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63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明目保健功效的配方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系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症状顽固、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征,慢性咽炎它虽然不危及生命,但给患者带来不少的麻烦,常常反复发作。

慢性咽炎的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如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晨起刺激性微痛,或干咳、或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伴有恶心或刷牙时欲呕等,检查时咽部慢性充血,血管扩张,色暗红色或粘膜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目前对慢性咽炎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大多采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根治慢性咽炎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而现在市场上药店所卖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一般需要煎煮,服用很不方便,并且药味浓,口感不好,使得患者很难坚持吃药直到完全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明目的西药或者滴眼液会有一些副作用出现,不适宜长期大量的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明目保健又口感清新香醇的茶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0~15份、核桃隔膜0.2~1份、花生红衣3~10份、富贵竹根须0.8~2份、柚子瓤1~5份、麦冬2~6份、决明子1~3份,菊花2~6份、陈皮0.5~2份、蒲公英干粉2~8份、冰糖0~5份。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2~14份、核桃隔膜0.4~0.8份、花生红衣5~8份、富贵竹根须0.8~1.6份、柚子瓤2~5份、麦冬2~4份、决明子1.5~3份,菊花2.8~4份、陈皮0.8~1.5份、蒲公英干粉3~4份、冰糖0~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绿茶为普陀佛绿茶和君山银针绿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普陀佛绿茶和君山银针绿茶的质量比为5~8:1。

进一步的,所述的菊花为安徽甜叶菊。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配方中还包括1~3份的千日红、0.2~1.2份的桑叶。优选的,还包括槐花干0.5~1.2份。

优选的,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3份、核桃隔膜0.6份、花生红衣6份、富贵竹根须1份、柚子瓤5份、麦冬3份、决明子2份,菊花3份、陈皮0.8份、蒲公英干粉3份、冰糖5份、3份的千日红、0.5份的桑叶、槐花干1份。

该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中的核桃隔膜、决明子、蒲公英干粉在60~80℃下烘烤6~8个小时,碾磨,过20目筛;

2)、将配方中富贵竹根须、绿茶、菊花、麦冬和冰糖在搅拌机中搅拌成糊状;

3)、将配方中花生红衣、柚子瓤和陈皮在蒸锅中气蒸0.5~1个小时,烘干后碾磨成粉;

4)、将步骤1)-3)中的材料采用搅拌机混合20~30分钟;

5)、在空气净洁度应达到10万级的环境下包装。

优选的,在步骤4)与步骤5)之间还包括对步骤4)中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1个小时。

本发明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采用纯天然的药食同源绿色植物原料,无色素,无任何香精物质,清香甘甜、润泽、清香味醇,可以补气血、调阴阳、以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使药物频频滋润于咽喉,清热解毒,养阴利咽,扶正祛邪,对预防外感、控制复发大有裨益,同时也具有入口药味较少,价格低廉的优点,本发明原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适合需要治疗慢性咽炎的现代人们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0份、核桃隔膜0.2份、花生红衣3份、富贵竹根须0.8份、柚子瓤1份、麦冬2份、决明子3份,菊花6份、陈皮0.5份、蒲公英干粉8份。

该实施例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核桃隔膜、决明子、蒲公英干粉在60℃下烘烤8个小时;碾磨,过20目筛

2)、将富贵竹根须、绿茶、菊花、麦冬和冰糖在搅拌机中搅拌成糊状;

3)、将花生红衣、柚子瓤和陈皮在蒸锅中气蒸1个小时,烘干后碾磨成粉;

4)、将步骤1)-3)中的材料采用搅拌机混合30分钟;

5)、在空气净洁度应达到10万级的环境下包装。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5份、核桃隔膜1份、花生红衣10份、富贵竹根须2份、柚子瓤5份、麦冬6份、决明子1份,菊花2份、陈皮2份、蒲公英干粉2份、冰糖5份。

该实施例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核桃隔膜、决明子、蒲公英干粉在80℃下烘烤6个小时;碾磨,过20目筛

2)、将富贵竹根须、绿茶、菊花、麦冬和冰糖在搅拌机中搅拌成糊状;

3)、将花生红衣、柚子瓤和陈皮在蒸锅中气蒸0.5个小时,烘干后碾磨成粉;

4)、将步骤1)-3)中的材料采用搅拌机混合20分钟;

5)、紫外线灭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1个小时。

6)、在空气净洁度应达到10万级的环境进行包装。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2份、核桃隔膜0.4份、花生红衣5份、富贵竹根须1份、柚子瓤3份、麦冬2份、决明子3份,菊花2.8份、陈皮0.8份、蒲公英干粉3份、冰糖1份,1份的千日红、1.2份的桑叶。

绿茶为普陀佛绿茶和君山银针绿茶按照质量比为5~8:1混合而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制作工艺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4份、核桃隔膜0.8份、花生红衣6份、富贵竹根须1.6份、柚子瓤4份、麦冬3份、决明子1.5份,菊花4份、陈皮1份、蒲公英干粉4份、冰糖4份、3份的千日红、0.2份的桑叶。

其中,菊花为安徽甜叶菊。

本实施例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制作工艺同实施例2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绿茶13份、核桃隔膜0.6份、花生红衣8份、富贵竹根须0.8份、柚子瓤2份、麦冬3份、决明子2份,菊花3份、陈皮1.5份、蒲公英干粉3份、冰糖5份、3份的千日红、0.5份的桑叶、槐花干1份。

本实施例的用于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制作工艺同实施例2。

本发明自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共187例患者,其中男146例,女41例;范围是从20到60岁。诊断标准均符合卫生部药政局2002年制定的《新药(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之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咽部局部充血减退,有滤泡者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咽部粘膜充血减轻,咽后壁淋巴滤泡减少;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结果经1到2个疗程代茶饮,结果显效152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9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