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163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所述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加热效率高,不会损害操作性,能对被加工物的两侧同时施加热量。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包括以夹着被加工物(W)的方式设置的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以及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3)相反一侧的感应线圈(4),由所述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3)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和所述磁性金属件(3)被加热。
【专利说明】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及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及方法、食品连炒装置及方法、食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感应加热对被加工物进行加热并加工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方法、食品连炒装置、食品连炒方法以及食品。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示,作为所述的加工装置,用一对模具夹住被加工物,并通过对所述一对模具进行加热来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此外,在所述加工装置中,在一对模具上分别设置有感应线圈作为加热机构,通过分别在所述感应线圈上施加交流电压,由此对一对模具进行加热。
[0003]可是,由于在一对模具上分别设置感应线圈并针对各感应线圈分别设置电源,所以存在不仅使装置结构复杂化,而且会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0004]此外,虽然也可以考虑仅在一个模具上设置感应线圈,对该一个模具进而对另一个模具进行加热,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在一个模具和另一个模具之间产生温度不均,施加给被加工物的热量变得不均衡,被加工物的加热效率恶化,进而导致加工效率降低。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 - 322323号
【发明内容】

[0008]因此,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装置不会大型化,加热效率优异,可以同时对被加工物的两侧施加热量。
[0009]S卩,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包括: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以及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被加热。
[0010]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把感应线圈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由此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
[0011]按照所述的方案,由于把被加工物夹在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之间,相对于非磁性金属件在与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设置感应线圈,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非磁性金属件,所以可以加热非磁性金属件。此外,由于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在贯通非磁性金属件后,通过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所以可以加热磁性金属件。由此可以利用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加热被加工物。此外,由于仅在非磁性金属件侧设置感应线圈即可,所以能简化装置的结构,不会使装置大型化,与非磁性金属件贴紧的磁性金属件的开闭和装拆变得简单,使取出或放入被加工物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利用感应加热对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效率高,也不会损害操作性。
[0012]具体地说,可以考虑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分别是下模具和上模具。在该情况下,感应线圈设在下模具的下方。为了恰当地对下模具进行加热,优选的是,使下模具的与感应线圈相对的面大体为平面形,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大体垂直贯通下模具。
[0013]在此,由于流过感应线圈的电流和在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作用有相互排斥的力(排斥力),有时会产生磁性金属件意外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是,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央部。通过把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感应线圈的中央部,由于在该磁路用铁芯和磁性金属件的厚度方向上流过相同方向的磁通,所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力(吸引力)。因此,在感应线圈、与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之间作为合力不会作用有大的排斥力,所以可以防止磁性金属件意外脱落。
[0014]优选的是,设置有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覆盖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周面和所述感应线圈的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一侧的面,形成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通路径。按照该方案,形成有下述磁路: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非磁性金属件,到达磁性金属件,在通过该磁性金属件的内部后,流入磁通路径形成构件。其结果,可以有效地把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导向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
[0015]优选的是,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由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支承。按照该方案,可以由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构成支承非磁性金属件的结构,可以简化装置结构。
[0016]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与所述磁性金属件接触。按照该方案,磁通容易从磁性金属件流向磁通路径形成构件,可以减小磁阻。
