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用外筒以及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56023阅读:来源:国知局
锥形部28的基端的内径d2(参照图2)相同。基端侧直线部32的轴向长度L4可以很短,例如设定为0.1mm?5mm。
[0040]另外,在基端侧直线部32的基端侧经由弯曲部40(倒角部)设置有基端开口 38来作为内径朝向前端方向减小的基端侧锥形部。像这样,由于基端侧直线部32夹在锥形部28与弯曲部40之间,因此易于确保基于注塑成型的锥形部28的基端的直径的尺寸精度。
[0041]在图2中,筒口部20从注射器用外筒12的前端部相对于注射器用外筒12缩径地朝前端方向突出。筒口部20形成能够供鲁尔公接头插入并连接的鲁尔母接头21,且具有内径随着朝向前端方向增大的锥状的内表面20b。
[0042]在筒口部20的前端外周部设置有将图1所示的帽14装拆自如地固定的固定部24。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4是能够与帽14螺合的螺合部(外螺纹)。具体而言,在本图示例中,固定部24由以注射器用外筒12的轴线为基准而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的2个卡合突起25构成。
[0043]注射器用外筒12的容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容量,例如能够设定于0.5mL?10mL的范围。另外,在该情况下,例如注射器用外筒12的容量能够设定为0.5mL、lmL、5mL、1mU201111^、301111^、501111^、1001111^的各容量。
[0044]作为注射器用外筒12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4-甲基-1-戊烯)、丙烯酸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的聚酯、环状烯烃聚合物、环状烯烃共聚物之类的各种树脂。其中,还根据易于成型且具有耐热性而优选聚丙烯、环状烯烃聚合物、环状烯烃共聚物之类的树脂。
[0045 ]图1所示的帽14具有:封闭部件(未图示),其由将筒口部20的前端开口 20a (参照图2)封闭的弹性部件构成;以及筒状的主体部15,其对上述封闭部件进行支承。在主体部15的内周部设置有与设置于筒口部20的固定部24(卡合突起25)螺合的内螺纹(未图示)。在帽14装配于筒口部20的使用前的状态下,利用帽14将前端开口 20a液密地封闭,从而药剂M不会从该前端开口 20a漏出。
[0046]此外,帽14与筒口部20的卡合构造(固定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螺纹嵌合。例如,可以在筒口部20的外周面设置卡合突起,并且在帽14的主体部15的内周面设置卡合突起,将这些卡合突起彼此作为卡挂构造。在该情况下,若向前端方向拉动帽14,则主体部会弹性变形,主体部15侧的卡合突起越过筒口部20侧的卡合突起,由此使得帽14能够从筒口部20脱离。
[0047]垫圈16插入在注射器用外筒12内。垫圈16的前端面16a为朝向前端变细的锥状。在垫圈16的外周部以在轴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2个)环状的密封突起16b。在垫圈16插入于注射器用外筒12内的状态下,密封突起16b与注射器用外筒12(主体部18)的内周面密接。由此,垫圈16能够在注射器用外筒12内液密地滑动。
[0048]在垫圈16设置有向基端侧开口、且在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的嵌合凹部(参照图5中的垫圈96)。该嵌合凹部根据需要而能够与未图示的推压件的前端部螺合。
[0049]作为垫圈16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举出天然橡胶、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硅橡胶之类的各种橡胶材料、或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系、烯烃类、苯乙烯类等的各种热塑性弹性体、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
[0050]药剂M可以是粉末状药剂、冷冻干燥药剂、固态药剂、液态药剂等的任何药剂。作为这种药剂,例如能够举出蛋白质制剂、抗肿瘤剂、维生素补充剂(综合维生素补充剂)、各种氨基酸、肝素之类的抗血栓药剂、胰岛素、抗生物质、镇痛剂、强心剂、静脉注射麻醉剂、医疗用麻药、抗帕金森药、溃疡治疗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心律不齐用药等。
[0051]此外,在注射器10中,在注射器用外筒12的基端部(凸缘22)能够装拆地安装有垫圈止挡件44,该垫圈止挡件44用于防止垫圈16从注射器用外筒12朝基端方向脱落。垫圈止挡件44具有:止挡片48,其与凸缘22的基端面抵接;以及半圆状的卡合片46,其与注射器用外筒12的凸缘22卡合的侧方是开放的。将注射器用外筒12的主体部18插入于卡合片46的内侦U,并且将凸缘22插入在止挡片48与卡合片46之间,由此将垫圈止挡件44安装于注射器用外筒12的基端部。
[0052]接下来,参照图4来说明用于通过注塑成型对上述注射器用外筒12进行成型的注塑成型用模具50。
