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11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装置(EL装置)为自发光装置,其优点在于:其提供较宽的视角、较大的对比率和较快的响应时间。第一有机EL装置由EastmanKodak通过使用小芳香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而加以开发[应用物理学报(Appl.Phys.Lett.)51,913,1987]。有机EL装置(OLED)为通过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将电能改变成光的器件,且一般具有包含阳极、阴极及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层的结构。有机EL装置的有机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其包含主体和掺杂剂材料)、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并且用于有机层的材料由它们在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阻挡材料、发光材料、电子缓冲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中的功能而分类。在有机EL装置中,由于施加了电压,空穴从阳极注入到发光层,电子从阴极注入到发光层,并且高能量的激子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而形成。通过此能量,发光有机化合物达到激发态,并且通过由于发光有机化合物的激发态返回到基态产生的能量发射光而发生光发射。决定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必须具有高量子效率、高电子及空穴迁移率,且形成的发光材料层必须均匀且稳定。发光材料根据发光的颜色而分类为发蓝光材料、发绿光材料及发红光材料,及另外的发黄光材料或发橙光材料。此外,发光材料还可根据其功能分类为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近来,开发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EL装置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具体来说,考虑OLED的中等或大尺寸面板的EL特性需求,必须迫切地开发出比常规材料显示更好特性的材料。以固态形式用作溶剂且传递能量的主体材料需要具有适于真空沉积的高纯度及分子量。此外,主体材料需要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高热分解温度以实现热稳定性、高电-化学稳定性以实现长寿命、容易形成非晶形薄膜、对相邻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粘合以及不迁移到其它层。铱(III)络合物已经广泛被称为磷光材料,包括分别作为发红光、发绿光及发蓝光的材料的(acac)Ir(btp)2(双(2-(2'-苯并噻吩基)-吡啶根-N,C3')(乙酰丙酮酸)铱)、Ir(ppy)3(三(2-苯基吡啶)铱)和Firpic(双(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吡啶甲酰合铱)。发光材料可以主体和掺杂剂的组合形式用于改进色纯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因为当使用掺杂剂/主体材料体系作为发光材料时,主体材料极大地影响EL装置的效率和寿命,所以其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目前,4,4'-N,N'-二咔唑-联苯(CBP)是最广为人知的磷光主体材料。最近,Pioneer(日本)等人使用浴铜灵(bathocuproine,BCP)和双(2-甲基-8-喹啉酸)(4-苯基苯酚)铝(III)(BAlq)等作为主体材料开发出了一种高性能有机EL装置,所述主体材料已知为空穴阻挡材料。尽管这些材料提供良好的发光特性,但它们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其较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不良的热稳定性,因此其可在高温真空沉积过程中发生降解。(2)有机EL装置的功率效率由[(π/电压)×发光效率]给出,并且所述功率效率与电压成反比。尽管包含磷光主体材料的有机EL装置提供高于包含荧光材料的有机EL装置的发光效率(cd/A),但显著较高驱动电压是必需的。因此,不存在功率效率(lm/W)方面的优点。(3)此外,有机EL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仍需要改进发光效率。因此,为了实现有机EL装置的优异性质,应适当地选择构成装置中有机层的材料,尤其是构成发光材料的主体或掺杂剂材料。就此而言,WO2013/146942A1公开了作为主体材料的经由亚芳基与两个咔唑键联的化合物。然而,包含在上文公开中叙述的化合物的有机EL装置仍不满足效率、寿命等。就此而言,本发明人已经尝试寻找与常规主体材料相比可以提供优良效率和长寿命的主体化合物,并且已经发现本公开的化合物提供具有高发光效率和长寿命的装置。技术实现要素:待解决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首先提供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并且其次提供在发光层中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有改进的长寿命。问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人发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来实现:其中Ar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L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亚芳基;R1表示氢、氘、卤素、氰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a表示0到4的整数;其中a表示2或更大的整数,每一个R1可相同或不同。