[0017]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一侧,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磁性金属件上。这样,如果把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磁性金属件的内侧,则感应电流在非磁性金属体中流动并产生热量,可以使由贴紧设置的非磁性金属体和磁性金属件构成的结构件(上模具)的温度上升。此外,通过选择贴紧的非磁性金属体的电阻率、厚度,可以调整上模具的温度上升值。此外,所谓非磁性金属体例如是无磁性的不锈钢、铜等。
[0018]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贴紧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或者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按照该方案,在非磁性金属件中产生了局部温度不均的情况下,如果把电阻率比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配置在温度比较低的部位,则感应电流在配置部位变得容易流动,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可以消除温度不均。此外,所述低电阻率的非磁性体可以贴紧配置在非磁性金属件上,也可以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非磁性金属件上。
[0019]由于在非磁性金属件侧的外侧设置有感应线圈,所以来自非磁性金属件的散热量少,但是磁性金属件侧的外侧敞开,来自磁性金属件的散热量多,随着磁性金属件变成高温,温度上升率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的是,绝热构件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
[0020]在此,在使施加在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小于50Hz的低频的情况下,非磁性金属件难以被加热,此外,磁性金属件的磁通密度变得过高而饱和。另一方面,在使所述频率为超过1000Hz的高频的情况下,非磁性金属件被过度加热,与磁性金属件相比温度变得过高。因此,优选的是,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
[0021]此外,非磁性金属件的电流渗透度高,内外面都被加热。另一方面,由于是磁性金属件,在频率为500Hz、温度为300°C下,电流渗透度为2mm左右,与被加工物接触的内侧的面被加热,所以可以高效地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
[0022]此外,优选的是,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是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其中,N为I以上的奇数。在此,3N倍频发生器在商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情况下,输出150Hz,450Hz,750Hz的中频,在商用电源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输出180Hz、540Hz、900Hz的中频。此外,可以考虑使用通用变频器,如果设输出电压为V、输出频率为F,则通用变频器通常构成以V/F= —定的方式进行变化。因此,如果利用增减输出来控制负荷温度,则成为频率总是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随着频率的变化振动也变得剧烈。另一方面,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频率总是一定的,是仅改变输出电压的控制方式,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的因频率变动造成的振动小,对加工不会产生恶劣影响。
[0023]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把感应线圈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由此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
[0024]此外,在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中,优选的是,使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
[0025]此外,以往对于冷冻食品等加工食品,在对在所述加工食品的两面上带有烧烤图案这样的食品进行加工的情况下,例如使一个面与平底锅等烹饪器具的加热面接触进行烧烤,然后把食品翻过来使另一个面与加热面接触进行烧烤。
[0026]在如上所述地以一个一个单面的方式对食品烧烤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对每个单面进行烧烤的时间,加工时间变长,加工效率不好。所述问题随着加工食品的制造量增加而变
得更显著。
[0027]此外,如专利文献(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 - 246052号)所示,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装置,在食品的上侧和下侧双方设置有加热器等加热装置,同时对食品的两面进行烧烤。
[0028]可是,如果在食品的上侧和下侧双方分别设置加热装置,则存在下述问题:不仅会导致食品加热装置大型化,而且会使加热效率恶化,周围温度升高,操作性也受到恶劣影响。
[0029]此外,以往作为用于在工业上大量、连续地炒面类或米饭等的加热方法,使用气体加热法、涡电流加热法和过热蒸汽法等。
[0030]气体加热法虽然具有加热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但摆脱不了下述问题:因忘了关闭而导致烧焦;因在用小火的使用中熄灭、因使用设备的漏气造成气体中毒、爆炸的危险。涡电流加热法虽然没有气体中毒及爆炸的危险,但缺点是加热速度慢、单位耗电高。过热蒸汽法虽然电热性好,是优异的加热方法,但存在因蒸汽锤导致噪声和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因配管和设备的腐蚀或冻结导致损坏的可能性,在大规模的食品制造设备中使用时存在安全性和维保方面的缺点。
[0031]此外即使利用所述的任意一种方法都难以严格控制加热温度或加热深度。
[0032]另一方面,近年来使用了高频的感应加热法的家庭用加热烹饪器具得到普及(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許第3446507号))。所述方法不使用明火,对烹饪器具本身进行加热,所以安全性好、能效也高。
[0033]可是,在大规模工业性的食品制造设备上使用的大型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需要与设备一起特别订购装置和电源,非常昂贵。此外,在高频感应加热法中,热量的渗透深度为器具壁的数微米左右,难以针对在工业性的食品制造中使用的厚的烹饪器具使用。此外,在利用高频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情况下,因功率损耗的问题不能增大装置主体和电源之间的距离。这在具有复杂且按照产品而需要重新设置的生产线、使用大量水的食品制造工厂中,是致命的缺点,因此至今不能用于大规模的食品制造设备上。
[0034]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加热效率高,不会损害操作性,可以大量烹饪和连续烹饪,能防止加热不均、材料损坏、烧焦,并且能同时对食品的两侧施加热量,安全性高,设备的维持管理容易。作为所述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可以举出下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包括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形成食品收容空间,所述食品收容空间收容被加热的食品;以及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由此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被加热。
