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90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行业专用卷烟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自动校正接装纸控胶辊与涂胶辊之间间隙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卷烟生产工艺中,现有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包括机架、涂胶辊、控胶辊以及胶缸,所述涂胶辊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胶缸悬挂于所述机架的支撑杆上,所述控胶辊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胶缸的开口位置。由于各个机械结构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误差,当组装人员对现有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进行组装时,往往会出现所述控胶辊与所述涂胶辊间的间隙不均匀的现象,而这样的间隙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引起接装纸上胶不均匀,其既影响卷烟质量又增加了卷烟机停机频次,降低其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在组装过程中自动校正接装纸控胶辊与涂胶辊之间间隙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包括机架、涂胶辊、控胶辊以及胶缸,所述涂胶辊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胶缸悬挂于所述机架的支撑杆上,所述控胶辊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胶缸的开口位置,所述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还进一步地包括与所述胶缸底部相接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对所述胶缸位置的加以调节,从而使得所述控胶辊与所述涂胶辊平行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轴,所述支撑板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支撑轴穿设的轴孔,所述支撑板得以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转动,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轴之间安装有调心球轴承,所述支撑板向上托起所述胶缸,而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锁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轴远离所述机架的另一端则设有螺纹,在该设置有所述螺纹的一端通过螺母以及轴承座将所述调心球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轴孔包括大径部以及小径部,所述大径部靠近所述机架,所述小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直径,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小径部之间形成有环围面,在所述轴孔的大径部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环围面,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连接片的表面,当通过螺母以及轴承座将所述调心球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轴之间时,在所述环围面与所述机架表面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弹簧发生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靠近于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轴肩,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肩的直径,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环围面,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轴肩的表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轴上还进一步地设置有呈鼓状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置在所述轴孔的小径部内,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轴孔的小径部的内表面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连接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孔呈阶梯状,所述轴孔从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开始孔径逐级递减,从而依次形成五个具有不同孔径的阶梯孔,其中,靠近所述机架一侧的第二个阶梯孔为第二阶梯孔,而靠近所述机架一侧的第三个阶梯孔为第三阶梯孔,在所述第三阶梯孔内设置有套筒,而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套筒的一侧端面,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连接片的表面,当通过螺母以及轴承座将所述调心球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轴之间时,在所述套筒的一侧端面与所述连接片的表面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弹簧发生压缩,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呈鼓状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套筒的内表面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靠近于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轴肩,所述第二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轴肩的直径,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套筒的一侧端面,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轴肩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通孔,以使得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调心球轴承的外圈相配合,而所述支撑轴靠近螺纹一端小径支撑轴与所述调心球轴承的内圈相配合;所述螺母与所述调心球轴承之间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顶针,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多个顶针与所述胶缸的底部呈点接触;所述胶缸的两侧分别地设置有悬挂装置,所述胶缸通过所述悬挂装置、悬挂于所述机架的支撑杆上。

在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进行组装时,在所述机架、涂胶辊、控胶辊以及胶缸组装完成后,组装人员持续地沿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从而使得所述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在所述调节机构以及涂胶辊和控胶辊的共同作用下自动调节所述涂胶辊与所述控胶辊的相对位置,使两者达到平行相切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能够在组装过程中自动地调节所述涂胶辊与所述控胶辊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其达到平行相切的状态,以避免所述控胶辊与所述涂胶辊间之间出现间隙不均匀的现象,进而避免了接装纸上胶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卷烟质量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卷烟机停机次数,大大提高了卷烟机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轴和支撑板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轴和支撑板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组装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机架1 支撑杆11

涂胶辊2

控胶辊3

胶缸4 悬挂装置41、42

支撑板5

轴孔51

大径部511 小径部512 环围面513

第二阶梯孔511’ 第三阶梯孔512’

顶针52

支撑轴6

螺纹61 螺母62 突起部63

连接片64 连接螺钉641

螺钉65 弹簧66 套筒67

轴肩68 小径支撑轴69

调心球轴承7 外圈71 内圈72

轴承座8 通孔81

垫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包括机架1、涂胶辊2、控胶辊3、胶缸4以及与所述胶缸4底部相接触的调节机构,所述涂胶辊2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胶缸4悬挂于所述机架1的支撑杆上,所述控胶辊3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胶缸4的开口位置,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对所述胶缸4位置的加以调节,从而得以进一步地使得安装于所述胶缸4的开口位置的所述控胶辊3与所述涂胶辊2平行相切。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5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轴6,其中,所述支撑轴6的一端通过螺钉65拧固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支撑板5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支撑轴6穿设的轴孔51,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安装有调心球轴承7,所述支撑板5向上托起所述胶缸4,而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锁定。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轴6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端则设有螺纹 61,在所述支撑轴6设置有所述螺纹61的一端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所述轴承座8上开设有通孔81,以供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外圈71容设于其中,所述轴承座8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 的外圈71相配合,所述支撑轴6设有螺纹61的一端从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内圈72 的轴承孔中穿过,并通过叠簧(图中未示出)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内圈72相配合,所述螺母62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之间设置有垫片9。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板5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孔51包括大径部511以及小径部512,所述大径部511靠近所述机架1,所述小径部512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轴6的直径,所述大径部511与所述小径部512 之间形成有环围面513,在所述轴孔51的大径部511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支撑轴6 外侧的弹簧66,所述弹簧66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环围面513,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机架1的表面,当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 5与支撑轴6之间时,在所述环围面513与所述机架1表面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弹簧 66发生压缩,从而实现了对于所述支撑板5的轴向定位。

