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23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鲜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鲜食品保鲜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保鲜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鲜果、菜、菌采收后,呼吸代谢仍在进行,如不进行保鲜处理,其表面的微生物及病原菌孢子在湿热环境下,极易生长繁殖,导致生鲜果、菜、菌腐烂变质。据统计,世界上因采后处理不当或贮藏不善而造成的生鲜果、菜、菌损失率达20-30%。生鲜果、菜、菌在贮运过程中,其生命活动仍在继续,影响其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身代谢强度的高低;二是蒸腾失水速率的快慢;三是病原微生物的活动。其中,病原微生物活动是导致生鲜果、菜、菌采后腐烂损失的直接原因。虽然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均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生鲜果、菜、菌的采后代谢强度,延缓其品质劣变的进程,延长其保鲜期限。但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往往一次性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不仅增加了生鲜果、菜、菌的成本,而且对贮藏管理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掌握不好也会造成严重损失。利用化学防腐保鲜剂对生鲜果、菜、菌进行保鲜处理,虽然效果明显,能显著调节生鲜果、菜、菌的代谢强度,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繁殖,降低生鲜果、菜、菌的采后腐烂损失。但很多化学防腐保鲜剂的安全性较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或残留问题,给消费者在心理上留下了很大的阴影,造成对化学保鲜剂、防腐剂的恐惧,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化学保鲜剂的推广和使用。而对于天然食源性保鲜剂中所含的抑菌成分而言,由于单一成分的天然保鲜剂存在抑菌普窄,且一些小分子的天然成分往往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极易分解而失去保鲜效果;而一些大分子的天然成分往往具有良好的稳定,但溶解性相对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技术实现要素: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安全且保鲜效果好的保鲜剂,此保鲜剂且应用广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其中,有效成分由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组成。优选的是:将所述有效成分和辅料制成复配液,复配液的浓度为0.01-0.015%。优选的是: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3:1-1:3。优选的是: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2。优选的是:银杏叶黄酮的制备方法为将银杏叶洗净干燥,粉碎,取银杏叶粉末以1:30-1:40的比例加入75%的乙醇,震荡均匀,50℃条件下,辅助超声处理25-50min,相同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真空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银杏叶黄酮。优选的是: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为将香菇副产物洗净,按照1:4-1:8的料液比加入蒸馏水,用组织捣碎机打成浆,加热至温度45-65℃进行浸提,并辅助功率为1000w超声处理30-50min,抽滤机抽滤,浓缩滤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2h,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取沉淀,将沉淀烘干,即得香菇粗多糖;将烘干的香菇粗多糖加入蒸馏水复溶,加入sevage试剂,磁力搅拌器搅拌,冷冻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香菇多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先用丙三醇溶液将银杏叶黄酮粉末溶解,再将香菇多糖粉末溶于温蒸馏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按比例配制成复配液。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鲜剂的应用,将本保鲜剂用于生鲜果、菜、菌的保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复配液用于生鲜果、菜、菌的保鲜,其抗氧化、抑菌活性显著提高,保鲜效果加强,可以显著延长生鲜果、菜、菌的保鲜期,并且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复合液无毒无害,使用安全,仅需通过清水清洗即可去除,无残留,对人安全,且环境友好,不影响生鲜果、菜、菌原本的口感,保鲜效果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不同保鲜液对金针菇失重率的影响;图2是不同保鲜液对金针菇可溶性固定物的影响;图3是不同保鲜液对金针菇褐变度的影响;图4是不同保鲜液对金针菇感官评价的影响;图5是不同配比的复配液对平菇失重率的影响;图6是不同配比的复配液对平菇可溶性固定物的影响;图7是不同配比的复配液对平菇褐变度的影响;图8是不同配比的复配液对平菇感官评价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银杏叶采自青岛农业大学校园绿化园区。香菇副产物来源于某香菇生产示范基地。本发明中采用香菇副产物包括菇根、菇柄或破碎菇等非商品菇。这是因为,首先,虽然菇根、菇柄或破碎菇等非商品菇形状不完整,无法作为商品实现其食品价值,但是其香菇多糖的含量与商品菇相近,甚至香菇菌根、菌柄的多糖含量要高于商品菇的菌盖。如果不对香菇副产物进行有效利用,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由于香菇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则会滋生大量细菌或有害物质,这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对于香菇副产物的处理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例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有效成分由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组成。其中,将有效成分和辅料制成复配液,复配液的浓度为0.015%。其中,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3。