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857发布日期:2018-08-24 18: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或者称压力铸造,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具在完成产品后,将产品取出一般是通过顶出装置,但是现有的顶出装置在顶出产品时存在效率低,无法迅速顶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定模和动模,以及顶出机构,所述定模和动模合模时,定模与动模之间具有型腔,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和顶出杆,所述定模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型腔相连,顶出板位于型腔内,顶出杆的一端与顶出板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顶出板与型腔底部形状一致。

所述的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所述顶出板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所述顶出板下方设置有弹簧。

所述的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所述动模连接有动模座,所述定模连接有定模座。

所述的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所述动模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动模座上连接有排气管。

所述的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所述定模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一侧连接有进水端,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连接有水箱,所述出水端通过抽水泵连接所述水箱。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通过将顶出板设置在型腔内,提高了型腔的密封性能,防止金属液的流出,并且能够迅速的将铸件顶出;同时,还能通过顶出板在型腔内的位置改变型腔的大小,从而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2、动模,3、型腔,4、顶出板,5、顶出杆,6、通孔,7、驱动装置,8、密封圈,9、弹簧,10、动模座,11、定模座,12、排气孔,13、排气管,14、通道,15、进水端,16、出水端,17、水箱,18、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定模1和动模2,以及顶出机构,所述定模1和动模2合模时,定模1与动模2之间具有型腔3,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4和顶出杆5,所述定模1上开有通孔6,所述通孔6与型腔3相连,顶出板4位于型腔3内,顶出杆5的一端与顶出板4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6与驱动装置7相连,所述顶出板4与型腔3底部形状一致。驱动装置7为气缸。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板4外侧设置有密封圈8。密封圈8保证了型腔3内的密封性能,防止金属液漏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板4下方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一端连接顶出板4,另一端与定模1接触,位于型腔3内,能够减小金属液对顶出板4的冲击,保护顶出板4。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模2连接有动模座10,所述定模2连接有定模座11。具体地,所述动模2上设置有排气孔12,所述动模座10上连接有排气管13。通过排气孔12和排气管13能够快速排出型腔3内的气体,减少铸件毛坯表面的气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模1上开设有通道14,所述通道14一侧连接有进水端15,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端16,所述进水端15连接有水箱17,所述出水端16通过抽水泵18连接所述水箱17。进水端15、出水端16、水箱17和抽水泵18构成循环冷却水系统,从而帮助模具降温,效果好,节约能源,也可采用冷却油对模具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在使用时,锻造完成后,动模2移动,与定模1分离,驱动装置6带动顶出杆5移动,顶出杆5带动顶出板4顶出铸件毛坯,从而完成铸件的顶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