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34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



背景技术:

炉前机械手应用在钢厂的中频感应炉炼钢车间,安装在两个炉壳之间。

它能轻松压实加料时部分卡阻的较大体积的废钢或过于疏松的轻薄料,使废钢体积迅速缩小、密实度增大;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极大地提高了感应炉的熔炼效率。同时能快速、灵活的把感应炉周边的废钢及打包压块扫进炉体。附带遥控操作,使操作人远离炉口区域,减少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炉前机械手旋转柱装配部分结构比较复杂,且为了要起到旋转切换的作用,必须在旋转柱上开两个长方形的孔,会导致旋转柱本身强度降低,在使用中旋转拨动压块料时,开孔位置容易被撕裂。

新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炉前机械手,旋转柱本身不用开孔,在旋转柱本体外侧焊接的连接卡板同样可以起到能左右旋转时进行切换。

现有的机械手存在的缺陷:

1)、现有的炉前机械手旋转柱装配部分结构比较复杂,组装焊接费时费力。

2)、旋转柱上需开两个长方形的孔,会导致旋转柱本身强度降低,在使用中旋转拨动压块料时,开孔位置容易被撕裂。

3)、安装在炉前机械手前端的旋转油路块,长期受炉温的烘烤而产生故障,或者由于冒炉事故容易被损坏。

4)、炉前机械手外横梁装配中的转轴焊接固定位置空心方管的四周加强板焊接焊缝在同一横截面上,焊接后的残余应力集中,减弱了空心方管的强度,使用中易造成外横梁此位置断裂。

5)、内横梁前端压料位置的垂直设计,在炉前机械手正常工作压至中频炉内时,压臂端部容易接触到中频炉内边缘,使得炉子内壁受损,造成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包括内横梁装配,所述内横梁装配的左半部与推拉油缸活塞杆端耳环通过销轴联接,且推拉油缸固定端耳环与外横梁装配的后半部相联,所述外横梁装配的下方通过转轴与旋转柱装配转动联接,且旋转柱装配由旋转柱本体、挡板和连接卡板组成,所述旋转柱装配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通过螺栓联接,且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底座通过螺栓联接,所述外横梁装配的后端下方通过升降油缸与旋转柱装配进行联接,所述旋转柱装配的左侧面板上固定焊接有连接卡板,所述连接卡板的左侧通过销轴与旋转油缸活塞杆端耳环相联,所述底座与旋转油缸固定端耳环通过销轴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转柱本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三联油路块装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横梁装配内部安装有空心方管,且空心方管的顶部焊接有上压板,侧边焊接有侧板,底部焊接有下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横梁装配的内部安装有内横梁,且内横梁的下方压料管与压臂通过销轴联接,且压料位置采用了倾斜设计,倾斜角度(与垂直于内横梁装配的中心线方向夹角)为6~10°。

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柱本体安装旋转油缸侧不用再割开两个长方形的装配工艺孔,有效的保证了旋转柱本体的强度;设计的三联油路块装配,安装在背对于中频炉的旋转柱本体上有效的避免了长期受炉温的烘烤而产生故障,或者由于冒炉事故被损坏等;设备底座上设计的挡轴,阻挡旋转柱装配在旋转油缸收回时的旋转惯性作用,避免了其继续旋转至对称侧,不利于炉前机械手的再次旋转操作;外横梁装配中的转轴焊接固定位置空心方管的四周加强板焊接焊缝采用了错缝,有效的避免了残留的应力集中,减弱了对空心方管强度的影响,提高了外横梁装配的使用寿命;内横梁前端的压料位置创新采用了倾斜设计,倾斜角度(与垂直于内横梁装配的中心线方向夹角)为6~10°,使得炉前机械手正常工作压料至中频炉内深1米左右时,压臂端部不会造成炉子内壁受损,导致生产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结构炉前机械手的俯视图;

图3为外横梁装配A部视图;

图4为内横梁装配B部视图。

图例说明:

1-内横梁装配、B11-内横梁、B12-压料管、B13-压臂、2-推拉油缸、3-外横梁装配、A31-空心方管、A32-上压板、A33-侧板、A34-下压板、4-转轴、5-底座、6-旋转油缸、7-旋转油缸活塞杆端耳环、8-销轴、9-旋转柱装配、10-旋转柱本体、11-三联油路块装配、12-挡板、13-挡轴、14-回转支承、15-升降油缸、16-连接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新结构炉前机械手,包括内横梁装配1,内横梁装配1的左半部与推拉油缸2活塞杆端耳环通过销轴联接,且推拉油缸2固定端耳环与外横梁装配3的后半部相联,外横梁装配3的下方通过转轴4与旋转柱装配9转动联接,且旋转柱装配9由旋转柱本体10、挡板12和连接卡板16组成,旋转柱装配9与回转支承14的外圈通过螺栓联接,且回转支承14的内圈与底座5通过螺栓联接,外横梁装配3的后端下方通过升降油缸15与旋转柱装配9进行联接,旋转柱装配9的左侧面板上固定焊接有连接卡板16,连接卡板16的左侧通过销轴8与旋转油缸活塞杆端耳环7相联,底座5与旋转油缸6固定端耳环通过销轴联接。

旋转柱本体10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三联油路块装配11。

外横梁装配3内部安装有空心方管A31,且空心方管A31的顶部焊接有上压板A32,侧边焊接有侧板A33,底部焊接有下压板A34。

内横梁装配1的内部安装有内横梁B11,且内横梁B11的下方压料管与压臂通过销轴联接。

机械手设计了连接卡板16,与旋转油缸6的活塞杆端连接耳环7通过销轴8穿在一起,推动旋转柱装配9带动内横梁装配1、推拉油缸2、外横梁装配3和升降油缸15进行旋转操作,移动至和离开炉子中心位置或其它工作位置;连接卡板16上对称设有两个销轴孔,使旋转油缸活塞杆端连接耳环7在两个销轴孔内切换,达到切换炉前机械手左右旋转的目的。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推拉油缸2使得内横梁装配1做伸出和缩回运动,到达炉子中心的工作区域和退回到初始状态,通过升降油缸15使得内横梁装配1和外横梁装配3以转轴4为旋转轴线做上下-10°~+16°范围(以水平线为基准中心线)内旋转,做到提升内横梁装配1时腾出空间可以向中频炉内加物料和下压内横梁装配1时压实炉内物料,旋转油缸6带动连接卡板16、旋转柱装配9、转轴4、外横梁装配3、推拉油缸2、内横梁装配1和升降油缸15一起通过回转支承14做旋转运动。可以旋转到左右两侧的中频炉位置进行操作;当开始倾倒钢水时,把内横梁装配1和外横梁装配3一起旋转到初始位置,三联油路块装配11通过螺栓固定联接在旋转柱本体10上,驱动推拉油缸2、旋转油缸6和升降油缸15分别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