其中,银杏叶黄酮的制备方法为将银杏叶洗净干燥,粉碎,取银杏叶粉末以1:40的比例加入75%的乙醇,震荡均匀,50℃条件下,辅助超声处理25-50min,相同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真空浓缩后,真空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银杏叶黄酮。其中,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为将香菇副产物洗净,按照1:8的料液比加入蒸馏水,用组织捣碎机打成浆,加热至温度65℃进行浸提,并辅助功率为1000w超声处理50min,抽滤机抽滤,浓缩滤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2h,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取沉淀,将沉淀烘干,即得香菇粗多糖;将烘干的香菇粗多糖加入蒸馏水复溶,加入sevage试剂,磁力搅拌器搅拌,冷冻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香菇多糖。使用时,先用丙三醇(甘油)将银杏叶黄酮粉末溶解,再将香菇多糖粉末溶于温蒸馏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按适宜比例配制成复配液。此处,丙三醇溶液采用少量,只要能将银杏叶黄酮粉末溶解即可。这是因为,银杏叶黄酮属于黄酮类物质,不易溶于水,如果直接将银杏叶黄酮粉末和香菇多糖溶液混合,银杏叶黄酮粉末会漂浮在溶液表面,这样的话,复配液的保鲜效果就会大大折扣。通过先将银杏叶黄酮溶于甘油中,再利用甘油易溶于水的性质将银杏叶黄酮溶于水中,使得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可以很好的进行反应,得到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的复配液。再者,甘油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并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可以减少生鲜果、菜、菌表面水分的损失,更利于保鲜(虽然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起到一定的保湿效果,但加上甘油可进一步提高其保湿效果),且丙三醇是食品加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因此,采用甘油溶解银杏叶黄酮安全可靠。本复配液用于生鲜果、菜、菌的保鲜。实施例2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有效成分由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组成。其中,将有效成分和辅料制成复配液,复配液的浓度为0.01%。其中,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1。其中,银杏叶黄酮的制备方法为将银杏叶洗净干燥,粉碎,取银杏叶粉末以1:30的比例加入75%的乙醇,震荡均匀,50℃条件下,辅助超声处理25min,相同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之浓缩后,真空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银杏叶黄酮。其中,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为将香菇副产物洗净,按照1:4的料液比加入蒸馏水,用组织捣碎机打成浆,加热至温度45℃进行浸提,并辅助功率为1000w超声处理30min,抽滤机抽滤,浓缩滤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h,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取沉淀,将沉淀烘干,即得香菇粗多糖;将烘干的香菇粗多糖加入蒸馏水复溶,加入sevage试剂,磁力搅拌器搅拌,冷冻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香菇多糖。使用时,先用少量甘油溶液将银杏叶黄酮粉末溶解,再将香菇多糖粉末溶于温蒸馏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按适宜比例配制成复配液。本复配液用于生鲜果、菜、菌的保鲜。实施例3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有效成分由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组成。其中,将有效成分和辅料制成复配液,复配液的浓度为0.013%。其中,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2。其中,银杏叶黄酮的制备方法为将银杏叶洗净干燥,粉碎,取银杏叶粉末以1:35的比例加入75%的乙醇,震荡均匀,50℃条件下,辅助超声处理45min,相同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之浓缩后,真空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银杏叶黄酮。其中,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为将香菇副产物洗净,按照1:6的料液比加入蒸馏水,用组织捣碎机打成浆,加热至温度50℃进行浸提,并辅助功率为1000w超声处理40min,抽滤机抽滤,浓缩滤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5h,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取沉淀,将沉淀烘干,即得香菇粗多糖;将烘干的香菇粗多糖加入蒸馏水复溶,加入sevage试剂,磁力搅拌器搅拌,冷冻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香菇多糖。使用时,先用甘油溶液将银杏叶黄酮粉末溶解,再将香菇多糖粉末溶于温蒸馏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按适宜比例配制成复配液。本复配液用于生鲜果、菜、菌的保鲜。实施例4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剂,包括有效成分和辅料,有效成分由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组成。其中,将有效成分和辅料制成复配液,复配液的浓度为0.014%。其中,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和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3:1。其中,银杏叶黄酮的制备方法为将银杏叶洗净干燥,粉碎,取银杏叶粉末以1:37的比例加入75%的乙醇,震荡均匀,50℃条件下,辅助超声处理45min,相同条件下提取2次,合并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之浓缩后,真空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银杏叶黄酮。