[0035]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食品连炒装置,其包括: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形成食品收容空间,所述食品收容空间收容被加热的食品;以及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由此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被加热。
[0036]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方法,把食品收容在食品收容空间内,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形成所述食品收容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设置感应线圈,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由此对所述食品进行加工。
[0037]按照所述的方案,把食品收容在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形成的食品收容空间中,把感应线圈相对于第一容器部件设置在与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导电性非磁性体的第一容器部件,所以可以加热第一容器部件。此外,由于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在贯通第一容器部件后通过磁性体的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所以可以加热第二容器部件。由此,可以利用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对收容在食品收容空间中的食品进行加热。此外,由于仅在第一容器部件侧设置感应线圈即可,所以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可以简化盖体的开闭和装拆,因此取出或放入食品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利用感应加热对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效率高,不会损害操作性。除此以外,不仅可以大量烹饪和连续烹饪,也可以防止加热不均,能防止材料损坏、烧焦。由此,可以提闻食品的口感、风味、外观,可以提闻生广率。
[0038]此外,本发明通过把使用了中频的感应加热法应用于大规模的连续式食品加热装置,可以高精度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深度,可以有选择地、强力地、短时间地对目标食品进行加热。因使用中频引起感应加热,可以使热量的渗透深度深入到IOmm左右,由此也可以应对在食品制造中用的厚的烹饪器具。
[0039]此外,与高频相比,中频情况的功率损耗小,所以可以增加距电源的距离。由此可以保持作为感应加热法优点的加热控制精度高、安全性好、能源效率高,并且可以成为在食品制造现场能使用的装置。
[0040]此外,通过短时间且对部位有选择地连续加热烹饪食品,可以防止加热不均和烧焦、简化加热后的冷却工序、降低冷冻设备的负荷,因缩短了耗费时间的加热冷却工序,能大幅度提高生产率。通过仅对需要的部位进行短时间加热,可以防止多余的热量向周围散发造成的多余的热损失和由此造成的作业环境的恶化,可以减少使用的能量。
[0041]此外,在使用本发明对食品进行了加热烹饪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香味成分向食品外的损失和因余热造成的老化,可以提供赋予了目标食品理想烧烤图案和烧烤气味的高档食品。
[0042]具体地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容器部件是具有开口部的食品容器,所述开口部向上方开口,所述第二容器部件是盖体,所述盖体封闭所述食品容器的所述开口部。在该情况下,感应线圈设在食品容器的底壁下方。此外,为了恰当地对食品容器的底壁进行加热,优选的是,食品容器底壁中的与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大体为平板形,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大体垂直贯通食品容器。
[0043]在此,由于流过感应线圈的电流和在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作用有相互排斥的力(排斥力),有时产生第二容器部件意外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优选的是,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央部。通过在感应线圈的中央部设置磁路用铁芯,该磁路用铁芯和第二容器部件的厚度方向流过相同方向的磁通,所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力(吸引力)。因此,在感应线圈、与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之间作为合力不会作用大的排斥力,可以防止第二容器部件意外脱落。
[0044]优选的是,设置有由磁性体构成的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覆盖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周面和所述感应线圈的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相反一侧的面,形成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通路径。按照该方案,形成有下述磁路: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第一容器部件,经过食品收容空间到达第二容器部件,在通过该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后,流向磁通路径形成构件。其结果,可以有效地把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导向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004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由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支承。按照该方案,可以通过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构成支承第一容器部件的结构,可以简化装置结构。
[0046]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在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一侧,导电性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部件上。这样,如果把导电性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第二容器部件的内侧,则感应电流在导电性非磁性体中流动而产生热量,可以使由贴紧设置的导电性非磁性体和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的温度上升。此外,通过选择贴紧的导电性非磁性体的电阻率、厚度,可以调整第二容器部件的温度上升值。此外,所谓导电性非磁性体例如是无磁性的不锈钢、铜等。
