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基取代的芳烷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5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唑基取代的芳烷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作为农药特别是做为杀虫剂的新型唑基取代的芳烷基化合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的通式
式中R1是氢或卤素,R2是甲基或乙基,X和Y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烷基和烷氧基中的一种,m和n各自具有0、1或2的值,Z是一个唑基。
当n是2时,这两个X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同样,当m是2时,两个Y基团也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对于R1,适宜的卤素基团为氟和氯。
当R1是氢、氟或氯时更为可取。
当X和/或Y是卤代烷基、烷基和烷氧基时,它们含有从1到6个碳原子,最好是从1到4个碳原子。
最适宜的X和Y基团是氯、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或二氟甲氧基。
m和n最好是1。最适宜的唑基为吡唑,三唑和四唑,特别是1H-吡唑-1-基,1,2,4-1H-三唑-1-基,1,2,3-1H-三唑-1-基,1,2,3-2H-三唑-2-基,1,2,3,4-2H-四唑-2-基或1,2,3,4-1H-四唑-1-基。
本发明的特殊的化合物包括以下物质1,1-双-(4-氯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Ⅰ);
1,1-双-(4-氯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Ⅱ);
1,1-双(4-氯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Ⅲ);
1,1-双(4-氯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Ⅳ);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Ⅴ);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Ⅵ);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Ⅶ);
1,1-双(4-三氟甲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Ⅷ);
1,1-双(4-三氟甲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Ⅸ);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Ⅺ);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Ⅻ);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Ⅲ);
1,1-双(4-二氟甲氧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Ⅳ);
1,1-双(4-二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Ⅴ);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Ⅵ);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Ⅶ);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Ⅷ);
1,1-双(4-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Ⅸ);
1,1-双(4-氟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
1,1-双(4-丙-2-基苯基)-2-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Ⅺ);
1,1-双(4-溴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Ⅻ);
1,1-双(3-三氟-4-氯苯基)-1-氟(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Ⅲ);
1,1-双(3,4-二氟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Ⅳ);
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Ⅴ);
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1-氯-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Ⅵ);
1-(4-氯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Ⅶ);
1-(4-乙氧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Ⅷ);
1,1-双(3-氟-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Ⅸ);
1-(4-三氟甲氧苯基)-1-(三氟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Ⅺ);
1,1-双(4-三氟甲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Ⅻ);
1,1-双(4-氯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Ⅲ);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Ⅳ);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Ⅴ);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Ⅵ);
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2H-三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Ⅶ);
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1H-四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Ⅷ)和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丁烷(化合物ⅩⅩⅩⅨ);
本发明由于存在一种或两种手性的中心,它将被认为可以以异构的形式存在。并且,本发明包括在离析状态的异构形式以及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该异构形式的外消旋混合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为(Ⅰ)式的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包括(Ⅱ)式化合物的卤化。
式中x,y,z,m和n已在(Ⅰ)式中定义。下文中如果需要,可以用卤原子代替一个氢原子。
卤化作用在通常的条件下,用一般的卤化剂,如亚硫酰氯或二乙氨三氟化硫,即可进行。例如,氯化作用宜于在一种惰性有机溶剂(如,乙腈)中,在适当的温度(如从0℃到60℃),通常在室温下进行。该反应可以在碱(如咪唑)的存在下进行。
氟化作用宜于在一种惰性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中,在低温(如从-78℃到20℃)下进行。
使用通常的还原剂(如三丁基氢化锡)可将R1是卤素的(Ⅰ)式化合物还原成R1是氢的(Ⅰ)式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还原作用能在惰性有机溶剂(如甲苯)中任何一种催化剂〔如,α,α′唑异丁腈(AIBN)〕存在下实现。
换句话说,(1)式中R1是氢的化合物能用(Ⅲ)式化合物制得
(Ⅲ)式中R2,X,Y,Z,m和n已在有关的(Ⅰ)式中定义。
氢化作用使用通常的方法,如使用氢在催化剂(如,钯)存在下,升压到110大气压以上,即可进行。
(Ⅲ)式化合物能用(Ⅱ)式化合物脱水制得。也能使用通常的方法进行脱水。一个例子是,(Ⅱ)式化合物同一个脱水剂(如,甲苯磺酸)在一个惰性有机溶剂(如,苯或甲苯)中进行反应。
