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9190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fibrosis of liver)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所致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肝内细胞外间质成分过度异常地沉积,并影响肝脏的功能,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必经之阶段。现认为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而肝硬化则否。目前研究的重点放在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在诊治方面虽然有一些进展,但仍缺乏确定有效的药物。

人类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多数发展较为缓慢,从肝细胞的损伤、炎症、坏死、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增生和沉积,有的需要经过数月至数年之久,平均约3-5年的时间。由于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即使肝纤维化处于活动期,病人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使病人有症状,往往也缺乏特征性。许多患者是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剖腹探查,甚至在尸体解剖时才被发现。

由于肝纤维化的并发症只有在疾病的终末期才会发生,因此治疗的目标是减弱而不是消除肝脏对慢性损害的反应,抗纤维化治疗可以部分逆转或者减慢肝纤维化的进展。一般认为,抗肝纤维化药物仅对肝纤维化3期以下者有效,如已达4期,则难以产生疗效,因抗肝纤维化药物对老化的胶原纤维无作用,因此必须予以早期治疗。如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使肝纤维化完全逆转。肝纤维化治疗需持续多长时间尚不明确。由于肝纤维化是一个慢性过程,治疗或许需持续几年的时间,这一过程可以是间断性的。

目前,用于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大多为西药,西药多为化学药品,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且对人体伤害较大,市场上具有抗肝纤维化功能的中药制剂还鲜有报道。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壮药制剂来源于纯天然植物,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抗肝纤维化效果好、见效快。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白花丹10-20份、排钱草10-20份、车前草5-15份、岗梅根5-20份、酸藤子5-20份和五爪金龙1-10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白花丹15份、排钱草15份、车前草10份、岗梅根10份、酸藤子10份和五爪金龙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花丹、排钱草、车前草、岗梅根、酸藤子和五爪金龙6种中药原料,加入自来水,室温浸泡1-2h,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1-3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一次滤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继续加入自来水,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1-3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二次滤液;

(3)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到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

作为优选,步骤(1)和(2)中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0-12倍。

作为优选,步骤(3)中得到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5/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壮药制剂的各中药原料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抗肝纤维化的功效。

(2)本发明的壮药制剂均采用中草药制成,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可以长期服用,有利于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3)本发明通过现代制剂技术将壮药制剂制成溶液剂,易吸收,加工方便,易于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白花丹10份、排钱草10份、车前草5份、岗梅根5份、酸藤子5份和五爪金龙1份。

所述的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花丹、排钱草、车前草、岗梅根、酸藤子和五爪金龙6种中药原料,加入自来水,室温浸泡1h,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1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一次滤液;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0倍;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继续加入自来水,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1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二次滤液;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0倍;

(3)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到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5/13。

实施例2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白花丹20份、排钱草20份、车前草15份、岗梅根20份、酸藤子20份和五爪金龙10份。

所述的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花丹、排钱草、车前草、岗梅根、酸藤子和五爪金龙6种中药原料,加入自来水,室温浸泡2h,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3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一次滤液;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2倍;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继续加入自来水,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3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二次滤液;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2倍;

(3)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到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5/13。

实施例3

一种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白花丹15份、排钱草15份、车前草10份、岗梅根10份、酸藤子10份和五爪金龙5份。

所述的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白花丹、排钱草、车前草、岗梅根、酸藤子和五爪金龙6种中药原料,加入自来水,室温浸泡1.5h,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2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一次滤液;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1倍;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滤渣继续加入自来水,加热煮沸后继续文火加热2h,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得到第二次滤液;自来水的加入量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11倍;

(3)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到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抗肝纤维化的壮药制剂为6种中药原料重量的5/13。

实施例4:本发明的壮药制剂的临床效果试验

4.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参照2000年第10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

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1、2、3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男性78例,女性72例。肝损程度轻度90例,中度60例。对照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肝损程度轻度35例,中度15例。两组病例均排除酒精性、药物性、血吸虫病性及重叠其它肝炎病毒(甲、丙、丁、戊、TTV)等肝损因素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4.2治疗方法

治疗组1、2、3分别服用实施例1-3中方法制备的壮药制剂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200mL;对照组服用扶正化瘀胶囊3次/日,每次1片;均3个疗程,每个疗程30天。

4.3治疗结果

患者在服用本发明的壮药制剂3个疗程后平均有效率为85%,与对照药剂扶正化瘀胶囊(平均有效率为63%)相比,本发明的壮药制剂抗肝纤维化效果显著。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