本发明的效果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提供具有高效率及改进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以下描述旨在解释本公开,并且不打算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涉及由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式1中,优选地,Ar1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香基,L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亚芳基,R1表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10)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香基。在式1中,更优选地,Ar1表示未经(C1-C10)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C6-C15)芳香基、卤素、氰基或氘;L表示未经取代的(C6-C15)亚芳基;R1表示氢,或未经取代的(C6-C15)芳香基。在本文中,“(C1-C30)烷基”意指具有构成链的1到3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碳原子数优选地为1到20,更优选地1到10,并且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C2-C30)烯基”意指具有构成链的2到3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烯基,其中碳原子数优选地为2到20,更优选地2到10,并且包括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甲基丁-2-烯基等;“(C2-C30)炔基”意指具有构成链的2到3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其中碳原子数优选地为2到20,更优选为2到10,并且包括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1-甲基戊-2-炔基等;“(C1-C30)烷氧基”意指具有构成链的1到3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其中碳原子数优选地为1到20,更优选为1到10,并且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等;“(C3-C30)环烷基”为具有3到30个环状主链碳原子的单环或多环烃,其中碳原子数优选地为3到20,更优选为3到7,并且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5到7元杂环烷基”是具有包括至少一个选自B、N、O、S、Si以及P,优选O、S以及N的杂原子的5到7个环主链原子的环烷基,并且包括吡咯烷、硫杂环戊烷、四氢吡喃等;“(C6-C30)(亚)芳基”为衍生自具有6到30个环状主链碳原子的芳族烃的单环或稠环,其中碳原子数优选地为6到20,更优选为6到15,并且包括苯基、联苯基、联三苯基、萘基、茀基、菲基、蒽基、茚基、联亚三苯基、芘基、并四苯基、苝基、屈基、稠四苯基、荧蒽基等;“3到30元(亚)杂芳基”为包括至少一个,优选1到4个选自由B、N、O、S、Si和P组成的群组的杂原子的具有3到30个环主链原子,优选地3到20个环主链原子并且更优选地3到15个环主链原子的芳基;为单环或与至少一个苯环稠合的稠环;可以部分饱和;可为通过经由(一个或多个)单键将至少一个杂芳基或芳基键联到杂芳基形成的基团;并且包括单环型杂芳基,其包括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三嗪基、四嗪基、三唑基、四唑基、呋吖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等,以及稠环型杂芳基,其包括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噁唑基、苯并噁唑基、异吲哚基、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噻二唑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噌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咔唑基、吩噁嗪基、菲啶基、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基等。此外,“卤素”包括F、Cl、Br以及I。在本文,表述“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中的“经取代的”意指在某一官能团中的氢原子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即取代基)替换。在式中的经取代的烷基、经取代的烯基、经取代的炔基、经取代的烷氧基、经取代的环烷基、经取代的(亚)芳香基、经取代的杂芳基、经取代的单环或多环、脂环族或芳香族环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C1-C30)烷基、卤代(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基硫基、(C3-C30)环烷基、(C3-C30)环烯基、3到7元杂环烷基、(C6-C30)芳氧基、(C6-C30)芳基硫基、未经(C6-C30)芳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3到30元杂芳基、未经3到30元杂芳基、氰基或(C1-C30)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C6-C30)芳基、三(C1-C30)烷基硅烷基、三(C6-C30)芳基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硅烷基、(C1-C30)烷基二(C6-C30)芳基硅烷基、氨基、单或二-(C1-C30)烷氨基、单或二(C6-C30)芳氨基、(C1-C30)烷基(C6-C30)芳氨基、(C1-C30)烷基羰基、(C1-C30)烷氧羰基、(C6-C30)芳基羰基、二(C6-C30)芳基硼基、二(C1-C30)烷基硼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硼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和(C1-C30)烷基(C6-C30)芳基。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包括以下化合物,但不限于其: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并且可例如根据以下反应流程1制备:反应流程1反应流程2反应流程3其中Ar1、L、R1和a如式1中所定义;并且Hal表示卤素。本公开进一步提供包含式1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以仅由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组成或可以进一步包含通常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常规材料。