通常升温到溶剂回流的温度下反应。
(Ⅱ)式的一些化合物,在我们共同未决的英国专利申请号2156807A和欧洲专利申请号第853064574中已叙述和提出权利要求
。(Ⅱ)式的一些化合物是新型化合物,并因此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它们的本身就具有杀虫性质。
于是,进一步根据本发明提出了(ⅡA)式的化合物。
式中R2,X,Y,m和n已在(1)式中定义。除了化合物是1-(4-三氟甲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以外,Z′与(1)式中Z的定义相同但其条件是Z′是1,2,3,4-2H-四唑,R2是乙基,n和m是1以外的数;进一步的条件是当Z′是一个除了1,2,3-1H-三唑-1-基或1,2,3-2H-三唑-2-基以外含2或3个氮原子的唑基时,R2是乙基。
ⅡA式适宜的化合物列于下表Ⅰ中。
表1
在(Ⅱ)式或(ⅡA)式的化合物中,(X)n和(Y)m一样,能由(Ⅳ)式化合物和(Ⅴ)式的格利雅(Grignard)试剂相反应来制备。
(Ⅳ)式中的Z已在(Ⅰ)式中定义,和/或R3是一个烷基,例如C1-6烷基(如,甲基)
(Ⅴ)式中的X和n已在(Ⅰ)式中定义,R4是卤素(如溴),在格利雅反应中通常所使用的那些适宜的反应条件就是利用一种惰性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或乙醚),温度从-20℃到溶剂沸点,最好在室温或回流下进行。
(Ⅳ)式的化合物可用吡咯和(Ⅵ)式的化合物反应来制备。
R2如(1)式中定义,R3如(Ⅳ)式中定义,R5是离去基团(如卤素)。
最佳的离去基团R5是溴,在碱(如,碳酸钾)存在下,在惰性有机溶剂(如,乙腈或丙酮)中,最好在回流下,反应可较好地完成。
(Ⅴ)式和(Ⅵ)式的化合物是已知的或是能从已知化合物用常规方法制备。
(Ⅱ)或(ⅡA)式的化合物也可用(Ⅶ)式的化合物与上文中所指出的(Ⅴ)式的化合物反应来制备。
(Ⅶ)式中的R2,Y,Z和m已在(Ⅰ)式中定义,反应宜于使用上文叙述的格利雅反应条件。
(Ⅶ)式的化合物能由(Ⅷ)式的化合物与吡咯反应来制备。
(Ⅷ)式中的R2,Y和m在(Ⅰ)式中已定义,R5是一个离去基团。
适宜的离去基团R5包括卤素(如,溴或氯)。在碱(如碳酸钾)存在下,在有机溶剂(如,丙酮)中,最好在回流条件下,反应可较好地完成。
(Ⅷ)式的化合物可用(Ⅸ)式化合物的适当的衍生来制备。
式中R2,Y和m在有关的(Ⅰ)式中已定义。
例如,当R5是溴时,(Ⅸ)式化合物能与溴在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中反应。
(Ⅸ)式化合物是已知的化合物或由已知的化合物用已知的方法来制备。
制备(1)式化合物的顺序,用制备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来说明如下
(DAST是二乙氨三氟化硫)这些步骤的细节在下文的例中给予描述。
(Ⅰ)或(ⅡA)式化合物可用于抵御与控制有害昆虫及其它无脊椎害虫(如螨类)的蔓延,利用本发明的化合物,能抵御和控制的昆虫和螨类是与农业(包括已在生长的庄稼和纤维产品,园艺和蓄牧)有关的害虫以及与林业,蔬菜,园艺产品的贮存(如水果,谷物和树木)有关的害虫,也包括与人和动物的疾病传播有联系的害虫。
为了将化合物应用到昆虫的所在地,通常把它们配制成除了含有杀虫活性的成分或者(Ⅰ)或(ⅡA)式的成分外,还包括适当的惰性稀释剂或载体,和/或表面活性剂。这些组分也可包括另外一些杀虫物质,(如,其它的杀虫剂和杀螨剂或杀真菌剂)也可以包含杀虫增效剂,(如,十二烷基咪唑,四氢康醇或3,4-亚甲二氧苯甲基丁氧金属化合物。
本组分也可以制成粉剂型。其中,活性组分可与固体稀释剂或载体(例如,高岭土,澎润土,硅藻土或滑石)相混合,也可做成颗粒状。其中,活性组分被吸收在孔性颗状物质上,(如,浮石中)。
组分也可以制备成用于喷撒或浸泡的液体形式,在一种或多种已知的润湿剂,分散剂,或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存在情况下,通常成水液分散或乳化状态。
润湿剂,分散剂和乳化剂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型。适宜的阳离子型试剂包括季铵盐化合物(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适宜的阴离子型试剂包括皂类,硫酸的脂肪酸单脂的盐(如,硫酸十二烷基酯钠),磺化芳烃化合物的盐(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苯磺酸钠,钙,或氨盐,或丁基萘磺酸盐和二异丙基及三异丙基萘的磺酸钠盐的混合物。适宜的非离子型的试剂包括环氧乙烷和脂肪醇(如,油醇或十六烷基醇)的缩合物,或与烷基酚(如,辛基酚,壬基酚和辛甲酚)的缩合物。其它非离子型的试剂是一部分由长链脂肪酸和己糖醇酐衍生的酯,及部分酯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和卵磷脂。
制剂可以将活性组分溶于适当的溶剂中,例如酮溶剂(像二酮醇)或芳烃溶剂(如三甲基苯)也可加入含水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种或更多已知的润湿剂,分散剂或乳化剂。
其它较合适的有机溶剂是二甲基甲酰胺二氯乙烯,异丙醇,丙二醇和其它的二元醇,二丙酮醇,甲苯,煤油,轻油,甲基萘,二甲苯和三氯乙烯,N-甲基-2-吡咯烷酮和四氢呋喃甲醇(THFA)。
以水分散体或水乳状液的形式应用的组分,通常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高比例的活性组分的浓缩形式被应用,该浓缩物在使用之前用水稀释。这些浓缩物经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贮藏,并在贮藏后可用水稀释,制成水制剂,它能保持均匀,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用通常的喷雾装置进行喷撒。浓缩物中可含有按重量计10%-85%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当稀释成含水的制剂时,这种制剂可含有数量不同的活性成分,其含量由使用的目的而定。在农业或园艺上应用时,按重量含有0.0001%和0.1%之间的活性成分的水制剂,就有显著的效果。
在应用时,可采用已知的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如,撒粉或喷雾法)将合成物用到害虫,害虫的所在地,害虫的集处,或者可能被害虫蔓延的正在生长的植物上。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使用率依赖一些因素,如害虫的类型和蔓延的程度等。然而,通常所使用的活性成分率从0.01到104克/公顷。
本发明的成分对各种昆虫和其它的无脊椎昆虫是有毒的,例如包括以下的昆虫桃蚜芽蚜修尾蚜埃及伊纹带纹棉红蝽家蝇大菜粉蝶菜蛾猿叶甲红叶螨普通红叶螨肾园盾蚧属的一个亚种粉虱属的一个亚种德国蠊(茶婆虫)海灰翅夜蛾烟芽夜蛾澳大利亚蝗叶甲属的一个亚种地老虎属的一个亚种玉米茎螟棉铃象马铃薯叶甲
(Ⅰ)式的化合物和它们所包含的成分已说明它们本身在控制棉花的鳞翅目害虫方面特别有效,例如,翅夜蛾属的一个亚种和夜蛾属的一个亚种。它们也可以被利用消除居住在土壤中的害虫,例如,叶甲属的一个亚种。它们也可以用来防止寄生在驯养的动物身上的昆虫和蜱螨害虫,例如,丝光绿蝇和
。牛蜱属一个亚种,硬蜱属的一个亚种,花
属的一个亚种,扇头蜱属的一个亚种和菜蜱属的一个亚种。他们可以有效地消除宿主和这些害虫,在成虫,幼虫,和生长的中间阶段的抗病品系,也可用作被从表皮,口腔或非肠胃所侵入的宿主动物。
下述一些实例表明本发明的各种性况。在制备实例中,产物通常用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来鉴别。每一种情况下的产物,其光谱学特性与其结构是一致的。
例1本例说明2-(1,2,3,4-1H-四唑-1-基)丙酸甲酯和2-(1,2,3,4-2H-四唑-2-基)丙酸甲酯的制备。
66.8克2-溴丙酸甲酯,28.02克1H-四唑,110克无水碳酸钾和1000厘米3丙酮的混合物,在(18℃)室温一起搅拌1小时,然后在回流温度搅拌4小时。进而在室温下将混合物保持16小时,滤除不溶解的成分,滤液在减压下蒸除溶剂进行浓缩。60克剩余的油进行蒸馏,在0.35到2.5毫米汞压下收集78-93℃馏份产物2-(1,2,3,4-2H-四唑-2-基)丙酸甲酯(A,22.3克)。未蒸出的残余物用二氯甲烷溶解,并且通过一个短的硅胶柱经洗提纯化。所收集到的洗提液在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黄色2-(1,2,3,4-1H-四唑-1-基)丙酸甲酯(B;35克,经气/液色谱分析纯度99%)。
核磁共振(CDCl3)δ(A)1.98(d,3H);3.77(S,3H);
5.70(q,1H);8.58(S,1H)(B)1.95(d,3H);3.81(S,3H);