[0047]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电阻率比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低的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上,或者电阻率比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低的非磁性体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上。按照该方案,在第一容器部件中产生了局部温度不均的情况下,如果把电阻率比第一容器部件低的非磁性体配置在第一容器部件的温度比较低的部位,则感应电流在配置部位变得容易流动,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可以消除温度不均。此外,所述电阻率低的非磁性体可以贴紧配置在第一容器部件上,也可以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第一容器部件上。
[0048]由于在第一容器部件一侧的外侧设置有感应线圈,所以来自第一容器部件的散热量少,第二容器部件侧的外侧敞开,来自第二容器部件的散热量多,随着第二容器部件变成高温,温度上升率降低。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优选的是,绝热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
[0049]在此,在使施加在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小于50Hz的低频的情况下,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难以被加热,此外,第二容器部件的磁通密度过高而饱和。另一方面,在使所述频率为超过1000Hz的高频的情况下,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被过度加热,与第二容器部件相比温度变得过高。因此,优选的是,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发热比。
[0050]此外,由于第一容器部件为非磁性体,所以电流渗透度高,内外面都被加热。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容器部件是磁性体,所以在频率为500Hz、温度为300°C条件下,电流渗透度在2mm左右,由于与食品接触的内侧的面被加热,所以对食品加工的效率高。
[0051]此外,优选的是,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是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其中,N为I以上的奇数。在此,3N倍频发生器在商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情况下,输出150Hz、450Hz、750Hz的中频,在商用电源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输出180Hz、540Hz、900Hz的中频。此外,虽然可以考虑使用通用变频器,但是设输出电压为V、输出频率为F时,通用变频器通常以V/F = —定的方式进行变化。因此,如果通过增减输出来控制负荷温度,则频率总是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随着频率的变化产生剧烈振动。另一方面,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频率总是一定的,是仅改变输出电压的控制方式,第一容器部件和第二容器部件的因频率变动造成的振动小,对食品加工带来的恶劣影响小。
[0052]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连炒方法,使用所述的食品连炒装置进行加热处理。在食品连炒方法中可以发挥所述的效果。[0053]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所述食品是通过具有加热处理工序的方法制造而成的,所述加热处理工序使用了所述的食品连炒方法。作为所述食品,例如可以考虑面类和米饭等。
[0054]按照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可以提供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加热效率高,不损害操作性,能对被加工物的两侧同时施加热量。
[0055]此外,按照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可以提供食品加工装置,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加热效率高,不损害操作性,能大量烹饪和连续烹饪,能防止加热不均、材料损坏、烧焦,能对食品的两侧同时施加热量,安全性高,设备的维持管理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6]图1是示意 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0057]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0058]图3是表示在平底锅重量:盖重量=1:1.045、频率为150Hz、没有绝热构件的情况下感应加热测试结果的图。
[0059]图4是表示在平底锅重量:盖重量=1:1.045、频率为150Hz、有绝热构件的情况下感应加热测试结果的图。
[0060]图5是表示在平底锅重量:盖重量=1:1.451、频率为450Hz、没有绝热构件的情况下感应加热测试结果的图。
[0061]图6是表示在平底锅重量:盖重量=1:1.451、频率为150Hz、没有绝热构件的情况下感应加热测试结果的图。
[0062]图7是表示在平底锅重量:盖重量=1:2.746、频率为150Hz、没有绝热构件的情况下感应加热测试结果的图。
[0063]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0064]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0065]附图标记说明
[0066]I…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
[0067]W…被加工物
[0068]2…下模具(非磁性金属件)
[0069]3…上模具(磁性金属件)
[0070]4…感应线圈
[0071]5…磁路用铁芯
[0072]6…磁通路径形成构件
[0073]9…绝热构件
[0074]100…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
[0075]S…食品收容空间
[0076]200…食品容器(第一容器部件)
[0077]220…与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底壁)[0078]2H…开口部
[0079]300…盖体(第二容器部件)
[0080]400…感应线圈
[0081]500…磁路用铁芯
[0082]600…磁通路径形成构件
[0083]900…绝热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84]<第一实施方式>
[008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86]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I向被加工物W施加热量从而对被加工物W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I包括: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以夹着被加工物W的方式设置;以及感应线圈4,相对于非磁性金属件2,设置在与磁性金属件3相反的一侧。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存在有在把各构件分开的状态下表示的部分。
[0087]本实施方式的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是成对的下模具和上模具,在它们的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被加工物W的加工形状一致的凹凸形状。通过把所述的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重叠,在内部形成收容被加工物W的收容空间。此外,为了进行被加工物W的装卸,作为上模具的磁性金属件3可以移动。