而在如图2所示的所述支撑轴6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轴6 靠近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轴肩68,所述支撑板5大径部511的直径大于所述轴肩68的直径,所述弹簧66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环围面513,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轴肩68的端面,当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时,在所述环围面513与所述轴肩68的端面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弹簧66发生压缩,从而实现了对于所述支撑板5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在该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轴6上还进一步地设置有呈鼓状的突起部63,当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时,所述突起部63是被设置在所述轴孔51的小径部511内的,所述突起部63与所述轴孔51的小径部511的内表面相切。

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当组装人员完成所述机架1、涂胶辊2、控胶辊3以及胶缸4的组装后,组装人员以所述支撑轴6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5,在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与所述胶缸4的底部相接触后,组装人员继续以所述支撑轴6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5,以向上托起所述胶缸4,同时,所述控胶辊3在所述胶缸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直至所述控胶辊3有一侧与所述涂胶辊2 相接触(如图4A所示),其后,组装人员继续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5,以向上托起所述胶缸4,此时,所述控胶辊3与所述涂胶辊2相互抵顶,同时在所述支撑轴6、所述支撑板5以及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安装于所述胶缸4 的开口位置的所述控胶辊3与所述涂胶辊2平行相切(如图4B所示),之后以锁定机构锁定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端,将其固定于适当位置。

而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卷烟机控胶涂胶总成包括机架1、涂胶辊2、控胶辊3、胶缸4以及与所述胶缸4底部相接触的调节机构,所述涂胶辊2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胶缸4的两侧分别地设置有悬挂装置41、42,所述胶缸4通过所述悬挂装置41、42悬挂于所述机架1的支撑杆11上,所述控胶辊3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胶缸4的开口位置,所述调节机构能够对所述胶缸4位置的加以调节,从而得以进一步地使得安装于所述胶缸4的开口位置的所述控胶辊3与所述涂胶辊2平行相切。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5以及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轴 6,其中,所述支撑轴6的一端通过螺钉65拧固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支撑板5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支撑轴6穿设的轴孔51,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安装有调心球轴承7,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顶针52,所述支撑板5通过所述多个顶针52与所述胶缸4的底部呈点接触,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板5向上托起所述胶缸4,而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锁定。

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支撑轴6更为牢固地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如图3所示,在所述支撑轴6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64,所述连接片64与所述机架1 之间通过连接螺钉641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撑轴6通过所述连接片64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述支撑轴6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端则设有螺纹 61,在所述支撑轴6设置有所述螺纹61的一端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所述轴承座8上开设有通孔81,以供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外圈71容设于其中,所述轴承座8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 的外圈71相配合,而所述支撑轴6靠近螺纹61一端的小径支撑轴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内圈72过盈配合(可替换地,所述支撑轴6设有螺纹61的一端从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内圈72的轴承孔中穿过,并通过叠簧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内圈72相配合),所述螺母62与所述调心球轴承7之间设置有垫片9。

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板5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孔51呈阶梯状,所述轴孔51从靠近所述机架1的一侧开始孔径逐级递减,从而依次形成五个具有不同孔径的阶梯孔,分别为第一阶梯孔511’、第二阶梯孔511’、第三阶梯孔512’、第四阶梯孔以及第五阶梯孔,其中,靠近所述机架1一侧的第二个阶梯孔为第二阶梯孔511’,而靠近所述机架1一侧的第三个阶梯孔为第三阶梯孔512’,在所述第三阶梯孔512’内设置有套筒67,而在所述第二阶梯孔511’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支撑轴6外侧的弹簧66,所述弹簧66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套筒67的一侧端面,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连接片64的表面,当通过螺母62 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时,在所述套筒67的一侧端面与所述连接片64的表面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弹簧66发生压缩,从而实现了对于所述支撑板5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6上设置有呈鼓状的突起部63,当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时,所述突起部63 设置在所述套筒67内,所述突起部63与所述套筒67的内表面相切。

而在所述支撑轴6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轴6靠近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轴肩68,所述支撑板5的第二阶梯孔511’的直径大于所述轴肩 68的直径,所述弹簧66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套筒67的一侧端面,而另一端则抵顶于所述轴肩68的端面,当通过螺母62以及轴承座8将所述调心球轴承7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与支撑轴6之间时,在所述套筒67与所述轴肩68的端面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弹簧66发生压缩,从而实现了对于所述支撑板5的轴向定位。

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当组装人员完成所述机架1、涂胶辊2、控胶辊3以及胶缸4的组装后,组装人员以所述支撑轴6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5,在所述支撑板5的上表面与所述胶缸4的底部相接触后,组装人员继续以所述支撑轴6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5,以向上托起所述胶缸4,同时,所述控胶辊3在所述胶缸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直至所述控胶辊3有一侧与所述涂胶辊2 相接触(如图4A所示),其后,组装人员继续逆时针方向抬起所述支撑板5,以向上托起所述胶缸4,此时,所述控胶辊3与所述涂胶辊2相互抵顶,同时在所述支撑轴6、所述支撑板5以及所述调心球轴承7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安装于所述胶缸4 的开口位置的所述控胶辊3与所述涂胶辊2平行相切(如图4B所示),之后以锁定机构锁定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端,将其固定于适当位置。

虽然在此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