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479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在零件冲压过程中,零件容易产生起皱、开裂、薄厚不均、表面划痕等不良现象,为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凹模的工作表面涂刷润滑剂,以使得冲压工艺顺利进行,此种方法能有效的减少零件冲压过程中零件产生起皱、开裂、薄厚不均、表面划痕等不良现象。但此种方法仍然存在如下不足:1)、由于凹模上有润滑剂,零件表面就可能产生油污,影响零件表面清洁度;2)、润滑剂用量不易掌控,涂刷润滑剂不均匀可能会造成零件冲压质量不稳定;3)、由于零件表面就可能产生油污,会增加清洗工艺环节,从而增加零件的生产成本。4)、由于加工每个零件均需要在模具上涂刷润滑剂,导致零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5)、润滑剂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脱模效果好、加工效率高、低成本和提高零件产品质量的冲压模具。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凹模、塑料薄膜、滑板、凸模和底板,所述凹模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平面上,所述凸模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凹模上设有凹模工作部,所述凸模上设有与所述凹模工作部对应的凸模工作部,所述底板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一组用于传输塑料薄膜的输送辊;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穿过所述顶板和所述滑板的滑杆,所述顶板和所述滑板均能够沿所述滑杆上下滑动,所述滑杆上套有向上顶紧所述滑板的压缩弹簧;所述滑板的上平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板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凸模工作部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凹模的下平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与所述环形槽滑动配合电热框,所述电热框的上平面上均匀分布有沉孔,所述沉孔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沉孔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面,所述电热框在所述滑板上的投影在所述凹槽的四个侧壁之间,当所述弹簧收缩时,所述电热框的下平面能够与所述凹模的下平面共面;所述塑料薄膜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0005]进一步,所述电热框下平面上朝内的一圈边沿上均倒有圆角。
[0006]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所述凸模外围的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为直径较小的一端朝下的二阶台阶杆,所述顶板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根所述滑杆直径较大的一端滑动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滑板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根所述滑杆直径较小的一端滑动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杆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薄膜代替传统脱模工艺中使用的润滑剂,塑料薄膜的成本极低,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凹模与零件之间,通过塑料薄膜的滑动来减小待加工板材拉伸面与凹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止零件产生起皱、开裂、薄厚不均、表面划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两组输送辊能有效的输送塑料薄膜,防止塑料薄膜褶皱,使操作人员方便操作,因此具有脱模效果好、低成本和提高零件的质量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凸模的上方设置滑板,在冲压完成后,滑板在弹簧的作用下有助于将零件从凸模上剥离,不需要人工剥离,以提升加工效率;同时滑板上设置用于放置待加工板材的凹槽,方便操作人员放置待加工板材,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在冲压过程中,电热框压在塑料薄膜对塑料薄膜进行加热,使得待加工板材上方的一部分塑料薄膜从整块塑料薄膜上脱离,并且这一部分塑料薄膜的边缘在电热框的加热和压迫下吸附在待加工板材上,进而使得这一部分塑料薄膜包裹在加工完成的零件上且这一部分塑料薄膜不易脱落,在运输或转运过程中对零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零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0]图3为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电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一底板;2—凸模;3—顶板;4一凹模;5—滑杆;6—滑板;7—压缩弹簧;8—待加工板材;9一输送辊;10—塑料薄膜;11一电热框;12—凹模工作部;13—凸模工作部;14 一凹槽;15—第一通孔;16—沉孔;17—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3、凹模4、塑料薄膜10、滑板6、凸模2和底板1,凹模4固定在顶板3的下平面上,凸模2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凹模4上设有凹模工作部12,凸模2上设有与凹模工作部12对应的凸模工作部13,底板1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一组用于传输塑料薄膜10的输送辊9;底板1的上平面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穿过顶板3和滑板6的滑杆5,顶板3和滑板6均能够沿滑杆5上下滑动,滑杆5上套有向上顶紧滑板6的压缩弹簧7;如图3所示,滑板6的上平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板材8的凹槽14,凹槽14的底面设有与凸模工作部13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15,凹模4的下平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与环形槽滑动配合电热框11,如图4所示,电热框11的上平面上均匀分布有沉孔16,沉孔16内均设有弹簧(图中未画出),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沉孔16的底面,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环形槽的底面,电热框11在滑板6上的投影在凹槽14的四个侧壁之间,电热框11下平面上朝内的一圈边沿上均倒有圆角17,圆角17用于防止加热过程中塑料薄膜10被挤到电热框11和凹槽14之间的缝隙里。