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至少一个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有机层可包含至少一种式1的化合物。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可以是阳极,而另一个可以是阴极。有机层可包含发光层,并且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选自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夹层、空穴阻挡层、电子缓冲层以及电子阻挡层的层。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被包含在发光层中。当用于发光层中时,可以包含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包含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进一步包含除式1化合物外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并且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掺杂剂。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被包含作为发光层中的主体材料(第一主体材料)时,另一种化合物可以进一步被包含作为第二主体材料,其中第一主体材料与第二主体材料的重量比可以在的1:99到99:1范围内。第二主体材料可以是任何已知的磷光主体,并且优选地鉴于发光效率选自由下式2的化合物组成的群组。其中Ma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5元到11元含氮杂芳基;La表示单键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亚芳基;Xa到Xh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30)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30)炔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60)芳香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3到30元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三(C1-C30)烷基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三(C6-C30)芳基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硅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单或二(C6-C30)芳氨基;或彼此键联以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单环或多环、(C3-C30)脂环族环或芳香族环,其(一个或多个)碳原子可以用至少一个选自氮、氧和硫的杂原子替换;并且杂芳基含有至少一个选自B、N、O、S、Si和P的杂原子。具体地说,第二主体材料优选地包括以下各者:掺杂剂优选地为至少一种磷光掺杂剂。应用到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掺杂剂材料不受限制,但可以优选地选自铱(Ir)、锇(Os)、铜(Cu)以及铂(Pt)的金属化络合化合物,更优选地选自铱(Ir)、锇(Os)、铜(Cu)以及铂(Pt)的邻位金属化络合化合物,并且甚至更优选地邻位金属化的铱络合化合物。磷光掺杂剂优选地选自由下式101到式103表示的化合物。其中Lb选自以下结构:R100表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R101到R109和R111到R12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未经一个或多个卤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C1-C30)烷基、氰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环烷基;R106到R109的相邻取代基可以彼此键联以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稠环,例如,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芴,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二苯并噻吩或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并且R120到R123的相邻取代基可以彼此键联以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稠环,例如,未经烷基或芳香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喹啉;R124到R12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30)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并且R124到R127的相邻取代基可以彼此键联以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稠环,例如,未经烷基经取代或经其取代的芴、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二苯并噻吩或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二苯并呋喃;R201到R2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未经(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或经其取代的(C1-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30)环烷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30)芳基,并且R208到R211的相邻取代基可彼此键联以形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稠环,例如,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芴、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二苯并噻吩或未经烷基取代或经其取代的二苯并呋喃;r和s各自独立地表示1到的3整数;在r或s为2或更大的整数时,每个R100可相同或不同;并且e表示整数1到3。