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926发布日期:2019-01-08 22:2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仪表转轴,包括主轴5和开口挡圈6,开口挡圈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部61和将两个卡接部61连接的连接部62,卡接部61与连接部62的连接处设置有凹位63,凹位63设置于开口挡圈6的内表面。

为实现开口挡圈6与主轴5的自动组装,通常设置自动装配机进行组装。自动装配机通常采用以下步骤实现装置:

1.用平移机构将开口挡圈6沿水平方向有序叠放;

2.用升降机构将有序叠放的开口挡圈6逐个分开;

3.用转移机构将单个开口挡圈6转移至夹具内,夹具内预先放置了主轴5;

4.用压装机构对夹具内的主轴5和开口挡圈6施加作用力,实现开口挡圈6 与主轴5的装配;

5.用下料机构将已完成装配的仪表转轴从夹具取出。

然而,开口挡圈6在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倾倒,导致升降机构动作卡顿,影响开口挡圈6的正常输送,降低自动装配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送料装置,避免开口挡圈倾倒,确保开口挡圈的正常输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送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有用于输送开口挡圈的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转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用于沿水平方向贯穿开口挡圈的导向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块,升降块设置于导向杆的一端,升降块设置有容置开口挡圈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朝向导向杆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导向杆设置有朝第一凹槽内延伸的第一板部,第一板部的厚度与开口挡圈的宽度对应,第一凹槽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第一板部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第二凹槽设置有用于抵接开口挡圈的第二滑块和带动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动力件,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一板部的顶部。

进一步的,第二动力件为回位弹簧。

优选的,平移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开口挡圈从导向杆脱离的限位杆,限位杆设置于导向杆的顶部。

优选的,导向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二杆部与第一板部连接,第一杆部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杆部。

进一步的,第一杆部高于第二杆部,第一杆部与第二杆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台阶,第二杆部的横截面形状与开口挡圈的内表面对应设置。

优选的,平移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开口挡圈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和带动第一滑块移动的第一动力件,第一滑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平移机构还包括连接导向杆的振动送料机。

优选的,转移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夹持开口挡圈的第一卡爪,第一卡爪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让导向杆的第一凹部。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料装置通过使导向杆设置有朝第一凹槽内延伸的第一板部,确保开口挡圈的升降不受第一板部的影响,还使得开口挡圈在进入第一凹槽前后均受到第一板部的定位限制作用,避免开口挡圈倾倒,从而避免开口挡圈倾倒影响升降机构的正常工作,确保开口挡圈的正常输送,提升自动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一种仪表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导向杆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2所示,一种送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有用于输送开口挡圈6的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和转移机构。

为解决开口挡圈6倾倒造成升降机构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平移机构包括用于沿水平方向贯穿开口挡圈6的导向杆1,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块2,升降块2设置于导向杆1的一端,升降块2设置有容置开口挡圈6的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朝向导向杆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22,导向杆1设置有朝第一凹槽21内延伸的第一板部11,第一板部11的厚度与开口挡圈6的宽度对应,第一凹槽 21远离进料口22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第一板部11的第二凹槽23。

本实施例通过使导向杆1设置有朝第一凹槽21内延伸的第一板部11,确保开口挡圈6的升降不受第一板部11的影响,还使得开口挡圈6在进入第一凹槽 21前后均受到第一板部11的定位限制作用,避免开口挡圈6倾倒,从而避免开口挡圈6倾倒影响升降机构的正常工作,确保开口挡圈6的正常输送,提升自动装配效率。

导向杆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与开口挡圈6的内表面形状对应,防止由于升降块2上下移动导致开口挡圈6的非正常升降。

为避免升降块2下降时升降块2使开口挡圈6偏摆,可以使第二凹槽23设置有用于抵接开口挡圈6的第二滑块24和带动第二滑块24移动的第二动力件 25,第二滑块24设置于第一板部11的顶部。第二动力件25可以为气缸、电机等,通过控制器控制动作顺序。

为提高第二动力件25的可靠性,优选第二动力件25为回位弹簧。

当转移机构将开口挡圈6转移走后,回位弹簧可以使第二滑块24迅速与处于导向杆1的开口挡圈6的端面抵接,避免升降块2下降导致开口挡圈6偏摆。

导向杆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与开口挡圈6的内表面形状对应,防止由于升降块2上下移动导致开口挡圈6的非正常升降,但制作难度增加。

为避免开口挡圈6从导向杆1脱离,同时,降低导向杆1的制造难度,可以使平移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开口挡圈6从导向杆1脱离的限位杆28,限位杆28 设置于导向杆1的顶部。

如图3所示,为方便将开口挡圈6顺利的放于导向杆1上,导向杆1包括第一杆部12和第二杆部13,第二杆部13与第一板部11连接,第一杆部12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杆部13。

显然,开口挡圈6与第一杆部12的间隙大于开口挡圈6与第二杆部13的间隙,更有利于开口挡圈6放于导向杆1上。

为降低导向杆1的制造难度,同时,为避免开口挡圈6绕导向杆1转动,第一杆部12高于第二杆部13,第一杆部12与第二杆部13的连接处设置有台阶,第二杆部13的横截面形状与开口挡圈6的内表面对应设置。

为实现开口挡圈6的水平输送,平移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开口挡圈6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26和带动第一滑块26移动的第一动力件27,第一滑块26与导向杆1滑动连接。第一动力件27可以参照第二动力件25设置。

作为实现开口挡圈6水平输送的替代方案,平移机构还包括连接导向杆1的振动送料机。开口挡圈6在振动作用下沿导向杆1移动。

对于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夹持开口挡圈6的第一卡爪3,第一卡爪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让导向杆1的第一凹部31。第一凹部31可以避免第一卡爪3碰撞第二滑块24或第一板部11,而且,第一凹部31还使得转移机构具有夹持开口挡圈6的端面进行转移的同时,可以将开口挡圈6与主轴5压装在一起。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