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07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冲裁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裁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裁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领域,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因其高度的挠曲特性及轻薄的结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追求结构小型化的电子产品上,例如手机。

通常,柔性电路板制造厂商在进行柔性电路板的批量生产时,需要将多个电路板单元一起排版在一整块柔性电路板板材上,之后对整块柔性电路板板材进行二维码扫描,记录该块板材的身份信息;然后将多个电路板单元从柔性电路板板材上一一冲切下来;最后将冲切下来的电路板单元逐一进行弯折,使电路板单元上需要焊接线路的部分弯折90°。

但是,柔性电路板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扫描、冲切、弯折均需要人工操作相关器械单独完成,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产品一致性较差。特别是对于电路板单元的弯折,需要人工手动上料,一次只能对一个电路板单元进行冲压弯折,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冲裁折弯装置,能自动对板材进行扫描、裁切、弯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并且产品一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冲裁折弯装置,包括搬运机构、扫描机构、裁切机构和弯折机构,搬运机构设置于扫描机构、裁切机构和弯折机构的上方,裁切机构设置于扫描机构与弯折机构之间,扫描机构用于对板材进行信息扫描,搬运机构可将扫描后的板材搬运至裁切机构,裁切机构包括用于将板材裁切成边料和成品料的裁切模具,搬运机构可将成品料搬运至弯折机构,弯折机构包括用于弯折成品料的弯折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冲裁折弯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立板,立板设置于扫描机构、裁切机构和弯折机构的上方,搬运机构可活动地连接在立板上,扫描机构、裁切机构和弯折机构连接在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一搬运驱动器、第一搬运组件和第二搬运组件,第一活动板与立板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一活动板可移动地连接在立板上,第一搬运驱动器连接在立板上,第一搬运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活动板连接,第一搬运组件和第二搬运组件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第一搬运组件用于吸取扫描后的板材,第二搬运组件用于吸取成品料,第一搬运驱动器可驱使第一活动板移动将扫描后的板材搬运至裁切机构以及将成品料搬运至弯折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搬运组件包括第一移送驱动器、第一移送块和第一吸料盘,第一移送驱动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第一移送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移送块连接,第一吸料盘连接在第一移送块上,且第一吸料盘上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板材或边料的吸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搬运组件包括第二移送驱动器、第二移送块、旋转驱动器和第二吸料盘,第二移送驱动器连接在第一活动板上,第二移送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二移送块连接,旋转驱动器连接在第二移送块上,旋转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二吸料盘连接,第二吸料盘上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成品料的吸嘴,旋转驱动器可驱使第二吸料盘偏转预设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吸料盘上还设有多根压料杆,第二移送驱动器可驱使第二吸料盘移动,使压料杆压在边料上,并使第二吸料盘上的吸嘴吸取成品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扫描机构还包括扫描器、第一载物台和第一送料驱动器,扫描器连接在该立板上,第一载物台用于承载板材,第一载物台与底座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一载物台可移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一送料驱动器连接在底座上,第一送料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载物台连接,第一送料驱动器可驱使第一载物台从扫描器的下方经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裁切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裁切驱动器、裁切压板、第二载物台和第二送料驱动器,第一安装架连接在底座上,裁切驱动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裁切驱动器的驱动端与裁切压板连接,裁切压板与底座相对设置,第二载物台与底座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二载物台可移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二送料驱动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送料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二载物台连接,裁切压板和第二载物台上安装有裁切模具,第二送料驱动器可驱使第二载物台移动至裁切压板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裁切驱动器包括两级增压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两级增压器设置于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之间,且两级增压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与裁切压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裁切模具包括第一裁切模和第二裁切模,第一裁切模可拆装地连接在裁切压板上,第二裁切模可拆装地连接在第二载物台上,第一裁切模上设有多根向着底座方向延伸的定位柱,第二裁切模上设有多个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第二送料驱动器驱使裁切模具移动裁切板材时,定位柱插入该定位孔中,且板材限位于各定位柱围成的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的搬运机构设置于扫描机构、裁切机构和弯折机构的上方,裁切机构设置于扫描机构与弯折机构之间,扫描机构用于对板材进行信息扫描,搬运机构可将扫描后的板材搬运至裁切机构,裁切机构包括用于将板材裁切成边料和成品料的裁切模具,搬运机构可将成品料搬运至弯折机构,弯折机构包括用于弯折成品料的弯折模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能自动对板材进行扫描、裁切、弯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并且产品一致性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折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裁折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用于将板材裁切成边料和成品料,并对成品料进行弯折,此处的板材例如为柔性电路板,其中边料为柔性电路板上不需要的部分,成品料为柔性电路板上的电路板单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冲裁折弯装置100包括底座10以及连接在底座10上的搬运机构20、扫描机构30、裁切机构40、弯折机构50和送料机构60。