[0053]注塑成型用模具50具备:凹模52(外侧模具),其具有对注射器用外筒12的外表面形状进行成型的凹部即型腔53;以及凸模54,其对注射器用外筒12的内表面形状进行成型。在凹模52内配置有凸模54的后述的型芯65的状态下,在凹模52与凸模54之间形成有与应被成型的注射器用外筒12的形状对应的间隙55。
[0054]凹模52具有:第I模具56,其形成有对注射器用外筒12的主体部18以及凸缘22的各外表面形状进行成型的成型部56a、56b;第2及第3模具60、62,它们分别形成有对筒口部20的外表面形状进行成型的成型部61、63;以及第4模具80,其形成有对筒口部20的内表面进行成型的鲁尔母接头成型部82。在该凹模52中,由成型部56a、56b、61、63以及鲁尔母接头成型部82构成型腔53。
[0055]在第I模具56设置有用于将熔融树脂注入至间隙55的注入通路57。注入通路57与间隙55连通。第4模具80的鲁尔母接头成型部82具有与筒口部20的内表面20b的斜度相同的斜度。
[0056]在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用外筒12中,向外侧突出的固定部24设置于筒口部20,因此,在注塑成型的脱模时,无法使对筒口部20的外表面形状进行成型的模具与筒口部20在轴向上相对移动来进行脱模。于是,为了能够在成型后进行脱模,对筒口部20的外表面形状进行成型的模具被分割为第2模具60与第3模具62。
[0057]第2模具60的成型部61是对筒口部20的外表面形状的一半(周向上的一半)进行成型的部分,是截面呈大致圆弧状的槽部。第3模具62的成型部63是对筒口部20的外表面形状的剩余一半进行成型的部分,且是截面呈大致圆弧状的槽部。利用第2模具60与第3模具62对筒口部20的全长及整周的外表面形状进行成型。
[0058]凸模54具有:型芯65,其对主体部18的内表面(内周部26)以及基端开口38进行成型;以及保持模具58,其设置有供型芯65穿插的穿插孔58a。具体而言,型芯65具有:主体部成型部66,其形成主体部18的内表面;以及开口成型部68,其对基端开口 38进行成型。另外,保持模具58具有对凸缘22的基端面进行成型的成型部59。
[0059]主体部成型部66在轴向的主要区域上,具有外径从基端朝向前端逐渐增大的锥形成型部67。锥形成型部67是对注射器用外筒12的锥形部28进行成型的部分,其设置于用图4中的箭头A表示的范围。锥形成型部67具有与锥形部28的斜度(相对于注射器用外筒12的轴线的斜度)相同的斜度。
[0060]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成型部66中,在轴向上外径恒定的前端侧直线成型部70设置为与锥形成型部67的前端侧连接。前端侧直线成型部70是对注射器用外筒12的前端侧直线部30进行成型的部分,其设置于用图4中的箭头B表示的范围。前端侧直线成型部70的内径与锥形成型部67的前端的外径相同。
[0061]另外,在前端侧直线成型部70的前端侧经由弯曲成型部75(倒角成型部)而设置有外径朝向前端方向减小的前端侧锥形成型部74。弯曲成型部75是对注射器用外筒12的弯曲部34(参照图3A)进行成型的部分。前端侧锥形成型部74是对注射器用外筒12中的前端侧锥形部36进行成型的部分。
[0062]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成型部66中,在轴向上外径恒定的基端侧直线成型部72设置为与锥形成型部67的基端侧连接。基端侧直线成型部72是对注射器用外筒12中的基端侧直线部32进行成型的部分,其设置于用图4中的箭头C表示的范围。基端侧直线成型部72的外径与锥形成型部67的基端的外径相同。
[0063]另外,在基端侧直线成型部72的基端侧经由弯曲成型部78(倒角成型部)设置有上述开口成型部68来作为外径朝向前端方向减小的基端侧锥形成型部。弯曲成型部78是对注射器用外筒12中的弯曲部40(参照图3B)进行成型的部分。
[0064]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用外筒12以及注塑成型用模具50基本上由如上方式构成,以下对其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0065]为了利用上述注塑成型用模具50对注射器用外筒12进行成型,首先,使注塑成型用模具50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即,处于如下状态:将凸模54的型芯65插入于凹模52的内侧,在凹模52与凸模54之间形成了形状与注射器用外筒12对应的间隙55。接下来,经由注入通路57而将熔融树脂注入至间隙55。而且,在树脂硬化之后,从注塑成型用模具50取出作为成型品的注射器用外筒12(取出工序)。
[0066]在取出工序中,首先,通过使第4模具80向图4中的X方向移动,而从筒口部20内拔出第4模具80。大致与此同时,通过使第2模具60与第3模具62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图4中为上下方向)移动,而使第2模具60与第3模具62从筒口部20分离。
[0067]接下来,通过使第I模具56相对于凸模54在轴向上相对移动,使第I模具56从注射器用外筒12分离。具体而言,在保持凸模54的位置不变的状态下,使第I模具56向X方向移动,由此使第I模具56从注射器用外筒12分离。在该情况下,在型芯65设置有外径朝向前端逐渐增大的锥形成型部67,在注射器用外筒12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