5.58(q,1H);8.95(S,1H)红外(液膜)(A)1758厘米-1例2用与例1所述的相似操作制备以下的酯ⅰ)2-(2H-四唑-2-基)丙酸乙酯(油)核磁共振CDCl3,δ1.24(3H,t);2.0(3H,d);
4.2(2H,q);5.73(1H,q);
8.59(1H,S)和它的固态异构体。
2-(1H-四唑-1-基)丙酸乙酯核磁共振CDCl3δ1.29(3H,t);1.94(3H,d);
4.26(2H,q);5.60(1H,q);
8.97(1H,S)ⅱ)2-(2H-四唑-2-基)丁酸甲酯(经蒸馏离析)核磁共振CDCl3δ0.94(t,3H);2.48(m,2H);
3.78(S,3H);5.74(m,1H);
8.62(S,1H)在本实验中,蒸馏残余物的纯度约90%,并鉴定为2-(1H-四唑-1-基)丁酸甲酯。
核磁共振CDCl3δ0.95(3H,t);2.3(2H,m);
3.82(3H,S);5.45(1H,dd);
9.0(1H,S)例3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制备。
含有45.79克4-三氟甲氧基溴苯的干燥四氢呋喃(200厘米3)溶液被小心地加入到4.56克正在搅拌的镁屑,碘(1颗晶体)和70厘米3干四氢呋喃的混合物中。这种溶液被加入大约20厘米3以后,反应开始,并且当剩余的溶液被加入时,反应保持在回流温度。此后再保持1小时。混合物被冷却到室温,并且逐滴加入60毫升含有13.95克2-(1,2,3,4-2H-四唑-2-基)丙酸甲酯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混合物在回流温度加热30分钟。将混合物冷却,并倒入500厘3的水中用250厘米2N的盐酸酸化。含水的混合物用3×400厘米3乙醚萃取,醚的萃取混合物,用无水的硫酸镁干燥,并且在减压条件下蒸除溶剂,浓缩。30.5克剩余油经色谱纯化〔硅胶柱用4体积己烷和1体积乙酸乙酯混合物洗脱〕,经高压液相色谱得到10克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为无色油状物,将油状物放置结晶。(熔点55-58℃)。
核磁共振(CDCl3)δ1.54(d,3H);4.82(S,1H);
6.13(q,1H);6.9-7.7(m,8H);
8.38(S,1H)例4用例1到例3所描述的相似的方法和适当的类似的起始物可制得被唑基取代的丙醇。
(ⅰ)1,1-双(4-氯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3(d,3H);4.76(S,1H);
6.1(q,1H);7.0-7.6(m,8H);
8.38(S,1H)。
(ⅱ)1,1-双(4-三氟甲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d,3H);4.95(S,1H);
6.23(q,1H);7.68(m,8H);
8.4(S,1H)。
红外(光谱)3500厘米-1OH。
(ⅲ)1,1-双(3,4-二氟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d,3H);4.85(S,1H);
6.07(q,1H);6.8-7.6(m,6H);
8.4(S,1H)。
19F核磁共振2信号(多重谱线)在-136和-139ppm(对于CDCl3)。
(ⅳ)1,1-双(3-三氟甲基-4-氯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3H,d);5.0(S,1H);
6.15(q,1H);7.2-8.0(m,6H);
8.44(S,1H)。
(ⅴ)1,1-双(4-丙基-2-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经色谱提纯,然后重结晶)。
1H核磁共振CDCl3δ1.12和1.24(每一个6H,d);
1.53(d,3H);2.8(m,2H);
4.54(S,1H);6.13(q,1H);
6.9-7.6(m,8H);8.37(S,1H)。
(ⅵ)1,1-双(4-氟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3(d,3H);4.71(S,1H);
6.14(q,1H);6.7-7.6(m,8H);
8.38(S,1H)。
(ⅶ)1,1-双(4-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经色谱柱提纯并与己烷研磨结晶);熔点131-134℃;
1H核磁共振CDCl3δ1.53(d,3H);3.65和3.76(每一个S,3H);4.50(S,1H);
6.10(q,1H);6.6-7.6(8H,m);
8.36(S,1H)。
(ⅷ)1,1-双(4-甲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4(d,3H);2.17和2.30(每一个3H,S);4.55(S,1H);
6.16(q,1H);6.7-7.5(m,8H);
8.35(S,1H)。
用类似的方法,可制备下列被唑基取代的丙醇。
(ⅸ)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1-醇。
(ⅹ)1,1-双(4-三氟甲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1-醇。
(ⅹⅰ)1,1-双(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烷-1-醇。
(ⅹⅱ)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烷-1-醇。
例5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2-(1,2,3,4-1H-四唑-1-基)丙烷-1-醇的制备。
格利雅试剂由4-三氟甲基-溴苯(通过在例3中所概述的方法)产生,与2-(1,2,3,4-1H-四唑-1-基)丙酸甲酯(例1B)一起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经在硅胶柱上色谱纯化,预期的产物用乙酸乙酯洗脱得到油状物质。
1H核磁共振,CDCl3δ1.58(3H,d);4.64(1H,S);
5.88(1H,q);7.48和7.68(每一个4H,S);8.70(1H,S)。
19F核磁共振(对于CFCl3)-63.26,-63.36(每一单峰)。
例6这个例子说明下类丙醇的制备
X Y1) Br Br2) Br H3) H H本方法是用在例3中所叙述的利用1,4-二溴苯代替4-三氟甲氧基溴苯的类似的方法来完成的。
原始产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在硅胶柱上用己烷/乙酸乙酯(4∶1)洗提,初步的分离,产生一个大量地含有三种成分(比例为58∶33∶9,含有两个,一个和无溴原子)的组分。这三种组分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可以得到纯的二溴同系物(前述1类物质)(用3∶2乙腈/水混合物在Waters C-18载体上洗提)。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d,3H);4.75(S,1H);
6.13(q,1H);7.3-7.5(m,8H);
8.40(S,1H)。
例7本例说明1,1-双(4-羟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制备。
步骤A将32.87克4-溴苯酚和31.5克特-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氯化物溶于150毫升干燥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在通氮下搅拌。将28.46克咪唑加入混合物中搅拌6小时,然后将反应物倒入750毫升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用乙醚(3×400毫升)抽提,醚层合并,用水洗涤(3×200毫升),硫酸镁干燥,并浓缩得到56.3克黄色油。其得到的产物通过硅胶柱用己烷/乙酸乙酯(3∶1)洗提纯化,得到55克浅黄色油,经气液色谱分析纯度为97%。
步骤B除了格利雅反应是利用超声浴开始外,本反应是用例5中所叙述的方法进行的。利用步骤A所得到的5.75克的邻-(特-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4-溴酚作为起始物,而且为了详细研究,将混合物倒入250毫升冰冷的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并且产物用乙醚萃取(也就是可避免强的酸化条件)。
产物用高压液相色谱在硅胶柱上用己烷/乙酸乙酯(4∶1)洗提纯化,得到一种固体(0.55克,11%)。
1H核磁共振CDCl3δCa0.1,0.2(2单峰,12H);
Ca0.9(2单峰,18H);
1.55(d,3H);4.53(S,1H);
6.1(q,1H);6.6-7.5(m,8H);
8.4(S,1H)。
红外(光谱)3510厘米-1OH其它的峰在1615,1510,1270,1180,925,845厘米-1步骤C