其中,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为将香菇副产物洗净,按照1:5的料液比加入蒸馏水,用组织捣碎机打成浆,加热至温度45℃进行浸提,并辅助功率为1000w超声处理35min,抽滤机抽滤,浓缩滤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2h,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取沉淀,将沉淀烘干,即得香菇粗多糖;将烘干的香菇粗多糖加入蒸馏水复溶,加入sevage试剂,磁力搅拌器搅拌,冷冻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香菇多糖。使用时,先用甘油溶液将银杏叶黄酮粉末溶解,再将香菇多糖粉末溶于温蒸馏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按适宜比例配制成复配液。本复配液用于生鲜果、菜、菌的保鲜。应用实施例1选择金针菇作为保鲜对象进行试验。金针菇购于青岛城阳蔬菜批发市场,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新鲜色白,大小形状基本一致,未开伞,约7-8分成熟的白金针菇,切根,去杂。以单一的银杏叶黄酮溶液、单一的香菇多糖溶液和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复配液(以下简称复配液)分别对金针菇进行保鲜试验,对照组采用等量的蒸馏水进行试验。其中,银杏叶黄酮溶液的浓度、香菇多糖溶液的浓度和复配液的浓度均为0.01%,其中复配液中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1。具体操作为:将等量的三种溶液及对照组的蒸馏水均匀喷洒于金针菇表面,每个处理用金针菇1kg,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15±2)℃条件下,每隔一天测定金针菇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及其感官得分。1、失重率的测定采用重量法。失重率(%)=(m0一mi)/m0×100式中m0——样品原始重量,gmi——样品贮藏i天后的重量,g。2、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先将菇用研钵研磨后取其浸出液,利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菇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未处理前先测定所有样品的含量,然后每隔一天测定一次。3、褐变度测定取一定量样品与冷却蒸馏水按1:1(v/v)混合,冷冻离心10min,8000r/min,取上清液于25℃保温5min,在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值。结果以20xa410nm表示褐变度。4、感官评价以色泽、气味、朵形、腐烂情况为评定指标,对均匀喷洒不同保鲜液的金针菇的保鲜效果进行感官评定。采用10分制评定法,评定小组由10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老师和学生组成,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表1金针菇感官评定标准色泽气味形状腐烂度分值乳白色,颜色鲜亮无异味正常,规整无8-10泛黄,鲜亮感一般菇味稍淡但无异味规整无6-8黄色,鲜亮感差轻微有酸味或臭味较规整有腐烂趋势3-6黄棕色,无鲜亮感较浓的酸味或臭味不规整发霉腐烂0-3此处喷洒过程也可以选择浸渍,但是浸渍不如喷洒效果好,喷洒较为均匀,且含量易控制。金针菇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和感官得分四个方面的试验结果参见图1-4。从图1-4可以看出,在同一浓度下,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复配液对金针菇的保鲜效果均优于单一的银杏叶黄酮保鲜液和香菇多糖保鲜液。这主要是因为,银杏叶黄酮属小分子黄酮类,在应用过程中其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小分子黄酮易分解,从而使其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不稳定。香菇多糖是一种热水溶性多糖,含有多个羟基,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且无毒副作用,但常温条件下的水溶较差,且随分子质量增大其水溶性呈降低趋势。将香菇多糖与银杏叶黄酮类复合,小分子黄酮可通过共价结合到多糖配体上形成多糖衍生物,不仅使银杏叶黄酮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同时可提高香菇多糖的溶解性,且形成的多糖衍生物会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衍生物克服了单一黄酮不稳定,单一香菇多糖水溶性差的缺点,能更好的发挥黄酮和香菇多糖的抗氧化及抗菌性能。因此,通过将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进行合理复配,既可增强银杏叶黄酮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又可提高香菇多糖活性成分溶解性,同时还能显著提高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应用实施例2选择不同配比的复配液进行保鲜效果的对比,不同配比的复配液的浓度均为0.01%,以平菇作为保鲜对象,将不同配比的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复配液均匀喷洒于平菇表面,每个处理用平菇1kg,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15±2)℃条件下,每隔一天测定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及其感官得分,其保鲜效果参见图5-8。对照组同样采用等量的蒸馏水进行试验。平菇购自青岛城阳蔬菜批发市场。其中,复配液1中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1、复配液2中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2、复配液3中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2:1。从图5-8可以看出,复配液2(即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1:2)处理的平菇,其失重率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显著低于其它3种处理(p<0.001),而可溶性固形物、感官分值则显著均高于其它3种处理(p<0.001),褐变度显著低于对照(p<0.001),但与其它2种复配液差异不显著(p>0.001)。表明与对照相比,三种复配液均能提高平菇的保鲜效果,改善平菇的保鲜品质,以复配液2对平菇的保鲜效果最佳。应用实施例3选择不同的果、菜进行保鲜效果的评价,在(15±2)℃条件下,以银杏叶黄酮与香菇多糖的质量比为2:1,复配液浓度0.015%的复配液分别对桃子、西兰花和菠菜进行保鲜试验,同时对相同批次的桃子、西兰花和菠菜不喷洒保鲜剂进行对比试验,计算保鲜的天数以及失去商品价值当天的感官得分,试验结果参见表2。其中,失去商品价值的标准为果、菜表面表现明显萎蔫、并有可见腐烂斑点等现象,评定小组不愿购买或者食用待测定果、菜。表2相同的复配液对于不同果蔬的保鲜效果从表2可知,本保鲜剂对于桃子、西兰花和菠菜均有一定程度的保鲜作用,可在不同程度上延长原料的保鲜期限。当然,不仅限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生鲜果、菜、菌,对于其他生鲜果、菜、菌的保鲜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