[0088]感应线圈4大体为圆筒形状,设置在非磁性金属件2的下方。即,感应线圈4相对于非磁性金属件2设置在与磁性金属件3相反的一侧。此外,感应线圈4的外径与非磁性金属件2的外径大体相同,至少比被加工物W的宽度尺寸大。此外,感应线圈4的转动中心轴设置成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2的中心轴大体一致。由如上所述地设置的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以与非磁性金属件2的下侧的面大体垂直的方式贯通非磁性金属件2。此外,使非磁性金属件2的与感应线圈4相对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整个下侧的面)大体为平面形。此外,在形成于感应线圈4中央的中空部中,设置有磁路用铁芯5。
[0089]在感应线圈4的周围设直有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
[0090]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收容所述感应线圈4和磁路用铁芯5,在感应线圈4的周围形成磁路。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覆盖感应线圈4的外侧周面和感应线圈4的下侧的面(与非磁性金属件2相反一侧的面),为上部有开口的大体有底筒的形状。此外,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由磁性金属形成。
[0091]此外,感应线圈4放置在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底壁上,并且磁路用铁芯5配置在该感应线圈4的中央部。所述磁路用铁芯5利用固定螺丝7固定连接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底壁上。
[0092]此外,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内部,在感应线圈4的上面设置有平板形的绝缘绝热构件8。通过设置所述绝缘绝热构件8,使得在感应线圈4和磁路用铁芯5、与非磁性金属件2之间不产生短路,并且抑制从非磁性金属件2散热,不会因来自该非磁性金属件2的传热而使感应线圈4和磁路用铁芯5被加热。
[0093]此外,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支承非磁性金属件2,在该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内侧的面上形成有用于支承非磁性金属件2的支承部61。所述支承部61通过与非磁性金属件2的下侧的面接触,支承非磁性金属件2,支承部61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内侧的面上可以沿整个周向形成,也可以在内侧的面上沿周向断续地形成。此外,在把非磁性金属件2支承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支承部61上的状态下,该非磁性金属件2的下侧的面与绝缘绝热构件8接触。
[0094]此外,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上端面与重叠在非磁性金属件2上的磁性金属件3的下侧的面接触。即,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上端面与重叠在非磁性金属件2上的磁性金属件3的下侧的面中的、比非磁性金属件2向外侧伸出的下侧的面接触。由此,通过磁性金属件3内部的磁通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中容易流动,此外可以减小此时的磁阻。
[009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由于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中沿周向流动短路电流造成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发热,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上沿磁通流动的方向形成有防止短路电流用的狭缝(图中没有表示)。除此以外,为了避免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发热,也可以通过把硅钢等绝缘薄板磁性体层叠来构成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
[0096]此外,在磁性金属件3的上侧的面上接触设置有绝热构件9,用于使由该磁性金属件3产生的热量不从磁性金属件3的上侧的面散热。由于如上所述地设置有绝热构件9,所以可以防止因磁性金属件3的上部敞开而产生的磁性金属件3在高温区域中的温度上升率的降低。
[0097]下面对由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流和非磁性金属件2与磁性金属件3的同时加热进行说明。
[0098]通过对感应线圈4施加交流电压而产生磁通。所述磁通经过磁路用铁芯5大体垂直地贯通非磁性金属件2。此时,在非磁性金属件2中产生感应电流,非磁性金属件2产生焦耳热。贯通非磁性金属件2后的磁通通过被加工物W的收容空间。然后所述磁通到达磁性金属件3,在该磁性金属件3内部从中央部向外侧流动。此时,在磁性金属件3中产生感应电流,磁性金属件3产生焦耳热。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3内部后的磁通在该磁性金属件3的周围边缘部流向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到达了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的磁通经过该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内部,流向磁路用铁芯5。由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按所述的路径进行循环。在磁通为相反方向的情况下,所述路径变成相反的方向。
[009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感应线圈4的中空部设置有磁路用铁芯5,所以虽然在感应线圈4中流动的电流和在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因而作用有相互排斥的力(排斥力),但是由于相同方向的磁通在磁路用铁芯5和磁性金属件3的厚度方向上流动,所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力(吸引力)。因此,在感应线圈4、与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之间作为合力不会作用有大的排斥力,所以可以防止磁性金属件3意外脱落。
[0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感应线圈4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图中没有表示)对感应线圈4施加频率为50Hz?1000Hz的交流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由变压器方式的3N (N为I以上的奇数)倍频发生器构成。此外,使用所述3N倍频发生器通过调整所述频率,来控制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的发热比。例如可以调整频率使得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的升温特性相同,也可以调整频率使得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的温度成为相同。此外,3N倍频发生器的结构例如可以考虑下述方式的结构:把三组单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Y连接,并且把二次绕组Λ连接,使Λ连接的一端开放,从所述开放部取出高谐波成分。