具体来说,磷光掺杂剂材料包括以下各项: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所述材料包含本公开的化合物。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其中有机层包含发光层,并且其中发光层可包含用于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材料。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除式1化合物外还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由基于芳基胺的化合物和基于苯乙烯基芳基胺的化合物组成的群组的化合物。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有机层除式1化合物外还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的金属:周期表的第1族金属、第2族金属、第4周期过渡金属、第5周期过渡金属、镧系元素以及d-过渡元素的有机金属,或至少一种包含所述金属的络合化合物。有机层可进一步包含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发光层和电荷产生层。另外,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通过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发光层而发射白光,所述发光层除本公开化合物以外还包含本领域中已知的蓝色电致发光化合物、红色电致发光化合物或绿色电致发光化合物。必要时,其可以进一步包含发黄光层或发橙光层。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优选地,选自硫族化物层、金属卤化物层和金属氧化物层的至少一个层(下文为、“表面层”)可以放置在一个或两个电极的(一个或多个)内表面上。具体来说,硅或铝的硫族化物(包括氧化物)层优选地放置于电致发光介质层的阳极表面上,并且金属卤化物层或金属氧化物优选地放置于电致发光介质层的阴极表面上。此类表面层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提供操作稳定性。优选地,硫族化物包括SiOX(1≤X≤2)、AlOX(1≤X≤1.5)、SiON、SiAlON等;金属卤化物包括LiF、MgF2、CaF2、稀土金属氟化物等;并且金属氧化物包括Cs2O、Li2O、MgO、SrO、BaO、CaO等。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电子传输化合物和还原性掺杂剂的混合区或空穴传输化合物和氧化性掺杂剂的混合区可以放置在一对电极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传输化合物被还原为阴离子,且因此变得更容易地将电子从混合区域注入并传输到电致发光介质。此外,空穴传输化合物被氧化为阳离子,并且因此变得更容易地将空穴从混合区域注入并传输到电致发光介质。优选地,氧化性掺杂剂包括各种路易斯酸(Lewisacid)和受体化合物;而还原性掺杂剂包括碱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和其混合物。还原性掺杂剂层可以用作电荷产生层,用于制备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发光层并且发射白光的电致发光装置。当使用湿式成膜方法时,薄膜可通过将形成每一层的材料溶解或扩散到任何适合的溶剂中来形成,所述溶剂如乙醇、氯仿、四氢呋喃、二噁烷等。溶剂可以是形成每一层的材料可溶解或扩散于其中并且不存在成膜能力问题的任何溶剂。在下文中,将参考以下实例详细地解释本公开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装置的发光性质。实例1:制备化合物H-1制备化合物1-1在将30g(104.49mmol)(9-苯基-9H-咔唑-3-基)硼酸、30g(104.49mmol)1-溴-4-碘苯、3.6g(3.13mmol)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28g(261.23mmol)碳酸钠、520ml甲苯和130ml醇引入到反应器中之后,向其添加130ml蒸馏水,并且随后在120℃在回流下搅拌混合物4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混合物用蒸馏水洗涤,并且用乙酸乙酯(ethylacetate;EA)萃取。用硫酸镁干燥所得有机层,使用旋转蒸发器从其去除溶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的产物,获得27g化合物1-1(65%)。制备化合物1-2在将20g(120mmol)咔唑、30g(143mmol)2-溴萘、11.7g(59.81mmol)碘化铜(I)(CuI)、8ml(120mmol)乙二胺(EDA)、64g(299mmol)NaOt-Bu和600ml甲苯引入到反应器中之后,随后在120℃下在回流下搅拌混合物8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混合物用蒸馏水洗涤,并且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镁干燥所得有机层,使用旋转蒸发器从其去除溶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的产物,获得13g化合物1-2(37%)。制备化合物1-3在反应器中将13g(44mmol)化合物1-2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之后,将N-溴代丁二酰胺(NBS)溶解于中二甲基甲酰胺并且引入到反应混合物中。在室温下搅拌该混合物4小时之后,混合物用蒸馏水洗涤并且和用乙酸乙酯(EA)萃取。用硫酸镁干燥所得有机层,使用旋转蒸发器从其去除溶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的产物,获得14g化合物1-3(83%)。制备化合物1-4在将14g(36mmol)化合物1-3、11g(44mmol)双(频哪醇根基)二硼烷、1.3g(2mmol)双(三苯膦)二氯化钯(II)(PdCl2(PPh3)2)、9g(91mmol)醋酸钾(KOAc)和180ml1,4-二噁烷引入到反应器中之后,随后在140℃下在回流下搅拌混合物2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混合物用蒸馏水洗涤,并且用乙酸乙酯(EA)萃取。用硫酸镁干燥所得有机层,使用旋转蒸发器从其去除溶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的产物,获得8g化合物1-4(52%)。