底座10上设有立板12,立板12的两端设有与底座10连接的固定架,使立板12与底座10相对设置,且立板12从扫描机构30、裁切机构40、弯折机构50和送料机构60的上方经过。

搬运机构20连接在立板12上,搬运机构20设置于扫描机构30、裁切机构40、弯折机构50和送料机构6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搬运机构20包括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第一搬运驱动器24、第二搬运驱动器25、第一搬运组件26、第二搬运组件27和第三搬运组件28。

具体地,第一活动板22设置于立板12的一侧,且第一活动板22与立板12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一活动板22可移动地连接在立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22在立板12上移动时可依次经过扫描机构30、裁切机构40和弯折机构50。

第二活动板23设置于立板12的一侧,并位于第一活动板22的端部,第二活动板23与立板12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二活动板23可移动地连接在立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活动板23在立板12上移动时可依次经过弯折机构50和送料机构60,且第二活动板23的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活动板22的移动方向。

第一搬运驱动器24连接在立板12上,第一搬运驱动器24的驱动端与第一活动板22连接,第一搬运驱动器24可驱使第一活动板22在立板12上移动。

第二搬运驱动器25连接在立板12上,第二搬运驱动器25的驱动端与第二活动板23连接,第二搬运驱动器25可驱使第二活动板23在立板12上移动。

第一搬运组件26用于吸取扫描后的板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搬运组件26包括第一移送驱动器262、第一移送块263和第一吸料盘264。第一移送驱动器262连接在第一活动板22上,第一移送驱动器262的驱动端与第一移送块263连接,第一吸料盘264连接在第一移送块263上,且第一吸料盘264上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板材的吸嘴,第一移送驱动器262可驱使第一吸料盘264向着靠近板材的方向移动,并利用第一吸料盘264上的吸嘴吸取扫描后的板材。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搬运组件27与第一搬运组件26相互间隔设置,第二搬运组件27用于吸取成品料。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搬运组件27包括第二移送驱动器272、第二移送块273、旋转驱动器274和第二吸料盘275。第二移送驱动器272连接在第一活动板22上,第二移送驱动器272的驱动端与第二移送块273连接;旋转驱动器274连接在第二移送块273上,旋转驱动器274的驱动端与第二吸料盘275连接;第二吸料盘275上设有多个用于吸取成品料的吸嘴276以及多根压料杆277,各压料杆277分布在第二吸料盘275的四周;第二移送驱动器272可驱使第二吸料盘275移动,使压料杆277压在边料上,并使第二吸料盘275上的吸嘴276吸取成品料。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器274可驱使第二吸料盘275偏转预设角度,例如旋转驱动器274可驱使第二吸料盘275偏转180°,偏转的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设定。