当弹簧收缩时,电热框11的下平面能够与凹模4的下平面共面。塑料薄膜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凹槽14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这样设置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输送塑料薄膜10,通过塑料薄膜10宽度上余量来带动塑料薄膜10使其输送,避免塑料薄膜10断掉。采用上述冲压模具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清洁,不会产后因使用润滑剂带来的油污,并且零件冲压质量稳定。
[0015]具体的,底板1上设有四根均勾分布在凸模2外围的滑杆5,滑杆5为直径较小的一端朝下的二阶台阶杆,顶板3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根滑杆5直径较大的一端滑动配合的第二通孔,滑板6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根滑杆5直径较小的一端滑动配合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滑杆5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当滑板6的上平面与滑杆5中部的台阶面接触时,凹槽14的底面与凸模工作部13的顶端平齐。
【主权项】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3)、凹模(4)、塑料薄膜(10)、滑板(6)、凸模(2)和底板(1),所述凹模(4)固定在所述顶板(3)的下平面上,所述凸模(2)固定在所述底板(1)的上平面上,所述凹模(4)上设有凹模工作部(12),所述凸模(2)上设有与所述凹模工作部(12)对应的凸模工作部(13),所述底板(1)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一组用于传输所述塑料薄膜(10)的输送辊(9);所述底板(1)的上平面上垂直固定有至少两根穿过所述顶板(3)和所述滑板(6)的滑杆(5),所述顶板(3)和所述滑板(6)均能够沿所述滑杆(5)上下滑动,所述滑杆(5)上套有向上顶紧所述滑板(6)的压缩弹簧(7);所述滑板(6)的上平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板材(8)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凸模工作部(13)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15),所述凹模(4)的下平面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与所述环形槽滑动配合电热框(11),所述电热框(11)的上平面上均匀分布有沉孔(16),所述沉孔(16)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沉孔(16)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面,所述电热框(11)在所述滑板(6)上的投影在所述凹槽(14)的四个侧壁之间,当所述弹簧收缩时,所述电热框(11)的下平面能够与所述凹模(4)的下平面共面;所述塑料薄膜(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14)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框(11)下平面上朝内的一圈边沿上均倒有圆角(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四根均匀分布在所述凸模(2)外围的所述滑杆(5),所述滑杆(5)为直径较小的一端朝下的二阶台阶杆,所述顶板(3)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根所述滑杆(5)直径较大的一端滑动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滑板(6)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根所述滑杆(5)直径较小的一端滑动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杆(5)直径较大的一端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板、凹模、塑料薄膜、滑板、凸模和底板,凹模固定在顶板的下平面上,凸模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凹模上设有凹模工作部,凸模上设有与凹模工作部对应的凸模工作部,底板上固定有穿过顶板和滑板的滑杆,滑杆上套有向上顶紧滑板的压缩弹簧;滑板的上平面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加工板材的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与凸模工作部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凹模的下平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电热框,电热框的上平面上均匀分布有沉孔,沉孔内均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沉孔的底面,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环形槽的底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脱模效果好、加工效率高、低成本和提高零件产品质量的优点。
【IPC分类】B21D37/10, B21D37/18, B21D45/04, B21D37/16
【公开号】CN205085281
【申请号】CN201520875955
【发明人】谢驰, 曹建, 程小军
【申请人】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