制备化合物H-1在将7g(17mmol)化合物1-1、8g(19mmol)化合物1-4、0.6g(0.5mmol)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4.5g(43mmol)碳酸钠、100mL甲苯和25ml乙醇引入到反应器中之后,向其添加25ml蒸馏水,并且随后在120℃下在回流下搅拌混合物4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混合物用蒸馏水洗涤,并且用乙酸乙酯(EA)萃取。用硫酸镁干燥所得有机层,使用旋转蒸发器从其去除溶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的产物,获得4g化合物H-1(37%)。MWUVPLM.P.610.74354nm397nm198℃实例2:制备化合物H-2制备化合物2-1在将30g(102.3mmol)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2-基)-9H-咔唑、13.2g(46.5mmol)1-溴-4-碘苯、2.7g(2.3mmol)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32.1g(232mmol)K2CO3、300ml甲苯、100mLEtOH和100mLH2O引入到烧瓶中之后,随后搅拌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6小时之后,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且用EA和蒸馏水萃取。在减压下蒸馏所得有机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产物,以获得18g化合物2-1(91%)。制备化合物H-2在将18g(44.1mmol)化合物2-1、27.4g(132.2mmol)2-溴萘、1.0g(4.4mmol)醋酸钯(II)(Pd(OAc)2)、4.3ml(8.8mmol)50%三叔丁基膦(P(t-Bu)3)、21g(220.3mmol)NaOt-Bu和600ml甲苯引入到烧瓶中之后,随后在回流下搅拌混合物3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并且用EA和蒸馏水萃取。在减压下蒸馏所得有机层,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产物,以获得5.8g化合物H-2(20%)。MWUVPLM.P.660.8360nm397nm290.7℃实例3:制备化合物H-16制备化合物3-1在将13.5g(46.9mmol)(9-苯基-9H-咔唑-2-基)硼酸、26.5g(93.8mmol)1-溴-4-碘苯、2.7g(2.35mmol)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16.2g(117.3mmol)碳酸钾(K2CO3)、180ml甲苯、30mlEtOH和60mlH2O溶解到烧瓶中之后,随后混合物在120℃在回流下历时5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将混合物于减压下用二氯甲烷(MC)过滤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通过引入甲醇产生的固体于减压下过滤以得到14.0g的化合物3-1(75%)。制备化合物3-2在将14.0g(35.2mmol)化合物3-1、9.4g(31.9mmol)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2-基)-9H-咔唑、1.84g(1.6mmol)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11g(79.8mmol)碳酸钾(K2CO3)、120ml甲苯、20mlEtOH和40mlH2O溶解到烧瓶中之后,随后混合物在120℃下在回流下历时4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将混合物于减压下用二氯甲烷(MC)过滤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通过引入甲醇产生的固体于减压下过滤以得到9.2g的化合物3-2(60%)。制备化合物H-16在将9.14g(18.9mmol)化合物3-2、5.9g(28.3mmol)2-碘萘、1.8g(9.43mmol)CuI、1.27ml(18.86mmol)乙二胺(EDA)、10.0g(47.2mmol)K3PO4和95ml邻二甲苯溶解到烧瓶中之后,混合物随后在150℃下在回流下历时5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将混合物于减压下用二氯甲烷(MC)过滤并且通过柱色谱纯化。通过引入甲醇产生的固体于减压下过滤以得到10.5g的化合物H-16(91%)。MWUVPLM.P.610.74368nm407nm212℃实例4:制备化合物H-61制备化合物4-1在将30g(102.30mmol)3-(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2-基)-9H-咔唑、1,3-二溴苯6.4ml(51.20mmol)、7.10g(6.14mmol)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70.7g(511.50mmol)碳酸钾(K2CO3)、512ml甲苯、128mlEtOH和128mlH2O溶解到烧瓶中之后,随后混合物在120℃在回流下历时2天。在完成反应之后,所得有机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和浓缩,并且剩余产物用MeOH洗涤以获得15.2g的化合物4-1(73%)。制备化合物H-61在将21g(51.20mmol)化合物4-1、27g(127.9mmol)2-溴萘、2.4g(2.56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2.5ml(5.12mmol)P(t-Bu)3和15g(153.6mmol)NaOt-Bu溶解在256ml甲苯中之后,随后混合物在回流下历时5小时。在完成反应之后,通过柱色谱纯化剩余产物,以获得8.7g化合物H-61(26%)。MWUVPLM.P.660.80358nm383nm156.8℃装置实例1:使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使用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依次用丙酮、乙醇和蒸馏水对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Geomatec)的玻璃衬底上的透明电极氧化铟锡(ITO)薄膜(10Ω/sq)进行超声波洗涤,且然后储存于异丙醇中。随后将ITO衬底安装在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衬底固持器上。将化合物HI-1引入所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单元中,并且随后将所述设备的腔室中的压力控制在10-6托。