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复合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04421阅读:来源:国知局
。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 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 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 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该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tlj-2014,该菌株保藏于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屯、,保藏编号为CGMCC No. 9405,保藏地址:北 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日期2014年 7月2日。
[0041] 实施例1
[0042] 本发明所用植物乳杆菌CGMCC No. 9405的选育过程如下;
[0043] 原始出发菌种一试管活化一硫酸二己醋值E巧诱变一亚硝基脈(NTG)诱变一等离 子体诱变一平板初筛一摇瓶复筛一传代稳定性试验。
[0044] 本发明所采用的出发菌株在MRS葡萄糖培养基中,其乳酸的生产速率为1. 5g/L/ d,当培养基抑为3. 5时几乎停止生长,对亚硝酸钢的分解速率为0. 34mg/h/kg白菜。出 发菌株植物乳杆菌L由李政采集于宁夏盐池县育肥羊场的青储饲料,采集时间2013年9月 巧已。
[0045] 为了提高其乳酸生产速率、耐酸能力和亚硝酸盐的分解速率,依次采用DES和NTG 技术对该菌种进行诱变,诱变后菌株采用MRS碳酸巧平板进行初筛,然后采用500mL摇瓶发 酵,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对高产菌进行复筛,选育优良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然后做传代实验, 评价其遗传稳定性。
[0046] 植物乳杆菌tlj-2014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传代十次,各项性能指标都 比较稳定,遗传性较好,性状没有回复,因此把植物乳杆菌tlj-2014作为选育得到的目的 两株。
[0047] 经验证发现;该诱变菌株的乳酸生产速率可W达到35g/L/d,该菌株经过71小时 发酵后乳酸浓度达到95g/L ;能够在抑为1. 80的条件下存活。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 能力达到9. 8mg/h/kg (自然发酵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的速率大约为1. Img/h/kg),能够耐1 % 胆盐。
[0048] DDES诱变选育
[0049] a.在超净台上取试管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L 一环(出发菌),接入装有50血培养 基MRS (无琼脂,葡萄糖20g/L)的250血S角瓶中,200巧m,37°C培养1化左右,使菌体处于 对数生长前期。
[0050] b.取5血菌液,500化pm离屯、lO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漆2次。
[0化^ C.用抑7. 0磯酸缓冲液稀释成107个/血菌悬液。
[005引 d.取32血抑7.0的磯酸钟缓冲液、8血菌悬液、0.4血DES在预先放入转子的 150mLS角瓶中充分混合,使DES最终浓度为1% (v/v)。
[005引 e.在37°C摇床中ISO巧m反应30min,取ImL混合液,加入0. SmL 25%化2S2O3溶 液中止反应。
[0054] f.适当稀释,取最后稀释度的菌液0. 2mL,涂布于碳酸巧筛选培养基(含lOOg/L 葡萄糖的碳酸巧MRS培养基)平皿中。在37°C培养2~3天后,采用影印法将该筛选平板 的菌株转印到pH为1. 5、1. 8和2. 0的LPHMRS培养基(低pH值改性MRS培养基)上和亚 硝酸钢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硝酸钢的改性MRS筛选培养基)上。
[005引 g.在37°C培养2~3天后,挑选菌落较大,分别能在LPHMRS培养基、亚硝酸钢筛 选培养基上生长并且在碳酸巧筛选培养基上。经初步筛选,挑取出的菌落命名为植物乳杆 菌11。
[0056]。亚硝基脈诱变
