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Ce掺杂GaN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0691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稀土元素Ce掺杂GaN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涉及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宄,并主要关注Ce掺杂GaN纳米线的制备。
【背景技术】
[0002]GaN作为II1- V族光电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子特性,因此在工业领域有很广泛的商业应用,如可用于紫外光或者蓝光发射器、探测器、高速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D)等高频高温电子器件,并对固体照明、指示灯、全色显示、激光打印、环境监测、光存储、光通讯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0003]目前已有的Ce掺杂GaN纳米材料的研宄主要集中在磁性或形貌方面,关于光学性质的报道较少,且采用的实验方法要求较高,如离子注入、低温高压烧结法等。
[0004]离子注入法:2011年,Abdul Majid等人通过离子注入法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合成的ρ-GaN薄膜中注入了 3X 114CnT2剂量的Ce离子,并对其结构、光学性质和磁性进行了研宄。参阅,J supercond Nov Magn,第24卷第585-590页。
[0005]低温高压法(LTHP): 2011年,K.0ganisian等人通过低温高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掺杂量为1%的Ce掺杂GaN纳米陶瓷,研宄了样品磁性与烧结压力的关系。参阅,Journalof rare earths,第 29 卷第 1183-1187 页。
[0006]由文献调研可知离子注入技术的确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掺杂浓度不受平衡固溶度的限制且可精确控制、大面积均匀掺杂等,但离子注入会导致晶体的晶格结构遭到损伤,需经过快速高温退火使其修复,并且工艺复杂,成本高,不宜实现工业化生产。然而,化学气相沉积法结合固态烧结扩散法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分散性好和沉积温度低,对于难熔物质,能够在远低于其熔点温度进行沉积,因此可广泛应用于I1-VI族碳化物、II1- V族半导体的制备。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工艺过程实现的:
通过两步合成Ce掺杂GaN纳米线,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纯的GaN纳米线,再由固态烧结扩散法制备Ce掺杂GaN纳米线。所用系统由水平管式炉、气路系统和真空系统组成。这种制备稀土元素Ce掺杂GaN纳米线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采用高纯Ga2O3粉和NH 3气分别作为Ga源和N源,高纯Ce (NO 3) 3.6H20粉作为Ce源。在玛瑙研钵中研磨Ga2O3粉末30min后将其置于陶瓷舟内,放于水平管式炉中央位置,在管式炉下游距陶瓷舟18~24cm的位置放置镀Au膜的Si衬底,密封管式炉后依次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系统抽真空至5 X 10_3Pa,来降低系统中的氧含量。然后通入30sCCm的Ar气,待系统恢复到常压后开始加热,当温度升到1000°C时开始通入10sccm的NH3,同时Ar气流量增加到lOOsccm,当温度达到1100°C后使系统在此温度下恒温2h,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系统温度降到1000°C时关闭順3,同时Ar气流量调至30SCCm,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收集样品;接着用Ce (NO3) 3.6H20作为Ce源,配制0.2mol/L的Ce (NO3) 3无水乙醇溶液,将第一步所得长有GaN纳米线的Si衬底在上述溶液中浸泡lmin,常温下自然晾干,随后在水平管式炉中退火,退火条件为:200°C保温30min、NH3 (lOOsccm),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通NH3,然后将退火后的附着有CeOJ莫的GaN纳米线置于石英管底部的陶瓷坩祸中,将石英管连接到真空系统上,依次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当炉内真空度达到8X 10_3Pa的时候停止抽真空,向石英管中充入0.05MPa的Ar气,接着将石英管完全密封后在500°C的马弗炉中分别烧结不同时间,反应结束后迅速冷却,收集样品。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固态烧结扩散法制备出稀土元素Ce掺杂GaN纳米线,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得到与其它技术不一样的光学性质。本实验产物对环境污染小,可控性好,易于推广,因而具有重要的研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所制备样品的SEM图“1)0%,(2) 48h,(3) 0%,(4) 96h,各图中标尺均为Ium0
[0010]图2为所制备样品的XRD图:(I) 0%,(2) 48h,(c) 96h, Λ表示CeO2的衍射峰,表不金属Ce的衍射峰。
[0011]图3 为所制备样品的 PL 图:(1)0%,(2) 48h,(c) 96h。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制备纯的GaN纳米线。采用高纯Ga2O3粉和NH3气分别作为Ga源和N源。称量0.5gGa203粉末在玛瑙研钵中研磨30min后将其置于陶瓷舟内,放于水平管式炉中央位置,在管式炉下游距陶瓷舟18~24cm的位置放置镀Au膜的Si衬底,密封管式炉后依次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系统抽真空至5X10_3Pa,来降低系统中的氧含量。然后通入30sccm的Ar气,系统恢复到常压后开始加热,当温度升到1000°C时开始通入10sccn^NH3,同时Ar气流量增加到lOOsccm,当温度达到1100°C后使系统在此温度下恒温2h,待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系统温度降到1000°C时关闭NH3,同时Ar气流量调至30sCCm,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收集样品。
