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20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下料冲压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下料冲压机。



背景技术:

冲压机是五金生产加工业中最常用到的设备之一,能够快速、批量低成本地加工所需产品。一般冷压的时候,先将板材或者管材裁成预定的形状半成品,之后通过冲压机上、下模对该半成品施加压力,得到预定产品。然而很多冲压机中,下料的时候需要工人手动进行,工件冲压成型后,因为要人工取走成型的工件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加工,这样工件的加工时间相对较长,效率低下,从而增加加工成本,延长生产交货的周期,并且,操作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和防止操作人员受伤的自动下料冲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下料冲压机,包括工作台、基座、成型下模、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所述基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冲压系统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冲压系统包括冲压滑块和安装在冲压滑块上的冲压头,所述成型下模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冲压头沿垂直方向的延伸,所述动力系统可为冲压系统提供动力,还包括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进气管、机械阀气动装置、万向管和拨片,所述机械阀气动装置安装在冲压滑块的左侧,所述机械阀气动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机械阀气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口相连接,所述万向管的一端与出风口相连接,所述万向管的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成型下模成型工件处,所述冲压滑块的左侧设置有拨片,所述机械阀气动装置右侧设置有与拨片相配合的转臂,所述转臂包括控制阀门开关的推杆、第一转臂、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二转臂和滚轮,所述推杆安装在机械阀气动装置右侧,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械阀气动装置气动行程开关右侧,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转臂接近中间段处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绕第一转轴旋转时右端可抵靠在第一转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滚轮相连接,所述拨片向下运动可带动滚轮和第二转臂向下转动,所述拨片向上运动可带动滚轮和第二转臂向上转动,且所述第二转臂向上转动时左端可抵靠在第一转臂的端部,并带动第一转臂绕第一转轴逆时针旋转并推动推杆关闭机械阀气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拨片为凸起弧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V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头的下端用于成型工件的一端为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压机上增加设置自动机械阀气动装置,实现了工件再冲压完成后,自动移动到工件成型放置区域,节省了工人取走成型工件,无需人工下料,可实现自动下料,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效率、还降低加工成本,还能防止工人误操作而导致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阀气动装置和转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下料冲压机,包括工作台1、基座2、成型下模3、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5,基座2安装在工作台1上,冲压系统安装在基座2上,冲压系统包括冲压滑块41和安装在冲压滑块41上的冲压头42,成型下模3安装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冲压头42沿垂直方向的延伸,动力系统5可为冲压系统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进气管61、机械阀气动装置62、万向管63和拨片64,机械阀气动装置62安装在冲压滑块41的左侧,机械阀气动装置62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621,机械阀气动装置62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622,进气管61与进气口621相连接,万向管63的一端与出风口622相连接,万向管63的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成型下模3成型工件处,所述冲压滑块41的左侧设置有拨片64,所述机械阀气动装置62右侧设置有与拨片64相配合的转臂7。

本实施例的转臂7包括控制阀门开关的推杆71、第一转臂72、第一转轴73、第二转轴74、第三转轴75、第二转臂76和滚轮77,推杆71安装在机械阀气动装置62右侧,第一转臂72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73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械阀气动装置62气动行程开关右侧,第一转臂7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74与第二转臂76接近中间段处相连接,第二转臂76绕第一转轴73旋转时右端可抵靠在第一转臂72的另一端上,第二转臂7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75与滚轮77相连接,拨片64向下运动可带动滚轮77和第二转臂76向下转动,拨片64向上运动可带动滚轮77和第二转臂76向上转动,且所述第二转臂76向上转动时左端可抵靠在第一转臂72的端部,并带动第一转臂72绕第一转轴73逆时针旋转并推动推杆71关闭机械阀气动装置62。

进一步地,所述拨片64为凸起弧形状,该拨片64为弧形状与滚轮77的接触面积更大,这样拨片64拨动滚轮64更为平顺,还能降低滚轮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下模3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V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头42的下端用于成型工件的一端为三角形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工人首先将工件放置在成型下模3上,打开开关,冲压滑块41与拨片64直线向下运动,拨片64会带动滚轮77和第二转臂76绕第二转轴74顺时针旋转,这时机械阀气动装置62不会开启;冲压滑块41向下冲压完成后,冲压滑块41会向上回程到原起点。当冲压向上直线运动到与滚轮77抵接时,会推动第二转臂76逆时针绕第二转轴74旋转,并当第二转臂76的左端转轴到抵靠在第一转臂72的右端时,当拨片64继续上升,会驱动第一转臂72绕第一转轴73逆时针旋转并推动推杆向机械阀气动装置62内压缩达到开启功能。压缩的空气瞬间冲万向管喷出,将工件移动到指定工件成型放置区域。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还能防止工人误操作而导致受伤的优点。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