[0101]按照所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I,把被加工物W收容在由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在非磁性金属件2的下方设置感应线圈4,使由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贯通非磁性金属件2,所以可以加热非磁性金属件2。此夕卜,由感应线圈4产生的磁通在贯通非磁性金属件2后通过磁性金属件3的内部,所以可以加热磁性金属件3。由此,可以用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对被加工物W进行加热。此外,由于仅在非磁性金属件2侧设置感应线圈4既可,所以简化了装置的结构,也不会使装置大型化。此外,由于利用感应加热对非磁性金属件2和磁性金属件3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效率高,周围温度难以变高,也不会损害操作性。
[0102]<第二实施方式>
[010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04]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100例如以对面类或米饭等食品进行炒或烧烤等的方式对食品施加热量来进行加工,如图2所示,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100形成有收容被加热的食品的食品收容空间S,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100包括由导电性非磁性体(非磁性金属)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200和由磁性体(磁性金属)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300、以及感应线圈400,感应线圈400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200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300相反的一侧。
[0105]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容器部件200在上部具有开口部2H,是在内部具有收容食品的收容部210的食品容器。所述食品容器200大体为旋转体形状,所述食品容器200的底壁220大体为平板形。
[0106]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容器部件300是盖体,所述盖体封闭所述食品容器200的开口部2H,大体为平板形。通过用盖体300封闭食品容器200的开口部2H,由此由所述食品容器200的收容部210的内侧的面和盖体300的下侧的面形成食品收容空间S。
[0107]感应线圈400大体为圆筒形,设置在作为第一容器部件的食品容器200的底壁220下方。即,感应线圈400相对于食品容器200设置在与盖体300相反的一侧。此外,感应线圈400的外径与食品容器200的收容部210的外径大体相同,感应线圈400的转动中心轴设置成与所述食品容器200的中心轴大体一致。由如上所述地设置的感应线圈400产生的磁通以与食品容器200的底壁220大体垂直的方式贯通食品容器200。此外,在形成在感应线圈中央的中空部中设置有磁路用铁芯500。
[0108]此外,在形成食品容器200的开口部2H的周围边缘部,形成有用于放置盖体300的盖体放置部230。所述盖体放置部230为从收容部210的周围边缘部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凸缘形。此外,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与盖体放置部230的下侧的面接触。
[0109]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收容所述感应线圈400和磁路用铁芯500,在感应线圈400的周围形成磁路。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覆盖感应线圈400的外侧周面和感应线圈400的下侧的面(与食品容器200相反一侧的面),为上部有开口的大体有底筒形。此外,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由磁性体形成。
[0110]此外,感应线圈400放置在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的底壁上,并且磁路用铁芯500配置在该感应线圈400的中央部。所述磁路用铁芯500利用固定螺丝700固定连接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的底壁上。[0111]此外,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的内部,在感应线圈400的上面设置有平板形的绝缘绝热构件800。通过设置所述绝缘绝热构件800,可以使感应线圈400和磁路用铁芯500、与食品容器200之间不产生短路,并且能抑制从食品容器200散热,不会因来自该食品容器200的传热造成感应线圈400和磁路用铁芯500被加热。
[0112]此外,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支承食品容器200,通过使该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的上端面与所述食品容器200的盖体放置部230下侧的面接触,由此支承食品容器200。此外,在把食品容器200支承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上的状态下,该食品容器200的底壁220与绝缘绝热构件800接触。这样,成为食品容器200也通过绝缘绝热构件800被支承的结构。
[01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因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中沿周向流过短路电流而造成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发热,在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上沿磁通流动的方向形成有防止短路电流用的狭缝(图中没有表示)。除此以外,为了避免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发热,也可以把硅钢等绝缘薄板磁性体层叠来构成磁通路径形成构件600。
[0114]此外,为了使由该盖体300产生的热量不从盖体300的上侧的面散热,与盖体300的上侧的面接触设置有绝热构件900。由于如上所述地设置有绝热构件900,所以可以防止因盖体300的上部敞开而产生的盖体300在高温区域中的温度上升率降低。
[0115]下面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食品加工装置100的感应加热测试结果。
[0116]图3表示在平底锅是板厚为1.5mm的SUS304、盖体是板厚为2.3mm的SS400、平底锅的底面与盖体的下侧的面的距离(以下称为间隙)为17_、平底锅和盖体的重量比为1:1.045的情况下,使交流电压的频率为150Hz,在盖体的上面未设置绝热构件时,平底锅和盖体的升温特性的测试结果。
[0117]另一方面,图4表示在图3的情况下,在盖体的上面设置了绝热构件时,平底锅和盖体的升温特性的测试结果。`
[0118]如图3所示,在未设置绝热构件的情况下,平底锅和盖体最初的升温特性相同,但是如果盖体变成高温则散热量变大,盖体的温度产生降低。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设置了绝热构件的情况下,最初热量被绝热构件吸收,出现使盖体难以升温的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经过,绝热构件一旦被加热后,则盖体和平底锅变成相同的温度。
[0119]图5表示在平底锅是板厚为1.5mm的SUS304、盖体是板厚为3mm的SS400、间隙为17mm、平底锅和盖体的重量比为1:1.451的情况下,使交流电压频率为450Hz,在盖体的上面未设置绝热构件时,平底锅和盖体的升温特性的测试结果。
[0120]另一方面,图6是表不在平底锅是板厚为1.5mm的SUS304、盖体是板厚为3mm的SS400、间隙为17mm、平底锅和盖体的重量比为1:1.451的情况下,使交流电压频率为150Hz,在盖体的上面未设置绝热构件时,平底锅和盖体的升温特性的测试结果。
[0121]此外,图7是表示在平底锅是板厚为1.5_1的5^304、盖体是板厚为5.8111111的SS400、间隙为17mm、平底锅和盖体的重量比为1:2.746的情况下,使交流电压频率为150Hz,在盖体的上面未设置绝热构件时,平底锅和盖体的升温特性的测试结果。
