的第一导线组41与第二导线组42为分别定位于第一端子座23的第一定位槽231与第二端子座24的第二定位槽241内,并与第一端子组21的第一连接部212、第二端子组22的第二连接部222可利用焊接、铆接压合或刺破型端子等方式稳固接合后形成电性连接,且屏蔽体43位于第一导线组41与第二导线组42间的二个金属板431分别搭接于金属接地板3后方处的垫高部31接触面311上形成一共同接地的回路,但于实际应用时,也可进一步将屏蔽体43与金属接地板3利用镭射焊接的方式熔接成为一体,以有效提升其整体接地结构的稳定性,此种电气模块2利用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间的金属接地板3电性连接于传输线缆4的屏蔽体43上形成共同接地而具有接地的功能,并由屏蔽体43来将第一导线组41与第二导线组42的第一电源导线412、第二电源导线413、第三电源导线422及第四电源导线423与复数信号传输导线形成屏蔽与隔离,以提供最佳的屏蔽效果,且因不需配置印刷电路板进行连接而可简化制造程序及节省组装所耗费的工时与成本,也可有效缩小占用的体积使其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得以更广泛适用于轻薄型的电子产品。
[0045]而后便可将屏蔽壳体5罩覆定位于绝缘本体I外部,并使对接部12伸入于插接空间50中形成悬空状态,且屏蔽壳体5的接地弹片51以抵持面511分别搭接于传输线缆4第一导线组41与第二导线组42周边处的屏蔽体43上,同时将第一端子座23与第二端子座24外部金属材质所制成的上盖板25与下盖板26以抵持弹片252、262分别抵触于屏蔽壳体5内壁面处,使屏蔽壳体5可通过屏蔽体43与金属接地板3形成一共同接地的回路,当电气模块2的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传输高频信号时,其相互间所形成的电磁波干扰(EMI)及串音干扰可由金属接地板3感应吸收,并由屏蔽体43导引传输至屏蔽壳体5上来进行接地释放,且可通过屏蔽体43将第一电源导线412、第二电源导线413、第三电源导线422及第四电源导线423与复数信号传输导线形成屏蔽与隔离,以有效防止因距离接近所造成电源杂讯干扰的缺失发生,同时抑制高频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干扰等,进而使整体信号传输的品质更为稳定且可靠。
[0046]再者,屏蔽壳体5外部为进一步结合有定位构件6的第一外壳61与第二外壳62,并使第一外壳61与第二外壳62相对内侧处的接触弹片612、622分别抵触于屏蔽壳体5上,再将延伸片613、623利用穿孔614、624中所穿设的固定元件(图中未示出)结合于电路板或机壳上形成一共同接地的回路,便可凭借屏蔽壳体5配合定位构件6将USB连接器周围所产生的电磁波及杂讯干扰导引至电路板的接地端或机壳上进行释放,以提高接地与屏蔽的效果。
[0047]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电气模块、金属接地板及传输线缆,其中: 该绝缘本体具有基座,并在基座前方处设有对接部,且绝缘本体上结合有一电气模块; 该电气模块所包括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一侧处分别设有穿出且外露于对接部上下二侧处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并在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相对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另一侧处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 该金属接地板结合于绝缘本体内部并在电气模块的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形成屏蔽与隔离; 该传输线缆包括有分别连接至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组及第二导线组,并在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周边处定位有电性连接于金属接地板上形成共同接地的屏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外部罩覆定位有一屏蔽壳体,并在屏蔽壳体内部具有可供对接部伸入于其内形成悬空状态的插接空间,且屏蔽壳体后方上下二侧处朝插接空间方向设有相对向内弯折延伸而分别搭接于屏蔽体上形成接地的复数接地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气模块的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外部分别罩覆有金属材质所制成的上盖板及结合于上盖板下方处的下盖板,并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上分别设有抵触于屏蔽壳体上形成接地的复数抵持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外部进一步结合有定位构件的第一外壳及结合于第一外壳下方处的第二外壳,并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上分别设有抵触于屏蔽壳体上形成接地的复数接触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构件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前侧处向外转折延伸有相互抵贴的平整状延伸片,并在二延伸片上分别设有相对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基座后方处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并在金属接地板后方上下二侧处形成有外露于容置空间处的垫高部,且垫高部表面上形成有可供屏蔽体搭接形成接地的接触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接地板的垫高部二侧处向后延伸有穿出于电气模块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周边处的固定片,并在第一端子座、第二端子座与固定片外部利用镶嵌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有绝缘本体,且二固定片与垫高部之间分别形成有缺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气模块的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后方相对外侧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可供第一导线组、第二导线组定位并与第一端子组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端子组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复数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缆包括有上下排各具有十二根导线的第一导线组及第二导线组,并在第一导线组中的第一根、第四根、第九根、第十二根导线依序为第一接地导线、第一电源导线、第二电源导线及第二接地导线,其余导线都为信号传输导线,且第二导线组相对第一导线组中的第一根、第四根、第九根、第十二根导线依序为第三接地导线、第三电源导线、第四电源导线及第四接地导线,其余导线都为信号传输导线,而屏蔽体上下二侧处具有可供第一电源导线、第二电源导线、第三电源导线及第四电源导线跨置于其上与复数信号传输导线形成屏蔽与隔离的复数金属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屏蔽体具有分别定位于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信号传输导线周边处形成上下层叠排列的四个金属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中绝缘本体上为结合有电气模块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并在绝缘本体内部结合有位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间的金属接地板,且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一侧处分别设有外露于绝缘本体前方对接部上下二侧处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再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另一侧处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连接有传输线缆的第一导线组及第二导线组,便可将第一导线组与第二导线组周边处定位的屏蔽体电性连接于金属接地板上形成共同接地而具有接地的功能,并提供最佳的屏蔽效果,且因不需配置印刷电路板进行连接而可简化制造程序达到节省组装工时与成本的效用,也可有效缩小体积使整体更为薄型化。
【IPC分类】H01R13-6596, H01R13-6586, H01R13-648
【公开号】CN204441622
【申请号】CN201520102772
【发明人】加藤宣和, 桥本公明
【申请人】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