此后,向所述单元施加电流以蒸发上文所引入的材料,从而在ITO衬底上形成厚度为80nm的第一空穴注入层。接下来,将化合物HI-2引入到所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另一单元中,并且通过向所述单元施加电流而蒸发,从而在第一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厚度为5nm的第二空穴注入层。随后,将化合物HT-1引入到所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另一单元中,并且通过向所述单元施加电流蒸发,从而在第二空穴注入层上形成厚度为10nm的第一空穴传输层。随后,将化合物HT-3引入到所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另一单元中,并且通过向所述单元施加电流而蒸发,从而在第一空穴传输层上形成厚度为60nm的第二空穴传输层。在形成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之后,在其上按以下形成发光层:将化合物H-1作为第一主体引入到所述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一个单元中,将化合物H2-41作为第二主体引入到另一个单元中,并且将化合物D96作为掺杂剂引入到另一个单元中。该两个主体材料以相同速率分别蒸发50wt%的量,而掺杂剂在与主体材料不同的速率蒸发,使得掺杂剂以以主体和掺杂剂的总量计3wt%的掺杂量沉积,从而在第二空穴传输层上共蒸发并形成厚度为40nm的发光层。随后将化合物ET-1和EI-1分别引入真空气相沉积设备的两个单元中,且以1:1比率蒸发,以在发光层上形成厚度为30nm的电子传输层。在将厚度为2nm的作为电子注入层的化合物EI-1沉积在电子传输层上之后,厚度为80nm的Al阴极通过另一真空气相沉积设备沉积。由此,制造了OLED装置。所制备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1V下27.2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98小时。装置实例2:使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以与装置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造OLED装置,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HT-2而非化合物HT-3作为第二空穴传输层,并且通过在沉积之前于一个单元中混合化合物H-1和化合物H2-41来沉积它们,不通过引入它们到相应单元中共蒸发。所制造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4V下25.8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113小时。装置实例3:使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以与装置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OLED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H-2作为发光材料的第一主体。所制备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0V下27.4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76小时。装置实例4:使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以与装置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OLED装置,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H-61作为发光材料的第一主体。所制备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0V下26.5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41小时。装置实例5:使用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以与装置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OLED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H-16作为发光材料的第一主体。所制造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1V下24.7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101小时。比较例1:使用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以与装置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OLED装置,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下文所示的化合物X作为发光材料的第一主体。所制备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4V下26.8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10小时。比较例2:使用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制备OLED装置以与装置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OLED,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化合物HT-2而非化合物HT-3作为第二空穴传输层,使用下文所示的化合物Y作为发光材料的第一主体,并且使用化合物H2-48而非化合物H2-41作为发光材料的第二主体。所制造的OLED装置示出亮度为7,000cd/m2的红光发射,和在5.4V下22.4cd/A的发光效率。在5,000尼特下亮度降低到97%的最小时间是33小时。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与常规装置相比显示出改进的驱动寿命同时具有相等或更高效率的优点。尤其,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通过具有长使用寿命和保持高发光效率在需要超高分辨率(UHD)的当前趋势下具有有利特性。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