将1.08克由步骤B所得到的被保护了的双(特-丁基二甲基硅烷基)酚与80毫升乙酸/水/甲醇(2∶1∶1)混合。混合物加热到95℃,6 1/2 小时。将乙酸乙酯加入到冷却的混合物中,并用50毫升碳酸氢钠水溶液(3次),水(2×30毫升)洗有机层,然后用硫酸镁干燥,并浓缩得到0.76克褐色固体。将此产物溶解在乙酸乙酯/己烷中,所标题的化合物以白色固体(0.35克)沉淀出,熔点209-212℃。
1H核磁共振d4-甲醇δ1.6(d,3H);6.2(q,1H);
6.5-7.6(m,8H);8.53(S,1H)。
例8本例说明1,1-双(4-二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制备。
将由例7中所产生的0.25克双酚溶解于3毫升四氢呋喃中,与氢氧化钠水溶液(0.32克,氢氧化钠溶于2.5毫升水中)在搅拌下加热到65℃。在强力搅拌下,将溴二氟甲烷气鼓泡通入本溶液3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倒入30毫升水中并用乙醚(3×20毫升)抽提。乙醚层用硫酸镁干燥并浓缩得到褐色油。经过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在硅胶上乙酸乙酯/己烷(2∶3)洗提〕纯化得到预期的29毫克双(二氟甲氧苯基)四唑。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3H,d);4.73(S,1H);
6.15(q,1H);6.4和6.5(每一个t,1H与氟较大的偶合常数80Hz);
6.9-7.6(m,8H);8.4(S,1H)。
本化合物如例14所述,经氟化反应能够转化成相当的氟丙烷。
例9本例说明异构α-(1H和2-H-四唑基)-4-氯苯基乙基酮的制备。
将5克四唑,15克α-溴-4-氯苯基乙基酮和10克碳酸钾溶于乙腈中,加热到60℃,40分钟。将混合物倾入到水中并用乙酸乙酯抽提。有机层用水洗涤经干燥,浓缩得到14克固体。7克该物质在硅胶柱上用30%乙酸乙酯/己烷洗提,提纯,收集,快速流出的化合物,用5%甲醇/氯仿收集到极性较大的异构体。它们可用氯仿/己烷混合溶液结晶。
2.5克快速流出的异构体鉴定为α-(1,2,3,4-2H-四唑-2-基)4-氯苯基乙基酮。
1H核磁共振δ2.0(d,3H);6.9(q,1H);7.5-8.1(m,4H)8.78(S,1H)。
2.35克极性异构体定为α-(1,2,3,4-1H-四唑-1-基)氯苯乙基酮。
1H核磁共振δ1.97(d,3H);6.8(q,1H);7.5-8.2(m,4H);9.45(S,1H)。
例10本例说明α-(四唑基)-4-乙氧基苯基乙基酮的制备。使用的方法除了丙酮用作溶剂外,与例9相类似,异构体用色谱柱可有效地分离。
A、α-(1,2,3,4-2H-四唑-2-基)4-乙氧基苯乙基酮1.44(3H,t);2.03(d,3H);4.11(q,2H)6.55(q,1H);6.95和7.92(每一个2H,m);8.55(S,1H),
熔点56-58℃。
B、极性异构体α-(1,2,3,4-1H-1-四唑-1-基)4-乙氧苯基乙基酮1.45(3H,t);1.9(d,3H);4.13(q,2H);6.56(q,1H),7.0和8.0(每一个2H,m);8.96(S,1H)。熔点85-87℃。
例11本例说明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制备。
用例3中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由含有0.2克镁的6毫升THF和1.8克4-溴代三氟甲基苯制备4-三氟甲苯基溴化镁。
按照例11,在6毫升四氢呋喃中滴入1.9克α-(2-四唑-2-基)4-氯代苯基乙基酮。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倾入30毫升水中,随之加入30毫升3M的盐酸水溶液。混合物用乙醚抽提(3×40毫升),合并的抽提液用硫酸镁干燥,浓缩得到3.3克褐色油。然后用高压液相色谱提纯(硅胶柱,用己烷/乙酸乙酯(4∶1)洗提)得到2.8克无色油,结晶得到所预期的化合物,熔点123-125℃。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d,3H);4.85(S,1H);
6.18(q,1H);7.2-7.7(m,8H);
8.38(S,1H)。
例12用例11中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来制备以下的化合物ⅰ)1-(4-氯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55(d,3H);4.8(S,1H);
6.12(q,1H);7.0(m,2H)和7.3-7.6(m,6H);8.38(S,1H)。
ⅱ)1-(4-乙氧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
1H核磁共振CDCl3δ1.3(t,3H);1.55(d,3H);
4.03(q,2H);4.7(S,1H);
6.13(q,1H);6.8-7.6(m,8H);
8.38(S,1H)。
例13本例说明1,1-双(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丁烷-1-醇的制备。
如前面例3中所叙述的方法,用4-溴三氟甲氧基苯制得的格利雅试剂,再用类似例3叙述的方法与从例2ⅱ中得到的2-(2H-四唑-2-基)丁酸甲酯进行反应。所得预期的产物用高压液相色谱进行纯化。
1H核磁共振CDCl3δ0.87(t,3H);1.5-2.4(复杂的多重峰2H);4.78(S,1H);5.9(dd,1H);7-7.7(m,8H);
8.41(S,1H)。
例14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Ⅺ)的制备。
如例3中所叙述的一样,将50厘米3溶有3.5克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1.51克二乙胺三氟化硫中,在氮气氛下保持-70℃的温度。1小时以后再加入1.5克二乙胺三氟化硫。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在此期任何散发出的蒸气通过一个颗粒状的氢氧化钾柱排出。将30厘米3的水小心地加到混合物中分离有机层,并用更多的水(3×30厘米3)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条件下将溶剂蒸发浓缩。剩余的4.5克油经高压液相色谱(硅胶柱,用5体积的己烷和1体积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洗提)提纯,得到3.19克油状的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产物。此产物经放置结晶(熔点68-70℃)核磁共振(CDCl3)δ1.76(d,3H);5.86,6.2(2q,1H*);
6.9-7.77(m,8H);8.35(S,1H)。
(*被CH3和F分裂,J=7和27Hz)例15用例14中类似的方法,可以从相应的被唑基取代的丙醇制得被唑基取代的氟丙烷。
(ⅰ)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Ⅻ)1H核磁共振(CDCl3)δ1.54(d,3H);5.3,5.6(dq,1H*);
6.1(t,1H);6.9-7.6(m,10H)。
(被CH3和F分裂,J=7和32Hz)(ⅱ)1,1-双(4-氯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Ⅲ)熔点77-79℃。
1H核磁共振(CDCl3)δ1.72(d,3H);Ca,6.0(dq,1H);7.15(S,4H);7.45(S,4H);8.36(S,1H)。
(ⅲ)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Ⅵ)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8(3H,d);Ca5.6(1H,dq);7.5和7.7(每一个4H,S);7.75和8.2(每一个1H宽的单峰)。
(ⅳ)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Ⅶ)熔点102-104℃。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8(3H,d);6.06(1H,dq);Ca7.45和7.75(每4H,m);8.37(1H,S)。
(ⅴ)1,1-双(4-甲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ⅪⅩ)熔点115-117℃(淡黄色结晶)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3(3H,d);2.20和2.36(每一个3H,S);Ca 6.02(1H,dq);6.9-7.5(8H,m);
8.34(1H,S)。