第三搬运组件28用于吸取弯折后的成品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搬运组件28包括第三移送驱动器282、第三移送块283和第三吸料盘284。第三移送驱动器282连接在第二活动板23上,第三移送驱动器282的驱动端与第三移送块283连接;第三吸料盘284连接在第三移送块283上,且第三吸料盘284上设有多个用于吸取板材的吸嘴;第三移送驱动器282可驱使第三吸料盘284向着靠近板材的方向移动,并利用第三吸料盘284上的吸嘴吸取弯折后的成品料。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搬运组件28吸取弯折的成品料后,第二搬运驱动器25可驱使第二活动板23移动,直至第三搬运组件28将弯折后的成品料搬运至送料机构60。

如图1和图2所示,扫描机构30用于对板材的信息进行扫描。在本实施例中,扫描机构30包括扫描器32、第一载物台33和第一送料驱动器34。扫描器32连接在立板12上;第一载物台33用于承载板材,第一载物台33与底座10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一载物台33可移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一送料驱动器34连接在底座10上,第一送料驱动器34的驱动端与第一载物台33连接,第一送料驱动器34可驱使第一载物台33从扫描器32的下方经过。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裁切机构40设置于扫描机构30与弯折机构50之间,裁切机构40包括第一安装架42、裁切驱动器43、裁切压板44、第二载物台45、第二送料驱动器46和裁切模具47。第一安装架42连接在底座10上,裁切驱动器43连接在第一安装架42上,裁切驱动器43的驱动端与裁切压板44连接;裁切压板44设置在第一安装架42内,并与底座10相对设置;第二载物台45与底座10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二载物台45可移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二送料驱动器46连接在底座10上,第二送料驱动器46的驱动端与第二载物台45连接;裁切压板44和第二载物台45上安装有裁切模具47;第二送料驱动器46可驱使第二载物台45移动至裁切压板44的下方。

进一步地,裁切驱动器43包括两级增压器432、第一气缸433和第二气缸434,两级增压器432设置于第一气缸433与第二气缸434之间,且两级增压器432、第一气缸433和第二气缸434的驱动端与裁切压板4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级增压器432例如使用气缸和油缸进行驱动;当裁切机构40裁切板材时,首先两级增压器432的气缸驱使裁切压板44压在第二载物台45上;然后两级增压器432的油缸增压,完成裁切动作;接着第一气缸433和第二气缸434同时启动,配合两级增压器432拉动裁切压板44移动回位。

如图4和图5所示,裁切模具47包括第一裁切模472和第二裁切模474,第一裁切模472可拆装地连接在裁切压板44上,第二裁切模474可拆装地连接在第二载物台45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板材在裁切时发生位移,第一裁切模472上设有多根向着底座10方向延伸的定位柱473,且第二裁切模474上设有多个与定位柱473对应的定位孔101,第二送料驱动器46驱使裁切模具47移动裁切板材时,定位柱473插入定位孔101中,且板材被限位在各定位柱473围成的区域内。值得一提的是,裁切模具47上设有多个裁切区,可对应将板材裁切成多个独立的成品料。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折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弯折机构50包括第二安装架52、弯折驱动器53、弯折压板54、第三载物台55、第三送料驱动器56和弯折模具57。第二安装架52连接在底座10上,弯折驱动器53连接在第二安装架52上,弯折驱动器53的驱动端与弯折压板54连接;弯折压板5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52内,并与底座10相对设置;第三载物台55与底座10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三载物台55可移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三送料驱动器56连接在底座10上,第三送料驱动器56的驱动端与第三载物台55连接,弯折压板54和第三载物台55上安装有弯折模具57,第三送料驱动器56可驱使第三载物台55移动至弯折压板54的下方。

如图7所示,弯折模具57包括第一弯折模572和第二弯折模575,第一弯折模572可拆装地连接在弯折压板54上,第二弯折模575可拆装地连接在第三载物台5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模572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弯折区102,每个第一弯折区102内设有多根导向柱573和第一弯折部574;第二弯折模575上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弯折区103,每个第二弯折区103内设有多个导向孔104和第二弯折部576;当弯折机构50弯折成品料时,弯折驱动器53驱使第一弯折模572压在第二弯折模575上,此时导向柱573插入导向孔104中,且成品料被压于第一弯折部574与第二弯折部576之间,直至成品料上需要弯折的部分被弯折成预设的角度(例如90°)。