[0013]实施例2
制备Ce掺杂的GaN纳米线。采用Ce (NO3) 3.6Η20作为Ce源,配制0.2mol/L的Ce (NO3) 3无水乙醇溶液,将实施例1中所得长有GaN纳米线的Si衬底在上述溶液中浸泡lmin,常温下自然晾干,随后在水平管式炉中退火,退火条件为:200°C保温30min、NH3(lOOsccm),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通NH3,然后将退火后的附着有CeOJ莫的GaN纳米线置于石英管底部的陶瓷坩祸中,将石英管连接到真空系统上,依次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当炉内真空度达到8X10_3Pa的时候停止抽真空,向石英管中充入0.05MPa的Ar,将石英管完全密封后在500 °C的马弗炉中烧结48h,反应结束后迅速冷却,收集样品。
[0014]实施例3
制备Ce掺杂的GaN纳米线。采用Ce (NO3) 3.6Η20作为Ce源,配制0.2mol/L的Ce (NO3) 3无水乙醇溶液,将实施例1中所得长有GaN纳米线的Si衬底在上述溶液中浸泡lmin,常温下自然晾干,随后在水平管式炉中退火,退火条件为:200°C保温30min、NH3(lOOsccm),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通NH3,然后将退火后的附着有CeOJ莫的GaN纳米线置于石英管底部的陶瓷坩祸中,将石英管连接到真空系统上,依次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当炉内真空度达到8X 10_3Pa的时候停止抽真空,向石英管中充入0.05MPa的Ar,将石英管完全密封后在500 °C的马弗炉中烧结96h,反应结束后迅速冷却,收集样品。
[0015]SEM观察纯GaN纳米线表面光滑,烧结48h的Ce掺杂GaN纳米线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纳米小颗粒,而烧结96h后纳米线表面小颗粒消失,表面光滑,如图1。纯GaN纳米线和烧结96h纳米线的XRD谱显示为纤锌矿GaN结构(ICDD-PDF N0.50-0792),烧结48h纳米线的XRD谱显示为CeO2和金属Ce结构,如图2。在室温下,纯GaN纳米线和分别烧结48h、96h纳米线显示出较强的紫外发射,即GaN的带边发射,随烧结时间的延长带边发射红移,纯GaN、烧结48h、烧结96h纳米线对应的带边发射峰分别为365nm、389nm和397nm,如图3。
[0016]由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采用固态烧结扩散法制备的Ce掺杂GaN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其产物对环境污染小、可控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而具有重要的研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主权项】
1.Ce掺杂GaN纳米线的制备为两步合成法:先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GaN纳米线,再由固态烧结扩散法制备Ce掺杂GaN纳米线,所用系统由石英管、气路系统和真空系统组成,Ce (NO3) 3.6H20作为Ce源,首先配制Ce (NO3) 3无水乙醇溶液;其次将载有GaN纳米线的Si衬底在上述溶液中浸泡Imin后于常温下自然晾干,接着将蘸有Ce (NO3)3溶液的GaN纳米线在水平管式炉中退火,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通順3;然后将退火后的附着有CeO 2膜的GaN纳米线置于石英管底部的陶瓷坩祸中,将石英管连接到真空系统上,依次使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当炉内真空度达到8X 10_3Pa的时候停止抽真空,向石英管中充入Ar ;最后将石英管完全密封后在500°C的马弗炉中烧结,反应结束后迅速冷却,收集样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源Ce(NO 3) 3溶液的浓度为0.2mol/L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烧结温度为500°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退火条件为:200°C保温30min、NH3(lOOsc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石英管中充入Ar的压强为0.05MPa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烧结的时间分别为48h、96h。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Ce掺杂GaN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通过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固态烧结扩散法)制备Ce掺杂GaN纳米线:高纯Ga2O3粉、高纯Ce(NO3)3·6H2O粉和NH3气分别作为Ga源、Ce源和N源;将研磨后的Ga2O3粉末置于水平管式炉中央位置,并在管式炉下游放置Si衬底,对系统抽真空至5×10-3Pa;在Ar气保护下对管式炉进行加热,1000℃时通入100sccm的NH3,同时Ar气增大到100sccm,在1100℃恒温2h,降温到1000℃时关闭NH3,Ar气调至30sccm,自然冷却后收集样品;将上述纳米线在0.2mol/L的Ce(NO3)3溶液中浸泡1min后退火,退火后的样品密封在充有0.05MPa Ar气的石英管中,在500℃下进行烧结,反应结束后迅速冷却,收集样品。本发明的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危害小,易于推广。
【IPC分类】B82Y40-00, B82Y30-00, C01B21-06
【公开号】CN104828791
【申请号】CN201510165006
【发明人】简基康, 郭洁
【申请人】新疆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