(ⅵ)1,1-双(4-氟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白色固体熔点76-79℃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5(3H,d);Ca6.0(1H,dq);6.7-7.6(8H,m);
8.36(1H,S)。
(ⅶ)1,1-双(4-丙基-2-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Ⅺ)熔点99-101℃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13和1.25(每一个6H,d);
1.7(3H,d);2.5-3.1(1H,m);Ca 6.0(1H,dq);6.9-7.5(8H,m);8.32(1H,S)。
(ⅷ)1,1-双(4-溴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Ⅻ)熔点95-98℃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4(3H,d);Ca 6.0(1H,dq);7.0-7.7(8H,m);
8.36(1H,S)。
(ⅸ)1,1-双(3-三氟甲基-4-氯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Ⅲ)熔点128-130℃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7(3H,d);Ca,6.05(1H,dq);7.35-7.9(6H,m);8.4(1H,S)。
19F核磁共振δ(ppm)对于CFCl3-63.34,-63.44(每一个3F);-166.5(1H,d JHF 25Hz)(ⅹ)1,1-双(3,4-二氟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Ⅳ)产物像无色的油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5(3H,d);Ca 6.0(1H,dq);6.9-7.5(6H,m);
8.38(1H,S)。
(ⅹⅰ)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Ⅴ)(无色油)1H核磁共振CDCl3δppmCa,1.75(3H,2重叠的双重峰*Ca,6.0(1H,dq);7.2-7.7(8H,m);8.36,8.38(1H为2个单峰)*19F核磁共振CDCl3δppm对于CFCl3Ca,-63.4*(3F为2个单峰)Ca,-168*(1F为2双重峰)这些信号指出这些化合物是近似等比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
(ⅹⅱ)1-(4-氯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Ⅶ)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7*(3H,2个重叠的双重峰)Ca,6.05(1H,dq);7.0-7.6(8H,m);8.35,8.36*
(1H为2个单峰)这些信号表示近似等量的2个非对映异构体的存在。
(ⅹⅲ)1-(4-乙氧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Ⅷ)1H核磁共振CDCl3δppmCa,1.4*(3H,2个重叠的叁重峰);Ca,1.75*(3H,2个重叠的双重峰);Ca,6.0(1H,dq);
6.6-7.6(8H,m);8.35,8.37(1H,2个单峰)。
*信号表示接近60/40比率的2个非对映异构体的存在。
(ⅹⅳ)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丁烷(化合物ⅩⅩⅩⅨ)1H核磁共振CDCl3δppm0.7(3H,t);1.7-2.8(2H复杂的多重峰);Ca,5.7(1H为4个双重峰J2.6,11.5和26.2Hz);
6.9-7.7(8H,m);8.37(1H,S)。
(ⅹⅴ)1,1-双(4-氯苯基)-1-氟-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Ⅱ)制得(产物)像树胶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7(3H,d);Ca,5.5(1H,dq);7.2和7.4(每一个4H,S);7.75(1H,S)和8.14(1H,d J 2Hz,与氟的远程偶合)
(ⅹⅵ)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制得(产物)像树胶。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6(3H,d);Ca,5.5(1H,dq);7.0-7.6(8H,m);7.75(1H,S);8.16(1H,d,J2-3Hz-与F的远程偶合)例16用类似于例10所叙述的方法制得α-(2H-四唑-2-基)对-三氟甲基苯丙炔酮。用色谱法(在硅胶上)从它的1H-异构体分离得到纯产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02(3H,d);6.58(1H,q);
7.75和8.02(每一个2H ABq);
8.56(1H,S)。
13C核磁共振CDCl3(ppm)191.37(羰基 C);
153.17(吡唑 C);
135.64,135.15,128.98,126.19,126.14,126.89(芳环碳),63.14(C-H);16.7(CH3);
〔CH3的碳表现出四重峰,化学〕例17本例说明1-(三氟甲苯基)-1-(三氟甲氧苯基)-2-(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制备。
用例3中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在14毫升干的四氢呋喃中加入2.41克4-溴三氟甲氧基苯,0.24克镁,用碘(1颗晶体)作为活化剂制得格利雅试剂。10毫升(含2.7克由例16得来的2-(2H-四唑-2-基)对-三氟甲基苯丙炔酮)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用10分钟滴入格利雅溶液中,然后反应搅拌一小时。反应如上例那样完成,倾入水中,用盐酸水溶液酸化并将产物抽提入乙醚中,再将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残留油(4.3克)用高压液相色谱(硅胶上,用5∶1的己烷/乙酸乙酯洗提)纯化得到2.3克无色油。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3(3H,d);Ca,4.9(1H,宽峰);6.2(1H,q);7.0-7.8(8H,m);8.4(1H,S)。
例18本例说明1-(4-三氟甲基-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的制备。
该化合物使用例17的产物,例14中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制得。熔点77-78℃。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Ca,1.76*(3H,2个重叠的双重峰);Ca,6.1(1H,dq);7.0-7.8(8H,m);8.33,8.35*(1H,2个单峰)*信号表示2个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约为55/45。
例19本例说明1,1-双(3-氟-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醇的制备。
步骤a在5小时内,将30毫升溶有87.89克溴的二硫化碳溶液在强力搅拌下滴加到100毫升溶有56.03克的2-氟苯酚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混合物在室温下过夜,然后倒入80毫升水中,将200毫升硫代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加入其中,并振荡混合物。分出有机层,并用100毫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和150毫升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剩下橙色的油状2-氟-4-溴苯酚。此物在大约14毫米汞压下蒸馏,分馏物在89-92℃(经气液色谱分析,纯度98%,重65克)和92-96℃(经气液色谱分析,纯度97%,重10克)收集。
1H核磁共振δ5.25(1H,宽的单峰);6.9(1H,叁重峰);
7.16(1H,m);7.24(1H,m)。