[0122]从图5和图6可以判明,因交流电压频率不同造成磁性体制的盖体和非磁性体制的平底锅的发热比改变。在该情况下,在频率150Hz条件下,平底锅和盖体的升温特性大体相同。在图6中,在高温区域中盖体的温度变低是由于盖体的散热量变大。[0123]此外,如图7所示,由于平底锅和盖体的发热比也因它们的重量比不同而改变,所以认为边考虑平底锅和盖体的重量比,边用频率控制它们的发热比。
[0124]此外,根据所述的试验结果认为,在把平底锅的重量设为I的情况下,作为食品容器2的平底锅和盖体3的重量比为平底锅的重量:盖体的重量=1.0:0.5?3.0是合适的。
[0125]在磁路中,包含非磁性体制的平底锅的板厚以及平底锅和盖体之间的非磁性体层(食品收容空间S)的磁阻大。因此,磁性体制的盖体的磁通难以饱和,越减薄、减重,升温速度越快。如果把平底锅和盖体的重量比设定为1.0:1.0?1.5,则升温温度大体相等。在此,用于使升温温度大体相等的重量比具有一定的范围是由于因容纳的东西造成平底锅和盖体的距离会稍微不同,用盖体和平底锅的厚度进行调整。此外,认为根据频率的控制、绝热构件的材质、板厚等的种类,可以把用于使升温温度大体相等的重量比在从其一半(0.5)到3倍(3.0)左右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0126]此外,在把平底锅和盖体置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的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下模具和上模具)的感应加热测试中,也得到了与所述测试相同的结
果O
[0127]按照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1,把食品收容在通过由非磁性体构成的食品容器200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盖体300形成的食品收容空间S中,在食品容器200的下方设置感应线圈400,由于使由感应线圈400产生的磁通贯通非磁性体的食品容器200,所以可以加热食品容器200。此外,由于由感应线圈400产生的磁通在贯通食品容器200之后通过盖体300的内部,所以可以加热盖体300。由此,可以利用食品容器200和盖体300加热收容在食品收容空间S中的食品。此外,由于仅在食品容器200侧设置感应线圈400,所以也不会使装置大型化,由于可以简化盖体的开闭和装拆,所以取出或放入食品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利用感应加热对食品容器200和盖体300进行加热,所以加热效率高,周围温度难以变高,也不会损害操作性。
[0128]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100,通过把利用了中频的感应加热法应用于大规模的连续式食品加热装置中,可以高精度地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深度,可以有选择性地、强力、短时间地对目标食品进行加热。通过使用中频引起感应加热,可以使热量的渗透深度深达10_左右,由此也可以应对在食品制造中使用的厚的烹饪器具。
[0129]此外,由于与高频相比,中频情况的功率损耗小,可以增加距电源的距离。由此,可以保持作为感应加热法优点的加热控制精度高、安全性好、能源效率高,并且可以成为在食品制造现场中能利用的装置。
[0130]此外,通过以短时间且对部位有选择的方式连续加热烹饪食品,能防止加热不均和烧焦,能简化加热后的冷却工序,能降低冷冻设备的负荷,通过缩短耗时的加热冷却工序,能大幅度提高生产率。通过仅对需要的部位进行短时间的加热,可以防止因向周围散发热量而导致的多余的热损失和由此造成的作业环境的恶化,可以减少使用的能量。
[0131]除此以外,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100对食品进行加热烹饪的情况下,可以防止香味成分向食品外的损失以及因余热造成的老化,可以提供使目标食品带有理想的烧烤外观和烧烤气味的高档食品。
[0132]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0133]例如,除了 3N倍频发生器以外,还可以使用变频器和可饱和电抗器构成电源。具体地说,由变频器输出一定电压、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在变频器和感应线圈4之间接入可饱和电抗器进行电流控制。由此,可以减少因频率变动造成的负荷振动。使用可饱和电抗器是因为:用半导体元件控制高频在技术上是困难的,而且成本高,不是利用磁铁等进行开/关控制,而是利用比例积分控制,可以进行高精度控制。
[0134]此外,可以把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作为磁性金属体的上模具的、下模具一侧的内侧的面上。通过这样把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上模具的内侧的面上,感应电流在非磁性金属体中流动而产生热量,可以使由贴紧设置的非磁性金属体和磁性金属体构成的上模具的温度升高。此外,通过选择贴紧设置的非磁性金属体的电阻率及厚度,可以调整上模具的温度上升值。
[0135]此外,如图8所示,在非磁性金属件中产生温度不均的情况下,在非磁性金属件2和绝缘绝热构件8之间、且在非磁性金属件2的温度比较低的部分(在本图中位于固定螺丝7的上部、且埋入非磁性金属件2的部分),也可以贴紧设置电阻率比非磁性金属件2低的非磁性体62。所述低电阻率的非磁性体62例如由铜镀金等构成。按照该方案,感应电流在非磁性体62的配置部位容易流动,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可以消除非磁性金属件2的温度不均。此外,所述低电阻率的非磁性体62也可以通过图中没有表示的热传导构件配置在非磁性金属件2上。
[013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容器部件200作为食品容器,将第二容器部件300作为盖体,但是也可以是相反的结构,即将第一容器部件200作为盖体,将第二容器部件300作为食品容器。此外,也可以是第一容器部件200和第二容器部件300都作为具有收容食品的收容部的食品容器。
[0137]此外,也可以把导电性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作为第二容器部件的盖体的食品容器一侧的内侧的面上。通过这样把导电性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盖体的内侧的面上,感应电流在导电性非磁性体流动而产生热量,可以使由贴紧设置的非磁性体和磁性体构成的盖体的温度升高。此外,通过选择贴紧的导电性非磁性体的电阻率及厚度,可以调整盖体的温度上升值。
[0138]此外,如图9所示,在第一容器部件200中产生温度不均的情况下,只要在第一容器部件200和绝缘绝热构件800之间、且位于第一容器部件的温度比较低的部分(在本图中位于固定螺丝700的上部、且埋入第一容器部件200中的部分)贴紧设置电阻率比第一容器部件低的非磁性体240即可。所述低电阻率的非磁性体240例如由铜镀金等构成。按照该方案,感应电流在非磁性体240的配置部位容易流动,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可以消除第一容器部件200的温度不均。此外,也可以把所述低电阻率的非磁性体240通过图中没有表示的热传导构件配置在第一容器部件200上。