送料机构60用于将弯折后的成品料运送至下一个加工工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送料机构60包括第四载物台62和第四送料驱动器63。第四载物台62用于承载弯折后的成品料,第四载物台62与底座10之间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第四载物台62可移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四送料驱动器63连接在底座10上,第四送料驱动器63的驱动端与第四载物台6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搬运机构20利用第三搬运组件28将弯折后的成品料搬运至第四载物台62时,第四送料驱动器63可驱使第四载物台62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实现成品料的进一步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100加工板材的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利用扫描机构30的扫描器32对板材的二维码进行扫描,之后由第一送料驱动器34驱使第一载物台33从扫描器32的下方经过,直至第一载物台33处于第一搬运组件26的下方;

利用搬运机构20的第一搬运组件26吸取扫描后的板材,并由第一搬运驱动器24驱使第一活动板22移动,直至第一搬运组件26移动至裁切机构40的第二载物台45的上方,此时第一搬运组件26将板材放置在第二载物台45的第二裁切模474上;

利用裁切机构40的第二送料驱动器46驱使第二载物台45移动至裁切压板44的下方,此时裁切驱动器43驱使裁切压板44压在第二载物台45上,直至裁切模具47将板材裁切成边料和多个成品料,然后第二送料驱动器46驱使第二载物台45移动回位;

利用搬运机构20的第二搬运组件27吸取成品料,并由第一搬运驱动器24驱使第一活动板22移动,直至第二搬运组件27移动至弯折机构50的第三载物台55的上方,此时第二搬运组件27将一半成品料放置在第三载物台55的第二弯折模575上,同时第一搬运组件26吸取第二载物台45上的边料;

利用弯折机构50的第三送料驱动器56驱使第三载物台55移动至弯折压板54的下方,此时弯折驱动器53驱使弯折压板54压在第三载物台55上,直至弯折模具57将成品料弯折,然后第三送料驱动器56驱使第三载物台55移动回位;

利用搬运机构20的第二搬运驱动器25驱使第二活动板23移动,直至第三搬运组件28处于第三载物台55的上方,然后第三搬运组件28吸取弯折后的成品料,并由第二搬运驱动器25驱使第二活动板23移动,直至第三搬运组件28将弯折后的成品料搬运至送料机构60;

利用搬运机构20的第一搬运驱动器24驱使第一活动板22移动回位,直至第一搬运组件26移动至第一载物台33的上方,第二搬运组件27移动至第三载物台55的上方,此时第一搬运组件26将边料放置在废料桶中,并再次吸取扫描后的板材;第二搬运组件27的旋转驱动器274驱使第二吸料盘275偏转180°;以及

利用搬运机构20的第一搬运驱动器24驱使第一活动板22移动,直至第一搬运组件26移动至裁切机构40的第二载物台45的上方以及第二搬运组件27移动至弯折机构50的第三载物台55的上方,此时第一搬运组件26将板材放置在第二载物台45的第二裁切模474上,第二搬运组件27将另一半成品料放置在第三载物台55的第二弯折模575上。

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100的搬运机构20设置于扫描机构30、裁切机构40和弯折机构50的上方,裁切机构40设置于扫描机构30与弯折机构50之间,扫描机构30用于对板材进行信息扫描,搬运机构20可将扫描后的板材搬运至裁切机构40,裁切机构40包括用于将板材裁切成边料和成品料的裁切模具47,搬运机构20可将成品料搬运至弯折机构50,弯折机构50包括用于弯折成品料的弯折模具57。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冲裁折弯装置100能自动对板材进行扫描、裁切、弯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并且产品一致性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