步骤b根据步骤(a),将55克2-氟-4-溴苯酚溶于154克四氯化碳中,并装到一个哈斯特洛伊(Hastelloy)耐腐蚀镍基合金制造的加热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并用液氮冷却,然后将205克无水氟化物转移到这个容器中,用三小时以上时间将温度升到135℃,压力升到720磅/平方吋,反应混合物维持在135℃,5小时40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保持9小时以上。容器在冰中冷却并小心地打开个口,将内含物倒入冰中,有机物抽提到二氯甲烷中,再加碳酸钠水溶液振荡,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溶液过滤并用蒸气浴将挥发物蒸发。混合物用水泵真空蒸馏(约20毫米汞),并收集到17克在50-54℃的馏分(经气液色谱分析,纯度为92%)经色谱质谱说明是2-氟-4-溴三氟甲氧基苯。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7.1-7.5(芳香质子),偶合常数JH5-H6 9.4;JH3-H52.3;JF-H3 9.4;JF-H51.3;JFH6 8.8;JCF3-f1;以Hz为单位也离析出10.5克在78-80℃的馏分,它的85%是2-氟-4-溴二氟氯甲氧基苯。
步骤c在氮气氛下将1.22克镁屑和碘(1颗晶体)加入到10毫升的干燥四氢呋喃中。将30毫升溶有12.95克3-氟-4-三氟甲氧基溴苯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放置在滴液漏斗中。将大约10%的这种溶液加到混合物中,格利雅反应立即开始。将其余的混合物在搅拌下逐滴加入,温度上升直到溶剂回流。加完以后,混合液逐渐冷却,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0毫升溶有3.9克2-(2H-四唑-2-基)丙酸甲酯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发生放热效应,反应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倒入100毫升水中,将100毫升3M盐酸加入混合物中,使混合物酸化,用3×100毫升乙醚抽提。含乙醚的抽提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合并乙醚抽提液浓缩,得到10克褐色油。该油用色谱处理(在硅胶上,用4∶1己烷/乙酸乙酯洗涤)得到1.85克油。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7(3H,d);4.96(1H,S);
6.10(1H,q);7.1-7.6(6H,m);
8.42(1H,S)。
例20本例说明1,1-双(3-氟-4-三氟甲氧苯基)-1-氟-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Ⅸ)的制备。
从例19中得到的0.9克叔醇,溶解在20毫升干燥的二氯甲烷中。二乙氨三氟化硫(DAST0.34毫升Aldrich公司的产品)溶解在30毫升的干燥二氯甲烷中,然后在氮气氛下冷却至-70℃。用1小时以上,将叔醇溶液逐滴加入,再在-70℃保持1小时,混合物上升到室温并保持18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倒入50毫升水中,分离有机层,用较多的水洗涤(2×50毫升),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溶剂蒸出得到1克褐色油,用高压液相色谱(在硅胶柱上,用5∶1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0.66克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5(3H,d);约6.0(1H,dq);
7.0-7.5(6H,m);8.36(3H,S)。
例21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Ⅷ)在氮气氛下将1.23克咪唑和用例3所叙述的方法产生的1.34克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羟基-2-(2H-四唑-2-基)丙烷溶于50毫升干燥乙腈中,并加入1.07克亚硫酰氯,出现沉淀物。反应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然后将混合物倒入100毫升水中,用2×70毫升乙醚抽提。有机抽提物用50毫升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很好地洗涤,然后再用50毫升水洗。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得到黄色油。此油用高压液相色谱(在硅胶上,用5∶1正-己烷/乙酸乙酯)提纯,得到900毫克无色油。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98(3H,d);6.20(1H,q);
7.0-7.6(8H,m);8.35(1H,S)19F核磁共振CDCl3δ对于CFCl3-58.31和-58.36ppm(2×OCF3)例22用例21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可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1-氯-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Ⅵ)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96(3H,d);6.23(1H,q);
7.1-7.7(8H,m);8.36(1H,S)(ⅱ)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Ⅶ)(一种无色油)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98(3H,d);6.30(1H,q);
7.3-7.7(8H,m);8.37(1H,S)例23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Ⅵ)的制备。
用上面例21所述方法制备的0.7克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2H-四唑-2-基)丙烷与15毫升干燥甲苯,0.44克三正一丁基氢化锡和α,α′-偶氮丁腈(AIBN)(3颗晶体)反应在65℃,进行3 1/2 小时。气液色谱分析表明还存在一些原料物质,因此再加入部分的三丁基氢化锡(0.08毫升),并继续在65℃加热3小时。混合物在旋转蒸发器上蒸发,残留物经一个硅胶柱,用5∶1正-己烷/乙酸乙酯洗提,除去大部分锡的残留物。经过溶剂蒸发得到的油,进一步经高压液相色谱,用同样的溶剂洗提得到520毫克纯净的油。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6(3H,d);Ca 4.7(1H,d);
Ca 5.8(1H,dq);6.9-7.5(8H,m);8.35(1H,S)。
例24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2-(2H-四唑-2-基)丙烷(化合物Ⅸ)的制备。
该化合物用例23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通过由例22ⅱ所得到的氯代化合物的还原来制备。
熔点94-96℃。
1H核磁共振δppm1.62(3H,d);4.80(1H,d J 13Hz);
Ca 5.9(1H,dq J 7和13Hz);
7.2-7.8(8H,m);8.35(1H,S)。
例25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1H-四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Ⅷ)的制备。
该化合物用例14中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由例5所得到的1,1-双(4-三氟甲苯基)-2-(1,2,3,4-1H-四唑-1-基)丙烷-1-醇,用二乙胺三氟化硫处理来制备。所得到的化合物像玻璃。
1H核磁共振CDCl3δ1.67(3H,d);6.04(1H,dq);
7.48,7.70(每一个4H,S);8.74(1H,双重峰分裂与F有远程偶合)19F核磁共振CDCl3δ(对于CFCl3)-63.43,-63.54(每一个3F,S);-168.4,-168.73(全部的1F)例26本例说明2-(1,2,3-三唑基)丙酸甲酯的制备。
将16.65克1,2,3-三唑与40.26克2-溴代丙酸甲酯相混合,将66.61克无水碳酸钾溶入500毫升丙酮中。将上述的混合物加热回流3小时,然后放置18小时。将混合物过滤,滤液在旋转蒸发器中蒸发得到一油状物。该油状物用真空泵在约1毫米汞柱的条件下蒸馏,温度在68℃至78℃的馏份(10克)是含量大于97%的〔2-H〕-异构体(A)。收集78℃至95℃的馏份(3克)含93%的(A)。停止蒸馏后,瓶中残余物经气液色谱分析基本上是纯的〔1-H〕-异构体(B)(18.8克)异构体A2-(2H-1,2,3-三唑-2-基)丙酸甲酯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92(3H,d);3.75(3H,S);