[0139]除此以外,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包括: 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以及 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 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由此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被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分别是下模具和上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覆盖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周面和所述感应线圈的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一侧的面,形成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通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由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与所述磁性金属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一侧,非磁性金属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磁性金属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贴紧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或者电阻率比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低的非磁性体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所述非磁性金属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构件相对于所述磁性金属件设置在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 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是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其中,N为I以上的奇数。
12.—种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夹着被加工物的方式设置非磁性金属件和磁性金属件,相对于所述非磁性金属件把感应线圈设置在与所述磁性金属件相反的一侧, 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并且通过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由此对所述被加工物进行加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式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 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非磁性金属件和所述磁性金属件的发热比。
14.一种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包括 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形成食品收容空间,所述食品收容空间收容被加热的食品;以及 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 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由此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被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部件是具有开口部的食品容器,所述开口部向上方开口, 所述第二容器部件是盖体,所述盖体封闭所述食品容器的所述开口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磁路用铁芯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的中央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覆盖所述感应线圈的外侧周面和所述感应线圈的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相反一侧的面,形成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通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由所述磁通路径形成构件支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在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一侧,导电性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部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电阻率比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低的非磁性体贴紧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上,或者电阻率比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低的非磁性体通过热传导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部件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 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发热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感应线圈施加交流电压的电源是变压器方式的3N倍频发生器,其中,N为I以上的奇数。
24.一种食品连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品连炒装置包括: 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形成食品收容空间,所述食品收容空间收容被加热的食品;以及 感应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 由所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由此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被加热。
25.一种食品连炒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食品连炒装置进行加热处理。
26.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是通过具有加热处理工序的方法制造而成的,所述加热处理工序使用了权利要求25所述的食品连炒方法。
27.一种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食品收容在食品收容空间内,由导电性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容器部件和由磁性体构成的第二容器部件形成所述食品收容空间,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相反的一侧设置感应线圈, 通过使由感应线圈产生的磁通贯通所述第一容器部件的与所述感应线圈相对的壁、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内部,来加热所述第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由此对所述食品进行加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感应加热式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施加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Hz~1000Hz, 通过所述频率,控制所述第 一容器部件和所述第二容器部件的发热比。
【文档编号】H05B6/10GK103582197SQ20131031972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外村徹, 藤本泰広, 菊地翼, 松桥英隆 申请人:特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