[0化7] a.在超净台上取试管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L1 一环,接入装有50mL培养基MRS (无 琼脂)(葡萄糖浓度为60g/L)的250血S角瓶中,200巧m,37°C培养1化左右,使菌体处于 对数生长前期。
[0化8] b.取5血菌液5000巧m离屯、lO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漆2次。
[0化9] C.用P册.0磯酸缓冲液稀释成107个/mL菌悬液。
[0060] d.取10血菌悬液转移至100血S角瓶中,加入lOmg的NTG,配制成终浓度为lOmg/ mL的NTG溶液,并加入4-5滴丙酬,W利于NTG溶解。
[0061] e.在37°C下200巧m振荡反应30min,5000巧m离屯、lOmin收集菌体,用无菌生理 盐水洗漆数次,中止反应。
[006引 f.适当稀释,取最后稀释度的菌液0. 2mU涂布于碳酸巧筛选培养基(含lOOg/L 葡萄糖的碳酸巧MRS培养基)平皿中。在37°C培养2~3天后,采用影印法将该筛选平板 的菌株转印到pH为1. 5、1. 8和2. 0的LPHMRS培养基(低pH值改性MRS培养基)上和亚 硝酸钢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硝酸钢的改性MRS筛选培养基)上。
[0063] g.挑选菌株方法;挑选菌落较大,分别能在LPHMRS培养基、亚硝酸钢筛选培养基 上生长并且在碳酸巧筛选培养基上。经初步筛选,挑取100支符合W上条件的菌落。
[0064] 如摇瓶复筛
[00化]a.在超净台上分别取各试管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一环,接入装有50mL培养基 MRS (无琼脂)(葡萄糖浓度为lOOg/L)的250血S角瓶中,200巧m,37°C培养1化左右,使菌 体处于对数生长中期。
[0066] b.分别取5mL菌液,接入装有50mL碳酸巧筛选液体培养基(含250g/L葡萄糖的 碳酸巧MRS培养基)平皿中、抑为1. 5、1. 8和2. 0的LPHMRS液体培养基(低抑值改性 MRS培养基)和亚硝酸钢液体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硝酸钢的改性MRS筛选培 养基)上(注;采用250血S角瓶)。200巧m,37°C培养3-4天,每天分别检测碳酸巧筛选 液体培养基中k乳酸产生速率、LPHMRS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和亚硝酸钢液体筛选培养 基中亚硝酸盐的消耗速率。发酵结束后,比较100株菌种的碳酸巧筛选液体培养基中k乳 酸产生速率、LPHMRS液体培养基中的生物量和亚硝酸钢液体筛选培养基中亚硝酸盐的消耗 速率。
[0067] C.选择兼具高k乳酸产生速率、耐受低抑(该菌种仅能在最低为抑1.8的培养基 中生长)和亚硝酸盐的消耗速率高的菌株,将其命名为L2菌。
[0068] 4)遗传稳定性试验
[0069] 将L2菌在斜面上连续十次传代,并用摇瓶复筛的方法检测每次传代后的发酵 情况。实验发现,在斜面上连续十次传代,该菌种性状没有明显变化,各项性能指标都正 常,说明该菌种的遗传稳定性较强。菌株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lj-2014。
[0070] 5)化发酵罐试验
[007U a.取斜面上的植物乳杆菌L2 -环,接入装有50血培养基MRS (无琼脂)(葡萄糖 浓度为150g/L)的250mL S角瓶中,200巧m,37°C培养1化左右,使菌体处于对数生长中期。
[0072] b.将对数期的菌种接入装有化MRS液体培养基(初始葡萄糖为150g/L)的化发 酵罐中。接种量为10%,37°C下10化pm培养8小时,对数前期溶氧控制10% (通气0.化/ min),后期厌氧培养63小时。发酵结束后,植物乳杆菌L2的乳酸产量达到95g/L。
[0073] C.将对数期的菌种接入装有化抑为1. 8的LPHMRS液体培养基(初始葡萄糖为 50g/L)的化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 %,37°C下10化pm培养8小时,对数前期溶氧控制10 % (通气0.化/min),后期厌氧,整个过程用0. 5mol/L的氨氧化钢将发酵液抑控制在1. 8,总 培养时间为48小时。发酵结束后,检测植物乳杆菌L2的生物量为2. 5g/l,说明植物乳杆菌 L2能够在抑1. 8的环境中生存。
[0074] d.将对数期的菌种接入装有化亚硝酸钢液体筛选培养基(单一氮源为2g/L亚 硝酸钢的改性MRS筛选培养基)的化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37°C下10化pm培养8小 时,对数前期溶氧控制10% (通气0.化/min),后期厌氧,发酵过程根据亚硝酸盐的消耗速 率流加20g/L的亚硝酸钢溶液,培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