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栽培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7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膜栽培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领域,涉及植物栽培设施,具体是一种薄膜栽培坑。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已普遍推广应用在农作物、蔬菜、花木的育苗种植,主要作用是提高地温,减少水分散发,但是在持续干旱或连续降雨的情况下,现有覆盖的地膜难以解决耐旱和雨水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发明人在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发现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种植栽培的季节,旱涝不匀,经常发生持续数十天的干旱,或连接数天的降雨,抗旱排涝不仅增加农业成本,影响作物生长,而且人工劳动强度大,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栽培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栽培坑,能够更好好解决抗旱,利用雨水和排涝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薄膜栽培坑,其结构包括:坑穴,覆盖在坑穴上面的上薄膜,还在坑穴内铺设内薄膜,上薄膜中部呈凹状,在上薄膜下面覆盖隆土层,隆土层与上薄膜相互一致。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所设计的这种薄膜栽培坑,由于在坑穴中增铺薄膜,在向坑穴一次浇水后能较长时间保持坑内水分不向坑穴周围渗漏,加之坑穴上面的上薄膜,能较长时间保持坑内水分不向外散发,起到抗旱的作用;由于上薄膜呈凹状,在适量降雨时,雨水可经上薄膜凹部收集后流入坑内土壤,利用雨水给坑内补充适量水分;由于在上薄膜下面覆盖隆土层,当降雨过大时,除向坑穴内补充水分后,其余雨水可经上薄膜上面或下面隆土层排出,不会使作物受涝;由于上薄膜与内薄膜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能使上薄膜与内薄膜不致密封,对坑内与坑外起到调节作用,利于植物根部透气或补施肥水。栽培种植时,可以视作物品种,栽培规格要求,坑穴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坑穴可连续开挖成沟槽,内薄膜可连续铺设,上薄膜可连续覆盖,隆土层可连续覆盖成长垄,坑穴内填土后作物可植深植浅,有些作物甚至可以植于上薄膜下的隆土层内。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薄膜栽培坑,也适用于花卉盆景推广,以花盆作为坑穴,在内薄膜一侧开孔,与花盆上的侧孔相通。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薄膜栽培坑,具有适应性好,抗旱防涝,减少管理,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优点。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薄膜栽培坑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0011]本实用新型薄膜栽培坑的实例1,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坑穴1,覆盖在坑穴I上的上薄膜4,铺设在坑穴中下部的内薄膜2,上薄膜4呈凹状覆盖在坑穴I的上面,在上薄膜4下面覆盖隆土层3,上薄膜4与内薄膜2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的调节段5。本实用新型薄膜栽培坑的实施例2,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其中坑穴I可以开挖成沟槽,内薄膜2可连续沿沟槽铺设,上薄膜4可连续覆盖,隆土层3可连续覆盖成长垄。本实用新型薄膜栽培坑的实施例3,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其中坑穴I可以采用花盆,在内薄膜2 —侧开设调节孔(图中未示)与花盆上的侧壁调节孔相通。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经小面积试验,证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薄膜栽培坑,包括坑穴,覆盖在坑穴上面的上薄膜,其特征是还在坑穴的中下部铺设内薄膜,上薄膜中部呈凹状,在上薄膜下面覆盖隆土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栽培坑,其特征是以花盆作为所述坑穴,在所述内薄膜一侧开有孔,与花盆的侧孔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薄膜栽培坑,主要特点是在坑穴内铺设内薄膜,上薄膜呈凹状覆盖在坑穴上面,在上薄膜下面覆盖隆土层,适用于多种作物栽培,也适用于盆景花卉推广应用,具有适应性好,抗旱防涝,减少管理,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941197SQ2012205224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许林川 申请人:许林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