5.45(1H,q);7.68(2H,S)。
异构体B2-(1H-1,2,3-三唑-1-基)丙酸甲酯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85(3H,d);3.78(3H,S);
5.54(1H,q);7.75,7.76
(2H,2个单峰很接近)例27用例3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下列化合物可由例26中得到的中间体来制备。
(ⅰ)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H-1,2,3-三唑-1-基)丙烷-1-醇。
浅黄色固体,熔点135-137℃。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4(3H,d);5.8(1H,q);
5.84(1H,S);6.96-7.65(8H为4×2H双重峰);7.52和7.83(每一个1H,S)。
(ⅱ)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羟基-2-(2H-三唑-2-基丙烷-1-醇。
(制得的是一种透明的浅橙黄色油)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45(3H,d);5.65(1H,S);
5.80(1H,q);7.0-7.6(8H为4×2H双重峰);7.47(2H,S)。
例28用例14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下列化合物可由例27中得到的醇来制备。
(ⅰ)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H-1,2,3-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Ⅵ)熔点105-109℃(制得的是一种白色固体)。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4(3H,d);Ca 5.9(1H,dq);
7.0-7.6(9H,m)8芳香的加上1个三唑的H);7.7(1H,d-与F有近程偶合)。
(ⅱ)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2H-1,2,3-三唑-2-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Ⅶ)固体熔点108-110℃。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69(3H,d);Ca5.8(1H,dq);
6.9-7.7(10H,8芳香的加上2个三唑的H)。
例29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Ⅴ)的制备。
将0.43克亚硫酰氯逐滴加入搅拌的0.5克1,1-双(4-三氟甲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1-醇与0.49克咪唑和30厘米乙腈混合物,混合物放置2小时后,加入过量的甲苯。混合物经共沸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亚硫酰氯。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分配。分离出有机相,用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除溶剂,浓缩。残留油用高压液相色谱(在硅胶柱上,用3体积的二氯甲烷,1体积的乙酸乙酯混合物洗提)纯化,得到两种产物。较快流出的(较少的)30毫克产物被鉴定为1,1-双(4-三氟甲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烯-1,而较慢流出的(主要的)120毫克产物被鉴定为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
核磁共振(CDCl3)δ1.82(d,3H);5.73(q,1H);
7.3-7.67(m,8H);7.72(S,1H);
8.23(S,1H)。
例30用例29中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制备下列化合物。
(ⅰ)1,1-双(4-氯苯基)-1-氯-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Ⅳ)制得像玻璃一样的产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9(3H,d);5.61(1H,q);
7.0-7.5(8H,m);7.75和8.17(每一个1H,S)。
(ⅱ)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Ⅳ)得到的为油状物,将油状物静置结晶。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80(3H,d);5.65(1H,q);
7.0-7.6(8H,m);7.72和8.2(每一个1H,S)。
例31本例说明1,1-双(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Ⅲ)的制备。
方法A将由例34(ⅰ)得到的0.6克1,1-双(4-氯苯基)-1-氯-2-(1H-1,2,4-三唑-1-基)丙烷溶于15毫升干燥的甲苯中,并在氮气氛下搅拌。向其中加入三-正一丁基氢化锡,并将混合物在100℃,加热12小时,混合物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得到1.8克的无色油。此物质经多次色谱纯化(在硅胶柱上,用4∶1乙酸乙酯/正-己烷洗涤)得到(200毫克)一种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4(3H,d);4.42(1H,d);
Ca 5.0(1H,m);6.95-7.4(8H,m);7.71和7.88(每一个1H,S)。
方法B步骤1将由例3ⅹⅰ得到1,1-双(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烷-1-醇(2.0克)溶于40毫升干燥的甲苯中,并加入一定催化量的对一甲苯磺酸,混合物在一个配有装满4A分子筛和冷凝器的索格利特(Soxhlet)萃取器的圆底烧瓶中回流加热,直到在薄层液相色谱上没有残留的起始物为止。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并抽提,用水洗涤(3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一个旋转蒸发器上浓缩,产物经色谱(在硅胶柱上,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2)洗涤)纯化,用己烷重结晶,得到1.0克呈白色固体状的1,1-双(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烯-1。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2.3(3H,S);6.7-7.5(8H,m);
7.65和8.0(每一个1H,S)。
方法B步骤2将由步骤1得到的烯烃(1克)溶于200毫升乙醇中,在高压釜中(110大气压,70℃,20小时)加氢,滤除催化剂,在一个旋转蒸发器上蒸除乙醇,得到黄色油。本产物经色谱(在硅胶柱上,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2洗涤)纯化,得到100毫克油状物,根据方法A,用核磁共振谱鉴定。
例32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ⅩⅤ)的制备。
用在例23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将由例30(ⅱ)得到的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1H-1,2,4-三唑-1-基)丙烷与三-正-丁基氢化锡反应,得到像树胶一样的产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5(3H,d);4.5(1H,d);Ca5.0(1H,重叠的两个四重峰);6.9-7.5(8H,m);7.72和7.86(每一个1H,S)。
例33用例32中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制备下述化合物。
1,1-双(4-三氟甲苯基)-2-(1H-1,2,4-三唑-1-基)丙烷(化合物Ⅷ)。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5(3H,d)Ca 4.65(1H,d);
Ca 5.16(1H,dq);7.1-7.7(8H,m);7.76,7.86(每一个1H,S)。
例34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Ⅻ)的制备。
根据英国专利申请号№2156807A所叙述的方法制备的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1-醇与用例14所叙述的类似的方法制备的二乙胺三氟化硫(DAST)反应,得到预期的黄色油状物。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4(3H,d);Ca 5.5(1H,dq);6.1(1H,t);6.9-7.6(10H,m,8芳香烃和2吡唑H)例35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Ⅲ)的制备。
根据英国专利申请号№2156807A所叙述的方法制备的1,1-双(4-三氧甲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1-醇,利用例14所叙述的方法氟化,得到熔点64-66℃的预期白色固体。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4(3H,d);Ca 5.56(1H,dq);6.15(1H,t);7.2-7.7(10H,m,8个芳香的加2个吡唑的质子)。
例36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Ⅺ)的制备。
在例29所叙述的条件下,1,1-双(4-三氟甲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1-醇与亚硫酰氯反应得到预期的物质和某些无用的1,1-双(4-三氟甲苯基)-2-(1H-吡唑-1-基)丙烯-1的混合物。这种烯烃杂质经高压液相色谱(在硅胶柱上,用5∶1己烷/乙酸乙酯洗提)清除,得到熔点104-106℃的固体,所得到的预期产物为油状,经气液色谱分析,纯度为94%。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77(3H,d);5.7(1H,q);
6.18(1H,t);7.2-7.7(10H,m,8个芳香的和2个吡唑的H)。
例37本例说明1,1-双(4-三氟甲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化合物ⅩⅩⅫ)的制备。
由例36得到的卤化物,采用例23所叙述的方法还原,得到固化的胶质物,熔点78-80℃。
1H核磁共振CDCl3δppm1.53(3H,d);4.66(1H,d);
5.06(1H,m);6.02(1H,t);
7.1-7.7(10H,m)8个芳香的加2个吡唑的H)。
生物学的数据本发明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在下面表Ⅱ中以A、B或C三等表示,这里A表示所观察到的死亡率在80-100%,B表示所观察到的死亡率在50-79%,而C表示所观察到的死亡率为0-49%。本实验是通过把实验物放在一种中间物上(例如适宜的可食植物的叶子,或者滤纸),并且向害虫和中间物上喷药(在表中,接触实验-“+”)或在放置害虫之前向中间物喷药(在表中,剩余的实验-“*”),除了对家蝇(Musca domestica)是在喷药24小时以后,其余都在喷药72小时以后观察死亡率。在实验中,化合物以含有500ppm水制剂的形式使用。该水制剂的制备是将化合物溶于含有4体积丙酮和1体积二丙酮醇的混合溶剂中,并用含有重量为0.01%润湿剂(“Lissapol”NX-“Lissapol”是注册商标)的水稀释。
表Ⅱ试验物CP=玉米茎螟HV=烟芽夜蛾Db=叶甲Md=家蝇Bg=德国蠊由表Ⅱ能看出化合物显现出对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各种害虫变种试验物具有有效的杀虫和杀螨活性。
表Ⅱ
勘误表
权利要求
1.式(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式中R1是氢或卤素,R2是甲基或乙基,X和y各自从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烷基和烷氧基中选择,m和n是0,1或2,Z是唑基。制备法包括(a)或(b)(a)卤化(Ⅱ)式的化合物
其中R2,X,Y,Z,n和m已在权利要求
1中定义,此后如需要,卤素可还原为氢;或(b)(Ⅰ)式中R1是氢时,氢化(Ⅲ)式的化合物
式中R2,X,Y,Z,m和n同于权利要求
1中的定义。
2.按照权利要求
1的方法,其中吡咯基团Z是吡唑,三唑或四唑基团。
3.按照权利要求
2的方法,其中吡咯基团Z是1H-吡唑-1-基,1,2,4-1H-三唑-1-基,1,2,3-1H-三唑-1-基,1,2,3-2H-三唑-2-基或1,2,3,4-2H-四唑-2-基或1,2,3,4-1H-四唑-1-基。
4.按照权利要求
1到3的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R1是氢,氟或氯。
5.按照权利要求
1到3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R2是甲基。
6.按照权利要求
4的方法,其中R2是甲基。
7.按照权利要求
1的方法,其中所制备的化合物选自下述化合物。1,1-双-(4-氯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1,1-双-(4-氯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氯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氯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1-氟-2-(1H-吡唑-1-基)丙烷;1,1-双(4-二氟甲氧苯基)-1-氟-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二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氟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丙-2-基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溴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3-三氟甲基-4-氯苯基)-1-氟(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3,4-二氟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4-氯苯基)-1-(4-三氟甲苯基)-1-氯-2-(1,2,3,4-2H-四唑-2-基)丙烷;1-(4-氯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4-乙氧苯基)-1-(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3-氟-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4-三氟甲氧苯基)-1-(三甲氧基-苯基)-1-氟-2-(1,2,3,4-2H-四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1-氯-2-(1H-吡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2-(1H-吡唑-1-基)丙烷;1,1-双(4-氯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氯-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2-(1,2,4-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1H-三唑-1-基)丙烷;1,1-双(4-三氟甲氧苯基)-1-氟-2-(1,2,3-2H-三唑-2-基)丙烷;1,1-双(4-三氟甲苯基)-2-(1,2,3,4-1H-四唑-1-基)丙烷。
8.杀虫剂,权利要求
1所定义的(Ⅰ)式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
7所定义的化合物与载体或稀释剂混合而成。
9.权利要求
8的制剂,可包含其它杀虫物质或杀虫增效剂。
10.控制和消除无脊椎害虫的方法,包括对害虫或对其环境施以权利要求
1所确定的(Ⅰ)式化合物或权利要求
7所定义的化合物的有效的杀虫剂量。
专利摘要
(I)式中R这些化合物用作杀虫剂。也描述了化合物的制法,在方法中使用的中间体,和包含这些化合物的制剂。
文档编号A01N43/36GK86102389SQ86102389
公开日1987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6日
发明者迈克尔·约翰·布谢尔 申请人: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